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经理人

ISO14000相关资料: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清单

2064

ISO14000相关资料: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清单

  ISO14000相关资料:

  文 件 名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清单

  ●组织概况

  (1)组织的位置;

  (2)组织的名称、地址、联络方式;

  (3)组织的规模、性质、隶属关系;

  (4)组织的人员结构,产品、活动或服务项目;

  (5)组织环境部门负责人;

  (6)组织的装备、设施;

  (7)组织环境管理及环境审核的历史及现状。

  ●环境管理

  (1)环境管理体系

  ①是否有一个形成文件的有效运行的环境管理体系?[ZK)]

  ②环境管理体系是否包括了所需的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③是否有满足EMS运行所需的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并阐述其构成及内容?

  --能够对组织现在或将要开展的活动、产品或服务进行分析和评价,指出对环 境产生的重要影响;

  --能够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紧急情况所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价;

  --能够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能够建立有关环境目标;

  --有利于根据管理评审的结果开展策划、控制、监督、纠正措施及环境管理 审核等工作。以确保环境方针的有效贯彻;

  --建立有关的环境目标;

  --能够适应未来的发展,根据环境的变化而相应凋整。

  (2)环境方针

  ①环境方针是否被批谁、签署要以书面形式发布?

  ②此方针是否指出了组织的经营活动、产品或服务对环境影响的保护体系?

  ③环境方针是否传达到组织内部全体员工,并被理解和遵照执行?

  ④环境方针是否适宜可行?

  ⑤环境方针是针对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建立和评审而提出的吗?

  ⑥它是否包括对有关环境义务的陈述和承诺。如:

  --为全社会环境保护做贡献;

  --在事业活动的全过程减轻环境负荷;

  --开发有利于保护环境、省能、省资源的原材料和机器设备;

  --减少浪费和资源的消耗(电、燃料和材料);

  --减少或消除向周围环境中排放污染物质;

  --产品设计的原则应遵循尽量减少产品在生产、使用和用后处置所造成的不利 环境影响;

  --尽量采用环保材料、技术、控制与原材料有关的不利环境影响;

  --尽量减少由于新的开发项目(由战略策划带来的)所造成 的不利的环境影响;

  --满足或高于法律要求;

  --努力获得持续改进,不断改进环境工程和进行污染预防。

  (3)组织结构与职责权限

  ①职责权限和资源

  a.组织的组织机构和职责权限是如何确立的?

  对于从事与环境影响有关的管理、执行和验证工作的人员的职责、权限、义务及相 应关系是否有明确规定并形成了文件?

  b.管理者是否明确规定了上述人员及各级人员以有效地实施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 行为共同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引出“部门环境责任制”和“岗位环境责任制”)?

  他们是否履行了以下的职权和义务?

  --为实施环境管理体系提供足够的资源和适宜的人员;

  --确保环境方针实施;

  --预测、确定和记录发生的环境问题;

  --通过指定的渠道对上述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验证这些解决方案的实施效果;

  --采取补救措施,使环境领域中的缺陷、弊端得以纠正;

  --在紧急情况下能采取应急措施。

  ②验证的资源和人员

  a.为了验证EMS的有效性而实施的内部控制,组织是否规定了验证的方法与程序? 并已形成文件了吗?

  b.为实施内部控制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吗?

  c.为实施验证活动提供了合格的人员吗?

  ③管理者代表

  管理者代表是否由最高管理者授权批准,并是最高管理层的一员?管理 者代表是否除了本职工作外还赋予了按照标准建立、保持和实施EMS的相应职责和权限?

  ④人员、交流和培训

  a.组织是否制定了书面程序以确保各层次的人员都知道并理解:

  --为什么要实施EMS及其相关的环境方针、目标和准则?

  --本部门、本岗位所从事的活动对环境所产生的实际的和潜在的影响?提高环境 业绩所需采取的措施?

  --在贯彻环境方针、目标中他们的作用、职责和权限。

  --如果违反规定的程序可能造成的后果(即环境影响)。

  b.是否建立、保持并实施了有关培训要求的书面程序?

  c.培训程序中是否规定了培训的内容以及实施和保持的方法?特别是对方从事对环 境有显著影响的人员应有上岗要求并保存培训记录。

  d.法律、法规或内部规章对人员有资格要求时,是否有通过培训的资格证书和相应 的工作经验?

  e.是有关继续教育的培训记录吗?

  ⑤合同方(分供方)

  a.组织如何评价和选择符合环境要求的分供方?(应提供评价方法及选择准则)

  b.组织是否制定、实施并保持形成文件的程序,以确保其合同方了解并同 意执行环境管理体系中的有关要求?

  c.组织是否对其合同方能否持续地符合有关要求进行了有效监督控制?

  --必要时应签定环境保证协议;

  --应建立合格分供方名册及档案。

  (4)环境影响

  ①对于来自内、外部利益相关方对于环境影响和环境管理的反映和看法有没有制 定接收和答复的形成文件的程序?这些程序实施了吗?

  ②这些程序的制定和实施是不是为检查和评价组织的环境行为的?

  ③重要的环境影响是否予以记录?如:

  --原材料及其他资源的耗损和浪费;

  --对工作环境造成化学的、物理的或潜在的影响及对人心理活动的影响;

  --外部环境影响;

  --事故、泄漏、爆炸、火灾等可能性及后果等。

  ④是否针对下列事项制定了适用的程序:

  --受控和非受控偶然地向大气污染排放(如燃煤、废气、粉尘、恶臭等);

  --受控和非受控地向水体(海洋、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排放(如污染物、有毒 污染物等);

  --固体废料及其他废料的排放(如工业固体废料、城市生活垃圾、有机物 废料、无机物废料、人造废料、危险废物等);

  --对土壤与地下水污染;

  --对自然资源,如土地、水、燃料、能源及其他资源的利用; --对噪音、臭气、灰尘、震动和视觉的影响;

  --对某些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特殊影响(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 、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

  ⑤在制定控制环境影响的程序时,考虑了下述方面对环境的影响了吗?

  --正常的作业条件;

  --异常的作业条件,包括停车和启动的程序和条件;

  --事故、偶然事件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所有过去、现在和计划中的活动。

  ⑥在制定的程序中,是否把所有与环境活动有关的环境法规、规章、环境政策及 组织的指令、惯例、规范都进行了登记?

  程序中是否规定了记录环境影响及相关利益方的观点?

  ⑦相关的利益方包括:

  --顾客;

  --员工;

  --权威部门(政府主管部门);

  --邻近组织或个人;

  --股东和投资者;

  --分供方;

  --银行;

  --保险公司。

  (5)环境目标和指标

  ①组织是否建立了程序,以规定组织各层次的具体并可测量的目标和指标?

  ②环境目标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可测量性)?

  --目标必须是定量的;以对环境业绩的持续改进作出承诺;

  --目标之间没有冲突;

  --目标应依据要求优先排序,并能随时依据法规要求重新排序;

  --应规定达到目标的期限,并能对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③环境目标是否包括了:

  --环境法规及规范的要求;

  --组织在财务、作业和经营方面的要求;

  --主要利益方的观点。

  (6)环境管理方案

  ①为实现组织的环境目标,组织是否制定并实施了一套环境管理方案?

  ②这套方案是否包括了:

  --实现组织环境目标和指标的时间表、资源和职责;

  --根据优先次序确定的具体措施;

  --所有责任方参与策划的过程;

  --定期评审和监督、修订环境管理方案和程序。

  ③对以下情况(如果会对环境产生不同影响)是否制定了更为详细的环境方案?

  --新开发或新设计的项目;

  --新产品或改进的产品;

  --新服务或改进的服务;

  --新过程或改进的过程。

  ④对于项目或改进项目的环境方案是否包括从策划、设计、生产、安装运行、停止 以及可能的报废处置全过程?

  ⑤其环境计划是否规定了以下内容:

  --要达到的环境日标;

  --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法、途径;

  --各职能部门和各个层次上都指定了负责实施环境目标的人员; --处理项目实施中的更改或改进的程序;

  --针对纠正措施是否规定了如何实施、如何评价其适应性的方法。

  (7)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①环境手册

  a.组织是否拟制了一部能覆盖并描述整个环境管理体系结构和主要内容的环境手册?

  b.环境手册是否被正式批准并发布?

  c.环境手册是否包括了如下内容:

  --写明环境方针、环境目标和指标及其对环境的承诺;

  --提供法律、法规和其他方面的要求登记;

  --提供重大环境因素登记;

  --描述环境管理体系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描述环境管理体系关键的职能和职责以及职能间的合作(即主管部门、配合部 门不同的职责范围和内容);

  --给出引用文件及其相关支持性文件或管理条款的索引或摘要;

  --给出二级通用程序文件的目录;

  --规定手册审批、修改、换版、保管、控制的要求。

  d.环境手册及相关文件是否描述了如何处理以下情况,如:

  --正常运行;

  --非正常运行;

  --突发事件;

  --偶发事故;

  --紧急情况;

  --过去、现在和计划中的经营行为。

  e.环境手册及相关是否包含了应急计划的内容:

  --处理各种情况所需的环境信息和作业指导书;

  --对应急措施有效性的检阅手段(可行时)。

  ②程序文件

  a.是否依据环境手册的总体要求建立了第二层程序文件(约10~30个)来对有关要素 的实施进行控制?

  b.程序文件是否规定了实施该程序的职责、活动和权限?并具可操作性。规定谁做? 做什么?什么时候做?怎么做?

  c.程序文件的结构是否统一?

  ③支持性文件

  a.是否制定了足以支持第一、第二层文件要求的具体描述执行作业过程的第三层支 持性文件?

  b.这些支持性文件应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按工作顺序具体描述工作过程,并辅以 记录、表格和检查清单,可作为工作的“工具”,个人工作的基础。

  ④文件的管理

  a.文件资料的控制范围。

  一般包括:

  --与环境有关的管理文件和资料(环境手册、环境程序文件、EMS程序支持性文件) ;

  --技术文件和资料;

  --外部文件(国家的法律、法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等)。

  b.文件资料媒体形式的种类?

  c.是否建立了文件目录?

  d.文件是否统一编号并按规范的格式编制?

  e.在文件发布前和修订后,是否由其指定的人员进行审批?

  f.对环境体系运行有重要作用的各个场所是否都得到了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

  g.是否及时从文件的发放和使用场所收回了作废文件?

  h.对需要保留的失效文件有明确的标识?

  i.是否规定了文件的保管、归档、发放、更改、留存要求?

  (8)运行控制

  ①控制

  a.是否根据组织的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并针对过程的特点,确定了与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职能、活动与运行?

  b.是否对这些职能、活动与运行建立了控制程序,确保它们处于受控状态下?

  c.对以下职能、运行与活动是否制定书面程序

  --对环境有直接影响的:如科研、生产、开发;

  --对环境有间接影响的:如采购、供方、承包方、原材料贮运;

  --辅助职能:财务、人事、行政管理。

  d.如果没有书面程序和作业指导书就会影响环境方针实施的,是否编制了相应的程 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

  e.对采购和签订合同的活动是否制定了程序并予以通报,以确保供方和承包方执行 环境方针的要求?

  f.是否对有特殊环境影响的过程进行了特别监督和控制(如废物排放和处理过程)?

  g.运行控制的程序和作业指导书是否与环境手册相协调(包括引用手册的内容 )?

  h.在运行控制实施前是否对其策划的过程和设备进行了审批?

  i.是否以书面形式规定了运行业绩要求?

  ②验证、测量和试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清单HJSH00415-12

  a.是否建立并保持了验证,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的程序?

  b.规定要求包括环境计划、环境目标、手册和作业指导书中的有关内容。

  c.对验证结果是否记录并保存?

  d.针对每一个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活动和区域或关键性,组织是否做到了:

  --明确并记录需要验证的信息(形成文件);

  --规定验证结果所需达到的精密度和准确性要求;

  --规定验证程序、验证地点、测量次数并形成文件;

  --制定并保持形成文件的验证质量的控制程序(包括校准要求和记录);

  --制定对验证、测量和试验数据处理和解释程序;

  --制定形成文件的接收准则,以及对不良后果的补救措施;

  --当发现验证手段、检测设备偏离校准状态时,应对受影响的检验、测量和 试验的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定,并形成文件;

  --加强对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维护管理,包括搬运和贮存规定以及 适宜工作的环境;禁止未经授权的擅自调整,以保证供验证、测量和试验的设备的准确度和 适用性;

  --对其检测设备的完好状态应有明确标志和记录。

  ③不合格的纠正措施

  当发生不符合EMS要求和环境业绩有关规定时:

  a.组织是否制定了调查不合格原因和采取纠正措施的职责和权限?

  b.组织是否建立和保持了采取纠正措施的程序?

  纠正措施程序应包括:

  --调查不合格产生的原因,并记录调查结果;

  --消除不合格的纠正措施计划;

  --根据不合格的性质制定预防措施;

  --实施控制,检查纠正、预防措施的有效性;

  --记录所有因纠正、预防措施实施而导致的程序更改,以及将采取措施 的信息提交管理评审。

  (9)环境管理记录

  ①组织是否建立了一套证实组织是否符合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文件档案管理机制?

  ②这些记录能否证实环境目标按计划完成的程序?

  ③是否制定了有关环境管理体系记录的标识 、收集、编目、查阅、归挡、保存、维 护、处置的程序?

  ④记录是否合理分类?是否包括了:合同、采购记录、审核结果、检测数据、管理 评审和纠正措施、投诉及跟踪活动、标训、培训、监督等环境管理体系实施的记录?

  ⑤记录是否清晰、可靠,能与相关活动、产品和服务相对应?

  ⑥记录是否易于查找并得到了妥善保管和维护?

  ⑦是否规定了书面的记录保存期限?

  (10)环境管理审核(内审)

  ①是否建立并实施了有关内部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书面程序?

  ②这种内审是否检查了:

  a.环境管理行为是否符合环境管理手册、环境管理计划、环境管理程序、作 业指导书的要求,是否有效实施?

  b.环境管理休系是否适合环境方针的有效完成?

  ③是否制定了审核计划?计划是否实施?

  ④审核计划是否包括了以下内容:

  a.审核范围和对象(包括活动和职能,组织结构,管理和作业程序,作业范围区域 ,作业程序);

  b.每一区域或活动(部门或要素)审核的频次(频次的依据是其对环境产生直接或间 接影响的程序以及以往审核的结论);

  c.对每项活动或区域实施审核的责任人员。

  ⑤是否提前(约一周)将审核计划通知了有关部门?

  ⑥审核议定书和程序是否包括:

  a.有关文件、报告和记录;

  b.环境业绩、环境项目;

  c.人员要求(独立性、所需专业知识、来自内部、外部专家的支持,确保客观性和 公正性);

  d.实施审核的方法(取决于被审核部门的性质,可使用问卷、检查清单、面谈、 测量、直接观察等方法);

  e.审核结论的报告程序(向最高管理者报告审核发现,管理者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 采取措施),在审核报告中应明确:

  --EMS符合或不符合规定的要求;

  --EMS在实现环境目标和指标时的有效性;

  --以往审核提出的纠正措施的实施情况和效果;

  --结论和建议。

  (11)环境管理评审

  ①最高管理者是否定期对EMS的持续适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评审和评价?有无书面规 定?

  ②有关管理评审的频次、组织形式、参加人员等是如何规定的?

  ③评审的范围和内容?

  ④环境管理评审的结论是否记录并形成文件?

  ⑤管理评审是否考虑了根据变化了的外部条件而对组织的环境方针和目标及承诺作 相立的调整?

  ⑥依据评审结论制定的纠正措施是否落实到了责任人?

  ⑦评审会议有无记录,是否保存?

www.pmceO.com 物业经理人网

篇2:ISO14000相关资料: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步骤(二)

  ISO14000相关资料:

  文 件 名: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步骤(二)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全过程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活动的全过程可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1)启动审核与审核准备

  ①决定审核范围;

  ②环境管理体系文件预审;

  ③决定审核计划;

  ④审核组任务分配;

  ⑤工作文件准备。

  (2)实施审核

  ①首次会议;

  ②收集证据;

  ③审核发现;

  ④末次会议。

  (3)审核报告及后续工作

  ①审核报告的编写;

  ②审核报告的内容;

  ③报告的分发;

  ④文件留存。

  (4)审核结束后的跟踪和监督

  审核结束后,受审核方需要纠正审核发现的不符合,纠正措施的跟踪审核应在商定的 期限内完成。当所有不符合项均已完成整改,认证机构方可批准注册。

  监督即对受审核方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检查和评价,由审核方按规定定期进行。保持认 证证书的有效性,促进受审方对环境管理体系的保持改进。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活动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过程流程图

  ●启动审核与审核准备

  (1)决定审核范围

  组织向认证机构提出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申请并填写申请书及有关文件,审核机构在接到 审核申请后,应首先明确和决定审核范围。因为审核范围决定着审核的内容和区域,其中包 括实际位置、组织活动报告方式。

  审核范围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受审核组织的名称和实际位置;

  ②受审核组织的活动、产品、服务和有关的环境因素;

  ③审核所依据标准或法律、法规要求;

  ④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结果的报告方式。

  审核范围的确定应合理。范围过宽会增加审核的难度和工作量,从而支出不必要的费 用。审核范围过窄,会影响受审核方环境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对受审核方发展不利 。审核范围应由委托方和审核组长协商决定。通常还要征求受审核方的意见。提供给审核使 用的资源应能满足审核范围的需要。

  (2)文件预审

  在审核开始前,审核组应审阅受审核组织的文件以判定文件是否充足,体系是否正规, 并尽可能多地掌握有关信息使审核能有计划进行。预审的文件包括: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 、环境管理方案、记录或为实现环境管理体系要求所编的其他文件。至少在开始前六周确定 审核时间和范围,并要求提前准备所需文件。

  文件预审可能涉及的文件举例:

  环境管理体系手册;管理组织的机构图;以前的环境审核报告;环境紧急事故计划;各 类污染物排放及处理许可证;从执法机构得到的文件;现场搬运化学物品或污染物质的程序 及文件;表明有害物质控制法规实施情况和评价记录;系统采用的废物处理或循环的文件; 废物处置合同;对下水管道的合同规划及蓝图;作业现场的下水道规划;有关的废物材料清 单;特殊的废物清单;现场贮存的化学物质清单;有关土壤污染的调查报告;噪声的调查及 报告。

  在审核开始前,如果认为用于实施审核的文件不够充足,应及时通知委托方。

  (3)审核计划

  审核计划的制定,应保证使之能根据审核中得到的信息适当调整重点及保证资源的有效 利用。

  审核计划应包括:

  ①审核目的与范围;

  ②审核准则:

  审核准则是审核员用以作为参照与所收集的审核证据进行比较的标准、法律、法规、手 册程序或其他要求。审核目的与范围决定审核准则的选取;

  ③受审核方待审核的组织和职能部门名称;

  ④受审核方组织中对其环境管理体系负有直接重大责任的职能部门和人员;

  ⑤确定受审核方环境管理体系中应予重点审核的要素;

  ⑥对受审核方环境管理体系中待审核的要素的审核程序;

  ⑦引用的文件;

  ⑧安排审核活动的时间表;

  ⑨现场审核的日期和地点;

  ⑩审核组成人员及资格和分工情况;

  11与受审核方管理者举行会议的日程表; 

  12审核机构对受审核方委托方的保密承诺;

  13审核报告的内容、审核报告的分发日期和范围;

  14审核过程的工作文件、表格、记录、草稿和最终报告留存要求。

  (4)审核组任务分配

  在审核组中,应根据需要对每个审核员落实负责审核的具体环境管理体系要素、职能或 活动。并明确其应遵循的审核程序。由审核组长分配审核组内任务及对组内任务分配作出变 更。

  (5)工作文件

  工作文件反映审核员在审核过程中使用的文件、表格和记录。包括:

  ①支持审核证据的文件化表格,如现场审核结果记录表;

  ②支持审核发现的文件化表格,例如不合格报告表或不符合报告表;

  ③用于评价环境管理要素的程序和检查表。检查表是进行审核准备的一项重要 内容。检查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a.明确与审核目标有关的样本;

  b.减少审核工作随意性和盲目性,使审核工作进一步规范化;

  c.可使审核目标始终保持明确,保持审核进度;

  d.作为以后工作中参考的重要原始资料;

  e.协调审核组内部工作,减少重复的或不必要的工作。

  可按以下要求设计检查表:

  a.对照审核准则的要求;

  b.选择和覆盖重要的环境因素,并结合受审核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的特点;

  c.检查表应有可操作性;

  d.审核的时间要留有余地;

  e.检查表对不同熟练程度的审核员详略程度有所不同;

  f.同时考虑检查表涉及的要素和部门;

  g.所抽取的样本应有代表性。

  ④会议记录。

  ●实施审核

  (1)首次会议

  首次会议是审核组全体成员与受审核方的领导及有关人员共同参加的会议。会议由审核 组长主持。参加会议的人员应签到。首次会议的目的是:

  ①向受审核方管理者介绍审核组成员;

  ②确认审核范围、目的和计划,共同认可审核进度表;

  ③简要介绍审核中采用的方法和程序;

  ④在审核组和受审核方之间建立正式联络渠道;

  ⑤确认已具备审核组所需的资源与设备;

  ⑥确认末次会议的日期和时间;

  ⑦促进受审核方的参与;

  ⑧对审核组现场安全条件和应急程序的审查。

  首次会议的内容根据上述目的加以安排。一般以受审核方致欢迎词开始,以审核组长的 致谢词结束会议。首次会议的地点最好在受审核方所在地举行。首次会议应在计划确定的时 间准时开始,并准时结束。首次会议应是一个简短的会议。

  (2)收集审核证据

  首次会议结束后,即按审核计划进行审核,并按事先准备好的检查表具体实施。收集充 足的审核证据,以便判定受审核方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准则。通过 面谈、文件审阅和对活动与状况的观察来收集证据。应对不符合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的表 现作出详细记录。在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中,可分管理审核和现场审核两个方面。

  ①管理审核主要审核组织的总体方针和策划,需要审核的问题包括:

  a.管理者对环境管理体系的理解和承诺;

  b.管理者对环境问题的了解;

  c.管理者对环境法律和法规的了解;

  d.对管理者及员工提供环境培训的情况;

  e.内部和外部环境信息交流。

  ②现场审核使审核员有机会直接和工作人员接触交谈,以确定他们对环境管理 体系的理解,同时提供了识别潜在环境问题的机会,现场审核不仅要掌握明显的污染源,而 且要对不明显的污染源及具有环境风险的活动和情况都能敏锐地觉察到。应仔细询问和调查这些污染

  源和有关活动以评价其影响,是否有效得到控制。以下是一些直观识别污染问题的 例子:

  a.水

  --排放到水体中的废油;

  --隔离器或分离器失效;

  --隔离器或分离器中的垃圾;

  --地面排水管的周围有油或其他污染物; --地面排水管被堵塞;

  --水或气排放管的情况。

  b.空气

  --可见的粉尘排放;

  --烟囱的可见污染;

  --冷却塔排放的可见烟雾;

  --异味。

  c.废物

  --废物料车上未贴标签(有可能将料放错);

  --料车未盖盖子(可能有风吹杂物或雨水进入);

  --料车没有放稳(剩余的垃圾和滤液可能流到地面);

  --废物错放在有标签的料车中;

  --未经分离的废物(减少循环利用的可能性);

  --可循环利用的废物却没有被循环利用;

  --丢弃了有用的物质;

  --有倾倒垃圾的迹象。

  d.土地

  --固体或液体废物散落于地面;

  --废物埋藏的迹象;

  --直接存放在地面上的潜在的污染物;

  --废物输送时泄漏到地面;

  --混凝土的接合处已经不密封。

  e.噪音

  --在厂界内的巨大噪音;

  --突发噪音。

  f.贮藏

  --无隔离贮藏;

  --贮罐的隔离栏已损坏破裂;

  --贮施加料指标及管道系统在隔离栏外;

  --圆桶无溢出盘;

  --圆桶存放在地面排水管附近;

  --圆桶存放在交通道附近;

  --圆桶敞开放置,尤其是在倒置的情况下;

  --不能共存的物质(如酸、碱)存放在一起。

  g.视觉

  --缺乏任何遮蔽物;

  --现场可见的缺乏维护,不整洁和肮脏现象。

  现场审核中对一些关健性的问题应进一步追踪审核,在对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时 可按体系的核心因素来追踪。当考虑产品或工艺的环境影响时,可对产品生命周期评价这种 环境管理方法进行审核。在审核中除了通过面谈、观察和审阅文件等方法来收集证据外,还 应充分利用有关事实的可验证的信息来源如测量结果以取得支持信息,并应对现场审核所获 得的大量数据的准确性和恰当性进行分析评价。审核组应对受审核方环境管理体系活动中的 有关抽样方案的依据和程序进行审查,以确保受审核方环境管理体系活动部分的抽样和测量 过程的有效控制。

  (3)审核发现

  ①审核组应对所有审核证据进行评审,不够确实或不够明确、不可验证的信息、记 录或陈述不能作为审核证据。将收集的审核证据与审核准则进行比较以确定环境管理体系在 哪些方面不符合审核准则。确保属于不符合的审核发现,清晰、明确地形成文件,并有相应 审核证据。

  ②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的原因有三种:

  a.体系文件不符合ISO14001标准或其相应条款的要求,或不符合有关的环 境法律和法规;

  b.没有执行环境管理体系文件或实际执行不符合的环境体系文件的规定;

  c.实施过程或具体工作没有成效。

  ③在审核中审核员一旦发现了不符合的事实,就应向受审核部门的代表反映 。应与受审核 方的有关负责人共同评议审核发现,以确认所有造成不符合的事实基础。要求受审核方代表 表明对所述事实的确认。对不符合情况的说明应易于理解,不仅使参与审核的人,也要使未 参与审核的人理解。对不符合所采取的纠正措施经常要求那些不在审核现场的人予以实施。 这需要对不符合情况的报告作出必要的规定:

  a.准确地观察事实;

  b.写明发现的场所;

  c.为什么不一致;

  d.涉及到什么人,涉及到人时应使用职位而不写姓名;

  e.使用专业术语;

  f.事实可追溯;

  g.必要时提出纠正建议。

  ④一般来说审核员可以依据以下两方面来进行判断不符合项:

  a.如果不符合项不被修正,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

  b.出错的可能性有多大?

  ⑤不符合项可分为严重不符合、一般不符合和观察项三类。

  a. 严重不符合是指没有遵守环境作业程序,造成后果严重或环境管理体系要求没 有满足、被证实对体系会产生重要影响的不符合;

  b.一般不符合是指偶然没有遵守环境作业程序,造 成后果不严重或环境管理体系个别要求没有满足,被证实是小事件、对体系不会产生重要 影响的不符合。如果存在大量的一般不符合,综合考虑这些一般不符合时,可以导致体系的失误,由此可能产生一个严重不符合;

  c.观察项主要指以下情况:存在问题但证据不足,需提 醒注意的事项;已发现问题苗头,但尚不能构成不符合,如发展下去有可能构成不合格事项 。观察项不列入不符合报告,也不列入最后的审核报告。

  (4)审核组会议

  ①审核组在收集审核证据,确定审核发现的基础上应作进一步分析判断,论证审核 结果和作出审核结论。在审核实际进程完成之后,末次会议之前应该举行一次审核组会议, 综合分析不符合情况,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状况作出判断,作出审核结论,并为末次会议 和总结报告作好准备。

  ②审核组长召开审核组会议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a.审核组长主持;

  b.仅允许审核小组成员出席;

  c.集中各种不符合情况;

  d.回顾所有的不符合情况;

  e.审核组长准备总结。

  ③对受审核方的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结论应以审核目标为依据来进行。总结报告中 审核组长一般应回答有关体系的以下问题:

  a.是否提供符合标准要求的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b.这个体系文件是否已付诸实施,实施的程度如何?

  c.体系文件在实施中是否有效,效果如何?

  所提出的不符合项对于回答这些问题是有指导意义的,更进一步的问题是:

  a.提出的不符合项是否指出了企业特有的薄弱环节?

  b.提出的不符合项是否指出了具体的管理体系要求的薄弱点?

  (5)末次会议

  ①末次会议由审核与受审核方的管理者和受审核部门的负责人出席,末次会议主要 目的是向受审核方介绍审核发现,能使之清楚地理解和认识审核发现的事实。审核组长主持 会议,并按照在审核组会议上准备好的程序进行。

  ②会议程序和内容如下:

  a.审核组长或审核员应传阅由每位参加会议者签到的列有姓名和职位的会议记录;

  b.审核组长应代表全体审核组成员对企业在审核过程中的协作表示感谢;

  c.重申审核目的和范围;

  d.报告审核情况、正式上报的概要及送交被审核方的结果;

  e.申明审核是一种抽样的过程;

  f.宣读不符合情况;

  g.作出审核结论;

  h.所有的不符合项应征得被审核部门认可;

  i.受审核方的说明;

  j.结束。

  (6)例外的情况

  ①企业主要成员未出席会议

  末次会议是在审核进行以前就同受审核方讨论并征得其同意的。末次会议要求企业选派 高层次人员代表参加。如果已安排高层人员出席会议,但是还未到场,应等待其到会,审核 小组组长可以稍微推迟会议。推迟了一段合理的时间后,不论是谁出席,审核组长即可宣布 开会。任何情况下均不能取消会议。

  ②记录不符合项后,已采取了纠正措施

  一些一般不符合项将能够比较容易而且较快地得到纠正,审核组长对己采取的有效的纠 正措施表示满意,那么不符合项将被注明“被消除”,但是在审核过程中所发现的不符合项 的事实仍将保留在报告中。

  ③审核提出的大量证据显示没有不符合情况

  在审核中提供不符合项时。就应取得作为依据的审核证据。如果证据表明没有不符合项 ,应将此结果批注于报告中。

  ④受审核方希望延长末次会议

  如果已对不符合项进行了讨论,而且对纠正措施已做出承诺,那么末次会议可结束。

  ●审核报告及后续工作

  (1)编写审核报告

  审核报告是在审核组长指导下编写的,审核组长对审核 报告的准确性与完整性负责。审核报告涉及的项目应为审核计划中所确定的。内部审核报告 不需要达到外部审核报告的文件 化深度,但可以对纠正措施提出建议。内部审核报告有时在进行末次会议时编写。

  (2)审核报告内容

  审核报告由审核组长注明签发日期并予署名。审核报告应包含审核发现或其概要,并辅 以支持证据。根据审核组长和委托方的协议,报告中还可包含下列内容:

  ①受审核方和委托方的名称及地址;

  ②商定的审核目的、范围和计划、包括参考的说明书和合同等;

  ③商定的审核准则,包括审核中引用文件的清单,例如审核准则为ISO14001“环境 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和有关法律、法规文件;

  ④审核日期;

  ⑤参与审核的受审核方代表名单;

  ⑥审核组成员名单,包括审核组长、审核员姓名、职位,需要时还应包括资格证明 ;

  ⑦报告内容的保密要求;

  ⑧审核报告分发单位名单;

  ⑨关于审核过程的简要说明,包括所遇到的障碍;

  ⑩审核结论

  --环境管理体系对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的符合情况;

  --环境管理体系是否得到了正确的实施和保持;

  --内部管理评审过程是否足以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与有效性。

  (3)报告的分发和文件留存

  分发的范围由委托方根据审核计划决定。在约定的 时期内签发。与审核有关的所有工作文件和草稿,如审核用的检查表,审核员的记 录以及最终报告都应根据委托方、审核组长和 受审核方之间的协议及其他有关要求予以留存。当已采取了纠正措施后,文件和记录仍需保 留到每一不符合项都已被满意地消除为止。

  (4)审核结束

  (5)跟踪

  跟踪是对受审核方采取的纠正措施进行验证并记录实施情况及其有效性的活动。

  内部环境审核之后,对审核时发现的问题,负责该区域的负责人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受审核方在跟踪审核时要检查纠正措施是否有效。外部审核之后,审核组织根据情况有必要 进行跟踪审核,对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项所采取的纠正措施进行评审和验证,直至符合要求 。跟踪活动的过程和内容可归结如下:

  ①鉴别审核中的不符合项;

  ②审核方向受审核方提出采取纠正措施要求的报告;

  ③受审核方对于如何采取纠正措施给予答复,如提交纠正措施计划;

  ④审核方对受审核方拟采取的纠正措施的有效性予以评审,并回复评审意见;

  ⑤受审核方实施并完成纠正计划;

  ⑥审核方对纠正措施完成情况进行验证;

  ⑦在需要时对完成情况进行分析;

  ⑧对纠正措施结果作出判断并记录验证过程。

  (6)监督

  监督是对受审核方的环境管理体系的保持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的活动。内部审核的主要 目的在于发现环境管理体系的问题,加以纠正使之不断改进。内审员和受审核部门人员都是 同一组织的,内审员可以提出纠正措施方面问题建议。审核员和不符合项的当事人可以探讨 共同参考,但内审员不能代替受审核部门提出或采取具体纠正措施,更不能承担纠正措施后 效果不好的责任。

  实施纠正措施的基本步骤如下:

  ①不符合项的确定;

  ②确定控制该过程的负责人;

  ③召集相关人员;

  ④收集数据以确定真实原因;

  ⑤收集数据,确认纠正措施方法;

  ⑥实施纠正措施和有关的试验;

  ⑦检查,验证纠正措施和有关的试验;

  ⑧巩固纠正措施成果,对过程监测。

篇3:ISO14000相关资料: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步骤

  ISO14000相关资料:

  文 件 名: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步骤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全过程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活动的全过程可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1)启动审核与审核准备

  ①决定审核范围;

  ②环境管理体系文件预审;

  ③决定审核计划;

  ④审核组任务分配;

  ⑤工作文件准备。

  (2)实施审核

  ①首次会议;

  ②收集证据;

  ③审核发现;

  ④末次会议。

  (3)审核报告及后续工作

  ①审核报告的编写;

  ②审核报告的内容;

  ③报告的分发;

  ④文件留存。

  (4)审核结束后的跟踪和监督

  审核结束后,受审核方需要纠正审核发现的不符合,纠正措施的跟踪审核应在商定的 期限内完成。当所有不符合项均已完成整改,认证机构方可批准注册。

  监督即对受审核方的环境管理体系进行检查和评价,由审核方按规定定期进行。保持认 证证书的有效性,促进受审方对环境管理体系的保持改进。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活动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过程流程图

  ●启动审核与审核准备

  (1)决定审核范围

  组织向认证机构提出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申请并填写申请书及有关文件,审核机构在接到 审核申请后,应首先明确和决定审核范围。因为审核范围决定着审核的内容和区域,其中包 括实际位置、组织活动报告方式。

  审核范围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①受审核组织的名称和实际位置;

  ②受审核组织的活动、产品、服务和有关的环境因素;

  ③审核所依据标准或法律、法规要求;

  ④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结果的报告方式。

  审核范围的确定应合理。范围过宽会增加审核的难度和工作量,从而支出不必要的费 用。审核范围过窄,会影响受审核方环境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对受审核方发展不利 。审核范围应由委托方和审核组长协商决定。通常还要征求受审核方的意见。提供给审核使 用的资源应能满足审核范围的需要。

  (2)文件预审

  在审核开始前,审核组应审阅受审核组织的文件以判定文件是否充足,体系是否正规, 并尽可能多地掌握有关信息使审核能有计划进行。预审的文件包括: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 、环境管理方案、记录或为实现环境管理体系要求所编的其他文件。至少在开始前六周确定 审核时间和范围,并要求提前准备所需文件。

  文件预审可能涉及的文件举例:

  环境管理体系手册;管理组织的机构图;以前的环境审核报告;环境紧急事故计划;各 类污染物排放及处理许可证;从执法机构得到的文件;现场搬运化学物品或污染物质的程序 及文件;表明有害物质控

  制法规实施情况和评价记录;系统采用的废物处理或循环的文件; 废物处置合同;对下水管道的合同规划及蓝图;作业现场的下水道规划;有关的废物材料清 单;特殊的废物清单;现场贮存的化学物质清单;有关土壤污染的调查报告;噪声的调查及 报告。

  在审核开始前,如果认为用于实施审核的文件不够充足,应及时通知委托方。

  (3)审核计划

  审核计划的制定,应保证使之能根据审核中得到的信息适当调整重点及保证资源的有效 利用。

  审核计划应包括:

  ①审核目的与范围;

  ②审核准则:

  审核准则是审核员用以作为参照与所收集的审核证据进行比较的标准、法律、法规、手 册程序或其他要求。审核目的与范围决定审核准则的选取;

  ③受审核方待审核的组织和职能部门名称;

  ④受审核方组织中对其环境管理体系负有直接重大责任的职能部门和人员;

  ⑤确定受审核方环境管理体系中应予重点审核的要素;

  ⑥对受审核方环境管理体系中待审核的要素的审核程序;

  ⑦引用的文件;

  ⑧安排审核活动的时间表;

  ⑨现场审核的日期和地点;

  ⑩审核组成人员及资格和分工情况;

  11与受审核方管理者举行会议的日程表; 

  12审核机构对受审核方委托方的保密承诺;

  13审核报告的内容、审核报告的分发日期和范围;

  14审核过程的工作文件、表格、记录、草稿和最终报告留存要求。

  (4)审核组任务分配

  在审核组中,应根据需要对每个审核员落实负责审核的具体环境管理体系要素、职能或 活动。并明确其应遵循的审核程序。由审核组长分配审核组内任务及对组内任务分配作出变 更。

  (5)工作文件

  工作文件反映审核员在审核过程中使用的文件、表格和记录。包括:

  ①支持审核证据的文件化表格,如现场审核结果记录表;

  ②支持审核发现的文件化表格,例如不合格报告表或不符合报告表;

  ③用于评价环境管理要素的程序和检查表。检查表是进行审核准备的一项重要 内容。检查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a.明确与审核目标有关的样本;

  b.减少审核工作随意性和盲目性,使审核工作进一步规范化;

  c.可使审核目标始终保持明确,保持审核进度;

  d.作为以后工作中参考的重要原始资料;

  e.协调审核组内部工作,减少重复的或不必要的工作。

  可按以下要求设计检查表:

  a.对照审核准则的要求;

  b.选择和覆盖重要的环境因素,并结合受审核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的特点;

  c.检查表应有可操作性;

  d.审核的时间要留有余地;

  e.检查表对不同熟练程度的审核员详略程度有所不同;

  f.同时考虑检查表涉及的要素和部门;

  g.所抽取的样本应有代表性。

  ④会议记录。

  ●实施审核

  (1)首次会议

  首次会议是审核组全体成员与受审核方的领导及有关人员共同参加的会议。会议由审核 组长主持。参加会议的人员应签到。首次会议的目的是:

  ①向受审核方管理者介绍审核组成员;

  ②确认审核范围、目的和计划,共同认可审核进度表;

  ③简要介绍审核中采用的方法和程序;

  ④在审核组和受审核方之间建立正式联络渠道;

  ⑤确认已具备审核组所需的资源与设备;

  ⑥确认末次会议的日期和时间;

  ⑦促进受审核方的参与;

  ⑧对审核组现场安全条件和应急程序的审查。

  首次会议的内容根据上述目的加以安排。一般以受审核方致欢迎词开始,以审核组长的 致谢词结束会议。首次会议的地点最好在受审核方所在地举行。首次会议应在计划确定的时 间准时开始,并准时结束。首次会议应是一个简短的会议。

  (2)收集审核证据

  首次会议结束后,即按审核计划进行审核,并按事先准备好的检查表具体实施。收集充 足的审核证据,以便判定受审核方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否符合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准则。通过 面谈、文件审阅和对活动与状况的观察来收集证据。应对不符合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的表 现作出详细记录。在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中,可分管理审核和现场审核两个方面。

  ①管理审核主要审核组织的总体方针和策划,需要审核的问题包括:

  a.管理者对环境管理体系的理解和承诺;

  b.管理者对环境问题的了解;

  c.管理者对环境法律和法规的了解;

  d.对管理者及员工提供环境培训的情况;

  e.内部和外部环境信息交流。

  ②现场审核使审核员有机会直接和工作人员接触交谈,以确定他们对环境管理 体系的理解,同时提供了识别潜在环境问题的机会,现场审核不仅要掌握明显的污染源,而 且要对不明显的污染源及具有环境风险的活动和情况都能敏锐地觉察到。应仔细询问和调查这些污染

  源和有关活动以评价其影响,是否有效得到控制。以下是一些直观识别污染问题的 例子:

  a.水

  --排放到水体中的废油;

  --隔离器或分离器失效;

  --隔离器或分离器中的垃圾;

  --地面排水管的周围有油或其他污染物; --地面排水管被堵塞;

  --水或气排放管的情况。

  b.空气

  --可见的粉尘排放;

  --烟囱的可见污染;

  --冷却塔排放的可见烟雾;

  --异味。

  c.废物

  --废物料车上未贴标签(有可能将料放错);

  --料车未盖盖子(可能有风吹杂物或雨水进入);

  --料车没有放稳(剩余的垃圾和滤液可能流到地面);

  --废物错放在有标签的料车中;

  --未经分离的废物(减少循环利用的可能性);

  --可循环利用的废物却没有被循环利用;

  --丢弃了有用的物质;

  --有倾倒垃圾的迹象。

  d.土地

  --固体或液体废物散落于地面;

  --废物埋藏的迹象;

  --直接存放在地面上的潜在的污染物;

  --废物输送时泄漏到地面;

  --混凝土的接合处已经不密封。

  e.噪音

  --在厂界内的巨大噪音;

  --突发噪音。

  f.贮藏

  --无隔离贮藏;

  --贮罐的隔离栏已损坏破裂;

  --贮施加料指标及管道系统在隔离栏外;

  --圆桶无溢出盘;

  --圆桶存放在地面排水管附近;

  --圆桶存放在交通道附近;

  --圆桶敞开放置,尤其是在倒置的情况下;

  --不能共存的物质(如酸、碱)存放在一起。

  g.视觉

  --缺乏任何遮蔽物;

  --现场可见的缺乏维护,不整洁和肮脏现象。

  现场审核中对一些关健性的问题应进一步追踪审核,在对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时 可按体系的核心因素来追踪。当考虑产品或工艺的环境影响时,可对产品生命周期评价这种 环境管理方法进行审核。在审核中除了通过面谈、观察和审阅文件等方法来收集证据外,还 应充分利用有关事实的可验证的信息来源如测量结果以取得支持信息,并应对现场审核所获 得的大量数据的准确性和恰当性进行分析评价。审核组应对受审核方环境管理体系活动中的 有关抽样方案的依据和程序进行审查,以确保受审核方环境管理体系活动部分的抽样和测量 过程的有效控制。

  (3)审核发现

  ①审核组应对所有审核证据进行评审,不够确实或不够明确、不可验证的信息、记 录或陈述不能作为审核证据。将收集的审核证据与审核准则进行比较以确定环境管理体系在 哪些方面不符合审核准则。确保属于不符合的审核发现,清晰、明确地形成文件,并有相应 审核证据。

  ②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的原因有三种:

  a.体系文件不符合ISO14001标准或其相应条款的要求,或不符合有关的环 境法律和法规;

  b.没有执行环境管理体系文件或实际执行不符合的环境体系文件的规定;

  c.实施过程或具体工作没有成效。

  ③在审核中审核员一旦发现了不符合的事实,就应向受审核部门的代表反映 。应与受审核 方的有关负责人共同评议审核发现,以确认所有造成不符合的事实基础。要求受审核方代表 表明对所述事实的确认。对不符合情况的说明应易于理解,不仅使参与审核的人,也要使未 参与审核的人理解。对不符合所采取的纠正措施经常要求那些不在审核现场的人予以实施。 这需要对不符合情况的报告作出必要的规定:

  a.准确地观察事实;

  b.写明发现的场所;

  c.为什么不一致;

  d.涉及到什么人,涉及到人时应使用职位而不写姓名;

  e.使用专业术语;

  f.事实可追溯;

  g.必要时提出纠正建议。

  ④一般来说审核员可以依据以下两方面来进行判断不符合项:

  a.如果不符合项不被修正,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

  b.出错的可能性有多大?

  ⑤不符合项可分为严重不符合、一般不符合和观察项三类。

  a. 严重不符合是指没有遵守环境作业程序,造成后果严重或环境管理体系要求没 有满足、被证实对体系会产生重要影响的不符合;

  b.一般不符合是指偶然没有遵守环境作业程序,造 成后果不严重或环境管理体系个别要求没有满足,被证实是小事件、对体系不会产生重要 影响的不符合。如果存在大量的一般不符合,综合考虑这些一般不符合时,可以导致体系的失误,由此可能产生一个严重不符合;

  c.观察项主要指以下情况:存在问题但证据不足,需提 醒注意的事项;已发现问题苗头,但尚不能构成不符合,如发展下去有可能构成不合格事项 。观察项不列入不符合报告,也不列入最后的审核报告。

  (4)审核组会议

  ①审核组在收集审核证据,确定审核发现的基础上应作进一步分析判断,论证审核 结果和作出审核结论。在审核实际进程完成之后,末次会议之前应该举行一次审核组会议, 综合分析不符合情况,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状况作出判断,作出审核结论,并为末次会议 和总结报告作好准备。

  ②审核组长召开审核组会议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a.审核组长主持;

  b.仅允许审核小组成员出席;

  c.集中各种不符合情况;

  d.回顾所有的不符合情况;

  e.审核组长准备总结。

  ③对受审核方的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结论应以审核目标为依据来进行。总结报告中 审核组长一般应回答有关体系的以下问题:

  a.是否提供符合标准要求的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b.这个体系文件是否已付诸实施,实施的程度如何?

  c.体系文件在实施中是否有效,效果如何?

  所提出的不符合项对于回答这些问题是有指导意义的,更进一步的问题是:

  a.提出的不符合项是否指出了企业特有的薄弱环节?

  b.提出的不符合项是否指出了具体的管理体系要求的薄弱点?

  (5)末次会议

  ①末次会议由审核与受审核方的管理者和受审核部门的负责人出席,末次会议主要 目的是向受审核方介绍审核发现,能使之清楚地理解和认识审核发现的事实。审核组长主持 会议,并按照在审核组会议上准备好的程序进行。

  ②会议程序和内容如下:

  a.审核组长或审核员应传阅由每位参加会议者签到的列有姓名和职位的会议记录;

  b.审核组长应代表全体审核组成员对企业在审核过程中的协作表示感谢;

  c.重申审核目的和范围;

  d.报告审核情况、正式上报的概要及送交被审核方的结果;

  e.申明审核是一种抽样的过程;

  f.宣读不符合情况;

  g.作出审核结论;

  h.所有的不符合项应征得被审核部门认可;

  i.受审核方的说明;

  j.结束。

  (6)例外的情况

  ①企业主要成员未出席会议

  末次会议是在审核进行以前就同受审核方讨论并征得其同意的。末次会议要求企业选派 高层次人员代表参加。如果已安排高层人员出席会议,但是还未到场,应等待其到会,审核 小组组长可以稍微推迟会议。推迟了一段合理的时间后,不论是谁出席,审核组长即可宣布 开会。任何情况下均不能取消会议。

  ②记录不符合项后,已采取了纠正措施

  一些一般不符合项将能够比较容易而且较快地得到纠正,审核组长对己采取的有效的纠 正措施表示满意,那么不符合项将被注明“被消除”,但是在审核过程中所发现的不符合项 的事实仍将保留在报告中。

  ③审核提出的大量证据显示没有不符合情况

  在审核中提供不符合项时。就应取得作为依据的审核证据。如果证据表明没有不符合项 ,应将此结果批注于报告中。

  ④受审核方希望延长末次会议

  如果已对不符合项进行了讨论,而且对纠正措施已做出承诺,那么末次会议可结束。

  ●审核报告及后续工作

  (1)编写审核报告

  审核报告是在审核组长指导下编写的,审核组长对审核 报告的准确性与完整性负责。审核报告涉及的项目应为审核计划中所确定的。内部审核报告 不需要达到外部审核报告的文件 化深度,但可以对纠正措施提出建议。内部审核报告有时在进行末次会议时编写。

  (2)审核报告内容

  审核报告由审核组长注明签发日期并予署名。审核报告应包含审核发现或其概要,并辅 以支持证据。根据审核组长和委托方的协议,报告中还可包含下列内容:

  ①受审核方和委托方的名称及地址;

  ②商定的审核目的、范围和计划、包括参考的说明书和合同等;

  ③商定的审核准则,包括审核中引用文件的清单,例如审核准则为ISO14001“环境 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和有关法律、法规文件;

  ④审核日期;

  ⑤参与审核的受审核方代表名单;

  ⑥审核组成员名单,包括审核组长、审核员姓名、职位,需要时还应包括资格证明 ;

  ⑦报告内容的保密要求;

  ⑧审核报告分发单位名单;

  ⑨关于审核过程的简要说明,包括所遇到的障碍;

  ⑩审核结论

  --环境管理体系对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准则的符合情况;

  --环境管理体系是否得到了正确的实施和保持;

  --内部管理评审过程是否足以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与有效性。

  (3)报告的分发和文件留存

  分发的范围由委托方根据审核计划决定。在约定的 时期内签发。与审核有关的所有工作文件和草稿,如审核用的检查表,审核员的记 录以及最终报告都应根据委托方、审核组长和 受审核方之间的协议及其他有关要求予以留存。当已采取了纠正措施后,文件和记录仍需保 留到每一不符合项都已被满意地消除为止。

  (4)审核结束

  (5)跟踪

  跟踪是对受审核方采取的纠正措施进行验证并记录实施情况及其有效性的活动。

  内部环境审核之后,对审核时发现的问题,负责该区域的负责人应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受审核方在跟踪审核时要检查纠正措施是否有效。外部审核之后,审核组织根据情况有必要 进行跟踪审核,对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项所采取的纠正措施进行评审和验证,直至符合要求 。跟踪活动的过程和内容可归结如下:

  ①鉴别审核中的不符合项;

  ②审核方向受审核方提出采取纠正措施要求的报告;

  ③受审核方对于如何采取纠正措施给予答复,如提交纠正措施计划;

  ④审核方对受审核方拟采取的纠正措施的有效性予以评审,并回复评审意见;

  ⑤受审核方实施并完成纠正计划;

  ⑥审核方对纠正措施完成情况进行验证;

  ⑦在需要时对完成情况进行分析;

  ⑧对纠正措施结果作出判断并记录验证过程。

  (6)监督

  监督是对受审核方的环境管理体系的保持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的活动。内部审核的主要 目的在于发现环境管理体系的问题,加以纠正使之不断改进。内审员和受审核部门人员都是 同一组织的,内审员可以提出纠正措施方面问题建议。审核员和不符合项的当事人可以探讨 共同参考,但内审员不能代替受审核部门提出或采取具体纠正措施,更不能承担纠正措施后 效果不好的责任。

  实施纠正措施的基本步骤如下:

  ①不符合项的确定;

  ②确定控制该过程的负责人;

  ③召集相关人员;

  ④收集数据以确定真实原因;

  ⑤收集数据,确认纠正措施方法;

  ⑥实施纠正措施和有关的试验;

  ⑦检查,验证纠正措施和有关的试验;

  ⑧巩固纠正措施成果,对过程监测。

篇4:建筑公司环境管理内部审核控制工作程序

  建筑集团公司环境管理程序文件

  程序文件名称: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1.目的

  验证质量(环境)活动是否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促进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不断提高集团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和环境绩效。

  2.适用范围

  适用于集团公司内部审核工作。

  3.职责

  3.1管理者代表负责领导和组织内部审核工作。

  3.2企管部负责编制年度内部审核计划、具体组织实施内审和归口管理工作。

  3.3审核组负责编制内审实施计划、填写不合格报告、编制审核报告及纠正措施的跟踪验证等工作。

  3.4受审核单位负责指派专人陪同审核组工作,提供保证审核过程有效进行所需的资源,并根据不合格报告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

  4.控制程序

  4.1年度审核计划

  每年初,由企管部编制年度内部审核计划,报管理者代表批准。

  年度审核计划的内容:

  a.审核的目的、范围和依据;

  b.受审核单位及审核时间。

  c.审核的频次:根据拟审核的过程和区域的状况、重要性及以往审核的结果,确定审核的方式和频次。但对各单位所开展的质量(环境)活动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内部审核。

  4.2审核准备

  4.2.1由企管部推荐经过培训并经最高管理者任命,具备内审员资格,且与被审核领域无直接责任的人员组成审核组,确定审核组长和组员。

  4.2.2根据年度审核计划的安排,由审核组长编制《内部质量(环境)审核实施计划》(EMS/13-1),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提前一周下发至受审核单位。

  4.2.3审核员根据审核计划的具体分工,编制内部质量(环境)审核检查表,填写《内部质量(环境)审核检查及现场观察记录表》(EMS/13-2)。

  4.3实施审核

  4.3.1首次会议

  由审核组长主持,受审核单位负责人和审核组成员参加。

  会议内容:重申审核目的、范围;介绍审核组成员及分工、审核方法和审核时间,并声明审核中的检查仅是抽查。

  会议内容由指定的审核员记录。

  4.3.2现场审核

  根据审核计划和分工安排,审核员采取听、问、看、查等方式收集客观证据,将观察结果填入EMS/13-2表的相关栏目。当现场审核发现问题时,审核员应进一步调查清楚,对所存在的问题的客观性进行研究,力求公正。观察结果要得到陪同人员的签字认可。

  4.3.3编写不合格报告

  审核结束后,审核组长组织召开审核组工作会议。由审核员提出不合格项,经审核组讨论确认后,填写《内部质量(环境)审核不合格报告》(EMS/13-4)的相应栏目。

  4.3.4末次会议由审核组长主持,参加人员同首次会议。

  会议内容:由审核组长介绍审核的总体情况和不合格项的分布情况,对管

  理体系运行的总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会议内容由指定的审核员记录。

  4.3.5内部审核报告

  审核结束后,由审核组长对本次审核进行总结,编制内部审核报告,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下发至受审核单位。

  审核报告的内容:

  a.审核的目的、范围和依据;

  b.不合格项的数量、分布情况;

  c.主要不合格项的说明、对管理体系符合性和有效性的判定意见;

  d.改进管理体系的建议。

  4.3.6纠正措施和跟踪验证

  受审核单位针对MS18-4表的内容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纠正措施,经审核员确认后,实施纠正,审核员负责对实施结果进行跟踪验证。

  4.4记录和文件的管理

  内部审核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记录和文件,企管部应保留一份。并执行《记录控制程序》、《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档案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5.相关文件

  W*/EMSC/A-20**《环境管理手册》

  W*/EMS/C*/A/07-20**《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

  W*/EMS/C*/A/12-20**《记录控制程序》

  *J/QP/*Z/01-20**《档案管理办法》

  6.标准表格

  EMS/13-1内部质量(环境)审核实施计划

  EMS/13-2内部质量(环境)审核检查及现场观察记录表

  EMS/13-3内部质量(环境)审核不合格项分布表

  EMS/13-4内部质量(环境)审核不合格报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