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经理人

CCA2102:《成本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官方解释:提高成本因素改进

4040

CCA2102:《成本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官方解释:提高成本因素改进

  CCA2102:20**《成本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官方解释:提高成本因素改进

  9.3.3提高成本因素改进

  标准条文

  组织应在成本设计、成本发生和成本管理体系过程中,持续、全面、系统和充分地识别并确定提高成本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成本改进方案消除这些提高成本因素,以持续改进成本水平的合理性和稳定性。

  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文件化的程序,并规定提高成本因素控制的职责和权限以及过程要求,以确保提高成本因素得到识别、确定、核算、风险评价、报告、调查、处置和消除。

  组织在确定提高成本因素时,最高管理者应确保认可成本的合理性。

  组织在建立成本目标时,应考虑这些提高成本因素所带来的风险和控制的程度及其效果(见6.3.2)。

  提高成本因素包括成本事件和不合格,但对不合格的控制组织应按8.6的要求进行。

  为消除提高成本因素所策划和实施的成本改进方案应是文件化的,并确定:

  a)预期的结果;

  b)为实现预期所赋予的有关职能和各层次的职责和权限;

  c)为实现预期所采取的改进措施、方法和时间表;

  d)成本改进方案实施情况的跟踪、检查和责任的追究。

  成本改进方案在实施前应得到评审和批准,以确保方案的有效性和适宜性。必要时,应针对组织的活动、产品、服务、项目或运行条件的变化对成本改进方案进行修改或更新。

  提高成本因素识别、确定、风险评价和改进方案实施的记录应予以保持(见4.3.4)。

  目的和意图

  组织成本管理的核心就是把成本降到尽可能低的水平并保持已降低的成本水平。降低和保持成本水平的过程就是消除提高成本因素和发挥成本优势的过程。识别和确定提高成本因素和成本优势是这些过程的前提和依据。本要素条款给出了提高成本因素改进的方法和要求。

  理解要点

  ●提高成本因素(CCA2101:20**标准第2.2.1条)是提高成本的原因和条件。提高成本因素包括浪费源(提高成本的原因)和浪费(提高成本的条件)。

  ●浪费(CCA2101:20**标准第2.2.2条)是指资源的非预期使用或使用和控制不当或没有节制(控制)或这些情况的组合。在没有数量基准的情况下,识别和确定浪费,与人的认识程度相关。浪费与系统状态相关,如汽车燃料的浪费可能与汽车本身的状态相关。浪费在过程中产生,如设计、采购、生产、安装、销售、服务等过程。

  ●浪费源(CCA2101:20**标准第2.2.3条)是浪费的发生源。发生源是指产生浪费的根源,一般存在于组织的场所、设备、装备、活动、事件、人员的意识和行为等方面。

  ●浪费和浪费源是同时存在的,有浪费就有浪费源;反之,有浪费源就会产生浪费。所以,组织应同时对这两方面进行识别、确定、分析和控制。

  ●提高成本因素可能来自组织内部(如浪费行为),也可能来自组织外部(如供方提供产品的紧急涨价)。

  ●造成提高成本的原因和条件有人的因素(如因管理不善而导致的提高成本因素),也有物的因素(如因机器设备能力不足而导致的提高成本因素)。人的因素通常被称为主观因素,物的因素通常被称为客观因素。对提高成本因素的性质,人们认识的角度或目的不同,其所属的类别也就不同。提高成本因素的类别一般有:

  内部因素/外部因素;

  主观因素/客观因素;

  人的因素/物的因素;

  重要因素/一般因素;

  定性因素/定量因素;

  现存因素/潜在因素;

  长期因素/短期因素;

  一次性因素/经常性因素;

  直接因素/间接因素;

  固定因素/变动因素;

  人为因素/自然因素;

  预期因素/非预期因素;

  连续性因素/非连续性因素;

  循环性因素/非循环性因素;

  技术性因素/非技术性因素;

  系统性因素/非系统性因素;

  区域性因素/非区域性因素;

  季节性因素/非季节性因素;

  可确定因素/不可确定因素;

  可追溯因素/不可追溯因素;

  可控制因素/不可控制因素;

  可发展因素/不可发展因素。

  (不限于此)

  理解上述分类有助于管理者:

  提高对成本因素性质的认识和理解;

  开阔视野,确保提高成本因素得到全面、系统、充分和准确地识别和确定;

  评价提高成本因素所带来的风险程度(见3.5.6风险评价);

  制定和实施《成本控制方案》,以消除或减少提高成本因素;

  提高成本意识,更新成本理念。

  ●组织识别和确定提高成本因素应:

  持续。作为活动应定期开展,持续地识别和确定。

  全面。识别的范围应全面,不留盲区或死角。

  系统。识别和确定组织所有过程中的提高成本因素。

  充分。在持续、全面和系统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找出提高成本因素。

  ●识别和确定提高成本因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经营决策;

  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技术、方法、时间和空间等资源;

  产品实现、服务提供、管理与控制、后勤保障等过程;

  质量、安全、环境、财务、市场等现状;

  经营模式、运作方式、管理制度等机制;

  整个供应链和价值链;

  所采用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时机;

  沟通的有效性(包括:内部沟通和外部沟通)。

  ●识别和确定提高成本因素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现


场勘察;

  专题访谈;

  散发调查表;

  成本分析会;

  头脑风暴法;

  合理化建议;

  数据分析(如:比较分析、动态分析等);

  内部审核;

  活动检查;

  成本管理小组活动;

  管理评审;

  专家诊断。

  (不限于此)

  ●组织应在成本设计、成本发生和成本管理体系过程中,持续、全面、系统和充分地识别并确定提高成本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成本改进方案消除这些提高成本因素,以持续改进成本水平的合理性和稳定性。组织识别和确定提高成本因素的方法应:

  具有有效性。可以确保提高成本因素和成本优势得到识别和确定,并满足持续、全面、系统和充分的要求;

  具有科学性。能够在识别和确定过程中去伪存真;

  具有针对性。能够针对提高成本因素和成本优势的范围和性质进行识别和确定;

  具有时效性。能够确保识别和确定的时效性;

  具有主动性。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

  ●组织应建立、实施和保持文件化的程序,并规定提高成本因素控制的职责和权限以及过程要求,以确保提高成本因素得到识别、确定、核算、风险评价、报告、调查、处置和消除。

  ●组织在确定提高成本因素时,最高管理者应确保认可成本的合理性。成本具有认可和不认可的特性。认可成本(CCA2101:20**标准第2.2.4条)是指管理者最终认为应该发生的成本。不认可成本(CCA2101:20**标准第2.2.5条)是指管理者最终认为不应该发生的成本。这种“认为”是对成本合理性的认识和判定,这种认识和判定体现在成本应不应该发生?如果应该发生,那么应该发生多少?应该由谁来发生?应该何时发生?应该在何地发生?等方面,并受管理者认识程度的影响。“最终认为”是指发生成本以后的最终认可或不认可。组织在确定提高成本因素时应考虑成本的认可和不认可状态,认可成本不一定是合理的成本,不认可的成本一定是提高成本因素。一旦成本被认可,最高管理者应确保认可成本的合理性和适宜性,防止认可成本给组织带来风险。

  ●组织在建立成本目标时,应考虑这些提高成本因素所带来的风险和控制的程度及其效果(见6.3.2)。提高成本因素的存在影响组织的成本水平,组织应评价这些影响所带来的风险程度。组织在制定成本目标时应考虑这些风险和对这些风险进行控制的程度及效果,也就是说成本目标中应包括消除提高成本因素的目标。

  ●成本风险(CCA2101:20**标准第2.3.2条)是指提高成本情况的发生所带来的风险。“带来的风险”有两个特性:一是可能性,是指所带来的风险的概率;二是严重性,是指所带来的风险和后果的严重程度。风险就是这两个方面的总体反映。组织提高成本的情况是经常的、多方面的。所以,成本风险也是经常的存在的,也是多方面的。

  ●风险评价(CCA2101:20**标准第2.3.4条)是指评估风险程度以及确定成本风险是否可容许的过程。风险评价的目的就是充分认识风险程度和组织承受风险的能力,并通过权衡来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以便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来消除降低现存的或潜在的成本风险。风险评价主要应针对提高成本情况的发生所带来的危险和后果的可能性和严重性进行。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风险进行分析评估,确定其大小或严重程度。二是将风险与成本要求进行比较,判定其是否可以接受。

  ●提高成本因素的存在,能影响组织的成本水平和成本目标的实现,组织应对这些影响所产生风险的程度进行评价,为制定和实施《成本改进方案》提供必要的输入,以确保控制、消除或降低成本风险和实现成本目标。

  ●提高成本因素的性质不同,所产生的风险程度也就不同,组织在设置风险级别时应考虑并确定经常性浪费和一次性浪费的严重程度,并对提高成本因素所浪费或损失的严重程度进行风险分级和排序。风险级别的设置组织应按其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要进行规定。严重程度是指浪费或损失影响组织成本水平和成本目标实现的程度,对严重程度的评价和判定取决于管理者的认识程度。

  ●提高成本因素包括成本事件和不合格,但对不合格的控制组织应按8.6的要求进行。成本事件(CCA2101:20**标准第2.www.pmceo.com2.10条)是指导致或可能导致提高成本的重大情况。何为重大情况?组织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规定,如重大决策失误、大量资金沉淀、人身伤亡安全事故、环境事故、劳资纠纷、原材料紧急涨价和自然灾害等。成本事件的发生有的是人为的(如重大决策失误),有的是自然的(如自然灾害);有的来自于组织内部(如人身伤亡安全事故),有的来自组织外部(如原材料紧急涨价);有的是可预见的(如人身伤亡安全事故),有的是不可预见的(如有些自然灾害或战争)。认识这些性质有助于管理者识别和预防成本事件的发生。成本事件本身是提高成本因素,当某些提高成本因素被管理者认为或判定为重大的提高成本情况时,这些提高成本因素应上升为成本事件来进行控制。

  ●为消除提高成本因素所策划和实施的成本改进方案应是文件化的,并确定:

  a)预期的结果;

  b)为实现预期所赋予的有关职能和各层次的职责和权限;

  c)为实现预期所采取的改进措施、方法和时间表;

  d)成本改进方案实施情况的跟踪、检查和责任的追究。

  ●成本改进方案(CCA2101:20**标准第2.8.5条)是指为消除提高成本因素和发挥成本优势所采取的措施的文件。其目的就是消除提高成本因素和发挥成本优势,以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成本改进方案是成本策划的结果,应针对提高成本因素和成本优势逐一制定。

  ●组织在策划和制定成本改进方案时应综合考虑提高成本因素和成本优势的性质;提高成本因素的风险程度和成本优势的利益程度;成本方针和目标的要求;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对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影响程度;人员素质情况和履行控制职责的难度;改进方案的可行性、有效性和时机;持续改进活动;实施和实现成本改进方案所需资源的提供。

  ●成本改进方案在实施前应得到评审和批准,以确保方案的有效性和适宜性。必要时,应针对组织的活动、产品、服务、项目或运行条件的变化对成本改进方案进行修改或更新。

  ●提高成本因素识别、确定、风险评价和改进方


案实施的记录应予以保持(见4.3.4)。

  ● 成本控制方案和纠正措施的区别(见下表)

  成本改进方案和纠正措施的区别

  成本改进方案

  纠正措施

  概念

  活动时机

  目的

  对象

  依据

  工作重点

  活动

  活动时间

  结果

  逻辑关系

  执行人员

  为消除提高成本因素和发挥成本优势所采取的措施。

  识别和确定提高成本因素和成本优势之后

  消除或减少提高成本因素和发挥成本优势

  提高成本因素和成本优势

  提高成本因素和成本优势报告或清单

  改善成本水平。主要是处置

  改善成本水平(降低成本)

  较长

  降低成本

  成本改进方案包含纠正措施

  成本工程师和管理人员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不合格发生之后

  消除实际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

  实际不合格原因

  不合格报告

  改善成本管理水平。主要是分析原因

  改善管理水平

  较短

  不再发生不合格

  纠正措施不包含成本改进方案

  责任人员和管理人员

  与其他要素条款间的相互关系

  提高成本因素改进涉及所有要素条款。

www.pmCeo.com 物业经理人网

篇2:CCA2102:《成本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官方解释:预防和纠正措施

  CCA2102:20**《成本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官方解释:预防和纠正措施

  9.3.2预防和纠正措施

  标准条文

  组织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消除潜在不合格或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发生或再发生。

  组织应编制、实施和保持文件化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的要求:

  a)确定潜在不合格或不合格的原因;

  b)评价防止不合格发生或确保不合格不再发生的措施的需求;

  c)采取预防或纠正措施,并实施所采取的措施;

  d)验证和确认所采取的预防或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e)评价所采取的预防或纠正措施(见9.4)。

  为消除潜在或实际不合格原因而采取的任何预防或纠正措施,应与不合格的影响程度和风险相适应。

  组织应识别和实施因预防或纠正措施而引起的任何文件的更改。

  由预防或纠正措施所引起的任何记录应予保持(见4.3.4)。

  目的和意图

  制定和实施预防和纠正措施是预防和消除潜在不符合或不符合原因的重要手段,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不合格的发生和重复发生。本要素条款给出了预防和纠正措施的控制要求。

  理解要点

  ●组织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以消除潜在不合格或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发生或再发生。

  ●预防措施(CCA2101:20**标准第2.13.6条)是指为消除潜在不符合或其他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一个潜在不符合可能存在多个原因,采取预防措施的目的就是消除潜在不符合的原因,预防潜在不符合的发生。预防措施的对象是潜在不合格。就成本管理体系而言,组织应对体系活动和成本水平等潜在不合格、潜在的成本事件以及潜在的提高成本因素均应采取预防措施,以消除其原因,并防止其发生。成本管理体系中对预防措施提出了基本要求,体现了预防为主的管理思想,也是组织成本管理体系自我改进和自我完善以及防患未然的需要,是降低和控制成本,满足管理者、顾客、相关方以及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保证成本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其有效性的重要手段。组织采取预防措施的前提是识别潜在的不合格和潜在的成本事件。一般情况下组织在成本方面的潜在问题是很多的,对此,组织应充分识别和确定,并确保采取预防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以减少或消除因潜在不合格和潜在成本事件的发生所造成的浪费或损失,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

  ●纠正措施(CCA2101:20**标准第2.13.4条)是指为消除已发现的不符合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一个不符合可能存在多个原因,采取纠正措施的目的就是消除不符合的原因,防止不符合的再发生。成本管理体系同其他管理体系一样对未满足要求所导致的不合格(不符合)均应采取纠正措施。就成本管理体系而言,组织应对体系活动和成本水平等不合格、成本事件以及提高成本因素均应采取纠正措施,以消除其原因,并防止再发生。成本管理体系中对纠正措施提出了基本要求,这是组织成本管理体系自我改进和自我完善的需要,是降低和控制成本,满足管理者、顾客、相关方以及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保证成本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其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纠正和纠正措施的区别(见下表)

  纠正和纠正措施的区别

  纠正

  纠正措施

  目的

  实质

  结果

  工作重点

  工作顺序

  消除实际不合格

  消除现象(治标)

  不合格可能会再次发生

  处置

  前

  消除实际不合格原因

  消除原因(治本)

  不合格不再发生

  分析原因

  后

  ●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是有区别的(见下表)

  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的区别

  纠正措施

  预防措施

  活动时机

  目的

  ___

  对象

  依据

  ___

  活动时间

  结果

  执行人员

  不合格发生之后

  消除实际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

  实际不合格原因

  不合格报告

  ___

  较短

  不再发生不合格

  责任人员

  不合格发生之前

  消除潜在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发生

  潜在不合格原因

  数据分析的结果、评审结果、成本记录

  较长

  不发生不合格

  管理人员

  ●组织应编制、实施和保持文件化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的要求:

  a)确定潜在不合格或不合格的原因;

  b)评价防止不合格发生或确保不合格不再发生的措施的需求;

  c)采取预防或纠正措施,并实施所采取的措施;

  d)验证和确认所采取的预防或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e)评价所采取的预防或纠正措施(见9.4)。

  ●已发生的或潜在的事件和不符合的原因可能来自:领导不重视;人员缺乏成本意识和责任感;成本发生过程失控;未严格执行www.pmceo.com文件或程序和文件规定不当;缺少程序和文件或使用文件不当;计划安排不当;职责和权限分配不当、规定不清楚或未履行其职责和权限;缺乏培训;严重缺少资源;对供方控制不当或失控;审核、检查和监督不够,考核不严,赏罚


不明等方面。

  ●制定预防措施应针对潜在事件和不符合的原因制定,制定时应根据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优先顺序,必要时应考虑吸收有关方面的专家参加,研究潜在事件和不符合的发展趋势,防止发生事件和不符合,确定相关责任部门和活动接口,对较长时期的预防措施应安排实施计划和时间表。

  ●制定纠正措施应针对事件和不符合的原因制定,研究事件和不符合不再发生的措施的需求?应确定相关责任部门和活动接口,方向明确,方法得当,按规定的时限完成。

  ●为消除潜在或实际不合格原因而采取的任何预防或纠正措施,应评价采取措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与不合格的影响程度和风险相适应。

  ●组织应识别和实施因预防或纠正措施而引起的任何文件的更改。成本管理体系文件和成本水平文件的不适宜可能导致产生不合格的原因。因此,组织在制定和实施预防和纠正措施的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对这些文件的更改,组织应识别这些文件的更改需求,并按4.3.3的要求进行控制。

  ●由预防或纠正措施所引起的任何记录应予保持(见4.3.4)。

  与其他要素条款间的相互关系

  纠正和预防措施可能涉及到所有要素条款,是所有要素条款实现持续改进的具体体现。

篇3:CCA2102:《成本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官方解释:持续改进

  CCA2102:20**《成本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官方解释:持续改进

  9.3持续改进

  9.3.1总则

  标准条文

  组织应持续改进成本动量、成本水平、成本发生过程和成本管理体系有效性。

  目的和意图

  组织应采用适当的方式实现持续改进,以增强成本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成本水平满足要求的能力。本要素条款给出了持续改进的控制要求。

  理解要点

  ●组织应持续改进成本动量、成本水平、成本发生过程和成本管理体系有效性。

  ●持续改进(CCA2101:20**标准第2.6.12条)是指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制定改进目标和寻求改进机会的过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该过程使用审核发现和审核结论、成本分析、业绩评价或其他方法,其结果通常导致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改进的重点是改善成本水平和提高成本管理能力。持续改进要求组织不断地寻找进一步改进的机会,并采取适当的改进方式。改进的途径可以是日常的改进活动,也可以是突破性的改进项目。

  ●在成本方面的持续改进主要包括成本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改进和成本水平的改进两个方面。其改进的基本要求是依靠成本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持续改进来促进成本水平的不断改进;其改进的规律是上述两方面的问题越改越少和越改越小;其改进的目的就是组织在成本方面不断追求卓越,使成本管理提升到更高的水平,同时使成本水平尽可能的低。其改进的基本原理是首先改进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较大的问题、影响成本水平的问题和人的主观意识问题。

  ●组织应利用成本战略方针的贯彻和落实、成本目标的制定和实施、成本策划(包括成本管理体系策划和成本水平策划)、成本改进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成本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成本核算、体系审核、成本分析、预防和纠正措施、业绩评价、成本激励、顾客及其他相关方的要求或期望等活动或信息持续改进成本动量、成本水平、成本发生过程和成本管理体系有效性。

  与其他要素条款间的相互关系

  持续改进涉及所有要素条款。

篇4:CCA2102:《成本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官方解释:成本分析

  CCA2102:20**《成本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官方解释:成本分析

  9.2成本分析

  标准条文

  组织应对成本分析过程进行策划,以确定成本分析的需求、时机、技术、方法、职责和权限以及过程要求,并按策划的安排,识别、确定、收集和利用适当的成本信息,采用适宜的技术和方法进行成本分析,以证实成本水平的合理性和稳定性以及成本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评价在何处可以改善成本动量和作业能力以及持续改进成本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成本分析的输出应提供与以下方面有关的信息:

  a)成本管理体系和成本控制的业绩,包括主动性业绩和被动性业绩;

  b)影响成本动量合理性和稳定性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及程度;

  c)成本水平的发展趋势及规律,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

  d)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和结果;

  e)供方的成本保证能力和成本水平(见7.6)。

  成本分析的记录和报告应予保持(见4.3.4)。

  目的和意图

  成本分析是为了证实成本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评价在何处可以减少浪费、降低成本和持续改进成本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一步改善成本水平。本要素条款给出了成本分析控制的要求。

  理解要点

  ●组织应对成本分析过程进行策划,以确定成本分析的需求、时机、技术、方法、职责和权限以及过程要求,并按策划的安排,识别、确定、收集和利用适当的成本信息,采用适宜的技术和方法进行成本分析,以证实成本水平的合理性和稳定性以及成本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评价在何处可以改善成本动量和作业能力以及持续改进成本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成本分析(CCA2101:20**标准第2.6.19条)是指收集和利用成本信息,剖析和揭示成本规律,致力于增强满足成本要求的能力。成本分析是成本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是以审核的结果和成本核算所提供的信息为基础,并结合成本计划、动量标准、资源预算、统计、技术等数据资料,按照一定的原则和采用一定的方法对成本管理体系和影响成本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产生事件、不符合和成本升高的主要原因,并采取适当的纠正和纠正措施,以消除这些原因。此外,成本分析活动还应包括发现、认识和研究成本发生和构成的规律以及成本的发展趋势。

  ●为了证实成本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评价降低成本和成本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需求,组织应确定、收集和利用适当的成本信息,并选择和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成本分析。组织应识别和确定用于分析的成本信息,这些信息可来源于组织内部监视和测量活动、成本发生过程、与顾客和供方有关的过程以及组织外部市场、竞争对手和相关方等方面。组织应明确信息搜集的渠道、方法和频次,并确保通过成本信息系统获得所需成本信息。成本信息应www.pmceo.com是真实、准确、充分和适宜的。

  ●组织应对所搜集的成本信息进行分析,不仅有归口部门的分析,相关的各部门和有关人员也需要开展分析。组织应识别、选择和采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包括统计技术。成本分析的方法一般包括对比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等。

  ●对比分析法是根据实际成本水平与不同时期的成本水平或不同的成本指标进行对比,从而揭示成本差异和分析差异产生原因的一种方法。在对成本进行对比分析过程中常见的对比有:

  ——本期实际与本期计划的对比,包括与预算和标准成本的对比;

  ——本期实际与上期实际的对比;

  ——本期实际与历史同期最好水平的对比;

  ——本期实际与标杆实际水平的对比;

  ——本期实际与竞争对手实际水平的对比;

  ——本期实际与国内外同类型企业的先进水平的对比;

  ——本期实际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对比。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了解成本的升降变化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和规律,找出差距、查明原因,采取进一步改进的措施。在进行对比分析时,应注意与对比对象的可比性,使对比的结果更能说明问题和更符合实际。

  ●因素分析法是将某一综合问题或指标分解为若干相互关联的因素,通过研究和测定这些因素判定出对这一综合问题或指标的影响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在成本分析中采用因素分析法,就是将构成成本的各个因素进行分解,测定每个因素对成本计划完成情况的影响程度,并分析其原因,采取进一步改进的措施。如影响材料成本差异的因素可能存在供方选择、采购质量、采购价格、材料检验和试验、材料发放和领用、消耗定额或标准成本、工艺加工方法、人员操作技能等因素。组织应采用因素分析法对这些因素进行深入地分析,就能找到真正原因和判定这些原因的影响程度。

  ●相关分析法是在分析某个问题或指标时,将与该问题或指标相关的其他问题或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其相互关系或相关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一个组织经济指标是很多的,也可以说是一个指标体系,在这个指标体系中,指标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关系,如果一个指标发生了变化,受其影响的其他相关指标也能随之发生变化。例如产品产量的变化,会引起产品成本和销售收入的变化;而产品成本和销售收入的变化,又会引起利润的变化等。利用相关分析的方法,可以找出相关指标之间规律性的联系,研究如何降低成本,达到为成本管理服务的目的。

  ●通常情况下,上述三种成本分析的方法是同时存在的,如进行对比分析后,对找出的差距、差异或不足,采用因素分析法分析这些差距或不足是哪些因素影响的,这些因素之间又存在着什么关系,需要用相关分析法进行分析等。

  ●必要时组织应编制成本分析指导书和统计技术应用指导书,对成本分析的方式、方法、时机和频次以及统计技术的应用等做出规定,以确保成本分析的有效性。

  ●成本分析的输出应提供与以下方面有关的信息:

  a)成本管理体系和成本控制的业绩,包括主动性业绩和被动性业绩;

  b)影响成本动量合理性和稳定性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及程度;

  c)成本水平的发展趋势及规律,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


  d)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和结果;

  e)供方的成本保证能力和成本水平(见7.6)。

  ●成本分析的记录和报告应予保持(见4.3.4)。

  与其他要素条款间的相互关系

  成本分析为9.3.2预防和纠正措施和9.3.3提高成本因素改进提供输入。

篇5:CCA2102:《成本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官方解释:分析和改进要求

  CCA2102:20**《成本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官方解释:分析和改进要求

  9分析和改进要求

  9.1总则

  标准条文

  组织应策划并实施分析和改进的过程,以持续改进成本水平、成本发生过程和成本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目的和意图

  一个组织的成本管理体系应建立有效的自我完善和自我改进机制,以便能够及时获得有关成本水平和成本管理体系业绩的信息,通过分析和评价这些信息,找出问题的原因和发展趋势,为成本管理体系和成本水平的持续改进提供输入,确保成本管理体系和成本水平持续地满足要求,为组织和顾客创造更高的价值。本要素条款给出了成本管理体系分析和改进的总体要求。

  理解要点

  ●组织应策划并实施分析和改进的过程,其中包括成本管理体系的分析和改进(如成本管理体系不符合原因分析和改进、成本目标实现情况的分析和改进等)和成本水平的分析和改进(如本-量-利分析、成本动量和差异分析、敏感分析等)。

  ●分析和改进的目的就是为了持续改进成本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从而改善不期望的成本水平和保持期望的成本水平。

  与其他要素条款间的相互关系

  本条款为成本管理体系所有要素条款的实施提出了分析和改进的总体要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