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经理人

万科建筑设计过程中问题应对措施(4)

3892

万科建筑设计过程中问题应对措施(4)

  万科建筑设计过程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4)

  给排水专业(22大问题)

  存在问题1:车库应考虑冲洗车辆的给水阀

  解决措施:设计考虑给水龙头并设置相应的排水设施。

  存在问题2:各地块应设计量总表,各支路也应设计量分表,以便寻找漏水点

  解决措施:由市政设计考虑加设水表。

  存在问题3:水表型号要考虑防水防潮问题

  解决措施:设计选用符合要求的产品。

  存在问题4:应重视水表计量问题,做到绿化、清洁及各地块均有表计量。

  解决措施:应加强园林设计,设置必要的计量设施。

  存在问题5:沉箱式卫生间无侧排地漏,使得沉箱内容易积水而形成渗水隐患。而准备补加侧排地漏时,又由于管井面积不够,无法增加立管的问题。

  解决措施:建议加大管井的面积,沉箱式卫生间设计侧排地漏。

  存在问题6:沉箱管道井防水套管安装,卫生间设置管道井时,管道井壁(沉箱内部分)厚往往只有8-250px混凝土墙或者采用砌砖,无法较好地安装防水套管的问题。

  解决措施:沉箱内部架空,沉箱管道井壁厚300px。

  存在问题7:室内给水管被打穿的问题。

  解决措施:水暖管道尽量不从门口经过,从门侧穿墙过。

  存在问题8:室内卫生间、阳台排水地漏使用钟罩式地漏,水封易干涸,反冒臭气,传染疾病等的问题

  解决措施:建议设计明确取消钟罩式地漏,采用带存水弯加普通地漏方式。

  存在问题9:楼面给水采用压槽工艺,最大压槽深度37.5px,而管件最大直径112.5px容易造成过度压深,压低负筋,引起板开裂的问题。

  解决措施:

  (1)有采暖的北方地区,增加板面找平层至125px

  (2)无采暖的南方地区,管线集中处局部降板处理,户内管管径较小,采用压槽。

  存在问题10:设计图纸未说明塑料给水管压力等级的选用问题。

  解决措施:塑料给水管压力等级较多,应根据设计工作压力选用,选用塑料管时,应注意压力等级,并选用合适的压力管级。压力等级过高,会造成造价偏高,建议选用的管材压力等级应略高于工作压力,但不应超过一个压力等级范围。

  存在问题11:卫生间地漏排水采用多通道地漏;因为多通道地漏自身高度较高,25CM左右,安装后有可能影响下层吊顶的高度,且多通道地漏是集中排水,容易堵塞。

  解决措施:建议不采用多通道地漏,选用一般地漏加存水弯的排水方式。

  存在问题12:设计高层建筑排水立管材质采用三管式U-PVC实壁排水光管;据分析,内螺旋消音管可以满足18层以下高层建筑排水压力要求且减噪效果较PVC光管好。

  解决措施:建议18层以下高层建筑排水立管管材采用两管式UPVC内螺旋消音管,相对综合成本降低。

  存在问题13:水表井设计院未考虑排水系统,结果是容易造成维修管理上的不便。

  解决措施:水表井应增加排水设施。

  存在问题14:各户型内的厨房没有地漏,为考虑防水问题,一旦由于水源安装质量或阀门渗漏,就会造成下面的厨房天花漏水;建议厨房地面作防水处理。

  解决措施:为业主安全考虑,防止煤气泄露,建议不设地漏。

  存在问题15:电梯底坑与旁边的积水坑相通,常常造成水倒流。

  解决措施:设计师应考虑积水坑内的启泵排水水位在电梯底坑地面以下,并由设计确认水位控制器型号。

  存在问题16:锅炉房内电缆沟与排水沟相通,造成电缆沟积水。

  解决措施:电缆沟不应与排水沟直接连通,电缆沟单独设置集水坑排水。

  存在问题17:部分集水坑内的污水泵,未使用带绞刀或未加装过滤网,造成水泵堵塞烧毁。

  解决措施:设计根据具体要求采用代绞刀的污水提升泵或加设过滤网。

  存在问题18:部分地下车库的排水设施不够。

  解决措施:应根据地下室出入口,平面排水情况计算设计。

  存在问题19:某小区未考虑地热水回水管,易造成温泉水浪费,且供热效果不好。

  解决措施:建议改用局部双管系统。

  存在问题20:温泉水系统末端温控阀未考虑专门公用电源。

  解决措施:由设计单位的水电专业协调,采用专用公用电源。

  存在问题21:给水管道施工基础施工处理随意,以留下隐患。

  解决措施:施工时应按规范进行。

  存在问题22:毛胚房交楼阳台和露台的排水地漏是按最终完成面设计,但在业主没有装修前地漏与阳台面还有一定高度,这样雨水不能有效地排除。

  解决措施:工程部在施工过程中控制地漏的标高。

  采暖通风(5大问题)

  存在问题1:水暖图纸中的设备表基本上都没有详细列明设备的所有参数,招标前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找甲方或设计沟通,但往往会拖延好久才解决,严重影响招标工作的问题。

  解决措施:建议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及时进行设备选型,列出设备表并标明详细的设备参数。

  存在问题2:部分变配电房的风道、风口小,风量不能满足室内的换气要求。

  解决措施:设计需根据不同房间的通风要求,增设排风装置。

  存在问题3:部分管井内的各户暖气分支路较多,供热效果较差。

  解决措施:在满足国家有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合理确定供暖分之路,必要时增加立管系统。施工中做好管道的清洗工作,初运行时做好系统的调试。

  存在问题4:北方采暖地区的别墅要考虑冬季无人使用时的泄水装置。

  解决措施:设计加设泄气阀,采用吹气工艺泄水。

  存在问题5:室内管径小,容易堵塞。

  解决措施:按规范施工,并须进行管道清洗程序。

  强弱电部分(24大问题)

  存在问题1:区内路灯灯杆内未设保险。

  解决措施:设计须说明设置短路及过载保护装置。

  存在问题2:消防风机、水泵电气控制柜安装,二次控制电路不详细的问题。

  解决措施:消防风机、水泵的电控柜内的二次控制电路应说明与消防报警系统联动如何接口。

  存在问题3:电缆桥架、金属线槽的规格尺寸未标注清楚的问题。

  解决措施:电缆桥架、金属线槽的规格尺寸及标高需标注清楚,不能漏标。

  存在问题4:卫生间等电位连接设计不清楚的问题。

  解决措施:卫生间等电位连接应根据卫生间的实际布置情况,在平面图中或卫生间大样图中将等电位线路连接标示清楚并画出系统图。

  存在问题5:双电源转换开关(ATS)电路设计前面加两只断路器不统一,转换开关没有用PC级产品的问题。

  解决措施:建议双电源转换开关前面取消两个断路器;按消防要求采用PC级产品,

  不选用CB级产品。

  存在问题6:IC卡电表设在管井里,不便业主使用,且管井太小的问题。

  解决措施:IC卡电表装在业主便于观察的公共部位,管井空间要考虑设备安装、使用。

  存在问题7:部分园林路灯及车库照明未考虑不同时段的照明需要,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解决措施:设计时应考虑采用多路控制方式及夜间值班照明回路。园林照明应采用定时控制器控制。

  存在问题8:户内的总开关比管井内的电源开关容量大,如果用户内电器短路故障时,造成电器开关越级跳闸,造成恢复困难,业主投诉。

  解决措施:户内总开关整定值不应大于上级开关,户箱总开关选用断路器。

  存在问题9:部分户外的配电箱、柜未具备防水功能。

  解决措施:设计应注明IP防护等级,采购时严格按照设计定货。

  存在问题10:电缆线埋深大部分达不到设计要求。

  解决措施:加强监理工作力度,埋深应符合设计要求。

  存在问题11:草坪灯、地灯施工埋深较浅,穿管采用PVC防护效果差

  解决措施:施工时需按设计要求并采用重型PVC线管。

  存在问题12:部分线管预埋处的楼板开裂。

  解决措施:凡是PVC线管通过的地方,板筋下用钢丝网加强,防止开裂;尽量避免线管集中布置,尽可能间隔一定距离。

  存在问题13:地埋管线接头多,易发生故障且难寻找。

  解决措施:保护管内电缆不允许有接头,需做接头时须按施工规范施工。

  弱电部分

  存在问题14:规划设计时应避免弱电箱(包括其他公共设施)在业主院内

  解决措施:在确定规划平面后应及时进行其他专业的设计,规划时预留公共设施的安装位置。

  存在问题15:红外系统在使用中受到庭院围墙中绿化的遮挡,不能达到其真正功效

  解决措施:弱电系统专业公司在设计中红外探测装置设置位置与景观相关专业在施工图出图前进行沟通并确认。以避免外围绿化植物遮挡,保证红外装置防范功能。

  存在问题16:消防报警系统,有些线路没有线号回路编号的问题。

  解决措施:对于总线回路、电源回路、电话回路、广播回路、多线联动控制回路等,每个回路及分支回路均需设计线号,以便于安装调试及维修查线。

  存在问题17:消防梯、客梯轿厢内的紧急呼叫系统,不能作为三方通话使用,现轿厢内的应急电话,因数部应急电话通过一条消防电话线路连通,通话质量不能保证;电话无编码定位,无法确认求救源,并不能实施快速救援;应启用电梯内的紧急呼叫系统,采用屏蔽线路与监控中心或消防中心对号连通,并准确定位,确保通话质量,达到快速救援目的。

  解决措施:设计预留管线,满足三方通话,增加带地址码手报并带电话扦孔。

  存在问题18:小区出入口未设可视对讲机,小区入口保安与业主联系不方便,不便于安防管理。

  解决措施:小区出入口安装可视对讲主机,以便访客在小区入口与业主联系,并确认准许进入。

  存在问题19:车库内进入各楼的门未设置门禁、可视对讲系统。

  解决措施:增加相应的安防系统。

  存在问题20:部分弱电系统(包括消防报警)未设专用防雷保护装置。

  解决措施:强弱电系统均增加浪涌保护装置,与防雷保护系统综合设计。

  存在问题21:小区入户电话容量不够,竖井内各户只预留2个号码位,业主报增时无法满足需求。

  解决措施:公寓式建筑在总容量上按每户2.5个号码预留。

  存在问题22:部分的中控消防、闭路电视监视系统包括摄象机未采用集中供电方式,只就近所取电源;在管理过程中发现电源被人为拔掉,导致工作中断。

  解决措施:采用集中供电方式,设备系统应配备应急备用电源(双路互投)。

  存在问题23:住宅入户大堂和电梯轿厢要考虑增加视频弱电线路,可播放营销及其它广告。

  解决措施:同意,采用其做法。

  存在问题24:弱电管线施工质量不好,穿线困难甚至穿不过

  解决措施:施工时须按施工规范进行,管线的配件齐全。

  综合部分(13大问题)

  存在问题1:防水--屋面中管道穿越楼板、屋面处渗漏问题

  解决措施:按规定选用和埋设套管;套管处要用沥青麻丝和防水油膏充填。

  存在问题2:设备房缺少大样图的问题

  解决措施:设备房、管井房提供详细的设备平面布置图及剖面大样图。

  存在问题3:水、电、通风空调专业管线冲突。

  解决措施:在地下室,通风空调的风管及管道、给排水管道、电缆桥架、金属线槽、母线槽等须标注其安装位置及高度。

  存在问题4:有时设计选用的设备为独家生产的,如水箱自洁器,可能会加大工程成本或质量隐患的问题。

  解决措施:建议设计选用成熟的通用设备和产品,以利于形成竞争择优选用。

  存在问题5:有的楼盘出现线管在厨房烟道口处通过,造成无法安装排风管。

  解决措施:在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时设计须标出管线的准确位置并避免冲突。

  存在问题6:低压配电室内的配电柜,未预留基础座

  解决措施:应增设基础座,室内的电缆沟与排水沟分离。

  存在问题7:水泵房(生活水房、中水房)内的排水沟,应满足水箱跑、溢水时的排水量。

  解决措施:设计应进行计算,确定合理的排水沟断面尺寸。

  存在问题8:部分水箱的液位控制系统经常出现故障,出现严重溢水情况。

  解决措施:选用可靠的液位控制系统,报警信号引到值班室。

  存在问题9:电梯因停电出现困人现象,造成业主投诉。

  解决措施:增加自动平层功能(加应急EPS电源)。

  存在问题10:旧楼盘的电梯均采用单控方式,增加了电梯的运行费用和业主的等候时间。

  解决措施:采用群控方式。

  存在问题11:电梯机房夏天的室内温度很高,机房内的通风设备不能降

低室内温度,造成电子设备不能正常工作。

  解决措施:机房内增加空调机。

  存在问题12:设备房未预留承重钩,不利于重型机械设备的拆装维修。

  解决措施:设备机房内按需要预留承重钩(结构增加埋设件)。

  存在问题13:施工破坏管道现象严重

  解决措施:各种管道应设置标志

采编:www.pmceo.cOm

篇2:智能建筑设计面临问题建议

  智能建筑设计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1.存在的问题。目前,国内已投入使用的智能建筑中,有的"智能"水平低,智能系统运行不良,业主和用户不满。在形成这一结果的许多原因中,设计是主要原因。

  (1)对智能建筑的认识与理解存在片面性和误区。许多建设单位对智能建筑的期望过高,通常都号称"跨世纪"、"世界一流"、"几十年不落后"等等,过分听信设备供应商,盲目求新、求全,提出大大超过建筑物功能与规模实际的智能化要求。

  (2)国内有些设计人员不熟悉智能化设备的技术与智能建筑设计的方法,因而不能完备地完成智能建筑的整体设计。也有些业主转而请境外设计,出了高价,也无满意效果,甚至不少境外设计也并非智能建筑设计的行家,图纸与设计文件低于国内水平,而且境内外的设计方法与工程施工、承包方式有很大差别,结果却无法实施。

  (3)不重视智能建筑的规划设计和技术、产品的配合选择。有些建设、设计单位误以为只要各种"一流产品"堆积起来,就可能成为一流的智能大楼,缺乏"系统集成"概念,因缺少智能系统规划设计、技术和产品选择、盲目上马,造成不良效果。

  2.须采取的措施。

  (1)设计资质的确认。鉴于智能建筑系统的先进性和复杂性,此类工程只能由具备"智能建筑设计许可证"的甲级设计院承担。这种"设计许可证",要通过技术、经济与管理水平考核,对确有能力设计智能建筑的甲级设计单位才能颁发。

  (2)建设工作。建设单位应该在立项报告中说明智能化系统要达到的功能要求、标准、投资、能耗的估计以及解决的对策,立项报告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方能委托设计。在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如果没有充分的理由,也没有经过批准,不能任意提高或降低要求和标准。

  (3)智能建筑设计标准的建立。从现行的标准与规范来看,多是20世纪80年代制定的,涉及自动控制、通信、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卫星通信等高新技术领域少。在工程建设中,业主、设计师、承包商、供应商在工程实施中,仍感觉到缺乏统一的语言进行交流,无法从现行的标准与规范中,正确地选用适宜的内容指导智能建筑的建设行为。因此,应根据智能建筑的特点,系统地整理、修改与补充现行的标准与规范,以使之有效地指导智能建筑的设计。建立专门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与规范,已十分迫切。

  (4)设计内容与职责。设计内容包括:系统的设计与设备的选型;施工的配合;系统集成商所做的系统深化设计的指导、协调和监督;系统建成后的试运行、验收以及物业管理;培训工作等。由于智能建筑涉及到众多的高技术及其产业,设计院不能"包打天下",设计院的主要职责是智能建筑结构的设计与自动化系统的集成,即全部建筑、结构设计和除弱电以外的机电水等系统的设计,均由设计院完成。对于弱电系统,由于其涉及面广,难度大,很难要求建筑设计院全面掌握,故建筑设计院需负责总体方案与系统设计、并配合承包单位完成弱电系统的技术与施工设计。

  (5)智能化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

  ①从我国国情出发。对于智能化建筑系统工程的设计,应符合我国国情,从使用功能和现实需要出发,认真考虑建筑近期和远期使用功能和投资能力,以经济实用和持续发展的眼光,做好智能化建筑工程的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并做好设备、技术的选型配套工作。

  ②从用户需求分析着手。认真做好用户需求分析、系统功能设置分析、系统设计、施工深化设计等环节的工作,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维修管理方便、又要留有可扩充的余地。

  ③投资优化。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目前尚不可能大量兴建高档智能化大楼。这就要求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必须考虑项目投资的因素,做好最优化设计。

  ④建立应用信息处理系统。未来建筑的智能化是必然趋势,建筑结构设计应按智能大厦标准,尽量建成楼宇自动化、综合布线系统、程控电话与卫星等通信系统和提高工作效率必不可少的公用信息处理系统,重点投资到3A系统,即可提高大楼的"智商系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