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经理人

附中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实施细则

5910

附中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实施细则

  大扬附中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实施细则

  为切实有效地提高我校德育水平,根据《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江苏省中学共青团跨世纪工作纲要》、《*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等精神,制订本细则。

  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针对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积极探索新世纪新阶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基本原则

  1.必须坚持适应性原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必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针对新情况、新问题,突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时代性,讲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科学性。

  2.必须坚持渐进性原则。即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按不同阶段、不同年级的学生生理、心理和生活特点,确立相应的德育目标、内容和实施办法,做到整体规划,突出重点,渐次推进,克服随意,争创特色。高中阶段在不断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培养和爱国主义意识、公民意识教育的同时,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3.必须坚持能及性原则。即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做到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每一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措施和目标要非常具体、可行,让每一个学生付出一定努力就能达到,使他们不断体验到德育成功的愉悦,激发每一位学生不断走向高一层次德育目标。

  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主要内容及实施细则

  (一)组织和领导

  1.建立健全德育组织。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学校党政领导担任组长;学生工作处专人负责日常德育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开展德育活动;共青团组织按期换届,配齐配好人员。德育工作领导小组每学期必须召开2次以上专题会议,研究、落实、检查、总结学校德育工作;团组织要坚持例会制度,定期研究团工作。

  2.制订并实施德育工作计划。根据有关要求和本校实际,每学期都要制订学期德育工作计划,计划要具体、可行,并抓好落实;每学期期末对德育工作作专题总结,总结中要突出对问题和不足的分析,并提出改进思路和办法。

  3.加强对班主任工作、共青团工作以及双拥工作、国防教育工作的领导。定期召开会议,对相关部门和人员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有关工作计划齐全,学校分管领导对以上工作的检查每期不少于2次。

  4.学校领导要深入思品、政治、国防教育课堂听课,参加班级、共青团的有关活动。

  5.加强德育工作档案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参加各种会议、活动、听课、检查、评比等必须有记录,与计划、总结等分类整理、装订、入档。

  (二)内容和目标

  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主要抓好“五项教育”。

  1.思想政治教育

  (1)国旗、国徽、国歌教育:学生人人会唱《国歌》,并能正确理解《国歌》内容和国旗、国徽涵义。

  (2)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开展适合中学生特点的马列主义、*思想和***理论教育,以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进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开展市场经济教育;使他们了解国情,了解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远大理想,投身社会实践,立志振兴中华,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3)时事政治教育:要将政治经济生活中发生的重要事件、重大成就、典型现象及时传达给学生,并予以正确引导;使学生学会关心自己生存的社会环境,关心政治,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国家的命运和前途。

  (4)国防教育:向中学生适当介绍我国国防现状、军事知识、世界上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现代战争的特点、国际军事领域的重大事件等;使中学生增强国防意识,担负起江xxx提出的“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世纪使命。

  2.道德品质教育

  利用身边的人和事、社会典型等开展真、善、美教育,抨击假、丑、恶现象,弘扬正义,提倡公正、诚实、守信,培养学生勤劳、朴素、勇敢、谦虚、尊敬他人等优良品质和文明言行,积极开展家庭美德、社会公德、文明礼貌、科学精神等教育;使中学生逐步形成道德意识、人格意识、责任意识、科学意识等。

  3.纪律教育

  作息制度、请假制度、考试制度、宿舍管理制度、值日制度、损坏公物赔偿制度、就餐制度、专用室管理制度等,要编印成册,人手一份,每个学生必须十分熟悉,要着重强化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严禁学生进入桌球室、录相室、游戏机室、网吧和营业性歌舞厅,校外活动前首先要组织学生学习公共场所的有关规章制度;通过纪律教育,使学生养成行为规范意识,每-个行为,都能自觉地运用有关行为准则规范自己。

  4.法制教育

  要加强中小学生法律常识教育,突出对《社会治安处罚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引导学生正确使用“148”司法援助服务和“110”报警电话,通过法制教育,使学生树立法制观念,教会学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和他人。

  5.心理健康教育

  开好健康教育课,积极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建立便于学生咨询的渠道,全面开展心理咨询活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在认知、情绪、意志、人格等方面培养中学生迎接未来社会的优良心理素质,逐步帮助和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全的人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缓解、消除部分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危机,使他们能正常地适应生活和学习环境的变化,以及生理的变化,逐步学会正确、全面地认识自己和他人,融洽地处于周围生活环境及人际关系中。

  (三)实施途径和方式

  1.教书育人

  (1)充分发挥政治课、思品课、国防教育课、健康教育课等阵地的主渠道作用,上述课程必须有符合规定的课时安排、有详细教案、有适量作业、有定期考查、有成绩记载、有教研活动及内容记载。

  (2)其余各学科根据教学内容特点有机渗透德育内容,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做到学科计划中有安排,备课教案中有体现,课堂教学中有落实。

  (3)“中学生团校”、“业余党校”的团课、党课教学内容中,除业务培训外,要安排较大比重的德育内容,并做到有教案、有上课记录、有考查记录。

  2.管理育人

  (1)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校园管理制度、宿舍管理制度、食堂管理制度、专用室管理制度等等,要明确、健全,在相应的地方要上墙,或立站牌,做到校园中、室内外随处可见,人人手中“有册”,个个心中“有数”。

  (2)突出抓好班级管理。班级工作计划对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中提出的要求有落实措施和具体安排,班会有计划,有内容记载,杜绝随机应付。班级每学期举办的主题班会1-2次,做到主题鲜明、内容实在、形式活泼、全员参与、注重效果,且资料积累齐全,交学校集中存档。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2-3次主题班会观摩活动,以促进班级之间相互交流与学习。班主任要会同科任教师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后进生转化工作做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态度热情、定期分析,转化情况有记载。班主任工作情况要有详细记载,班级工作计划的实施要在《班主任工作手册》和《班级日志》的记载中得到体现。班主任要积极探索班干部的任用模式,培养和放手使用班子部,让较多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的机会。学校要切实抓好-日常规管理,检查、评比要有专项记录。学校每学期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不得少于4次,且有详细记录;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研讨)会不少于一次,书面交流材料存入德育工作档案。

  (3)积极拓建德育阵地,并加强管理。办好团校;规范业余党校建设;要积极开拓校外德育基地。

  3.环境育人

  (1)切实抓好卫生环境。校园内外、教室内外的卫生环境保持清洁、整齐,门窗无破损,墙壁无乱画、无污迹,路面和花坛无落叶、纸屑,自行车、清洁用具、雨靴、雨伞等摆放整齐。学校定期进行检查评比,不少于每周一次,有详细记载。

  (2)重视文化环境建设。黑板报、橱窗、报栏、宿舍文化园地的宣传内容或报纸要及时更新。“三风”内容上墙,字迹清楚、美观。校园内的标语、雕塑完整无缺,站牌不歪不斜。班级内警句、格言、条幅要定期更新。校园广播台、电视台要定时播放健康有益的节目,节目播放表要留存。校报、校刊中要开辟德育专栏。学校要定期抽查学生文明礼貌用语的使用情况。师生着装整洁、大方、自然,不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染彩色头发,不着奇装异服。整个校园要健康、文明、向上。

  (3)注重人际环境的优化。班主任在座位编排上要综合考虑性别、性格、视力、身高等因素,科学合理地编排座位,年级分管领导要注意防止班主任碍于情面关系而随意调整学生座位,造成学生人际关系的紧张。提倡师生平等、男女生正常交往,促进师生之间、男女生之间交流、多接触。班主任要多安排班级活动,以大团体、有组织的活动取代小团体、无组织的活动。要积极为性格内向的学生创造参与管理、参与活动、与他人交流的机会。学校和班级要努力营造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

  4.活动渗透育人

  (1)学校要重视活动课程的建设,做到有课时安排,有活动计划,有组织落实,有活动记录,各种兴趣小组活动、文体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

  (2)学校在每周一、重要纪念日和重大活动时要举行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要求主题鲜明、联系实际、语言精练,有较强的思想性、针对性、鼓舞性。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观看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影视片,每学期要开展一次专题读书教育活动,并引导学生写好观后感、读后感。

  (3)团委要有计划地开展团活动。要抓好青少年志愿者行动、学雷锋活动、十八岁成人仪式、中学生“创之旅”主题系列活动等等。

  5.“三结合”育人

  (1)积极争取家长配合,帮助家长转变观念,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家长学校有办学计划、有教案、有定期上课的情况记载。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每学期不少于一次;重视家访工作,有详细的家访记载。

  (2)积极争取社区的支持,加强与社区的沟通。按规定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公益劳动,一般每学期不少于5天。组织学生参观工厂、农业科技园、烈士纪念馆等,到校外德育基地接受教育。要求学生开展社会调查,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有关校外教育活动要有记载。

  (3)定期聘请校外辅导员、法制副校长、关工委同志、本校有成就的校友进校作报告,对学生进行形势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法制教育、理想教育等,报告稿要及时存档。

  (4)要努力争取有关部门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评价与考核

  (一)评价方式

  1.坚持随机评价与阶段评价相结合,注重随机评价的及时反馈作用,各种检查、评比、活动成效等必须以适当的形式及时反馈,促进学生及时调整。

  2.要加强民主评价。日常德育工作中组织学生自评、互评,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学期末有关操行的评定或素质报告要综合学生自评、互评、科任教师评、班主任评和日常德育工作记载情况而形成。

  3.坚持正面评价和动态评价。评价立足于调动积极性、鼓舞自信心,切忌伤害学生自尊心、对学生进行“论定”。

  (二)评估与考核

  1.要建立对有关部门、人员的评估、考核、激励机制,明确各个岗位的德育内容和职责。政教、团队、工会、班主任等方面的德育主要力量,要在工作量计算中有一定体现。

  2.总支将依据本《实施细则》制订中小学德育工作督导评估标准,坚持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有机结合,短期效果与长效措施统筹兼顾;并将建立德育工作专项督导制度,实行随机督导和全面督导相结合。

  3.德育工作评估考核结果和评比结果作为对教师考核评比的重要依据之一。

物业经理人网-www.pmcEo.com

篇2:乡镇至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方案

乡镇20**至20**年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方案

用马列主义、*思想、***理论武装农村党员和干部,深化“***”重要思想、***、十八大精神的学习教育,着力提高镇村干部政治素质,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增强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深入开展新时期创业精神和“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教育,引导农民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精心组织各种主题教育活动,抓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队伍建设。引导广大农民更新观念,克服固步自封、小富即安的思想,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努力向宽裕型小康目标迈进。

倡导健康向上、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社会新风。大力普及科技文化知识,开展以“六提倡、六反对”为主要内容的移风易俗教育活动,破除农村陈规陋习,提倡婚丧喜庆简办,狠刹聚众赌博、求神问卜等不良风气,积极推进农村殡葬改革,制止乱造坟墓、滥建庙宇。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老人协会、妇女组织等农村群众组织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发动群众扶正祛邪,扬善惩恶。

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创建“文明乡镇”、“文明村”和“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营造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和健康、规范、有序的生活环境。根据实际,组织协调各方面力量,深化经常性的文化、卫生、科技、法律进村活动。积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美好家园等各种形式的军民、警民、城乡、工农共建活动。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实施“农村教育发展工程”,巩固农村教育“两基”成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依法组织和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优化教育结构和教育资源配置,因地制宜进行中小学布局调整,从实际出发,逐步稳妥地做好并校工作。取消农村学区制,扩大中心校规模,原学区的职能由中心校承担。合理调整教育编制和班生规模,清退代课人员,分流不合格教师,提高师资质量。加强农村扫盲工作,提高扫盲成效,发展儿童学前教育、成人教育,积极发展远程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逐步形成办学投入多元化、办学形式多样化格局。

发展文化和广播电视事业。加大乡镇公益事业阵地建设力度,确保农民有文化活动场所。努力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加强文物保护,开展适合当地情况,体现地域特色、促进基层文化繁荣。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努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经营性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加快农村广播和有线电视建设,加强广播电视联网,加快农技电波入户,提高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

促进卫生、体育事业发展。深化农村卫生医疗体制改革,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建立健全农村合作医疗为主体、多种形式的农民健康保障体系。加强卫生院和计生服务所的组织协调,充分发挥现有医疗设施和人员的作用,做到资源共享、共同服务。加强卫生院建设,村级要有卫生所,改善乡村卫生服务设施。推行乡村卫生组织管理一体化,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动乡村改水、改厕,整治“脏、乱、差”,改善农村环境卫生。

大力开展农村全民健身活动,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充分利用现有体育设施,经常组织开展群众性体育竞赛活动,增强农民体质。有条件的单位要建立基础设施完备的体育场馆。鼓励民间资金投入农村社会事业,引导发展农村慈善事业。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鼓励晚婚晚育,搞好优生优育,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全面落实“三为主”方针,建立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管理机制。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引导农民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改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条件,加强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以服务促管理。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对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政策;对实行计划生育的贫困户优先给予生活保障补助;对违反计划生育的家庭和个人,依法给予经济制裁;对造成人口生育失控的,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加强计划生育法制建设,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篇3:家庭教育在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研究-方案

《家庭教育在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课题资料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的要求,认真执行习xxx去年六一前后和去年春节团拜会关于“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系列指示精神,教育部关工委申报获批了《新时期中小学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综合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通过课题研究,积极探索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策略和评价等,从而进一步推动家庭教育立德树人在全国开展,教育部关工委决定在教育系统启动新时期中小学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综合研究。朱马小学家庭教育课题小组积极响应教育部关工委的号召,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申请立项的子课题《家庭教育在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研究》已被获准立项,批号为BEA140076B221。通过该子课题的研究,探索家庭教育的内容、目标、途径、方法、策略和评价等,从而进一步明确家庭教育在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家长德育观念淡薄

在社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孩子的成长教育也从主要依靠学校教育转变为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兼重的状态,家庭表现出了强烈的教育责任感和教育意愿。但是在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却走进了一些误区。

(1)过于偏重物质投入而忽视了精神支持

很多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表现出了明显的顾此失彼现象:竭尽全力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认为只有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给予孩子积极健康的教育环境,各种培训班以及补习班比比皆是,而家长无论是否符合孩子自身的特点,竭力支持孩子参与其中,却忽略了亲子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更有不少家长自己没有实现梦想,

就把孩子当做圆梦的工具,从而忽视了对孩子自身远大志向的培养,盯着眼前的“实惠”,只顾赚钱,创造物质基础,不考虑孩子自己的真实想法。这种状况极易导致子女情绪不安、压力过大、创造力差、内向、自我封闭等心理状态,虽然家长意愿较好,但若不符合孩子的成长意愿,做出类似于拔苗助长的行为,只会使孩子做出消极回避行为,偏离正常的健康成长轨道。

(2)重视智力教育,忽视道德教育

在现有的教育制度和社会观念影响下,孩子的培养是否成功取决于成绩的好坏,取决于是否上了好大学,大多数父母最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其次是身体健康,第三位才是道德品行。

只要孩子学好功课,考出好成绩,考上理想的学校,家长认为就是达到了目的。从而导致了对于孩子的品德教育、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心理素质教育的忽视。由此可见,在以智力教育为主题的家庭教育中,道德品质教育基本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

(3)家庭教育与学校主流教育冲突。学校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而家长却往往做出负面的表率作用,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破坏传统美德、抵触核心价值观的“表率”,出现“5+2=0”的结局。

2.家庭德育内容匮乏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涵盖面广泛,然在今日这种信息发达,各种传播媒介广泛应用的情况下,少年儿童难免从中学习不好的东西,传统道德的积极因素逐渐淡化,导致家庭德育内容的匮乏同时,独生子女以及留守儿童这两种人群的道德观念尤为薄弱。父母的过分溺爱容易导致独生子女滋长拜金、享乐思想以及自私自利的坏毛病。而留守儿童多数由祖父母辈的照顾,更无从对其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这就出现了家庭道德教育匮乏的现象。

3.家庭德育方式简单

家庭德育方式是灵活多样的,随机性强。而由于现代社会的家庭更注重智育的培养,导致家庭德育方式的简单化。为数不少的家庭在进行道德教育时还是存在着说教多、身教少,重惩罚、轻鼓励,重围堵、轻引导的倾向。另外,在遇到孩子做错事时,大多数家长采取的方式极端化,有些直接打骂,这是对孩子身体上的摧残,有些家长则采取冷落孩子进行“心罚”的惩罚方式,认为这种从心灵到情感上使孩子产生挫折的方式要比在肉体上惩罚孩子高明一些,但事实上这种不注重交流的教养方式很有可能事与愿违,给孩子的心灵蒙上阴影。

(二)课题研究价值

1.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起点和基础。xxx就家庭教育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他强调指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必须倡导正确的育人观和成才观,引导广大家长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为自己的孩子在道德品质、文明言行上作表率。要在孩子心中从小种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帮助孩子树立远大志向,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形成美好心灵,长大后接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接力棒”,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家庭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有着天然的优势。从人的社会化过程来看,未成年阶段是人的品德、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未成年阶段大部分时间是在家庭度过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家庭是最重要的地方,在家庭里面,人初次向社会生活迈进。”这个时期的孩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都非常强,所以也是父母对孩子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最佳时期;从家庭教育的特点来看,它融于日常生活之中,教育与生活在时间、空间、活动上是同步的,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所以家庭对未成年人进行道德教育,比任何教育载体都更具优势;从家庭教育的内容看,家庭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它包括了公德教育、审美教育,包括了对未成年人在生活、学习、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指导。

俗语有约:“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长是价值观念的传递者,家长的素质决定家庭成员之间能否和睦相处、互敬互爱、尊老爱幼,对孩子身心发展、心理、品德、血液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和子女朝夕相处,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子女具有行为上的示范性。在家庭成员的相处和交往中,子女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对他们的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的建立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相对于学校来说,家庭教育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来说,更基础、更直接、更有效。

2.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利国利民,市场经济推动建设,但是,金钱至上、恶性竞争、个人主义等思想也迅速蔓延,形成东西方文化冲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面临挑战,国家利益、民族传统、社会责任等受到冲击,与人为善、助人为乐、修身养性、爱国主义等备受冷落。多元价值并存,跨文化沟通等还会长期存在,但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得到伸张和弘扬;只有是民族的,才能是世界的;我们应该培养具有“中国灵魂、世界胸怀”的接班人;所以,今天的中国急需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传统品质。《*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重要原则和主要任务,强调要抓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个重要环节。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1.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理论

学生教育是全社会的事情,学校是主要阵地,而家庭教育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础,是一个孩子成长的背景和底色。实际上,就人接受教育的全过程来看,家庭作为成长的摇篮,是孩子最先接受教育的地方。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和终身导师。孩子一出生,父母就承担着养育和教育的责任,在中国,这一点更加鲜明和突出。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需要家庭教育的有力支撑。家庭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始终把“以德育人”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家庭教育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相当的渗透性、完全的生活性等特点,因而家庭的德育功能比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对孩子成长的作用更大、效果更好,影响更深。其次,家庭教育需要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的指引。在家庭教育中,德育又常常被家长们忽略。如何更好地承担起家庭教育重担,是每一位对子女未来抱有美好期望的家长不能不认真思考的问题。学校开展的“家长课程”则是规范和促进家庭教育改革的有利保障。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和完美结合,才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整合学校、家庭、社会等教育资源,调动一切教育力量形成合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马卡连柯儿童教育理论

马卡连柯,苏联著名教育革新家、教育理论家、教育实践家和作家。他在后期很关注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儿童教育讲座》及其他三篇有关家庭教育的讲话,包含着这位伟大的教育家的许多有独到见解的宝贵的教育思想。

3.苏霍姆林斯基儿童教育思想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一生积累了大量丰富的教育经验,并写下了很多教育著作,以极大的热情论述了青少年和谐发展的问题。他提出的许多儿童教育思想和方法包含哲理,其科学性和哲理性对我们今天的家庭教育仍有许多学习和借鉴意义。

4.家庭中心模式教育理论

家庭中心模式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为低收入家庭所设的补偿计划,目的是改善处于不利环境中的幼儿的发展和结果,提升家长的育儿理念和水平。家庭中心模式是一种亲子学习模式,强调家长与幼儿共同游戏,共同学习,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

5.颜之推的道德教育

颜之推(529—595年),北齐文学家。着《颜氏家训》一书,共二十篇,是颜之推为了用儒家思想教训子孙,以保持自己家庭的传统与地位,而写出的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

颜之推对子女的道德教育,是以孝悌等人伦道德教育为基础,以树立仁义的信念为主要任务,以实践仁义为最终目的。他教育子女为实践仁义道德的准则,应不惜任何代价,以至牺牲生命。他认为立志尤为重要,士大夫子弟只有确立远大的志向、理想,才经得起任何磨难,坚持不懈,成就大业。他说:“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他教育子女以实行尧舜的政治思想为志向,继承世代的家业,注重气节的培养,不以依附权贵、屈节求官为生活目标。

二、问题的界定

(一)课题的界定

1.家庭教育:本课题研究中的“家庭教育”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自我成长,让每个家庭成员都成为最好的自己。不仅仅局限于家长教育孩子,大人也要向孩子学习。

2.中小学生:指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学生。

3.思想道德建设:指针对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积极探索新世纪新阶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4.家庭教育在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研究。是指在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市场经济、价值多元等等新的社会条件下,深入研究家庭教育的原理与规律,深刻研究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与内容,深化研究家庭教育与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关系与作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各种行之有效的范式,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本课题研究内容

1.家庭教育中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调查研究。

2.家长对孩子思想道德发展规律的认知水平研究。

3.不同类别家庭思想教育个案跟踪调查。

4.家庭教育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行为研究。

5.家庭教育培养孩子正确的世界观行为研究。

6.家庭教育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行为研究。

(三)科学的基本观点

1.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是国家意志、家庭责任和成长需要。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当今社会发展对于教育的必然要求。

2.家庭教育是启蒙教育、渗透教育和终身教育。家庭教育是人类大教育中的启蒙教育和终身教育,同时渗透在学校教育之中,对于儿童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家庭教育是一种责任,也是一门艺术,需要认真研究,找出规律,让家庭教育成为孩子教育的主力军和学校教育的同盟军。

3.培养学生的优良思想道德品质是家庭教育的出发点、过程和归宿。今天的社会竞争、市场经济、生活变革、价值多元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遭到冲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受到挑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些淡薄,立德树人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合力,才能见效。

三、问题的解决

(一)课题研究的思路

课题研究的整体思路:文献研究寻找研究基础——调查研究找准研究基点——行动研究寻求家庭教育与与思想道德建设的结合点——思辨研究以探索教育模式——案例研究以寻找教育规律。本课题努力做到三个结合:一是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有机结合,用教育理论指导实践探索,并通过实践探索丰富和发展教育理论。二是课题研究和教育实践有机结合,根据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炼课题,用课题研究指导教育实践,形成良性互动。三是继承传统和改革创新有机结合,努力继承我国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并在此基础上努力改革创新,让家庭教育与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的研究与时俱进。

(二)课题研究安排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20**.12)

一是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做好课题组成员分工,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并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开题前期培训,搜集相关参考资料,深入理解家庭教育历史和现状,深入了解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内涵与特征,为实验研究做好准备工作。

二是整体设计课题研究方案与实施方案。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论证会的意见好建议,制定总课题研究方案;再根据实施的要求,制定总课题实施方案;为课题开题论证做好准备。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20**.7)

1.开展家庭教育中思想道德建设的调查研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为课题研究找准方向,提升课题研究的针对性。

2.召开课题小组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并在20**年4月份的下旬,聘请有关专家,开题论证。

3.定期召开参与课题研究的骨干教师培训会议,指导课题研究方法,提高课题研究能力。

4.开展家庭教育征文、演讲比赛,开展“文明之家”评选活动,展示新时期家庭道德建设新风尚。

5.举行课题研究中期研讨会,梳理课题研究阶段成果,推广典型经验。

6.积极开展专题成果的收集与整理。课题研究需要导向,而成果就具有导向作用。在“家庭教育对中小学生思想道德作用研究”范式成果之外,还需要关注家规家训的收集整理,关注教育案例与教育叙事的整理,同时,开展家庭教育在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相关论文的征集与评审,以积累课题研究资料。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8—20**.12)

课题组成员按照分工对课题实验材料进行分类汇总,并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做好经验总结,创新理论,改造实践,提炼观点,架构模型,同时,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申请结题。

(三)选择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对有关家庭教育、立德树人文献的研究,了解家庭教育历史与现状,了解立德树人的内涵和意义,了解家庭教育与立德树人的紧密联系,为课题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2)教育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开座谈会、网络调查、手机调查等方式,了解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教育现状、存在问题、形成原因,寻求解决办法。

(3)个案研究法。个性化也是家庭教育的一个特征,通过个案研究,深入理解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特征好规律,以推动课题研究的深入进行。

(4)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认真收集研究成果材料,不断总结成功经验,找出其中的相同的规律性的东西,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进行分析和提炼,总结出符合教育理论的经验。利用经验总结法,总结课题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5)行动研究法。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行动研究应该是本课题研究的一个基本方法。通过行动研究,不断实验,不断反馈,不断矫正,不断提升。

(四)成果分工负责

1.“家庭教育在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研究》”文献综述。把课题研究的方案,研究过程的材料,课题研究成果整理出来,写成文献综述。负责人:王治业等。

2.让每一个课题组成员搜集整理本地的、丰富的、体现正能量的、产生实际效果的家风、家训、家教等典型案例。负责人:陈丽君等。

3.让每一个课题组成员拿出一个立德树人的家庭教育的典型案例,选出优秀案例上报总课题组。负责人:林会等。

4.课题组成员寻找并提炼一个“家庭教育立德树人”的感人故事,选出优秀案例上报总课题组。负责人:张文选、赵世昌等。

5.《家庭教育在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研究》研究报告。负责人:崔希德等。

(五)课题研究保障

1.校长任课题组组长,是课题开展的前提保障。

2.课题组成员均是长期从事教育教学的骨干教师、班主任,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理论水平,能够与家长随时密切的沟通,这也是本课题组在研究方面的优势。

3.学校有能力承担本校开展课题所需要的经费。

9

篇4: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计划

  20**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计划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及省、市、区有关文件精神,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上级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结合我校实际,特提出如下计划。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1、组织开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教育思想大讨论。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精神,针对当前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围绕“五个如何”,认真组织教师学习和讨论《若干意见》。

  2、为进一步加强对全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领导,成立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二、加强调查研究,创新德育内容

  1、深入班级、教师和学生群体中,针对突出的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道德的现状和动态,剖析和研究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措施和对策,切实加强领导。

  2、积极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规律,创新德育内容。学校德育工作在观念、机制内容、方法和途径上创新,采用贴近未成年人生活实际的教育,易被青少年学生接受的方法和内容,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关注德育工作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开展专项研究。如“特别需要关爱的学生健康成长”、“单亲家庭子女”等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提出应对措施和对策。

  三、分层次有重点多形式地开展德育活动

  1、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的基础道德教育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2、大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活动。根据《若干意见》提出的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四个方面的主要任务,积极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落实中宣部和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抓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活动。

  3、加强对中小学生的诚信教育。树立以诚信立校、以诚信立教、以诚信育人的思想,将诚信落实到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通过“创诚信校园”、“做诚信作业”、“进诚信考场”、“当诚信学生”等形式,让学生了解诚信的基本内容,懂得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培养中小学生诚实待人、守时守信的优良品质。

  4、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珍视生命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融环保教育、科技教育、国防教育、健康卫生教育、禁烟禁毒教育于一体,开展“珍惜生命,善待生命”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学生抵制不良诱惑,培养科学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定坚实的基础。

  5、开展家庭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结合“寸草当报三春晖”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以“感受爱、理解爱、珍惜爱、回报爱”为主题,教育和引导学生在家里做理解父母、关心父母、孝敬父母的好儿女。

篇5: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心得体会

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心得体会

***同志曾深刻指出:“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呢?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可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势在必行。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实现第三个战略目标的重要时期,我们必须加强社会道德假设,以德治国,把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法治和德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通过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逐步形成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这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于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促进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初始时期,人们价值观念多元化造成公民道德的多层次化。就整个社会而言在价值取向中以“讲实惠”的价值观念占居首位。虽然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譬如,社会上一些领域存在着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现象;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针对这种情况,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从以社会公德为核心的基础文明建设抓起。不仅要重视社会道德建设中的认识功能,更要重视道德的实践功能。*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贯彻落实**同志提出的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的重大举措。《纲要》明确规定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它把加强由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所构成的公民道德假设提高到一个战略地位。要让人们把社会道德规范付诸社会实践,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去,运用到全部的社会生活中去,使社会道德的规范变成行为准则,使抽象的道德要求具有可操作性,可遵守性,可实践性。那么,如何切实增强公民道德建设呢?

首先,公民道德建设必须从“低起点,小视角”开始。“低起点”就是以社会道德的最低层次——社会公德教育为起点。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活动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社会共同利益的反映,是社会文明程度的表征,是社会主义公民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它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小视角”就是社会公德建设必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低起点,小视角”的道德建设,不仅使社会公德变得实在、具体、可评估、可操作,而且为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其次,社会公德建设必须重视公约、行为准则等制度化建设和制度约束。公约、行为准则、制度是社会公德的具体化,并且引导着社会公德的向前发展。公德教育属于正面教育,但属于软约束,而制度则是硬约束,前者是引导人们自觉去做,而后者则是约束人们必须去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再次,社会公德建设必须注重加强道德监督,道德监督的主要形式是社会舆论。社会舆论是一种强大的社会力量,它对于抵制不道德行为,提高全民的道德水平和素质,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人们的活动总是由思想支配的。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人们的行动各异。只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作向导,才能有效地实现人生价值,达到理想境界。

公民道德建设正是提高人们自身素质,作出正确价值判断和选择的一种重要途径。它反映了正确意识对改造世界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科学价值观对人生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必然会推动现代化建设的速度。道德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必须落实在行动中。让我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吧。

我一直都赞同:“为人民服务“是每个人的道德基本准则。不论是共产党员,还是领导班干部,以及群众之间,都应该尽自己所能,服务人民,服务社会。自我加入党后,我时刻记着为人民服务。在同学之间,尊重每一个人,理解.关心他们以帮助他们为快乐之本。在班集体里,正确对待和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努力为集体争光,与其他同学共同创建一个优秀班集体。同时,作为一名中国人,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拥护党的政策,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从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的光荣。更重要的是,要用科学知识武装自己,学习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消除封建迷信,坚决与flg“作斗争。只有这样,努力全面地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将来才能为实现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奋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