物业经理人

物业社区宣传:居家安全常识

5777

物业社区宣传:居家安全常识

  物业社区宣传:居家安全常识

  (一)家庭防火

  1、家庭火灾的起因

  (1)电器 电线老化、因线路使用伪劣产品、擅自加粗保险丝、电器具过多,长期超负荷使用,电线负荷过大而发热引起火灾。电器使用方法错误,电炉子、电熨斗用后忘记拔插销、电熨斗放置不当引燃周边物品引起火灾。用带水的抹布擦拭电器,造成电线短路引起火灾。

  (2)燃器灶具 燃气的接口、阀门、管线等部位坏损发生气体泄露,遭遇到明火引起火灾。做饭时人离开火源,锅内汤汁益出,水烧干、灶口旁放置易燃物都可能引起火灾。风将明火吹灭,泄露的燃气遭遇明火引起火灾。

  (3)不良习惯引发火灾 从炉灶中掏出带火的煤渣没有用水浇灭,未熄灭的烟蒂随意乱扔,焚烧废弃物品时留有余火,节假日燃放鞭炮、躺在床上吸烟等都可能引起火灾。

  2、家庭火灾的防范

  (1)安全用电 家政服务员在使用各种电器之前,应在雇主的指导下正确使用。并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2)电器出现故障 应立即切断电源,告知雇主请专业人员修理。家政服务员不要擅自修理。

  (3)其它情况 要提醒吸烟的人,不要将烟蒂乱扔,不要躺在床上吸烟。要教育儿童不要玩火。家中有炉火时,要经常检查炉火周边是否有易燃物品。燃放爆竹要注意防火。家中应配备消防器材,并掌握使用方法。

  3、家庭火灾的处置

  (1)火灾处置原则 发生火情,要立即报火警,火警电话为119。

  (2)报警方式 呼喊雇主、邻居报警,直接拨打119电话报警。报警电话要简明扼要,说清地址、联系电话、报警人姓名等。

  (3)灭火方法 如火势很小,可用水或消防器材将火扑灭。油锅起火可迅速将锅盖盖上将火压灭。液化气罐阀门处起火,可用大块湿毛巾或棉被将火源压住灭火。火大撤离时,应切断室内电源、气源。

  (4)火灾逃生 住平房和楼房低层可通过门、窗撤离火场。住高层楼房的应通过楼梯或消防通道迅速撤离。如大火已将楼梯封闭,可用绳索、床单、窗帘等结绳从窗户逃生。如烟雾较大时,则不宜快跑,应弯腰、低身或爬行,应尽量贴近地面。减少有毒气体吸入。如楼层太高,大火已将楼层隔绝无法逃生时,可退回房间内,用衣物将门窗缝堵死,以防烟雾进入。可向门窗上泼水,延长时间等待救援。

  (二)家庭防盗窃

  1、家庭盗窃的特点 家政人员有保护雇主家庭财产的义务。了解犯罪分子作案的特点,提高防范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1)作案的特点 作案人不能用性别、年龄、职业来区分,但是,他们的行动通常比较诡秘,眼神与常人不同。

  (2)作案的方式 常以找人、推销商品、收购废品等为由穿梭于居民区内,趁居民不备顺手牵羊。会冒充查抄水表、电表、煤气表的工人、甚至会冒充雇主的朋友、熟人骗开雇主房门,进入室内进行作案。

  (3)作案时间 一般在居民的上班,家庭主妇外出采购的时间,家中没人或只有老弱病残在家时作案。清晨3-4时,人最疲乏熟睡时是入室盗窃的最佳时机。

  2、盗窃的防范

  (1)门户严紧 门户严紧是防范的关键。养成出入锁门的好习惯。雇主离家,应立刻锁上防盗门以防不测。不放陌生人进门。不要和服务地周边的陌生人往来。不要乱认同乡,更不可将雇主家庭情况告知他人。常言道:“无家鬼引不来外贼”。发现陌生人长时间在楼道、门前逗留,要提高警惕。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警。

  (2)管好家中物品 凉晒在院子里的衣物,自行车或其他较为贵重的物品应收回家中,以免丢失。

  (3)盗窃后的处置 一旦家中发生盗窃,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应立即拨打110电话报警或采取其它有效的方式报警。不做无把握的事,不故意激怒犯罪分子。要保证人身生命安全。事后应保护好现场。

  (三)家庭意外情况的处置

  1、突发病人的处置 应在第一时间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请求救援。如能确认病人是心脏病或是高血压病人发病,可迅速帮助病人服下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降压灵等急救药品。如遇病人突然昏厥倒地时,情况不明不要生拉硬拽、随意搬动患者,可将病人平躺放置,盖上衣被保暖,等待急救医生处置。

  2、有人触电 有人触电应首先切断电源。千万不能用手去拉、拽、扶触电者。可用木棍、竹竿等绝缘物体将电线挑离触电者。再拨打急救电话120请医护人员进行急救。

  3、煤气中毒 使用煤炉必须安装烟筒,安装拐脖,安装风斗。要打开烟筒风门将煤气排出室内。由于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没有***性的气体,不宜发觉。中毒轻的病人会感到头痛头晕、心悸、恶心、四肢无力。如果发生煤气中毒后,首先将病人抬到室外空气流通的地方,使病人吸入新鲜空气,排出一氧化碳,但要注意保暖。同时拨打急救电话120,或立即送往医院抢救。

  4、水管龙头爆裂 家庭中水龙头的种类较多,有拧动、板动、按动、拉动等方式,不会使用的开关不要生拉硬拽。如果家中发生水龙头失灵或水管暴裂情况,立即将进水阀门关闭(截门通常在水表前位置)。然后立即清除地面积水。

  5、下水道堵塞 家政服务员使用水池洗菜洗碗时,不知道将落入水池内的剩饭菜拣出来,造成下水道堵塞。有个别家政人员因为害臊或缺乏生活常识等原因,常把用后的卫生纸、卫生巾扔入马桶内,造成马桶堵塞。如下水管道发生堵塞,也可用水揣子(俗称皮老虎)放置在下水道的口上,上下用力挤压直至疏通。如果堵塞严重可请专业的管道疏通公司帮助。

  6、摔伤 家政人员禁止擦拭高层楼房的户外玻璃。擦拭低层楼房户外玻璃窗时,不得穿拖鞋。必须站立在窗户台的里侧,系安全带或采取其他有效的保护措施。在室内登高擦拭时,必须有人进行保护。家政人员严禁抱着孩子站立在楼房的窗台和晾台处玩耍。

  7、烫伤 如高压锅使用方法错误,高压锅橡皮垫圈老化失效,炒菜时油星飞溅,有盛装开水、茶水、热粥等器皿放置不当,都易于发生人员烫伤。如家政人员给孩子洗澡时,澡盆中应先加入冷水,然后再兑热水,调节适当温度以免造成孩子烫伤。在烫伤不重的情况下可涂抹一些酱油或獾油,严重的应立即去医院就医。

  8、房门反锁 家政人员出入大门应将钥匙随身携带,以免发生意外情况。如出门未带钥匙而被反锁在房门外,如此时炉火开着、有幼小的孩子单独在家,或有卧床的病人在家时则是十分危险的。应立即请邻居帮忙或拨打110电话,请民警帮助急救。

  9、物品的摆放 物品的摆放要考虑舒适方便,更要考虑安全性。家中有腿脚不灵便的老人、病人和未成年的孩子,保障家庭通道的畅通安全是第一位的。在地面上放置饰物时,要考虑到它的牢靠安全,选择拖鞋时,也要考虑防滑性能。

  (四)家用电器具的使用

  1、电器开关、插头 严禁用湿手去触摸电器的开关,插、拔电源插头。禁止用带水的毛巾擦拭家用电器开关、插座及其表面。以免造成短路引发火灾。家用电器和电线起火,首先切断电源,电器具发生火灾时不能用水泼,因为水是导电的。

  2、电饭煲 电饭煲是厨房中最常用的电器,它的主要用途是用于蒸米饭、熬粥、煲汤等。电饭锅由内锅和外锅组成,其外锅的夹层中安装有电热元件及保温材料,内锅用来盛放食物。电饭煲在使用时,一定要将内锅的外表面擦干,外锅内也不能有水。将待蒸、煮的食物放入内锅,加入适量的水。内、外锅必须接触良好,选择好适当的程序,再插上电源。食物煮好后或食用前拔去电源。

  3、抽油烟机 抽油烟机是厨房必备的通风抽烟电器。它的主要用途是排除厨房内因烹制菜肴或制作加工食物而产生的油烟和气体,保持厨房的空气洁净,有利于身体健康。使用时可根据烹制菜肴或制作加工食物所产生油烟浓烈的程度,选择抽风的强或弱,每日餐后应对其外表面进行清洁。抽油烟机的集油盒要经常清洗,整机一般半年清洗一次。

  4、电冰箱 电冰箱是家庭必备的冷藏设备。它的主要用途是存放食物,肉类、水产品的冷藏、青菜的保鲜或制作冷食。电冰箱使用应注意以下事项:

  --应使用接地良好的专用插座。电冰箱要放置于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不要紧贴墙面以利于箱体散热。冰箱应放置在水平坚实的地面上,应使箱体稍向后倾,可使箱门能利用重力作用,关闭更严密。

  --电冰箱内外切忌溅水,以免引起漏电故障和金属件的锈蚀。

  --电冰箱门不要频繁开关。使用时最好将所需物品一次迅速取出,以保持冰箱温度。

  --不能用湿手触碰冷冻室的食物和容器,以免被低温冻伤手指。

  --存放食品时要和其它物品分类存放,并使用保鲜膜与食品袋以免交叉污染和相互串味。

  --打开箱门、关闭箱门与推拉冷藏抽屉时动作要轻,取物的动作要迅速,要检查箱门是否关严。

  --电冰箱应定期进行清理、清洁、擦拭。

  --电冰箱不是储藏室,不是冷冻柜。对存放食品物品,要经常清理,以免变质、变味。

  5、电热水器 电热水器是目前家庭中使用最普遍的洗浴设备。电热水器的使用较为方便,只要打开电源预热一段时间就可使用。电热水器的水温可通过调节旋钮调节,洗浴用水的温度可以通过调节手柄改变冷水进量由洗浴人自由调节。且勿把水洒到开关处,造成短路。

  (五)安全用气常识

  1、灶具的检查方法 要经常检查灶具、气罐、管线连接处有无漏气现象。检查方法很简单,用刷子沾肥皂水涂抹接口处,如出现气泡,此处就是漏气点。检查塑料管线有无裂纹、发软发粘等情况,如果管线老化应及时更换新的管线。换气罐后重新安装减压阀,应检查减压阀上的橡胶垫圈是否存在。

  2、灶具的点火方法 电子点火的灶具,可直接按动旋转点火器点燃灶具。如用手工点火,应用一手握住灶具开关,一手持点火器具。将点燃的器具对准灶具的火眼,然后,另一只手再按动旋转燃气开关放气,要以火迎气。灶具点燃后再放置炊具。厨房要注意通风,但风力也不可过大,以免风将火焰吹灭,造成气体泄露。

  3、灶具的使用方法 在使用煤气灶时,人不要长时间离开厨房,避免风大吹灭火焰。熬粥、煮面条时以免发生汤、汁从锅内溢出浇灭火焰,造成气体大量泄露。避免火焰将锅内物品烧干,从而引发火灾。不要在灶台上堆放、悬挂物品,特别是易燃物品。火焰的温度很高,如果物品放置的位置太近,高温容易将物品烤燃造成火灾。

  4、液化气罐的放置 液化气罐应直立放置在远离火源、热源的地方。要避免高温和爆晒,不能平放或倒放,应避免大力撞击。液化气罐内余气不多的情况下,不要为了节省一点余气,而用热水或其他方法加热液化气罐。这样做十分危险,必须严格禁止。

  5、意外情况的处置 如果发现厨房内有浓厚的液化气味,此时不能点火,也不要开灯或按动电源开关,以免产生电火花。应先关闭总阀门,然后打开门窗通风,使易燃气体尽快散去。待查明原因修好后再行使用,以免发生爆燃火灾。

物业经理人网 www.pMceo.com

篇2:物业社区春季防火常识

  物业社区春季防火常识

  目前已进入春季,气候变化无常,风大、物燥;各种活动多、人员活动频繁,容易引发火灾。主要火灾原因是电气、用火不慎、吸烟等。为此物业社区特提醒业主要注意春季防火。

  家庭防火

  家庭火灾的原因大多是生活用火和家用电器使用不慎或易燃可燃物品使用不当。

  家庭防火七项注意:

  ■不要卧床吸烟、不要乱扔烟头火柴;教育孩子不要玩火。

  ■白酒、纸张、窗帘等易燃可燃物品应与火源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正确使用各种家用电器,选择安全可靠的电源开关,出门前关闭电源。

  ■不要在熨烫衣物时接电话及做其他家务。使用液化气、煤气、天然气时不要离家外出,用完后,应关好开关,不要让小孩儿随意乱动燃气设施,避免气体泄漏。

  ■妥善保管好家中易燃可燃物,保证公共通道、安全出口的畅通。

  ■不要埋、压、圈、占消防设施,维护消防设施的完好。在家庭中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并学会正确使用。

  ■房屋装有防盗网等设施的,应预留逃生出口。

  电器防火

  电器失火的原因:电器防火首先要选择安全、合格的产品,并正确地使用和操作。

  ■电器短路:由于线路绝缘层损坏,导线短路产生强烈的火花,引起可燃物起火。

  ■超负荷:由于同时开启的电器用电量超过导线安全值,导线升温引起火灾。

  ■漏电:漏电会产生火花,引起火灾。

  ■线路接触不良,发生升温或打火,引起火灾。

  提示:一旦发生电器火灾或触电事故,要立即实施紧急救援:

  ■关闭电源开关,切断电源。

  ■用细土、沙土、四氯化碳或1211灭火器进行灭火。千万不要用水扑救电器火灾,以免发生触电事故。

篇3:物业社区宣传:夏季防雷防汛基本常识

  物业社区宣传:夏季防雷防汛基本常识

  目前进入夏季的情况下,雷电、暴雨开始频发,期间对人员的安全以及财产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我们要加强防雷防汛知识常识的学习。

  一、防雷安全常识

  1、在野外遇到雷雨时,不可躲在大树下避雨。在野外遇到雷雨时,不可进入无防雷设施的棚屋、岗亭等建筑物内躲雨。

  2、雷雨天气时,切勿站立于山顶、楼顶上。在旷野中遇到雷雨时,人应双脚并拢,并尽可能下蹲, 但不准躺在地上。

  3、野外遇到雷电时,不要几个人拥挤成堆,人与人之间要分开一定距离。

  4、雷雨天气时,在旷野中不可高举雨伞、铁锹、钓竿、球竿等物体。

  5、雷雨天气时,应远离高塔、广告牌、桅杆等孤立的物体。

  6、雷雨天气时,不宜使用手机等通讯电器,应关闭电源。

  7、雷雨天气时,不宜游泳或从事其他水上运动。

  8、雷雨天气时,在户外活动的人应尽快回屋。

  9、雷雨天气时,应注意关闭门窗,切断家用电器的电源,并拔掉电线插头。

  10、雷雨天气时,不宜在雷电交加时用喷头冲凉。

  11、在打雷时,切勿接触天线、水管、金属门窗,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

  12、在雷雨天气时,不宜开摩托车,骑自行车。

  13、遇到雷击事故时,应积极开展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等现场急救措施。

  二、汛期安全注意事项安全:

  1、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汛期气候多变,常会出现大暴雨、冰雹、台风、飓风、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极易发生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山洪暴发等自然灾害,应尽量减少外出。

  2、时刻做好防汛准备。由于洪灾,可能导致小区停电停水,要提前备好生活用水和照明工具。

  3、遇险时,不要惊惶失措,应迅速避险自救或设法求助求救。

  4、不到溪、河、渠、池塘、水库等水域附近,以及低洼地带、 排洪沟边、 易发生山体滑坡、 崩塌和泥石流等危险区域活动或停留。

  5、住在低洼地带、排洪沟边、滑坡体下等较为容易出现险情 地段的居民,汛期内最好搬出住宅,撤离危险地带。

  6、住在小区山体下的居民,一旦发现房屋附近山体有滑坡等 异常迹象时,应立即向家人和周围邻居发出口头警报,同时,向防汛总值班室或小区门卫报告。

  7、当受到洪水威胁时,若时间充裕,应向山坡、高地等处转 移;若来不及转移,已经受到洪水包围时,要尽可能利用船只、木排、门板、木床等,做水上转移,或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屋、大树、高墙,做暂时避险,等待援救。发现高压线铁塔倾倒、电线低垂或断折,要远离避险,不 可触摸或接近,防止触电。

  8、当防汛抢险指挥部安排居民紧急转移时,居民要听从指挥,及时有序地进行安全转移。

  9、加强汛期传染病的防治,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食品,不使用污水洗瓜果、碗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把住“病从口入”关。

篇4:物业社区宣传:秋冬季传染病预防常识

  物业社区宣传:秋冬季传染病预防常识

  秋季气温变化比较大,初秋时,气温较高,同时雨水较多,一些肠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高发;从晚秋至冬季,气温逐渐下降,天气寒冷、风大干燥,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时节。同时由于人流集中,接触密切,一旦人群中有患者出现,极易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造成疫情扩散,甚至引起局部暴发。因此,秋冬季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对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秋冬季易发传染病

  一般秋冬季常见的传染病可分为三大类: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

  (一)肠道传染病

  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霍乱、伤寒、副伤寒、痢疾、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和甲型肝炎等。这类传染病是“吃进去”的传染病,通常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污染了手、饮用水、餐具或食物等,未经过恰当的处理,进食后发病。

  (二)呼吸道传染病

  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感、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肺结核等。这类传染病经呼吸道传播,是“吸进去”的传染病。细菌或病毒可直接通过空气传播,或通过灰尘中细菌或病毒的飞沫核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发病。

  (三)虫媒传染病

  常见的虫媒传染病有乙脑、疟疾、登革热、流行性出血热等。这类传染病是通过一些昆虫传播,如蚊子,先叮咬病人,然后再叮咬健康人,同时将细菌或病毒传入健康人的体内导致发病。

  二.几种主要传染病及症状

  (一)甲型肝炎(简称甲肝)

  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以肝脏损害为主的肠道传染病。该病以粪便和饮食为主要传播渠道,病人的粪便、尿、呕吐物污染周围环境,食物、食具、水源或人的手染上病毒后未经消毒,很容易传染给他人。

  (二)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很急,传染性强,容易造成暴发性流行。表现为全身症状较重而呼吸症状较轻。开始表现为怕寒、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同时患者感觉头痛、全身酸痛、软弱无力,且常感眼干、咽干、轻度咽痛。部分病人可有咳嗽、喷嚏、流涕、鼻塞。有的可见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有的以肺炎症状为主,发病1-2天后会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

  (三)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急,同时有发烧、怕冷、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除上述一般症状外,最大的特点是口腔周围的唾液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扩散,边缘不清楚。张口或者咀嚼时感到腮腺部位疼痛,尤其吃硬的或酸的食物时,疼痛会加剧,肿胀会在4-5天消退。

  (四)麻疹

  麻疹发病初期,症状和患感冒差不多,有发烧、咳嗽、流鼻涕、眼怕光、流泪等现象。发病2-3天后,口腔黏膜会有改变,口腔内两侧臼齿旁的颊黏膜上,可以看到灰白色针尖大小的小点,周围有红晕。这种麻疹黏膜斑是麻疹所特有的症状,是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发病3-4天后,开始出皮疹。皮疹会按照耳后、颈部至面部、躯干、四肢,最后到手心、脚心的顺序出现。出疹一般持续3-5天,这期间持续高烧,常伴有呕吐、腹泻等症状。疹子出齐后,体温开始下降,并逐渐恢复正常,症状也随之减轻。

  (五)水痘

  潜伏期7~17天。

  前驱期:婴幼儿常无前驱症状。年长儿或成人可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及上呼吸道症状,1~2日后才出疹。偶可出现前驱疹。

  出疹期:发热同时或1~2天后出疹,皮疹有以下特点:

  先见于躯干、头部,后延及全身。皮疹发展迅速,开始为红斑疹,数小时内变为丘疹,再形成疱疹,疱疹时感皮肤搔痒,然后干结成痂,此过程有时只需6~8小时。如无感染,1~2周后痂皮脱落,一般不留痂痕;

  皮疹常呈椭园形,3~5mm,周围有红晕,疱疹浅表易破。疱液初为透明,后混浊,继发感染可呈脓性,结痂时间延长并可留有痂痕;皮疹呈向心性分布,躯干最多,其次为头面部及四肢近端。数目由数个至数千个不等;

  皮疹分批出现,同一部位可见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同时存在;

  口腔、外阴、眼结合膜等处粘膜可发生浅表疱疹,易破溃形成浅表性溃疡,有疼痛。

  (六)肺结核

  全身症状:

  1、全身不适、倦怠、乏力、不能坚持日常工作,容易烦躁,有心悸、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妇女月经不正常等轻度毒性和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

  2、发热是肺结核的早期症状之一,体温的变化可以有以下几种:

  (1)体温不稳定,轻微的体力劳动即引起发热,经过30分钟休息,也往往不能恢复正常。

  (2)长期微热,多见于下午和傍晚,次晨降到正常,伴随倦怠不适感。

  (3)病灶急剧进展和扩散时,发热更显著,可出现恶寒,发热达到39-40℃。

  (4)女性病人在月经前体温升高,月经后体温亦不恢复正常。

  3、盗汗。多发生在重症患者,在入睡或睡醒时全身出汗,严重者衣服尽湿,伴随衰竭感。

  局部症状:

  1、咳嗽、咳痰。早期咳嗽轻微,无痰或有少量黏液痰。病变扩大,有空洞形成时,则痰液呈脓性,量较多。若并发支气管结核则咳嗽加剧;如有支气管狭窄,则有局限性哮鸣。支气管淋巴结核压迫支气管时,可引起呛咳或喘鸣音。

  2、咯血。约1/3-1/2的病人有咯血,咯血量不等。病灶炎症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可引起痰中代血或夹血。小血管损伤时可有中等量咯血,空洞壁上较大动脉瘤破裂,可以引起大量咯血。大量咯血后常伴发热,几天的低热是小支气管内血液的吸收所引起的;高热则是病灶扩散的表现。

  3、胸痛。部位不定的隐痛常是神经发射作用引起的,不受呼吸影响。固定部位针刺样疼痛、随呼吸和咳嗽加重等,是因为炎症波及壁层胸膜所引起的。如果膈胸膜受到刺激,疼痛可放射到肩部和上腹部。

  (七)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

  乙脑是由嗜神经的乙脑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性传染病。经蚊等吸血昆虫传播,流行于夏秋季,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呼吸衰竭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部分患者留有严重后遗症,重症患者病死率较高。

  潜伏期为4~21天,整个病程分为三期:

  1、初期:病程第1~3天,有高热、呕吐、头痛、嗜睡;

  2、极期:病程第4~10天,头痛加剧,自好睡、昏睡至昏迷,惊厥或抽痉,肢体瘫痪或僵直,有脑膜刺激征及颅内压增高表现,深度昏迷病人可发生呼吸衰竭。颅内病变部位不同还可出现相应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此期持续10天左右;

  3、恢复期:多数病人体温下降,神志逐渐清醒,语言功能及神经反射逐渐恢复,少数人会有失语、瘫痪、智力障碍等,经治疗在半年内恢复,半年后仍遗留上述症状称之为后遗症。

  三、如何预防秋冬季传染病

  (一)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要搞好室内外卫生,室内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经常晒洗衣物及被褥。搞好粪便管理,清除垃圾,疏通污水沟,消灭蚊蝇滋生地,采取各种措施消灭苍蝇、蚊子、老鼠、蟑螂等四害。

  (二)搞好饮食卫生:不暴饮暴食;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生冷不洁食物,不吃苍蝇、蟑螂叮爬过食物;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河鲜或海鲜;隔夜的饭菜和买回来的熟食要重新煮沸蒸透;生食瓜果蔬菜要洗涤消毒;生吃瓜果要削皮,喝开水不喝生水,碗、筷等餐具要严格消毒,生熟刀板要分开;传染病人和带菌者要暂时调离饮食服务工作岗位。

  (三)养成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讲究个人卫生,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外出归家和拿钱钞后洗手的良好习惯。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不到被污染的河、塘中取水、洗澡。日用品常进行日照消毒和适当处理;加强个人卫生和个人防护。勤洗手、勤洗澡、常刷牙,纠正不良习惯。

  (四)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源:发现病人或可疑病人,要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病毒传播。病人的食具、用具要严格消毒,粪便和排泄物更要用漂白粉等消毒处理。对肝炎病人要严格进行隔离治疗,待无传染性后才能回家。

  (五)加强个人防护:了解肠道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感染肠道传染病应立即上医院就诊,不要胡乱用药,特别是不能自行使用抗菌素进行不规范治疗,防止耐药性的产生。某些肠道传染病抗生素的不当使用,甚至可导致生命危险。

  1、疾病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去,尽可能避免与确诊的呼吸道患者接触。

  2、随时关注天气预报,注意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淋雨、受凉。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供应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原体容易侵入。

  3、加强体育锻炼,特别是户外锻炼,如早操、晨跑、气功、散步、游泳、太极拳等。体育锻炼可增强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平时

  增加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以增强体质,提供机体抗病能力。

  4、注意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补充营养。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解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要注意饮食均衡,保证每天适量的蛋白质、淀粉、脂肪、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多喝温开水或茶水,保持鼻黏膜和咽喉部的湿润。保持良好的心情有助于预防秋冬季肠道传染病。

  (六)免疫预防: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疫苗预防接种,如流感、肺炎、流脑等疫苗。

篇5:物业宣传:食物中毒应急常识

  物业宣传:食物中毒应急常识

  食物中毒,是指食用被细菌性或化学性毒物污染的食物,或误食本身有毒的食物,引起急性中毒性疾病。分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毒素中毒、动物性食物中毒、植物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

  主要症状:剧烈呕吐、腹泻,伴有中上腹部疼痛,常会因上吐下泻而出现脱水症状,如口干、眼窝下陷、皮肤弹性消失、肢体冰凉、脉搏细弱、血压降低等,甚至休克。

  应急要点:

  1.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喝大量洁净水以稀释毒素,用筷子或手指向喉咙深处刺激咽后壁、舌根进行催吐,并及时就医。用塑料袋留好呕吐物或大便,带去医院检查,有助于诊断。

  2.出现抽搐、痉挛症状时,马上将病人移至周围没有危险物品的地方,并取来筷子,用手帕缠好塞入病人口中,以防止咬破舌头。

  3.症状无缓解迹象,甚至出现失水明显,四肢寒冷,腹痛腹泻加重,面色苍白,大汗,意识模糊,说胡话或抽搐,以至休克,应立即送医院救治。

  4.了解与病人一同进餐的人有无异常,并告知医生和一同进餐者。

  5.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卫生监督机构报告。

  专家提示:

  不食用病死的禽畜肉,不吃变质、腐烂、过期食品。

  不要采摘、捡拾、购买、加工和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死因不明的畜禽或水产品以及不认识的野生菌类、野菜和野果。

  加工、贮存食物时要做到生、熟分开。食物必须煮熟煮透,不生吃海鲜、河鲜、肉类,隔夜的食品在食用前必须加热煮透后方可食用。

  要做好自备水的防护,保证水质卫生安全;不要饮用未经煮沸的生活饮用水。

  妥善保管有毒有害物品,农药、杀虫剂、杀鼠剂和消毒剂等不要存放在食品加工经营场所,避免被误食、误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