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经理人

XX鞋业有限公司质量手册: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4029

XX鞋业有限公司质量手册: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鞋业有限公司质量手册:

  主 题 第7.6章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7.6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

  1.目的

  确保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测量精度和准确性满足要求,以确保监视和测量数据是真实的。

  2.适用范围

  适用公司所有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3.职责

  3.1总经理负责批准配置相应的监视和测量装置。

  3.2品管部负责产品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日常维护保养、使用和管理。

  3.3设备课负责所有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送检和维修,必要时对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培训。

  3.4行政部负责对测试人员定岗配置,人员培训安排。

  4.工作程序

  4.1产品检验和试验设备的申购

  4.1.1品管部根据实际需要提出检验和试验设备的申购,填写“设备申购表” ,报总经理批准。

  4.1.2设备课负责随同采购人员进行采购,并参加装置选型、考察和验收,在采购合同中,应注意设备的易维修性和经济性、测量准确度和要求一致。

  4.1.3新购置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验收:如为量具,由设备课试用,没有异常方可入库;如为物理性能的检测设备,则应由设备课进行验收、入库并填写《设备验收单》。随设备应提交的文件和资料的验证。具体内容:

  1)外观及零部件、备件、备品清点齐全。

  2)安装调试后验收。

  3)测试人员的操作培训,包括设备性能、维护知识、操作方法和技能等,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4.2测视和测量装置的内容:本公司所有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包含

  4.2.1生产设备中与生产过程的监控参数有关的仪器、仪表,如温控仪。

  4.2.2检验和试验产品质量的设备,如测厚仪,各种尺。

  4.3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检定

  4.3.1对所有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应在使用前或按规定的时间间隔送检,检定部门应由与国际或国家承认的有关基准有已知有效关系的检定合格的设备进行检定、校准,检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3.2当未能溯源国际或国家基准,企业应建立自校规程,并记录按自校规程检定合格的记录。自校中使用的基准设备,必须送具备检定资格的计量检验部门强制检定。

  4.4监视和测量装置的维护和管理

  4.4.1设备课应对所有监视和测量设备建立《监视和测量设备台帐》,包括进厂日期、型号名称、设备编号、使用部门、等级要求、检定周期、合格状态。

  4.4.2设备课每年初应建立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检定计划,并按时送检,合格的方继续使用,不合格的应采取措施(维修或报废),以防止不合格的设备投入使用。

  4.4.3凡报废的装置,设备课应提出申请,设备课长批准后报废,当设备价值较大时由总经理批准。设备课据此对设备台帐消帐。

  4.4.4设备课对所有监视和测量设备应标识其检定合格状况,以利于使用者识别。

  4.4.5设备使用者应必须在懂得正确使用的情况下方可使用,当使用过程较复杂时,应建立操作规程,执行者严格执行,以防止设备失准,同时对设备进行适当的维护保养。

  4.4.6在设备搬运和贮存期间,搬运人员应采取措施,防止设备的损坏或失准。

  4.4.7当使用人员发现装置没有经校准或失准、损坏时,庆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设备课,设备课应组织人员及时维修、校准,需要外部计量单位校准和检修的,由设备课联系修理,检修后的设备应重新检定合格方可投入使用。发现失准时,设备的使用人员应确定失准的范围,并对不确定的测量结果进行评定和记录,必要时重新测量和处置。

  5.质量记录 保存地点 保存时间

  5.1设备申购表 设备课/财务部 1年

  5.2设备维修保养记录 设备课 2年

  5.3报废申请表 设备课 1年

  5.4设备验收单 设备课/仓库 1年

  5.5监视和测量设备台帐 设备课 长期

  5.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检定计划 设备课 1年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日 期 日 期 日 期

物业经理人网-www.Pmceo.com

篇2:XX鞋业有限公司质量手册: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鞋业有限公司质量手册:

  主 题 第7.5.5章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7.5.5产品防护

  1.目的

  确保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在标识、搬运、贮存、包装和交付的所有过程的防护,保持产品完整的质量状态。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在标识、搬运、贮存、包装和交付到预期目的地的全过程的防护和采购物资的贮存管理。

  3.职责

  3.1生管课为产品防护的归口管理部门。

  3.2各仓库负责原材料、成品的搬运、标识、贮存的防护管理。

  3.3生产各个车间/部门负责产品、半成品、材料的包装、标识、搬运、防护、标识和交付。

  3.4品管部负责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监控状态的标识。

  3.5业务部负责产品交付的管理工作。

  4.措施和方法

  4.1标识

  4.1.1产品标识

  对产品(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全过程进行适当的标识,确保在需要时对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实现追溯。具体控制应符合QP 12 “产品标识和可溯性控制程序”的规定。

  4.1.2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标识

  确保只有经检测合格的产品才能进厂、转序及出厂。应对生产过程中各阶段的测量和监视的产品进行标识,具体控制应符合QP 17“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4.2搬运

  4.2.1所有搬运过程应按照本程序4.2.4规定选用相应的搬运方式和搬运工具,保证搬运过程中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不受损坏和染脏。

  4.2.2遇到阴雨天气,所有的搬运物品均应加盖必需的防护用具。

  4.2.3搬运人员应根据所搬运物品的不同特点,按照本程序4.2.4规定的程序进行搬运。

  4.2.4本公司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搬运方式,搬运工具,人员如表(一)。

  表(一):

  物品 搬运工具 搬运程序 人 员

  原材料 手推车、人工 入库→ 仓库货架→ 冲裁车间 送货人员、冲裁领料员

  冲裁半成品 人工、运输车 冲裁车间→ 外协厂

  └→ 帮面车间 外协厂领料员、搬运工

  辅料

  货梯、人工、手推车 入库→仓库→ 成型车间

  └→ 帮面车间 送货人员、成型后段领料员、帮面中仓管理员

  鞋底 滑轮、手推车、人工 入库→ 鞋底车间→ 成型车间 送货人员、成型中段领料员、搬运工

  帮面半成品 人工 帮面车间→ 成型车间 帮面各组领料员

  成品 手推车、货梯、运输车、人工 成型车间→厂内仓库→ 厂外仓库→ 货柜车 搬运工

  4.3贮存:对物资的存放环境和管理进行控制,防止物资损失或变质。

  4.3.1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接收、发放按仓库管理制度规定作业。每年底应进行清查。

  4.3.2物资收发帐目齐全,保管员对所有物资应做到“帐、卡、物相符”、“定位存放”。

  4.3.3对仓库物资每月定期盘点,及时清除不能用的物资。

  4.3.4原辅材料、成品应采取分层码垛、根、捆、袋、件、箱等计量法,并在上面进行标识。

  4.3.5对所有的物料要按规定的区域定点、定位摆放,不同规格或型号的物品不

  能混放在一起。

  4.3.6易燃物资应独立存放。

  4.3.7库房内部设施应合理,防止变质并符合安全、防火、防水、通风等规定。

  4.4包装

  4.4.1成品的包装由成型车间负责。

  4.4.2成品包装前,包装人员应认真识别型号、颜色、标识;包装后按照品种、颜色、号码堆放整齐。

  4.4.3包装人员必须严格按生产指令单要求进行包装,确保包装内容满足顾客要求,包括产品外包装的标识,要保持清晰。

  4.4.4包装材料必须确保产品不受挤压,能经受长途运输和多次搬运。

  4.4.5品管部对包装质量进行监测。

  4.5防护

  4.5.1成品、半成品、原材料的防护应做到保持原来的质量状态,防止各种损坏和破损、污染。

  4.5.2仓库贮存必须防潮、防霉、防火、防压损、防变质,易压物品应放置在货架上。

  4.5.3所有物品移位时一律轻拿轻放,防止碰擦和撞击。

  4.5.4阴雨、刮风天气,一切物品都须加盖必要的防护用具,物资保管人员必须巡视检查,关闭门窗。

  4.6交付

  4.6.1所有交付顾客的产品均须满足顾客相应的要求,包括产品的质量、包装要求、顾客要求的交付地等。

  4.6.2出货上货柜的产品、成品由仓管员核对数量、型号、标识,防止误交付。

  4.6.3交付的防护措施应延续到指定的目的地。

  4.6.4业务部必须选择运输信用好、软硬件设施较好的运输公司,做好产品交付的工作。

  5.相关文件

  《原材料仓库管理制度》

  《成品仓库管理制度》

  《中仓管理制度》

  6.质量记录 保管部门 保管时间

  6.1各仓库台帐 各仓库 1 年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日 期 日 期 日 期

篇3:XX鞋业有限公司质量手册:顾客财产

  **鞋业有限公司质量手册:

  第7.5.4章顾客财产 版序 A

  7.5.4顾客财产

  1.目的

  确保顾客的财产不丢失、损坏或变质。

  2.适用范围

  顾客提供的财产

  3.职责

  3.1业务部负责顾客财产的洽谈和接收;

  3.2开发部负责管理顾客的技术资料;

  3.3生管课管理顾客提供的配件及其他材料.

  3.4品管部对顾客提供财产检验。

  3.5成品料仓库负责保管顾客提供财产。

  4.措施和方法

  4.1顾客的财产的种类

  4.1.1技术材料

  产品图片

  技术要求

  商标使用权书

  样品鞋

  4.1.2配件

  贴标

  吊牌

  4.1.3其他材料:包装材料(含要求)等.

  4.2交接:业务部负责与顾客洽谈,当顾管需要提供包装配件时,与顾客接收并记录于定单上,然后再与生管课交接,生管课再交成品仓库.

  4.3保管和维护:成品仓库管理员应对顾客财产标识,以防止错用。并提供适宜的环境,防止变质或受损坏,如有损坏、变质、或丢失,应及时记录并向业务部报告,由业务部向顾管报告。产品的防护具体执行《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4.4使用:制造各课领用时,应进行登记,使用时应对其加以保护,防止丢失或损坏,如发现缺少等情况,应通知业务部由其向顾客报告,并做好相关记录。

  4.5保密:对顾客提供的财产,不得进行转用,对有保密性质的内容,不得泄密。

  5.相关文件《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日 期 日 期 日 期

篇4:XX鞋业有限公司质量手册: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鞋业有限公司质量手册:

  第7.5.3章 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7.5.3标识和可追溯性

  1.目的

  确保产品的可识别和在需要时对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可实现追溯,同时确保合格的产品才投入使用。

  2.适用范围

  2.1适用于产品(包含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接收、生产设备及其配件)的标识和追溯。

  2.2适用于需进行检验的产品的合格状态标识。

  3.职责

  3.1生产部负责产品标识的归口管理,负责进货、生产过程、成品的标识控制。

  3.2品管部负责在生产过程中有可追溯要求时,实行追溯,对测量和监视状态进行标识、管理。

  3.3原材料进厂入库后的标识由仓库进行标识。

  3.4产品生产、转序过程的标识,由各责任车间进行标识。

  3.5成型车间负责成品的标识。

  4措施和方法

  4.1标识方法

  1)标签

  2)作业流水单

  3)作工号

  4)划区域

  5)成品标识按顾客要求的包装进行区分

  4.2原材料的标识

  4.2.1原辅材料进库时,供方应提供材料名称、颜色、规格、供方名称、数量。外购鞋底外箱应明确型号、颜色、号码、数量、供方名称。

  4.2.2仓管员经核对、检查后,以标签形式作为标识,明确其指令号,工厂型体,客人名称(订单号)、数量,以及待检、已检待定、待处理等标识,分类存放在固定场所或规定货架上。公司生产的鞋底经检验后,也应做好标识,内容为型号、指令号、颜色、号码、数量等。

  4.2.3不合格的材料由品管部作标识,经测量合格的一律进入固定场所或规定的货架上。

  4.2.4外购鞋底经品检员拆箱检验后,重新包装时应对外箱进行标识。

  4.2.5对标识不齐全或错误的,仓管员应及时补充及更正。

  4.3生产过程中产品标识

  4.3.1冲裁车间

  1)领料时,领料员应根据指令单、确认样核对原材料标识与实物是否相符,对标识错误的原材料拒绝领料;

  2)作业前,各员工应根据“作业分配单”核对原始材料标识与实物是否相符,核对正确后方可作业;

  3)作业后,各员工应根据“作业分配单”以标签形式对完成的半成品进行标识,标识应明确部件名称、指令号、工厂型体、颜色、数量。冲裁车间工序之间产品追溯以作业分配单进行新

  标识。明确部件名称、指令号、工厂型体、颜色、数量。

  4.3.2外协件(电绣、高频、印刷)

  1)领料时,应根据冲裁车间开出的“作业分配单”核对需领取的材料与其标识是否正确;对有疑问的及时向分管的外协厂管理人员反映并予解决。

  2)作业时,应保护好我司的产品标识,作业后包装时应根据作业分配单,原始标识须进行重新标

  识。明确部件名称、指令号、工厂型体、颜色、数量。

  4.3.3帮面车间

  1)帮面各组领料员在接到课长所开具的领料单时,应依指令单、确认样为准,按冲裁裁片标识进行逐至一对点领收。

  2)操作过程中,以“帮面车间流水表”各道鉴单形式追溯各作业过程,流程表由帮面课回收并分单装订保管。

  3)检验员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进行测量,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隔离,对合格产品进行每10双一捆打包及对其号码标识。

  4)经验收合格半成品由领料员直接入帮面中仓,并由中仓员与成型中仓管理员进行对点交接,并开具转交单签字生效。

  4.3.4成型车间

  1)成型中仓管理员对帮面中转仓移交的半成品进行点验,核对标识是否正确,再放入规定的货架上。(货架应标识工厂型体、颜色、指令号)

  2)操作中上、下工序转序过程中以“分左右脚”形式追溯各作业过程。

  3)在测量和监视过程中,对不合格品由检验员放入不合格品筐内,标识隔离,合格品直接流入下一道工序。

  4.4成品标识

  4.4.1成型车间的成品一律按不同顾客的要求进行包装,以不同的外箱、纸盒、塑料袋作为标识。

  4.4.2成品仓库对成品进行“区域”标识,将成品按不同顾客、不同工厂型号、颜色进行堆码存放。

  4.4.3对不合格品放置在“不合格区域”,次品和待处理品另行放置,做好标识、隔离。

  4.5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日期和生产班组

  4.5.1可追溯性要求

  1)各部门应妥善保管标识及相关记录,在必要时可实现追溯.

  2)当发生需要追溯的情况时,进货时应追溯到供方,半成品、成品追溯到每一过程。

  4.5.2标识的管理

  1)标识不可以随意更改,与被标识品不能分离; 当标识被转移时,(如仓库以区域作标识,领出时)必须添加标识;

  2)当接收、生产、周转、交付过程中遇到有产品标识损坏或丢失时,由生产部负责责令有关人员及时增补。

  3)当标识模糊或破损严重辨认不清时, 停止流转,必须由原标识人或管理人员重新进行标识. 必要时由检验员重新检验后再行标识。

  4)任何员工对标识都必须做好维护管理.各部门及操作人员负责对自己责任区域内的标识维护和保持,不得随意更动。

  5.相关文件

  6.质量记录 保管部门 保管时间

  6.1贴标 制造课 使用时

  6.2作业分配单 制造课 1年

  6.3作业分配单 制造课 1年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日 期 日 期 日 期

篇5:XX鞋业有限公司质量手册:生产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鞋业有限公司质量手册:

  主 题 第7.5章 生产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1.目的

  确保工作环境有序、清洁,能满足生产和服务运作的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部门、车间、班组或工序的环境管理,包括文明生产。

  3.职责

  3.1各部门、车间负责现场环境的管理。

  3.2行政部负责公共区域的管理,组织相关部门对工作环境进行检查。

  4.措施和方法

  4.1现场定位:对工作环境中现场进行定位。

  4.1.1定位对象

  工作现场实行定位管理。定位管理的对象是人员、设备、工具器具、物料、产品。

  4.1.2人员定位

  1)每台设备和每道工序操作者定位,即机台等生产设备均固定,车间班组人员定点定位,固定工作场所,关键的工序和设备只能由经行政部和车间课长考核合格的上岗人员持证上岗。

  2)人员定位时,车间班组招聘人员必须是经过行政部面试和责任部门操作考核合格人员,持公司的厂牌上岗。

  4.1.3设备定位

  冲裁机台、帮面针车机台、成型流水机台等设备定位,同时明确用哪些设备来完成相应的产品或工序。

  4.1.4物料、产品定位

  1)物料在加工前或加工后应放在指定的位置,并保管好原有标识。

  2)完工后的成品、半成品应放在指定的料架、区域或流水线上,并对料架及区域进行标识。

  3)物料、半成品、成品应有序的摆放、堆码,并防磕、碰、撞或划伤。

  4.1.5工具器具定位

  1)工具、器具摆放应合理,不应妨碍操作和物料、半成品搬运,如帮面的剪刀、针线等必须固定摆放。

  2)工具器具应清洁,不得污染使用材料。

  4.2现场文件

  发至现场的文件应由使用人员保管。现场文件主要包括确认样、生产工艺单、检验标准、指令单、内部联络单、生产计划进度表、质量记录、色卡、作业指导书等。

  1)现场文件应保持现行有效,不准使用失效和作废文件。

  2)文件应保持清洁、清晰,并放在固定位置。不能随意乱放,不能损坏文件。

  4.3现场卫生

  1)应保持现场地面、料架、设备、门、窗、天花板清洁。应对工作区与物料、半成品、成品区进行划线标识。在工作区外,不准有物料、废料、杂物、脏物等,并确保通道顺畅。

  2)上班前、班后应擦拭设备等设施,保持其清洁。

  3)工作区地面不准有废料、杂物、脏物等。

  4)物料、半成品、成品上不准有无用的杂质。

  4.4公共场所(包括宿舍、食堂)

  1)公共场所保持清洁,专人打扫,定期检查。

  2)垃圾桶(箱)定位放置,每天定期清理,垃圾桶周围地面不能受到污染。

  3)公共场所车辆定位存放,客人使用车辆由保安指引放置。

  4)所有员工应共同维护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5)“5S”活动

  4.5.1 “5S”活动内容”

  1)整理:将工作场所的任何物品区分为有必要与没必要的,除了有必要的留下来,其他的都清除掉。

  2)整顿:把留下来的必用的物品依规定位置摆放,并放置整齐,加以标识。

  3)清扫:将工作场所内看不见的地方清扫干净,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的环境。

  4)清洁:维持上面3S的成果。

  5)素养:每位员工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遵守规划做事,培养积极主动的精神。

  4.5.2要求

  1)各个部门定期组织内部进行学习、宣贯、检查;

  2)行政部每月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各个部门进行”5S”检查、评比,并将结果公告,要求落后部门进行整改。

  4.5.3检查

  1)生产部应定期组织人员对工作环境进行检查,评比。

  2)行政部组织相关部门人员每周不定时对各部门(车间)现场管理进行检查,依据“5S”活动检查表进行,并记录检查结果。

  4.6.2各部门对发现的问题,应进行分析,明确责任并限期整改。

  4.7在工作环境中的检查记录、要求均应按质量记录控制程序进行管理。

  5.相关文件

  6.质量记录 保管部门 保管时间

  6.1“5S”活动检查表 行政部\各部门 1年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日 期 日 期 日 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