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经理人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优质课堂构建》课题研究方案

1099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优质课堂构建》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现有的课堂模式制约了教学效益的提高。

  目前,我国教育的教与学方式以被动接受式为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为: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而很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与实践来获得知识,得到发展;依靠学生查阅资料、集体讨论为主的学习活动很少;教师布置的作业多是书面习题和阅读教科书,而很少布置如观察、制作、实验、读课外书、社会调查等实践性作业忽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这种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学习负担很重。

  2.教师教学观念及教学方式的滞后

  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在升学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仍有许多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不高,为提高考试成绩,采取”题内损失题外补”的做法,导致学生的课业负担加重,牺牲本该属于学生实现个性发展的时间,这样既违背了新课程理念,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又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出现这种局面最主要的是教师改进课堂教学的主动性不足,对优质课堂仍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追求课堂教学质量常常侧重于单一成绩(结果) 取向,课堂形式与内容自然比较落后。部分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现象依然存在;教师讲讲、划划,学生读读、背背的现象较为普遍;有讲无练、讲练脱离的现象等大量存在。其次,教师缺乏问题教学的意识和策略,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到位。教学设计的问题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直白表述,假问题教学的现象占有相当比例,即使设计的问题是具有思考价值的“真问题”,在组织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自问自答、即问即答、学生思考时频频点拨,难以保证学生思考的时间、空间和独立性。

  3.新课程实施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态度”。这要求课堂教学必须:是情感的课堂,要求唤醒学生的学习及求知欲望;是互动的课堂,要求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师生共同探讨;是优质高效的课堂,要求体现诱思、探究的教学思想,提高信息量、思维量和训练量。

  新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提出了培养目标, 体现了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所以, 从结果看, 不仅学生的学习成效、行为表现达到预想结果, 而且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尽可能得到全面、和谐、自由与可持续地发展, 这样才能符合社会的要求。新课程的实施给化学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个改良创新的土壤,新课程以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而深受学生喜爱,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课堂则充分强调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提高课堂效率,创造学习的兴趣化和生活化。

  综上所述,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把化学课堂生活化、兴趣化,是每个化学教师的理想和愿望。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主战场,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能否使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之中。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教学方式的转变都必须突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这个核心问题,也只有把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置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教师的教学方式才能有一个质的转变,在教师主导作用下的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也才能有根本的转变。新课程背景下的优质化学课堂建构的研究,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不断学习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通过课题的研究,有助于扩大优质教育供给和促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化,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这也是建设和谐校园,建设快乐校园的根本要义所在。

  2.通过课题的研究让全体化学教师能意识到优质课堂在现代教育中的决定作用!有了优质课堂才能既能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又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才敢于开展一系列活动,并借此提升学生的素质,达到学习和活动相辅相成的良性互补;没有优质课堂,把学生残忍地一把推进题海里、任由其自生自灭,每日逼迫着学生向自己的极限挑战,比拼的唯一利器就是时间+汗水,这样的教育是没有出息的。

  3.通过课题的研究,有助于我校化学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有助于提高我校的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并进一步促进我校化学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师素养的提升,实现可持续发展。

  4.通过课题的研究,有助于消解课堂异化和实现学生的优质成长,同时也能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概念的界定

  (一)课堂的理解

  基于对课堂认识的加深, 研究者们开始运用不同的学科理论、从不同的视角来透视和理解课堂:有研究者从社会学的视角加以考察, 认为课堂是一个微型社会, 是社会大系统中具有特殊功能的一个小系统。在这个系统中, 教师、学生和环境之间不断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发生各种基本的社会行为, 由此促进着课堂的不断变化和学生的不断发展。有研究者从管理学的视角进行研究, 认为“课堂是以教室为活动场所, 通过师生之间的分工合作和职权、职责的制度化而有计划地协调师生活动,以达到教育目标的一种组织系统”。有研究者从生态学的视角加以理解, 认为“课堂是一个生态系统, 在这一系统中, 课堂构成了一个特殊的环境, 生活于这一特殊环境中的教师和学生为某种任务而行动”。有研究者从文化学的视角进行分析, 认为课堂既是师生共同学习知识、进行探究与创新活动的一种教育情景, 也是师生交往互动的一个心理空间,更是以教师为代表的成人文化和以学生为代表的儿童文化进行激烈地碰撞、对话和整合的社会场。有研究者通过历史的考察和对课堂存在模式与形态的分析, 提出“课堂最少有三种主要的理解:第一种是指课堂教学的场所, 即教室。第二种是指课堂教学, 就是发生在教室里的教学活动。第三种是指课堂综合体, 包括教学环境、教学活动、课程、师生关系等”。有研究者通过对课堂本质的追问, 认为“课堂不同于教室, 也不同于班级。广而言之, 教室主要是指教学的条件设施, 班级主要是指教学的组织形式, 课堂则是指课程与教学活动系统”。

  综上所述,课堂是一个集教学和课程及与之密切相关的课堂文化、课堂关系、课堂组织与管理、课堂环境于一体的具有多种形态和结构的综合体或系统。

  (二) 优质课堂的内涵

  “优质”一词从字面来看, “优”就是指“优秀、好”,“质”就是“质量”。对质量的衡量一是从程度的视角看, 可以用优、差等来描述; 一是从要求的视角看, 质量必须满足给定的需求或期望。优质针对课堂而言, 就意味着课堂需要有一流的育人活动, 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以此来满足家长和社会的需求。然而, 优质课堂是一个发展性的概念, 是受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制约的, 是参照一定的对象相比较的结果, 没有超越时空的那种永恒的“优”, 也不存在那种绝对的“优”或孤立的“优”。

  所谓优质课堂就是指能够生成优质课堂文化、形成优质课堂关系、具有优质的课堂组织与教学, 使课堂真正发挥多种功能、完成多重任务, 最终使学生达到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并促进师生共同可持续、和谐地发展。

  关于优质课堂教学的涵义目前有三种理解:一是“优化”说, 即指充分利用优质教学资源, 使得一堂课的各个教学环节达到最优化, 并且各环节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以实施优质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授课质量和教学水平。

  二是“四高”说, 即指高质、高效、高水平、高境界的教学。优质教学就是坚持三维目标整合的整体发展观, 秉承注重思维过程、生活经验、开放建构和整体联系的知识观, 倡导主动性、交往性、创新性和体验性学习的学习观, 要求教师由传授者走向促进者, 由拥有知识到拥有智慧。优质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优质发展, 而促进学生的优质发展则需要优质的知识、优质的学习和优质的教师。

  三是“好课”说, 即优质课堂教学也可以认为是一堂“好课”, 是以满足学生需要为导向, 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目的, 在先进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进行优教优学, 以实现优质、高效的现代课堂教学。实施课堂优质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证明已经取得的质量, 更重要的在于持续不断地改进学校人才培养活动的效果, 使学校人才培养活动充分满足社会需要, 实现教学的动态管理。

  (三)优质课堂与高效课堂的对比

  所谓高效课堂,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达成预期的课堂教学目标,追求课堂效益最大化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与人们常说的有效教学相比,更强调教学效益的最大化,“高效课堂”主要研讨两大方面,即教师与学生,也就是教与学,是研究主导和主体及二者的关系。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是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高效课堂”属于“有效课堂”的范畴。“有效课堂”是我们课堂教学的第一境界,而更高层次追求应该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更符合时代和个体的价值取向,其显性标志是:课堂教学既有课程内容选择上的广度和深度,又有课程实施安排之上的密度和适度,还有课程组织落实上的力度和效度。也就是说,“高效课堂”要做到信息量大,思维含量高,情感培育要真正触及人格和灵魂。

  所谓优质课堂就是指能够生成优质课堂文化、形成优质课堂关系、具有优质的课堂组织与教学, 使课堂真正发挥多种功能、完成多重任务, 最终使学生达到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并促进师生共同可持续、和谐地发展。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只是优质课堂的一个必备条件, 处于优质课堂涵义的结果层面。也就是说, 优质课堂一定有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但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并不能等于优质课堂。优质课堂不仅需要高质量的结果, 同时还要考察达成高质量结果的过程及统领过程与结果的理念和价值。优质课堂与有效教学密切相关, 优质课堂一定存在着有效教学, 但有效教学只是对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在一定程度而言, 有效教学的存在也未必就是优质课堂。另外, 优质课堂将课堂作为一个综合体来研究, 课堂教学研究是其研究的一个部分。所以说, 无论是从内涵还是从研究范围来看, 优质课堂研究都超越了以往的有效教学研究。

  综上所述,优质课堂研究的范围比高效课堂研究的范围更广,它不仅需要高质量的结果, 同时还要考察达成高质量结果的过程及统领过程与结果的理念和价值。而高效课堂只是追求课堂效益最大化,而没有注重达成结果的过程及达成结果的理念和价值。

  三、理论依据

  新课程背景下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有很多,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应重点着眼于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和谐共振、相辅相成。把课堂教学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并充分体现课堂教学的生活性、生命性和发展性,真正体现主体教育核心课程理念:“以人为本”,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我校在高中化学新课程背景下进行化学优质课堂的建构,追求“自主、合作、探究、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不仅是学生学有所获,更是投入和产出比较合理的课堂。这样的课堂,老师乐教、学生乐学,师生互动;教师适时点拨,精讲多练多探讨,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更发展了智力,增长了能力。新课程背景下作为教师对课堂的研究更多地体现在:研究学生、研究知识、研究课堂的人际关系、研究自己在教学重的引领作用。并把实现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及有效性始终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优质课堂的构建理论依据有:

  (一)认识理论

  1.皮亚杰的认知心理学理论

  皮亚杰(J.Piaget)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被人们称为日内瓦学派。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的。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认知个体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儿童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

  2.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斯基认为,个体的学习是在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社会可以为个体的学习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维果斯基区分了个体发展的两种水平:现实的发展水平和潜在的发展水平,现实的发展水平即个体独立活动所能达到的水平,而潜在的发展水平则是指个体在成人或比他成熟的个体的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活动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即“最近发展区”。在此基础上以维果斯基为首的维列鲁学派深入地研究了“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所有这些研究都使建构主义理论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为实际应用于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

  3.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是认知心理学派中的一个分支.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这正是两种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最根本的分歧点,由此而发展出两种对立的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由于建构主义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得到了当代最新信息技术成果的强有力支持,这就使建构主义理论日益与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普遍地结合起来,从而成为国内外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二)课堂学习理论和原理

  1.行为主义课堂学习观

  学习者的行为是他们对环境刺激作出的反应,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和反应的联结。一定的刺激和一定的反应联结起来,学习就发生了。

  (1)学习是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巩固

  (2)学习是刺激和反应在时间上的接近

  (3)学习是不断地尝试错误的过程--准备律、效果律、练习律。

  (4)学习即强化

  (5)学习是通过观察来进行的-- 包括注意、保持、复制和动机四个过程

  2.认知主义课堂学习观

  反对行为主义使学习者被动学习机械、零碎知识,而强调扩展学习者认知结构、培养学生主动求知能力,突破了行为主义学习论者主要以动物的学习特点推及人的学习特点,形成新的学习观。

  (1)学习即”顿悟”

  思维是整体的有意义的知觉,而学习是知觉(认知)的重组,是构成完形(事物的完整性)的突然领悟式的”顿悟”过程,并非行为主义所说的渐进的尝试错误、形成S-R联结的过程。产生顿悟的原因:一是由于有机体对当前问题情境的整体性分析;二是由于”心”本身具有组织功能,通过对各种刺激关系的理解而填补缺口进行组织与再组织,帮助有机体不断地形成一个又一个完形。

  (2)学习即对符号意义的认知

  学习的实质--认知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即有机体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认知地图(认知结构)的过程。并认为学习不一定外显在行为上,它主要发生在内部认知结构上的变化。

  (3)学习即认知结构的重组

  这是直接以学生为研究对象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主要有皮亚杰的图式学习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和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论。

  皮亚杰的图式学习论认为学习不是只知道对某种特定的刺激作出某种反应,而是在头脑中建构起认知图式(即为应付某一特定情境而产生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当个体能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把外界刺激整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时,就产生同化,此时主体处于认知平衡状态;当个体原由的认知结构不能解释、接受新刺激,而受到新刺激的影响发生改变时,就是顺应过程,此时主体处于非平衡状态。主体认知结构的变化就是主体与外界的交互作用中通过同化、顺应两个过程实现的。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复杂认知过程;学习情境的结构性是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

  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学习论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对新知识进行理解,使新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实现同化并形成新认知结构的过程。所谓认知结构是学生现有的知识数量、清晰度、组织方式等,是由学生目前能回忆出的事实、概念、命题、理论结构等构成。学习内容的选择要尽可能具有最大包摄性、概括性和说服力的概念和原理,以便学生对学习内容加以组织综合。

  (4)学习即信息加工的过程

  加捏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发生在头脑中的内在活动,输入的信息可以因各种不同方式的外在条件而得到变换、改变和增强。信息加工模式包括三个系统:操作系统、执行控制系统和期望系统。

  (三)化学课程新理念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学改革。新课程下的化学课堂教学不应再是简单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强调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教学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而“活动导引式”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是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

  (四)化学课堂新理念

  新课程下的化学课堂教学拒绝模式化,但并不拒绝模式。教学模式的提出、实践、探索、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从整体上去综合地认识和探讨化学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多样化的表现形态,有利于动态地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从新课程的视角来衡量课堂教学是否实现了优质高效,首先要看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增长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是否达到了相应的维度;其次要看教学过程是否是真正实现了学习效率的提高;最后要看教与学的过程是否是和谐、灵动、充满生命力的,是否能够体现出教、学双方的相互激励、共同成长。

  (五)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教学过程最优化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任务、内容、方法和形式,以及系统特征及其内外条件的基础上,选择教学过程的最佳方案,组织对教学过程的控制,从而在规定的时间内,使学生在教养、教育和发展三个方面,获得最大可能的效果。学生的潜能获得最大可能的发挥,时间得到高效利用。应当着重指出的是,在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中,“最优的”一词并不等于“最理想的”、“最好的”。最优的是指现有条件来说,对学生和教师在当时的实际可能性来说,以及从一定的标准来看是最好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具体实施程序由以下六个步骤组成:①教学任务的具体化;②选择一定条件下最优组织教学过程的标准;③制定一整套该条件下的最优手段;④尽最大可能改善教学条件,以实施选定的教学方案;⑤实施规定的教学计划;⑥根据选择的最优化标准,分析教学过程的结果。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使我校化学教师对优质课堂有完整的认识并上升到理论高度。

  (2)通过研究形成我校在新课程背景化学优质课堂的教学模式。

  (3)通过研究提升我校化学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水平与驾驭课堂的能力。

  (4)通过研究为我校化学教学质量上台阶提供有力的保障。

  (5)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制定出一套相应的化学优质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用客观、准确、科学的评估手段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6)通过课题的研究,优化师生关系,优化学生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

  2.研究内容

  (1)我校化学课堂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探索改善教学行为,实施优质教学的策略,方式和途径。

  (2)化学优质课堂的特点以及相关的理论支撑。

  (3)新课程背景下化学优质课堂的要素,形成一定的显性评价指标。

  (4)形成化学科分年级、分课型的优质课堂模式。

  (5)化学优质课堂与提升教学质量相关性分析。

  (6)化学优质课堂的构建途径及方法。

  五、主要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课题组广泛收集关于建构主义理论,新课程理念,认识心理学,以及教学模式等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资料,并推荐给全校化学教师共同学习。

  2.行动研究法:通过说课、听课、评课等多种形式,在实践中探索优质课堂的相关要素与评价体系。

  3.对比法:以在校高一、高二学生为样本,分析实施优质课堂后的变化情况,研究优质课堂与教学质量的相关度。

  4.实例研究法:对典型的课堂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归纲出相应的教师优质课堂教学行为方式。

  5.其他方法:根据需要可采取其他研究方法,如实验研究法,半定量研究法等。

  六、时间安排

  20**年1月~20**年6月,完成课题开题工作,形成课题研究方案。

  20**年57月~20**年12月,组织我校化学教师开展理论学习,着手化学优质课堂实践探索。

  20**年1月~20**11年7月,研究优质课堂的显性指标,形成优质课堂的评价表,以及化学学科分年级、分课型的优质课堂范式,汇总化学优质课堂的典型案例与课堂实录。

  20**年8月~20**年12月,将前期对化学优质课堂的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并成立专项小组跟踪调查,对研究样本进行对比分析。

  20**年1月~20**年7月,总结课题研究成果,完成结题报告。

  七、课题组成员及其分工

  z:全面主持课题组研究工作。

  z:协助主持人做好课题研究的管理工作,具体负责课题的理论研究及实施方案的制订。

  z:负责课题同总课题的有关联络工作

  z:负责化学优质课堂的具体实施,化学优质课堂的显性指标与评价标准的研究。

  z:协助主持人撰写结题报告。

  z:负责分年级做好研究对象的跟踪调查,数据收集与对比分析。

  z:负责化学科分课型、分年级的化学优质课堂模式的研究,典型课堂实录及典型课堂案例的资料积累。

编辑:www.pmceo.Com

篇2:高中生多元文化价值观培养的方法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高中生多元文化价值观培养的方法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高中生多元文化价值观培养的方法研究》于20**年10月向自治区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申报,并在20**年3月获得正式立项的自治区科研课题。该课题自申报以来,课题组已经开始了初步的研究和准备工作。现向自治区教育科学规划办上报我们的实施方案,并请主管部门给予我们必要的指导建议。

  一、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文化“多元化”的重要性凸显,,促进多种文化的相互理解与相互受益,能消弥相互的猜疑与误解,从而有利于国际和平。

  国外针对中学生的多元文化教育由来已久,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移民国家在中学开设多元文化课程对学生进行了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培养,日本、韩国、新加坡也进行了相应的课程改革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北京、上海等发达地区有极少数学校开展了相关研究,如《高中学生文化判断力培养的研究》。本课题就目前所知尚属国内空白,我们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为我国高中生培养多元文化价值观提供一种实践方法。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世界三大宗教介绍的校本课开发。

  2、 发达国家--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以色列介绍的校本课开发。

  3、 内蒙古三少民族--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介绍的 校本课开发。

  4、网络优质教学信息资源的发掘与探索。

  5、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网络备课,制作课件并进行实际教学。

  假设校本课的授课和高中生多元文化价值观培养正相关,通过制作量表(调查问卷)的形式检验并分析结果。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与思路

  目标:通过对高中生多元文化价值观培养的方法研究,寻找一种有效的办法,为高中学校实施多元文化教育探索出一条新路。

  思路:

  1、在备课方面,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搜集各种相关资料,制作课件,撰写教案。

  2、在授课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注重图文并茂、声像结合。

  3、注重随时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课题研究采取实验研究法。在学校选取三个班级作为实验班,按照课题的设计开设校本课,同时另选两个班级作为对比班。调查研究法作为辅助方法,在实验结束后,制作调查问卷分别对实验班和对比班进行调查,然后分析高中生的价值观取向变化,得出实验结论。

  在这完成以上过程后,逐步整理研究报告,并最终形成课题结论。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1、初步的搜集资料,对多元文化价值观的认识。

  2、准备教案,制作课件。

  3、展开有针对性的、为期一年左右的教学实践。

  4、制作调查问卷,进行科学分析,得出研究结论。

  5、校本课教材的编写与出版(校内)。

  6、课题论文(调查报告)的撰写和课题验收的申请和准备工作。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表述形式:课题论文和校本课教材

  八、经费预算

  硬件购置5000元指在学校现有硬件配置以外的专项硬件升级

  参观学习3000元包括往返交通费,会议费等

  论文出版500元指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的版面费

  资料费500元包括科研资料的建档、存档,专业书籍的购置

  微机耗材500元包括计算机存储、打印、刻录等方面的耗材

  九、研究保障机制与相关制度

  学校专门设置教科研室,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学校有课题管理制度和课题奖励制度。学校是自治区科研基地,并被评为“十五”期间教育科研先进集体。

  《高中生多元文化价值观培养的方法研究》课题组

篇3:《农村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农村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古人云:“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而不浅,国无礼则不宁”,我国自古被称为“礼仪之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热情好客,文明礼貌,尊老爱幼......这些优良传统为世界各国所称道。作为现代中国人,秉承优良的传统美德,讲文明、讲礼貌,是弘扬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也是立身处世的基本要素。而观之现今社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以礼仪之邦自居的国人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文明程度却远远落后于当今的发达国家!所以如何把优良的传统美德传承下来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要思考的问题。幸运的是进入二十一世纪,礼仪教育又受到了国人极大关注,大家已充分认识到在现代社会中礼仪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的表现,更是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必须具备的一种素养和能力。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学前期幼儿可塑性强,模仿性强,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的干扰,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要求的理想时期,更是良好礼仪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因此,从小对幼儿进行礼仪启蒙,在幼儿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可以重塑中华民族的“文明礼仪”形象,有利于培养明文有礼的下一代,形成一个真善美的良好礼仪氛围,构筑良好的校园文化,形成社会教育合力,帮助幼儿纠正不良行为,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尤其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垛梁镇中心幼儿园地处农村,靠近台城,周边工厂林立,大部分孩子来自于农村和农民工外来子女,父母由于忙于工作,大多数孩子都是有爷爷奶奶照顾,而爷爷奶奶只知道在物质上给予他们很好的照顾,让他们吃好穿暖,而在精神方面凡事都顺着他们,缺乏对孩子的谆谆教导,以至于他们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礼仪,礼貌,也使他们养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随意、拖拉、不讲卫生、不拘小节、有的连基本的交往礼仪都不太会。而我们街道经济发展比较快,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步伐也不断推进,对孩子的教育要求逐步提高,为了跟上发展的步伐,传承和弘扬传统美德,建设文明校园、提高孩子的文明程度,我们设想在我园进行《农村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项目研究,并以此为突破口探索幼儿礼仪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方法。我们凭借研究项目,注重行为养成、促进内化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并在研究过程中有效引导老师吸收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思想,营造文明礼仪的氛围,合理改善教育行为,努力构建礼仪教育的课程实践体系。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了教育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乐意与人交往,礼貌、大方,对人友好”、“知道对错,能按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行动”、“教育幼儿使用礼貌语言与人交往,养成文明交往的习惯”等,为制定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目标和内容,形成一个由低到高的梯度序列的完整体系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2、心理学理论

  学前心理揭示从0-6岁儿童心理的发展是身心不断成熟的过程,处于不同年龄段的婴幼儿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文明礼仪教育只有遵循学前儿童身心发育的规律,才能满足其发展的需要,才能形成科学的教育梯度序列。

  社会心理学揭示了人们社会行为的心理机制,文明礼仪教育着眼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必须吸收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来探索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内部机制。

  3、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

  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重视做中学,实践中养成习惯。任何良好礼仪习惯的养成,必须通过孩子亲眼看、亲耳听、亲身实践,通过在循环往复的体验中形成正确的理性认识,反复积累,最终把外在的行为表现真正内化成稳定的心理品质。

  三、研究的目标和内容与重点

  研究目标:

  1、通过我园的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活动,使我园幼儿形成良好的礼仪规矩,讲文明语言,守公共秩序等,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使幼儿终身受益。

  2、在《纲要》的指导下,以幼儿发展为本,探索我园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内容、有效途径和方法,提高幼儿文明礼仪的实效性。

  3、通过课题研究,形成教师关爱幼儿,幼儿尊敬老师,幼儿之间相互理解、关心、帮助的良好文明氛围,同时,促使教师树立“一切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的理念,激发教师认真学习钻研的热情,不断提高研究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研究内容:

  1、通过幼儿家长、教师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现状调查,了解现状,分析原因,提出策略。

  2、挖掘、构建我园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实践体系,开发适合各年龄段特点的“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园本课程。

  3、研究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文明礼仪教育内容及教师组织指导实践的方法、途径及操作策略。

  4、构建适合各年龄段的幼儿文明礼仪要求,探究文明礼仪教育向家庭、社会延伸的有效平台和方式。

  研究重点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如何使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构建适合本园的园本课程和适合各年龄段的幼儿文明礼仪要求,探究文明礼仪教育向家庭、社会延伸的有效平台和方式,这是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和方法

  研究思路

  1、思路

  本课题将采用实践-分析-总结-重构-实践这一研究思路,在教学实践中边实践边思考边分析边总结边调整,将“幼儿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渗透在幼儿园一日教育教学中,提升教师德育工作水平,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使幼儿通过真实的感受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在实践中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最后形成并表现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2、方法

  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年龄特点,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并以调查法、文献法、观察法、个案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为辅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研究过程

  本课题计划从20**年10月至20**年12月(共四年)分五个阶段进行扎实有效地实验研究。

  第一阶段:20**-09--20**-01准备阶段:课题论证、课题申报,填写课题申报表,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成立课题组织。

  第二阶段20**-02--20**-08实施阶段一:根据问卷调查情况分析制订子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理论学习,明确课题研究目的,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筛选有关课题研究内容的课程资源加强园本课程建设。

  第三阶段:20**-09--20**-06实施阶段二:开展子课题研究活动:创建环境,营造氛围;日常渗透,习惯养成;专题研讨,共同提高。

  第四阶段:20**-09--20**-01实施阶段三:继续开展课题研究活动,修正完善研究方案,提升研究水平。

  第五阶段:20**-02--20**-06总结与结题阶段:提出结题申请,整理研究成果,撰写结题报告,接受专家组验收。各班撰写阶段性总结。

篇4:《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反对填鸭式,注入式,教学,解放学生的思维,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已经成为广大教育者的共识。面向新时代的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掌握知识。更重要是掌握方法,学会如何学习,实现有“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在学习上获得主动,自主和独立。

  二、课题研究的依据

  1.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获取知识的过程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过程。是学习所必备的能力,是学习所必须的条件。是学习活动开展的方式,是学习活动组织的模式。

  2.自主性学习:是指学生为主体支配自己权力的意识、能力,集中表现为自尊、自立、自强等自我意识以及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评价的能力等,充分体现了个性化学习。心理学家布希尔指出,创造力的形成离不开个性这一因素。无数事例证明,有个性的人,才有思想,属于自己的独特思想,才有奇才,才能创造。

  三、研究目标及内容:

  1.通过研究,在各学科教学中构建新型自主学习教学样式及其策略。

  2.通过研究,致力于培养、提高学生独立自主地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创造性地运用知识、信息的意识和能力。自主学习,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具体表现为:

  (1)具有独立学习的意识和一定的能力。即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树立学好知识的责任感,并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体验到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感。

  (2)能在自我激励下不断学习。这种自我激励表现为:在学习上有自信心,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和价值,并奋发自强,不甘落后。

  (3)创造性地学习。不满足获得现成的答案或结果,对所学内容能展开独立思考,进行多向思维,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到的内容去适应新的财政部,探索新的问题,拓宽自己的视野。

  (4)培养责任感。就自主性的个性层面,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信与自尊,社会层面,我们主要发展学生对社会价值的体认和形成一定的责任感。

  3.通过,转变、更新教师的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等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一支科研型的教师队伍,形成融科学性。

  四、研究对象:

  1-6年级学生

  五、研究方法:

  1.被试的研究方法与组织形式。

  在设计方案时,我们考虑支要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中有关键的操作行为,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也考虑支建构主义理论(课题理论依据之一)本身的特点,在研究方法上我们采用个案分析法和行动研究法相结合。同时,实施三大策略:学习理论,寻找研究的支撑点;解读案例,通过解读,进一步提升理念;总结经验,在研究中提练本质,对经验进行系统化。

  2.实验变量的操作方法

  “教学中开展自我学习”,不仅是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各种学习活动,更主要的是使学生获得自主发展动力和能力。对学生而言,主要是获得理智的挑战。这里,“自主”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载体,而更多地看作课堂教学的目标。无论是语文、数学还是英语等其它课程,新的课程标准都把经历、体验、尝试、探究作为教学目标最为重要的行为动词。因此,我们也把这一过程作为课堂教学的目标,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活动中去发现,去经历,去探究。我们让自主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根基,成为能力生成的桥梁,成为情感态度价值观成长的渠道。

  3.变量的控制与观测

  影响学生学习方式形成因素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我们用定期进行问卷调查、召开学生家长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及时了解分析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情况(强调:不仅仅是根据成绩的数据)。其中问卷测评形式一般属于半投射式或半开放式,这样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学生的自主能力发展状况,以便及时总结以制订后继策略。

  六、组织机构:

  负责人:戴艳平、杨红英、

  主研人员:陈锡银、刘超、陈青、沈和、顾明刚、徐荣海、鲁莹莹

  刘冬、李建平、江晔、王轩、徐黎明

  七、研究计划进度

  1.20**.10-20**.2(起始阶段):文献研究,课题论证,开题。

  (1)20**.10-20**.12成立课题组,收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对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与技术的培训。

  (2)20**.1-20**.2完成课题研究的设计和论证工作。

  2.20**.3-20**.9(全面实施阶段):实验班教师进行课题研究,阶段总结,调整、修正方案及操作过程

  (1)20**.3对实验班学生采用新的学习方式,着手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调查。

  (2)20**.4.推出自主学习研讨课,培训学习。

  (3)20**.5推出多节研讨课,组织教师对课列进行分析,不断改进策略和方法。

  (4)20**.6根据研究情况写出论文,写出阶段性的研究报告一份。

  (5)20**.7写出个案分析和论文各一篇,总结自主性学习的策论和方法。

  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收集校本教材的有关资料,进行中期评估。

  3.20**.10-20**.1(总结阶段):召开课题鉴定会,结题。

  (1)20**.10针对中期评估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方案,深化研究,

  (2)撰写研究报告,研究成果结集成册。

  (4)进行校内经验交流;

  (4)邀请专家对课题进行结题论证。

  八、研究成果及展示方式

  1.我们觉得,小学语文开展自主学习研究,师生双方的智慧均在教学中得到了提升。

  实验为课程的动态生成构筑了一个平台,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一个站台,为学生自主能力的提升展示了一个舞台。经过三年课题实验,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合作的互动中,实验班的学生大多数具备了良好自主学习习惯,交流讨论时表现出极强的主动意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发展。真正让学生喜欢语文,会学语文。自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发挥,从而使自主学习真正落到实处。从而提高我校的语文教学质量。

  2.研究成果展示方式

  (1)课堂教学展示

  (2)撰写论文及实践成果

  (3)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检测

篇5:《低年级数学教学学生估算能力培养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低年级数学教学学生估算能力培养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及成因分析

  (一)研究背景

  估算教学是世界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许多国家已经把估算纳入数学课程标准。加强估算教学和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也已成为我国数学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要“加强口算,重视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标准》对估算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在第一、二学段中分别提出:“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估算从原来大纲中作为“选学内容”发展到现在课程标准中重要的必学内容,其意义已经得到重视。虽然老师们也在估算教学中进行着积极探索,但是由于我国的计算教学历来重视运算技能和技巧的训练,强调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致使教师在教学中遇到了许多困惑,如估算教学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如何评价估算结果?估算是否要有“统一”的标准?甚至有人提出与新课程完全相反的观点“估算似乎不大有必要成为课本中的一个内容”。由此可见,估算教学的实际情况不容乐观。我们通过大量的课堂观察、案例分析、教师访谈、查阅资料等方式,发现造成“估算教学难”主要因为下四方面的矛盾:

  1、教材提供的资源与产生估算需要之间的矛盾

  要求学生用估算,就需要有必要估算的情景和适宜估算的题目。教材中的情景有关估算的含量少、份量轻、并且脱离实际,有些确实没有必要估算:因为学生的口算能力早已达到能立即精算的水平。设置这样的估算内容,似乎有点牵强。学生感受不到估算的价值和必要性。

  2、估算的本质特征与教师认识之间的矛盾

  研究表明,教师对估算的意义和作用认识不足,对估算策略缺乏全面了解,对估算结果的评价缺乏评判标准。这些都是对估算的本质特征认识不清引发的:

  开放性。估算问题往往没有唯一确定的答案,得出的结论多种多样。

  推理性。估算问题不仅要计算,还要用计算的结果做推理和判断。概率的判断则要求更高。这比单纯的计算题要复杂一层。低年级学生由于缺乏经验,对这类问题自然会觉得困难。教师往往只注重技能训练,缺乏思维的提升。

  策略性。估算问题与数的加减不同,没有一定的规则可以遵循,需要自己选

  取估算策略。导致教师不知如何教学。

  3、精算形成的习惯与估算特点之间的矛盾

  学生从一开始学习计算,就在教师的影响下,对计算逐渐养成了“计算要准确、结果应唯一”的观念。而估算是允许有误差的,且结果多样。这样,使得学生在心理上有了一个极大的反差,学生不愿意主动选择估算.

  4、估算对学习者的要求与低年级学生思维能力之间的矛盾.

  估算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一定的笔算、口算以及运算定律的掌握和运用基础上的。在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要有相对广博的知识与常识。估算时要涉及到合理猜测、对运算结果范围的估计以及灵活推断等思维活动,远比直接口算和笔算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复杂。因此,对于年龄小、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而言,学习的困难就显得较大。

  基于以上四个矛盾,我们提出本课题的研究,以期解决估算教学难问题。

  (二)研究的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1.估算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估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生产中,对一些无法或没有必要进行精确测量和计算的数量所进行的近似或粗略估计的一种方法。随着计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复杂的计算都可以由计算机或计算器来完成,但是与此同时,日常生活或工作中估算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曾经有一个学者做过一个统计,将一个人在日常生活当中精确计算的机会和粗略估计的机会进行比较发现,后者多得多。如,人们在使用工具进行计算时,由于操作上的失误会使计算结果有很大的误差,这就要求人们具有一定的估算能力,能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并对其合理性作出解释。另外,估算还可以用于平时的计算,在计算前对结果进行估算,可以使学生合理、灵活地用多种方法去思考问题;在计算后对结果进行估算,可以使学生获得一种最有价值的检验结果的方法。在小学阶段的计算教学中,与估算相关的内容也很多,如估计商的近似值、试商、用估算进行验算,等等。所以估算能力是现代化社会生活的需要,是衡量人们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准。重视、加强估算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潮流。

  2、通过估算,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估算因其属于非严格运算,其数学教育价值长期未被重视(或认为没有多少教育价值),在原来的教材中在教学估算的过程中,基本思路是采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如:26+12+35≈30+10+40=80;289×4≈300×4=1200或者290×4=1160。

  教师在这样一种教材的支持下,其教学必然引导学生记忆、模仿用“四舍五入”法,遵循“记忆事实--运用算法--算出答案”的模式。“学会估算方法,形成估算技能”是估算教学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但如果将目标定位于仅仅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只会束缚学生思维的发展,这与丰富多彩的数学及学生主动建构和解决数学问题等方面是相桲的。因此,注重估算的方法灵活和策略多样,应是新课程理念下估算教学的新追求。

  3、通过估算,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根据其年龄特点带有灵活性,然而又有局限性。教师应通过各种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估算就是一个有效途径。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多元智力理论:估算(computationalestimation)是估计(estimation)的一种,最常见的估计包括:估算、估数和估测,本研究主要涉及的是估算,估算也是国际上研究最多的一种估计。一般认为,估算就是对运算结果的估计,即是得到一个计算题的粗略答案的一种过程,是一种猜出合理的近似值的技能。Reys&Bestgen(1981)认为估算是心算、数概念及各种计算技巧的综合运用,即是以心算的过程快速的算出答案,而且此结果与正确的计算结果有合理性的接近。我国学者司继伟(20**)对估算的界定为:估算就是个体未经过精确计算而只借助原有知识对问题提出粗略答案的一种估计形式,是心算、数概念和算术计算技巧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Reys等人(1984)认为估算是一种能力,它具有四个特征:①不借用纸笔,以内在的方式出现;②是快速的心算;③估算所呈现的答案不是精确的,而是一个概数,但其结果往往是重大决定的依据;④估算能对问题的答案做一个较粗略的演算过程。概括地说,估算就是通过心算而得到问题合理的近似答案的过程,它具有以下特点:①以快速的心算为主要计算方式;②以合理的猜测代替精确的计算结果;③心算、数概念及各种计算技巧的综合运用。

  2、估算内容理论:Sowder&Wheeler(1989)提出了估算的内容理论。他们认为估算所涉及到的内容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三大部分。知识部分包括核心知识(近似数的作用,多种过程和结果,恰当性)和外围知识(数字的位值,基本事实,运算属性及其恰当使用,修改数字会影响计算结果)两类。技能部分包括核心技能(重新表述,补偿,转译,确定估计值大小的正确顺序,确定可接受估计值的范围)和外围技能(运用十的指数,利用大小比较数字、心算)两类。情感部分包括对数学能力的信心,对估计能力的信心,容忍错误、估计是有用的。

  3、估算发展理论:Case&Sowder(1990)根据Case(1985)的一般认知发展理论提出了加法估算的发展理论。Case认为,学龄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跨越维度(dimensionstage)和向量(vectorstage)两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三个亚阶段。处在维度阶段的儿童(约5-10岁)在任何时候都只能关注一个成分。而处于向量阶段的儿童(约11-18岁)就能同时协调两个或两个以上本质不同的成分。根据这一理论,Case&Sowder认为学龄期儿童的加法估算能力应遵循以下发展路线:(1)在维度阶段的第一个子阶段(约6岁),儿童能心算一位数加法或做个位数的接近判断;(2)在维度阶段的第二个子阶段(约8岁),儿童能心算两位数加法或进行两位数的接近判断;(3)在维度阶段的第三个子阶段(约10岁),儿童能心算有必要重组或修正的两位数加法,并能进行更复杂的两位数接近判断;(4)在向量阶段的开始时期(约11-12岁),儿童能进行真正多位数加法估算;(5)在向量阶段的第二个子阶段(约13-15岁),儿童能运算两个凑整数量,并能进行某种补偿;(6)在向量阶段的最后阶段(16-19岁),儿童就可以对任何数字进行凑整和补偿了。

  三、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估算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引用。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他们的观察、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目前我们对估算能力的认识,尤其是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的问题还缺少系统、深入的探索与研究。本课题通过对低年级段学生估算能力的认识、估算能力的机制、估算能力与精算能力的密切关系等理论的探索,以及丰富和发展小学生估算能力的相关理论。长期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忽视了估算的能力,而将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偏窄的理解为精算能力,估算能力的培养也没有取得它在小学数学计算中应有的地位。于是在这种数学教育观念下,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就走向“为计算而计算的极端”。因此,现在有必要重新全面、科学的理解小学计算能力,重视培养和加强小学估算能力。本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根据学生已有的估算基础,就如何培养低年级段学生估算能力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出一套培养低年级段学生估算能力的有效策略,以促进低年级段学生计算能力更好的发展。

  四、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1、研究人员正在进行低年级段学生的数学教学,有实践的客观条件,并对此课题关注已久,积累了大量的理论资料,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2、课题教师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小教工作和科研工作有较高的热忱、有科学严谨的态度、了解学生,有利于计划的实施。

  五、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让学生理解估算,激发学生学好估算的兴趣调查低年级段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力、策略。

  2、通过研究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和强化估算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处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研究使学生能主动对信息做出整体把握,并迅速运用直觉思维作出判断,以指导解决问题的方向,从而达到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4、通过研究寻求提高学生估算能力的策略,总结提高估算能力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5、在研究中,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

  6、针对低年级段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7、探索出适合低年级段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的教学模式。

  8、相关数据的收集。(实验数据、调查报告等。)

  六、研究内容

  (一)估算意识的培养研究

  1、日常生活中的估算。

  2、大数目的粗略估算。

  3、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量的简单推算。

  (二)估算能力的培养研究

  1、在口算训练中

  2、在计算教学中

  3、在概念教学中

  4、在综合应用教学中

  (三)估算策略的培养研究

  1、预测策略

  2、调整策略

  3、优化策略

  具体工作:

  1、调查低年级段学生的估算意识、能力、策略。

  2、调查研究低年级段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情况。

  3、调查研究教师数学素质对小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的影响。

  4、调查研究学习成绩优劣对小学生估算能力的影响。

  5、对调查研究材料进行深入分析。

  6、针对低年级段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7、探索出适合低年级段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的教学模式。

  8、相关数据的收集。(实验数据、调查报告等。)

  七、研究方法

  1、调查分析法:主要调查本班在该课题研究之初,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现状以及对研究过程中、研究之后的状况进行详细跟踪调查,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

  2、文献分析法:作为学习理论、收集信息的主要方法,其中信息资料主要来源于教育理论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下载的相关资料等。通过这些资料信息的分析与研究,可达到准确地界定课题研究的价值性、可行性及关键概念的内涵与外涵,并制定研究目标与实施方案等目的。

  3、行动研究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最终形成一套系统的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体系,这是本课题研究的最重要方法。

  4、经验研究法:从本学段本学科出发,针对某一课例、某一教学阶段或者某一学生发展时期等进行个案研究最终提炼出共性的结论来。

  八、基本的研究思路

  (一)研究思路

  以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为指导思想,以行动研究为抓手,逐项分解落实研究任务,严谨过程、注重实效,力求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通过实践摸索出一套提高小学低年级段学生估算能力的实施体系,并最终指导、服务于教学,提升质量效益。

  (二)课题研究时间:20**年3月--20**年3月。

  为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课题实验,我将实验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年3月)

  1.查阅相关的杂志或专着、上网学习,积累相关的估算能力要求及其影响因素。

  2.观察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估算的能力。

  第二阶段:开始实施和不断进行调整阶段(20**年4月~20**年12月)

  1.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表现出的估算能力进行现状分析。

  2.明确小学低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估算能力的基本要求及其价值。

  3.分析影响低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估算的因素,实施一系列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调空策略。

  4.根据课堂实效性,制定低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估算能力的培养方法及其调控策略。

  按课题方案,分步骤、分阶段地进行实施,运用科学方法、手段进行实施研究,从而为课题研究获得第一手材料。

  第三阶段:分析总结阶段(20**年1月~20**年3月)

  对研究材料进行收集整理,对研究过程进行梳理和反思,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完成结题工作。

  九、预期成果

  低年级段学生掌握了估算方法,能够参与算理,算法的探讨过程,正确熟练地进行估算,学生的估算意识有明显的增强,学生的估算能力也有明显的提高,学生从而拥有了良好的数感。能根据具体条件及有关知识对事物数量或算式结果迅速作出大概的推断或估计,既可以考查计算是否正确,又可以用于检验或作出决定,认识到估算是计算能力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使学生尽早适应生活实际的需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