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经理人

建筑安装工程公司一体化管理手册:产品实现

3512

建筑安装工程公司一体化管理手册:产品实现

  建筑安装工程公司一体化管理手册:产品实现

  1产品实现策划

  1.1公司建立并保持《产品实现策划控制程序》,规定了产品实现的策划内容、输出形式、评审要求、与顾客沟通的内容和方式,以确保产品实现的策划与一体化管理体系其他过程的要求相一致。

  1.2公司工程项目管理部是产品实现策划的主控部门。

  1.3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对产品实现过程进行策划。产品实现的策划

  包括以下内容:

  a)确定工程项目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目标和要求;

  b)确定工程产品实现所需的过程及重要环境和风险因素,并建立工程施工所需要的文件以及所需提供的各种资源。

  c)确定工程产品的验证、确认、监视、检验和试验活动,以及验收准则。

  d)确定所需要的各种记录,以证实过程运行和工程产品符合要求,记录要充分完整。

  1.4产品实现策划结果以项目管理计划、施工组织设计、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作业指导书等形式输出,由项目经理部负责编制,并按规定的程序报批与实施。

  1.5当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不适于策划结果时,应及时对项目管理计划中的有关内容进行修改,修改过程按照《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1.6项目经理部对产品实现过程中所涉及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因素有关的运行和活动执行《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

  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公司建立并保持《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规定了对顾客的要求加以识别、确定和评审,并及时安排与顾客沟通,以确保顾客满意。

  2.1合同签订前,公司通过投标、报价、合同评审、合同洽谈、市场调研、收集有关法律、法规等活动,识别顾客的要求。顾客的要求包括:

  a)顾客对工程已明确的要求,包括交付及交付后活动的要求;

  b)顾客未明确的要求,但规定的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需的要求;

  c)公司应识别并确定与产品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及公司确定承担的任何附加要求,如创优等;

  d)环保和劳保要求。

  2.2与产品有关的评审

  公司在接受合同前应组织有关人员对产品要求进行评审,以确保顾客的要求得到解决,评审内容和要求:

  a)产品要求已明确;

  b)与投标不一致的要求已作出处理并得到解决;

  c)公司具有满足合同要求的能力;

  d)评审结果及评审所引起措施的记录应予以保存;

  e)对顾客以口头方式提出的要求,市场营销部以书面的形式予以记录,并请顾客进行确认;

  f)产品要求发生变更时,经营部或项目经理部以合同变更的形式记录变更内容,并将变更通知单发放至各有关单位和部门。

  2.3顾客沟通

  公司在项目投标、施工过程、竣工交付、保修阶段对与顾客的沟通作出

  安排。沟通的信息和方式包括:

  a)工程信息、产品要求;

  b)合同、口头协议执行情况;

  c)设计变更,工程业务联系单的传递和反馈;

  d)顾客反馈,包括顾客的抱怨;

  e)沟通的方式可为工作例会、往来函件和工程洽商等。

  3设计和开发

  公司对该条款进行了删减。

  4采购

  公司对采购过程进行控制,建立并保持《物资采购控制程序》、《工程分包控制程序》、《劳务供方控制程序》以确保采购产品的质量要求、交付和服务等方面符合规定要求。公司工程项目管理部、机动分公司、经营部、人力资源部是采购的主控部门。负责物资(设备)、工程分包、劳务分包的采购和过程控制。

  4.1物资采购

  4.1.1公司建立并保持《物资采购控制程序》

  4.1.2采购物资包括材料、半成品、施工机械等。工程项目管理部根据采购的物资对随后的产品实现或最终产品的影响,确定采购物资的控制类型和程度,规定了采购控制流程,制定了物资采购的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准则,以确保物资采购符合规定的要求。《对相关方施加影响控制程序》,对采购过程所涉及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进行控制,对可能影响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物资供方、工程分包方、劳务供方等相关方施加影响,确保采购的物资供方、工程分包方、劳务供方符合规定要求。

  4.1.3工程项目管理部制定物资采购的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的准则,由采购单位根据准则组织实施并确定合格供方名录,工程项目管理部进行监督检查。

  4.1.4项目经理部根据相关信息确定采购要求,制定适用的采购文件(采购合同、采购计划、委托协议等)并进行审核报批。采购文件应正确表达拟采购物资的信息,可包括:物资名称、规格、型号、质量要求、可标识的重要环境因素的环保要求、已识别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控制程序和要求,必要时包括对供方人员资格要求以及对供方的质量管理体系或环境管理体系要求。

  4.1.4项目经理部对采购物资按规定实施验证,以确保采购的物资满足规定的采购要求。

  4.2工程分包

  4.2.1工程分包依照《建筑法》的规定进行。

  4.2.2公司建立并保持《工程分包控制程序》,明确了工程分包方的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的准则,确定了工程分包的审批程序、分包方的资格以及对分包单位的管理要求。

  4.2.3工程分包的管理执行《工程分包控制程序》。

  4.3劳务分包

  4.3.1劳务分包依照《建筑法》的规定进行。

  4.3.2公司建立并保持《劳务供方控制程序》,确定了对劳务供方的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的准则,规定了劳务供方的资格要求、能力审核内容、使用原则以及对劳务供方的管理要求。

  4.3.3劳务供方的管理执行《劳务供方控制程序》

  4.4对相关方的施加影响

  4.4.1公司建立并保持《对相关方施加影响控制程序》,规定了对相关方的评估,以及对相关方影响的方式、检查的内容,明确了对不符合要求的相关方需采取的措施。确保对采购过程所涉及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进行控制,对可能影响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物资供方、工程分包方、劳务供方等相关方施加影响,以保证采购的物资供方、工程分包方、劳务供方符合归帝国内要求。

  4.4.1公司工程项目管理部、人力资源部、经营部是《相关方环境安全行为控制程序》的主控部门。项目经理部负责对相关方施加影响的实施。

  5生产和服务提供

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公司工程项目管理部是生产和服务提供的主控部门,负责对项目经理部的生产和服务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项目经理部负责生产和服务提供的组织实施。

  5.1.1项目开工准备

  a)项目经理部需收集开工资料包括:设计文件、工程承包合同、公司的合同交底;

  b)项目经理部应配备所需的产品质量技术文件、法律法规、规范、操作规程以及相关的管理标准等,标准覆盖率必须达到100%

  c)项目经理部组织图纸自审,参加图纸会审、设计交底,按照工程承包合同等相关文件进行技术交底;

  d)项目经理部根据工程承包合同和图纸组织编写施工组织设计、项目管理计划,针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与指标制定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

  e)项目经理部按项目管理计划的需求组织施工机械、机具的进场以及提供为达到产品符合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

  f)项目经理部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负责施工现场控制网测量和临时设施施工的建设;

  g)项目经理部按项目管理计划组织配备监视和测量装置。

  5.1.2施工过程控制

  a)项目经理部以图纸、技术标准、规范为依据,通过自检、互检、交接检、预检、试验室检验等验证方式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接受监理单位、顾客及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督;

  b)项目经理部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过程、特殊过程、以及涉及的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和需确认的过程予以重点策划,从严监控;

  c)项目经理部对与重要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因素及潜在的重要环境风险因素的活动、产品、服务的控制,执行《环境和职工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

  d)项目经理部按批准的施工网络计划进行施工进度的控制,以满足合同和监理单位的要求;

  e)项目经理部收到设计变更应与顾客、监理单位洽商,按设计变更更改原图纸并确认无误后,方可组织施工。若需修订原施工合同时,按《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执行。

  5.1.3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

  公司建立并保持《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明确了策划内容,规定了应建立运行的控制程序,提出了对策划结果的实施要求,对供方的环保和职业健康安全要求以及对供方进行相应监视和测量的要求,以对与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有关的活动、产品、服务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其在规定的条件下运行,使其不致偏离里一体化方针、目标和指标。

  a)公司工程项目管理部是《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的主控部门,有关部门、项目经理部负责运行控制的组织和实施。

  b)项目经理部对产品实现过程中的重要环境和重大风险因素,必要时制定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作为程序文件的补充,对一般环境因素和风险因素,通过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和日常检查进行控制。

  5.1.4应急准备和响应

  公司建立并保持《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规定了组织成员,明确了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潜在事故、事件和紧急情况的预防和控制重点以及潜在事故、事件和紧急事件发生时需采取的应急方案,以预防或减少可能伴随的环境影响和风险。

  工程项目管理部是《应急准备和响应》的主控部门,负责协调处理潜在的事故、事件或紧急情况发生时的组织工作,并对本程序予以评审、修订。可行时每年组织一次消防演习。

  5.1.5项目竣工验收

  工程竣工后,项目经理部根据设计文件及施工合同检查项目完成情况,对评定合

  格的单位工程,整理竣工验收资料,向顾客提交竣工验收报告,申请验收,与顾客签定"工程质量保修书"。

  5.1.6工程保修

  在工程保修期阶段,项目经理部依据"工程质量保修书"中的约定保修项目提供保修。工程的保修期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5.1.7施工、交付和保修的控制执行《施工、交付及保修控制程序》。

  5.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

  5.2.1在施工过程中需确认的过程包括"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公司常见的"关键过程"指清水混凝土施工、设备基础地脚螺检安装及预留孔施工、饰面施工;"特殊过程"指基坑支护、平顶屋防水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地下防水混凝土施工。余下的关、特过程由项目经理部确认。公司工程部项目管理部负责关键过程、特殊过程识别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5.2.2公司建立并保持《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的确认程序》,明确规定了确认的过程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

  a)为关键过程、特殊过程的评审和批准确定了准则;

  b)对设备的性能和人员资格进行鉴定、认可;

  c)项目经理部需对关键和特殊过程实施必要的监控并进行记录;

  d)编制相应的作业指导书,经批准后实施;

  e)由于人员、设备、技术工艺或作业方法的变更,导致需确认的过程变更,应进行再确认。

  5.3标识可追溯性

  5.3.1公司建立并保持《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明确了施工过程中产品、检验批(包括采购品、半成品、成品)的产品标识和状态标识的要求及方法,防止混淆和误用。并确定了建立可追溯性标识的范围,进行唯一性标识,保证可追溯性。

  5.3.2公司工程项目管理部是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安全标识使用管理的主控部门。项目经理部负责组织实施。

  5.3.3项目经理部针对测量和监视要求对产品的状态进行标识。

  5.3.4对存在危险特性的物品(易燃、易爆、有毒物品)以及应急准备和响应的重点场所要做明显的警示标识。具体执行《安全标识使用、管理控制程序》。

  5.4顾客财产

  5.4.1公司建立并保持《顾客财产控制程序》,规定了对顾客财产的识别、验证、保护和维护以及顾客财产发生丢失、损坏或发现不适用时应采用的措施和要求。

  5.4.2公司工程项目管理部是顾客财产控制的主控部门。项目经理部负责对顾客财产实施保护。

  5.5产品防护

  5.5.1公司建立并保持《产品防护管理程序》,明确规定了产品的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办法,确保产品在内部处理和交付到预定的地点之前,产品的符合性得到保护。

  5.5.2公司工程项目管理部是《产品防护控制程序》的主控部门,负责对产品防护的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项目经理部负责对产品实施防护直至交付。

  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6.1公司建立并保持《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通过对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有效控制,确保测量能力与测量要求相一致。

  6.2公司工程项目管理部是监视和测量装置的主控部门。

  6.3项目经理部根据产品实现策划及施工要求确定需监视和测量的活动,包括对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与活动,对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进行常规监视和测量的活动,以及活动所需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应在项目管理计划中予以明确。

  6.4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的要求

  a)所有用于产品符合的监测设备、对可能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过程和活动监测设备以及对职业健康安全进行绩效监测的设备,在使用前应送具有检定或校准资格的单位进行检定或校准,并按公司《常用监视测量装置检定周期目录》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复检。对于国家没有规定校准或检定依据的检测设备,工程项目管理部组

  织编制自校规程或校准的管理办法予以控制。妥善保管检定证书或校准记录。

  b)监视和测量装置由专职管理人员进行调整或必要时再调整。

  c)建立监视和测量装置台帐,编制"监视和测量装置检定(校准)周期表"。检定(校准)合格后,贴发合格标识。

  d)使用监视和测量装置时,应防止因调整不当而使其检测结果失效。当发现监视和测量装置不符合要求时,使用单位应立即停止使用该装置,对其进行调整,调整后重新检定(校准),仍达不到要求的,贴发报废标识,对此前的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做好记录,确认非准确测量结果的所在范围,并对受影响的产品、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采取适当的措施。校准和检测结果的记录应予保存。

  e)采取有效措施,提供适宜的环境,确保监视和测量装置在搬动、维护和贮存期间准确度和适用性完好。

  以计算机软件作为监视和测量装置时,在初次使用前要对其满足预期用途的能力进行确认,必要时再确认。

采编:www.pmceo.cOm

篇2:建筑安装工程公司一体化管理手册:测量分析和改进

  建筑安装工程公司一体化管理手册:测量、分析和改进

  1总则

  公司策划了证实产品的符合性、确保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符合性以及持续改进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所需的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建立了相关程序。并按照规定的频次、方法对工程质量、过程能力、顾客满意度、环境行为的关键特性,职业健康安全绩效以及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监视、测量和评价,对反映管理体系运行效果的数据进行监视、测量和评价,对反映管理体系运行效果的数据进行采集、归纳、整理并适当采用统计技术进行分析,以确定:

  a)工程产品的符合性;

  b)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符合性;

  c)持续改进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d)环境行为是否满足法规,达到目标和指标要求;

  e)健康安全绩效是否满足法规、员工和目标要求。

  2监视和测量

  2.1顾客满意度

  2.1.1公司建立并保持《顾客满意度的测量程序》,规定了对顾客满意程度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处理和使用的程序和方法,以衡量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整体业绩并明确可以改进的领域。

  2.1.2公司工程项目管理部是顾客满意度测量的主控部门,负责对各项目经理部提供的顾客满意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做出分析报告提交管理评审会。

  2.2内部审核

  2.2.1公司建立并保持《内部审核程序》,明确了内部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规定了审核员的资格和审核范围;受审核区域管理者的职责要求;不合格的处置要求;审核记录的保持要求。

  2.2.2管理者代表负责领导和策划内部审核。

  2.2.3公司企业策划部是内部审核的主控部门。负责按照策划的时间间隔组织实施内部审核,以证实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活动和有关结果的符合性,确保一体化管理体系运行有效。

  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2.3.1公司建立并保持《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程序》,规定了对一体化管理体系过程监视和测量的活动、依据及方式,来实现对一体化管理体系全过程的监视和测量,以确保管理过程和产品形成过程达到策划要求。

  2.3.2根据监视和测量结果,如发现过程运行未达到策划结果时,应采取相应的纠正和纠正措施并实施验证,需要时可采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以确保产品的符合性。

  2.3.3公司企业策划部负责管理一体化管理体系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工程项目管理部负责产品形成过程管理的监视和测量以及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监视和测量。

  2.4产品监视和测量

  2.4.1公司建立并保持《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规定了对产品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的对象,工程产品检查验收的范围、依据方法以及对检查结果不合格的处置、产品放行、工序转序和交付服务的授权和批准要求、记录要求,以验证产品的要求得到满足。

  2.4.2公司工程项目管理部是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的主控部门。

  2.5环境的监视和测量

  2.5.1公司建立并保持《环境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对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与活动的关键特性进行例行监测和测量。

  2.5.2公司工程项目管理部是环境的监视和测量的主控部门。其监视和测量的内容主要包括:

  a)环境表现(行为)的常规监测;

  b)有关环境管理运行控制,运行结果是否偏离目标、指标;

  c)环境目标和指标的实现程度和环境管理方案的实施效果;

  d)有关环境法律和法规,环境标准的遵循情况,并定期评价。

  2.5.3各部门、项目经理部应根据《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确定的监测点、监测项目、监测方法和频次进行检测活动并做好记录。需要时委托环保部门进行测定。

  2.5.4监测和测量结果超标时,应重新测量一次,若仍超标,则按《纠正措施控制程序》进行控制。

  2.5.5环境检测设备的校准、维护执行《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2.6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监视和测量

  2.6.1公司建立并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规定了监视和测量的主要内容、绩效测量和监视的方法以及对监视测量的数据和结果的记录提出了要求,通过对职业健康安全绩效进行监视和测量以判定是否满足法规、目标和员工的要求。

  2.6.2公司工程项目管理部是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测量和监视的主控部门。

  2.6.3监视和测量的主要内容

  a)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运行准则和适用法规的符合性的监视以及风险控制的结果和成效;

  b)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的满足程度的监视;

  c)员工健康安全意识的提高情况的监视;

  d)对过程、工作场所和实际操作进行常规安全行为和管理水平的控制;

  e)事故、疾病、事件和其他不良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历史证据的统计监视。

  2.6.4对监视和测量的数据及结果的记录要充分,以便为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数据分析作依据。

  2.6.5绩效测量和监视所用的设备的校准和维护执行《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3不合格品、不符合控制

  3.1公司建立并保持《不合格品、不符合控制程序》,确保不符合产品要求的产品得到识别和控制,规定了不合格品的处置途径以及对不符合的处理、调查要求,明确了不合格品、不符合处置的有关职责和权限,以防止不合格品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及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行为偏离规定要求。

  3.2公司工程项目管理部是不合格品、不符合控制的主控部门。

  3.3经检测判定为不合格的产品应予以标识,处置不合格品的途径如下:

  a)采取措施,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以返工或返修的途径;

  b)让步使用、放行或接收不合格品(仅指未经返工或返修也不影响最终产品的使用功能)。让步使用,放行不合格,必须经授权人员批准;

  c)采取措施,改变使用方式和用途,如降级使用或报废。

  3.4不合格品进行返工或返修后应再次进行验证,以证实符合性。

  3.5在工程交付和使用时发现不合格公司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具体执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

  3.6事故、事件的控制

  3.6.1公司建立并保持《事故(事件)报告、调查和处理程序》,确定有关的职责和权限,明确了对事故、事件和不符合调查处理的依据、标准和方法,对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提出了要求。

  3.6.2公司工程项目管理部是

事故(事件)报告、调查和处理的主控部门。

  3.6.3对拟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在其实施前应先通过风险评价进行评审。

  3.6.4为消除实际或潜在的不符合原因而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应与问题的严重性和面临的职业健康风险相适应。

  3.6.5纠正和预防措施涉及到体系文件的修改执行《文件控制程序》并保存记录。

  4数据分析

  4.1公司建立并保持《数据分析管理程序》,明确了所需数据、数据来源、数据收集、归纳方式,确定了数据分析方法,实施分析的结果要求,以证实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作为改进的依据。

  4.2各部门负责收集主管职责范围内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包括:

  a)与工程质量有关的数据;

  b)顾客及其他相关方满意程度的数据;

  c)监视和测量数据;

  d)内、外审数据;

  e)供方数据;

  f)与运行能力有关的数据;

  g)与产品和运行能力相关的环境和风险因素数据。

  4.3企业策划部是数据分析管理的主控部门,负责按《数据分析管理程序》组织收集、统计、分析一体化管理体系有关的数据。

  4.4各部门负责应用统计技术对数据作出分析和评价,并提供以下信息:

  a)顾客及其他相关方满意程度的现状和趋势;

  b)产品和服务与顾客及相关方要求的符合性;

  c)过程和产品特性的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

  d)供方产品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行为及合作的状况;

  e)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改进的具体成效。

  4.5各部门应将分析的结果及时传递,以识别确定需改进的内容和方法,并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5改进

  5.1持续改进

  公司通过建立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确定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和方案,开展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应用适宜的统计技术进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实施纠正措施,以及监视和测量,考核等活动,选择改进机会,以持续改进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5.1.1以方针和目标为持续改进的准则。

  5.1.2日常的改进活动由各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对重大的、长远的改进项目通过管理评审评价确定并由企业策划部组织有关部门实施。

  5.1.3通过顾客及其他相关方的满意程度来测量持续改进。

  5.1.4在管理评审中,评审改进的效果,确定新的改进项目。

  5.2纠正措施

  5.2.1公司建立并保持《纠正措施控制程序》,明确了采取纠正措施的对象,规定了纠正措施的流程、纠正措施实施所采取的步骤以及评价需求,以消除实际存在的不合格、不符合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

  5.2.2企业策划部、工程项目管理部是纠正措施控制的主控部门。

  5.2.3企业策划部负责组织一体化管理体系内、外审不合格的原因分析,制定纠正措施,并进行评价、确定、实施、验证和记录。

  5.2.4工程项目管理部负责按程序规定对已发生的不合格、顾客及其他相关方投诉、服务抱怨等组织调查分析不合格、不符合的原因,评价是否需采取纠正措施并确定、制定纠正措施,实施、验证和记录。

  5.2.5各有关部门、项目经理部负责按程序的规定对本系统、本项目经理部发生的不合格、不符合进行原因分析、评价并确定纠正措施、实施、验证和记录。

  5.2.6对所有的纠正措施要进行有效性评价。对具有成效的改进作为永久更改,对于效果不明显采取进一步的分析和改进。

  5.2.7纠正措施涉及到体系文件的任何更改,各部门应遵照实施,按《文件控制程序》进行修改并予以记录。

  5.3预防措施

  5.3.1公司建立并保持《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规定了预防措施的流程,明确了预防措施实施所采取的步骤以及评价需求,以消除潜在的不合格、不符合的原因,防止不合格、不符合的发生。

  5.3.2公司企业策划部、工程项目管理部是预防措施控制的主控部门。

  5.3.3预防措施的实施应采取以下步骤:

  a)通过管理评审、内部审核,监视和测量活动,顾客及其他相关方意见等识别潜在的不合格、不符合,并分析原因;

  b)评价采取预防措施的客观需求;

  c)按照潜在不合格、不符合的特点,通过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管理方案等形式制定预防措施并予以实施、记录,并评价其有效性;

  d)在制定预防措施时应与潜在的不合格程度以及不符合的严重性和伴随的环境、面临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相适应。

  e)对于预防措施所引起的对体系文件的任何更改,各部门应遵照实施,按《文件控制程序》进行修改,并予以记录。

篇3:X建筑公司产品实现控制工作程序

某建筑公司产品实现控制程序
公司对产品实现的有关过程进行策划和做出规定,并对施工过程实施有效地控制和管理。
7.1 产品实现的策划
7.1.1基本要求
公司根据GB/T19001-2000 idt IS09001:2000、GB/T24001-1996 idtIS014001:1996和GB/T28001-20**标准建立并保持整合型管理体系,编制整合型管理体系手册和有关的管理体系程序文件。为使手册和管理体系程序文件中所确定的要求能在具体的生产运作中得到具体实现并能有效运行,公司针对每一建筑施工项目都要按照规定进行策划,并形成文件,文件形式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整合型管理体系管理方案和技术交底等。
7.1.2产品实现策划的总体要求是:与公司管理体系的其他要求相一致,其策划的结果应适于公司的运作方式。
7.1.3在策划产品实现过程中,公司应确定以下方面的内容:
(1) 工程应达到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要求。
(2) 产品实现所需的过程和子过程,确定特殊过程和关键过程及针对 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制定控制措施。
(3) 过程实施的各阶段有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及所需的资源和设施。
(4) 产品实现所依据的程序、方法和作业指导文件。
(5) 确定需开展的验证、www.pmceo.com确认、监视和测量活动及相应的验收准则。
(6) 明确有关的记录要求,对建筑工程的符合性提供证据。
(7) 需采取的其他措施和方法。
7.l.4项目部针对本工程的重要环境因素和重大危险源制定控制措施或管理方案,经部门负责人审批后实施,并将方案分别上报生产安全处备案。
7.1.5在每项工程开工前,质量技术处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针对工程项目的特点,策划工程实现的有关过程,规定专门的质量措施、资源和活动顺序,编制相应的《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包含如下内容:
(1)编制依据;(2)引用标准;(3)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和要求;(4)工程概况;(5)施工部署;(6)施工平面布置图;(7)施工进度计划、劳力计划、机械设备配备计划;(8)施工准备;(9)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10)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及各种节约措施:(1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2)工程项目验收方法及准则;(13)安全尘产、文明施工:(14)环境要求;(15)职业健康安全要求。
7.1.8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必须与公司的管理体系和其他要求相一致,并适合于公司施工管理运作。
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公司经营预算处负责对顾客的要求和期望加以识别和评审,并及时安排与顾客沟通,以确保顾客满意。
7.2.1与产品有关要求的识别
7.2.1.1 工程施工合同签订前,由经营预算处识别收集汇总顾客要求的信息。顾客的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顾客规定对工程项目的特定要求,包括交付方式和有关使用性能、可靠性、质量等级、交付(工期要求)和交付后的服务方面的要求。
(2) 顾客虽然没有明示,但规定的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需的要求。
(3) 与工程项目有关的义务和法律法规要求
(4) 公司确定承担的任何附加要求。
(5) 环保与职业健康安全要求。
7.2.2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公司对己识别的顾客和相关方要求连同企业所确定的附加要求实施评审。
7.2.2.1公司在招、投标或接受施工合同和补充协议之前对已识别的与工程有关的要求进行评审,评审的方式应适于公司运作,按照公司规定实施评审,以达到评审目的为原则。
7.2.2.2接到招标文件(信息)后,经营预算处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对造价、交货期、质量要求、技术特点等进行可行性评审。评审确定之后,由质量技术处负责组织编制技术文件和初步策划,经主管领导批准后参加投标。
7.2.2.3公司管理者代表组织经营预算处、生产安全处、物资设备处、质量技术处组成投标小组,对招、投标文件进行评审,评审必须有总经理参加。
7.2.2.4合同正式签订前,经营预算处负责组织对施工合同进行全面、认真地评审。
7.2.2.5公司对与产品有关的要求进行评审,通过评审应确保达到以下目的:
(1) 产品的要求已明确,各项要求规定合理,包括顾客和相关方口头表达的要求,文件齐全,合同文件组成内容主要有:招标文件、投标书、中标通知书、协议条款、合同文本、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纪要、协议、电报及电传、图纸、标准、规范和其他有关技术资料、技术要求。
(2) 确保准确了解顾客要求,包括顾客明示及隐含要求,各法律法规要求,特别是供需双方对公司或订单理解不一致的要求已做出处理并得到解决。
(3) 公司内部确信通过初步策划,包括采取必要的、可实现的技术和资源上的措施,有能力满足产品的使用、交付和服务各方面要求。
(4)在顾客和相关方没有以文件的形式提出要求的情况下,在接受顾客和相关方要求,前应对顾客要求进行确认。
7.2.2.6通常评审的顾客要求有下列形式:
一般要求:承包范围、承包形式、价款、工期、主要技术条件等。

特殊要求: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应用。环保和劳保的要求。
质量要求:合格率、优良率等。
承包结算方式:付款结算方法。
服务要求:顾客的特殊要求。
评审的结果引进的措施及跟踪措施应予以记录。
7.2.2.7根据评审结果,经营预算处业务人员负责将评审结果向顾客反馈,当取得一致意见后签订施工合同。经营预算处负责将相应信息传递给相关部门和人员。
7.2.2.8在合同执行过程中,经营预算处负责跟踪和记录合同执行情况,根据需要及时与顾客进行有效沟通,准确掌握顾客对工程质量及服务满意程度的有关信息。
7.2.2.9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因顾客原因或公司原因,对产品要求发生变化引起合同条款改变时,由经营预算处与顾客协商一致,拟订补充协议。但在补充协议签订前,山经营预算处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评审,补充协议签订后,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认真实施。当合同条款更改涉及工程要求更改时,相关部门应确保相关文件(如:施工组织设计、设计文件等)得到相应修改,并将更改结果通知有关人员。
7.2.2.10若变更执行有困难时,项目部应立即与顾客和设计部门研究处理。当顾客提出其他要求时,有关部门及时进行识别和评审,只要要求合理。就应尽可能使顾客满意。
7.2.2.11其他不引起合同条款变化的更改(如口头交谈、电话告知等),填写设计变更与协商记录,并由项目部对更改要求通过评审予以确认,确认结果必须得到顾客的签字认可。对工程质量、进度、造价等造成重大影响的设计变更和协商的评审按《整合型管理体系管理手册》有关的要求进行控制。
7.2.2.12某些情况,如网上销售,评审的方式可用对产品目录内容,产品广告的内容进行评审。
7.2.2.13所有评审工作都应该有书面记录,与工程有关要求的评审记录,包括因评审所引发的措施的实施记录,由经营预算处和项目部分别保存,并按《记录控制程序》进行控制。
7.2.2.14相关记录
《招(投)标文件、合同、合同更改评审记录》
7.2.3顾客及相关方沟通
公司应制定《信息交流与协商控制程序》,并实施与顾客和相关方的沟通。经营预算处应通过调查表、电话等方式与顾客进行有效的沟通,沟通主要内容应包括:
(1) 有关工程项目的要求和变更。在合同签订前,通过各种渠道收集顾客对工程项目的要求信息,向顾客介绍公司的工作业绩,回答顾客咨询。顾客要求变更时,及时联系沟通和传递。
(2) 合同执行中接受顾客对合同执行情况的问询。发生问题或顾客提出意见、建议时,与顾客协商处理。由问询、合同和订单的变化引起发生修改时,及时回复顾客。
(3) 交付后,收集顾客对产品有关要求的信息反馈,组织工程回访,接受顾客反馈意见,妥善处理投诉事件。
(4) 公司各职能部门和项目部负责收集顾客和相关方反馈,包括顾客投诉,报怨。将收集到的顾客和相关方反馈报办公室和经营预算处,经营预算处组织有关部门人员完成顾客和相关方要求的识别并尽快给予解决,并及时进行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改进。
(5) 保存与顾客沟通的安排和进行沟通的记录,以作为持续改进的输入。由经营预算处对顾客来电来函、传真、电子邮件等问询和咨询,设专人解答并记录,确保公司与顾客之间双向信息沟通是通畅的。
7.2.4相关文件:
《信息交流与协商控制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

篇4:光伏:建筑一体化研究

在21世纪的新能源技术中有两大能源优先发展:太阳光伏发电与核聚变。太阳光伏发电是到目前为止最长寿、最清洁的发电技术。光伏发电对世界能源需求将会做出重大贡献的两个领域是提供住户用电和用于大型中心电站的发电。前者将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太阳光伏发电系统只涉及到半导体封装器件,不消耗常规能源,无运动机械部件,无污染,无噪声,维护方便,发电容量可任意选择。

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提出了“建筑物产生能源”的新概念,即建筑物与光伏发电的集成化,在建筑物的外围护结构表面上布设光伏阵列产生电力。

BIPV系统可以划分为两种形式:光伏屋顶结构(PVROOF)和光伏墙结构(PV WALL)。BIPV系统一般由光伏阵列(电池板)、墙面(屋顶)和冷却空气流道、支架等组成。

对于一个完整的BIPV系统,还应该有另外一些设备:负载、蓄电池、逆变器、系统控制、滤波保护等装置。当一个BIPV系统参与并网时,则不需蓄电池,但需有与电网的联入装置。

一、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的形式与特点

在80年代,光伏地面系统除大量用于偏僻无电地区、游牧家庭、航海灯塔、孤岛居民供电以及某些特殊领域外,已开始进入一般单独用户、联网用户和商业建筑。进入90年代后,随着常规能源的日益枯竭而引起的发电成本上升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日益增强,一些国家纷纷开始实施、推广BIPV系统。

光伏与建筑的结合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建筑与光伏系统相结合;另外一种是建筑与光伏器件相结合。

1、建筑与光伏系统相结合

把封装好的的光伏组件(平板或曲面板)安装在居民住宅或建筑物的屋顶上,再与逆变器、蓄电池、控制器、负载等装置相联。光伏系统还可以通过一定的装置与公共电网联接。

2、建筑与光伏器件相结合

建筑与光伏的进一步结合是将光伏器件与建筑材料集成化。一般的建筑物外围护表面采用涂料、装饰瓷砖或幕墙玻璃,目的是为了保护和装饰建筑物。如果用光伏器件代替部分建材,即用光伏组件来做建筑物的屋顶、外墙和窗户,这样既可用做建材也可用以发电,可谓物尽其美。对于框架结构的建筑物,可把其整个围护结构做成光伏阵列,选择适当光伏组件,既可吸收太阳直射光,也可吸收太阳反射光。目前已经研制出大尺度的彩色光伏模块,可以实现以上目的,还可使建筑外观更具魅力。
把光伏器件用做建材,必须具备建材所要求的几项条件:坚固耐用、保温隔热、防水防潮、适当的强度和刚度等性能。若是用于窗户、天窗等,则必须能够透光,就是说既可发电又可采光。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安全性能、外观和施工简便等因素。
用光伏器件代替部分建材,在将来随着应用面的扩大,光伏组件的生产规模也随之增大,则可从规模效益上降低光伏组件的成本,有利于光伏产品的推广应用,所以存在着巨大的潜在市场。

从建筑、技术和经济角度来看,光伏—建筑一体化有以下诸多优点:
①联网系统光伏阵列一般安装在闲置的屋顶或墙面上,无需额外用地或增建其他设施,适用于人口密集的地方使用。这对于土地昂贵的城市建筑尤其重要。
②可原地发电、原地用电,在一定距离范围内可以节省电站送电网的投资。对于联网户用系统,光伏阵列所发电力既可供给本建筑物负载使用,也可送入电网。在阴雨天、夜晚或光强很小的时候,负载可由电网供电。由于有光伏阵列和公共电网共同给负载供应电力,增加了供电的可靠性。
③夏季,处于日照时,由于大量制冷设备的使用,形成电网用电高峰。而这时也是光伏阵列发电最多的时候。BIPV系统除保证自身建筑用电外,还可以向电网供电,从而缓解高峰电力需求。
④由于光伏阵列安装在屋顶和墙壁等外围护结构上,吸收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大大降低了室外综合温度,减少了墙体得热和室内空调冷负荷,既节省了能源,又利于保证室内的空气品质。
⑤避免了由于使用一般化石燃料发电所导致的空气污染和废渣污染,这对于环保要求严格的今天与未来更为重要。
⑥由于光伏电池的组件化,光伏阵列安装起来很简便,而且可以任意选择发电容量。
⑦在建筑围护结构上安装光伏阵列,可以促进PV部件的大规模生产,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PV部件的市场价格,这对于BIPV系统的广泛应用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BIPV系统的发展趋势

在能源和环保压力的促进下,太阳能光伏技术已逐步成为国际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首选技术之一。事实已经证明,对于几kW以下的系统,采用太阳光伏发电是最为理想的。光伏(PV)技术除传统的单独用户及特殊领域应用外,正在向高水平和大规模方向发展。BIPV的联网发电已成为近年来PV应用的主要方向和热点。联合国能源机构最近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BIPV将成为21世

纪的市场热点,太阳能建筑业将是21世纪最重要的新兴产业之一。各国一直在通过改进工艺、扩大规模、开拓市场等,大力降低光伏电池的制造成本和提高其发电效率。

近年来,世界光伏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由过去的农村独立运行(提水、照明等)和通讯设备、卫生保健、导航浮标等领域转向并网发电和与建筑物结合的常规供电;开始由作为补充性能源逐步向替代性能源过渡。现在分别介绍一下不同国家的发展情况。

1、美国

1993年6月,美国能源部和国立再生能源实验室签定五年合同,实施“PV:BONUS”计划,耗资2 500万美元发展与建筑相结合的光伏产品,即建筑幕墙光伏器件和大型屋顶光伏组件等。
为了促进美国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降低光伏发电成本以及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美国前总统克林顿1997年6月26日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特别会议上宣布美国将实施“百万太阳能屋顶”计划,到20**年要在全国范围的住宅、商业建筑、学校和联邦政府办公楼屋顶上安装100万套太阳能系统,包括光伏系统和太阳能集热器,可以供应电力和热水。为此,1998财政年度美国政府的光伏研究经费增加了30%。

2、日本

日本很重视光伏与建筑相结合的技术。20世纪90年代,政府资助一些大学、研究所和公司进行开发研究。如三洋电气公司推出了几种非晶硅电池与建筑材料相结合的产品(三洋公司在非晶体太阳电池技术方面是世界一流的):一种是做成曲线形瓦片形状,每片面积为305平方厘米、输出功率2.7 WP,价格比较昂贵;另一种是90cm×35cm的平板非晶硅电池组件,组件背面有“脚”便于安装,一般用做屋顶材料。三洋电气公司还推出了半透明和不透明的非晶硅玻璃组件,用于商业建筑物的垂直幕墙。其半透明组件的透光率为30%,既可作为窗户采光用,又可用于发电(目前德国也有类似产品)。以上光伏组件已安装在三洋电气公司、Fsukasa电力公司等办公楼建筑物上。
1997年,通产省又宣布执行“七万屋顶”计划,安装了37 MWP屋顶光伏系统。该计划使日本成为该年度世界最大的光伏组件市场。日本政府计划到2000年安装400 MW、20**年安装4 600 MW光伏发电系统。
1998年,日本三家公司(清水建筑、夏普、川崎制铁)合作研制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即把太阳能电池安装在建筑材料里,并按需要做成三种,用做屋顶和外墙。

3、德国

1990年首先开始实施“一千屋顶计划”,在私人住宅屋顶上推广容量为1~5 kWP的户用联网光伏系统。
在光伏器件与建筑相结合方面,ASE所属几家公司分别推出了多种光伏组件,其中有大尺寸(1.5 m×2.5m)的无边框非晶硅组件,每块组件功率可达360Wp,可用于垂直外墙和倾斜屋顶;也推出了尺寸为1 m×0.6m的非晶硅不透明组件,可分别用于屋面、垂直幕墙和窗户。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屋顶光伏系统安装在新慕尼黑贸易展览中心。

4、印度

印度近年来大力推广应用太阳能,已取得了很大成绩。在发展中国家,印度的光伏产业及应用市场居领先地位;据报道,目前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国。全国已有40万套光伏系统用于多种应用领域。并且,政府正在组织一些研究和生产机构开展光伏器件与建筑相结合的研究开发。
1997年12月18日印度政府宣布,到20**年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150万套太阳能屋顶。

5、中国

中国的太阳能光伏技术也具有了一定的规模。据统计,截止1997年底,我国已完成并正常使用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装机容量为10~15MW,主要用于边远地区居民的供电。随着光伏发电领域的转变,我国的BIPV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已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九五”期间我国在深圳、北京分别成功建成17kWp、7kWp光伏发电屋顶并实现并网发电。在世界银行捐赠及双边或多边技术合作的支持下,预计我国光伏市场年销售量将以20%的年增长速度发展,到20**年可望超过10MW.
最近获悉,香港特区政府为支持环保工业,香港工业署日前拨款170万港元给香港理工大学,建立第一座“光伏建筑”实验系统,以太阳能为大厦提供部分电力。
有资料对1984~1994年间的光伏需求进行了统计并对到20**年可以安装PV的容量进行了预测,结果如表1所示。
紧紧围绕降低光伏发电成本的各种研究开发工作一直在发达国家紧张地进行。在光伏系统方面,目前已开发出带微型逆变器的光伏组件,这将给光伏系统安装及与建筑集成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BIPV的开发是目前世界上大规模利用光伏技术发电的一大研究热点,西方发达国家都在作为重点项目积极进行。除了在屋顶安装光伏电池板外,已推出了把光伏电池装在瓦片内的产品。
在现代飞速发展的智能建筑(IB)中,楼宇自动化系统(BAS)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BIPV系统,其本质上是属于

楼宇设备的范畴,但在目前关于BAS的资料文献中还没有被纳入其中。笔者认为,BIPV系统应当纳入BAS.未雨绸缪,在实际建筑施工中应当预留光伏阵列的铺设装置;在综合布线系统(PDS)中,应当预设光伏设备的接入端口和线路匣,为以后光伏组件与楼宇设备的结合作准备。随着光伏组件的广泛应用和价格大幅度下降,未来实现智能化的建筑物必定要配装BIPV系统,同时这也是对IB内容的一个重要补充。

可以预计,光伏与建筑相结合是未来光伏应用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并且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由于价格、法规等因素,BIPV系统在短期内还难以大规模普及,但随着常规能源的日益枯竭、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提高,以及由此促进的制造工艺的革新和技术的发展,BIPV一定会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篇5:太阳能建筑一体化

  太阳能建筑一体化

  所谓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是将太阳能利用设施与建筑有机结合,利用太阳能集热器替代屋顶覆盖层或替代屋顶保温层,既消除了太阳能对建筑物形象的影响,又避免了重复投资,降低了成本。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是未来太阳能技术发展的方向。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的特点:

  1. 把太阳能的利用纳入环境的总体设计,把建筑、技术和美学融为一体,太阳能设施成为建筑的一部分,相互间有机结合,取代了传统太阳能的结构所造成的对建筑的外观形象的影响;

  2. 利用太阳能设施完全取代或部分取代屋顶覆盖层,可减少成本,提高效益;

  3. 可用于平屋顶或斜屋顶,一般对平屋顶而言用覆盖式,对斜屋顶用镶嵌式;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适用对象:

  2 、适用于在建筑设计之处,就将太阳能作为建筑的一部分考虑在内,与建筑一同设计。

  3 、适用于各种形式的建筑,例如:住宅小区、高层楼群、别墅等等。

  4 、单台集体购买统一安装,该种形式主要适合于新建住宅小区和旧房改造。

  优点:

  (1)对于物业管理来说,安装规范、便于管理。

  (2)对于房地产商来说,可以作为楼盘销售的卖点。

  (3)可以单独为某个小区设立售后服务点,专门为该小区服务,免去客户的后顾之忧。

  随着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花园住宅已经成为潮流,同时能源危机和环境的恶化也在不断加剧,为此,既清洁又取之不尽的太阳能产品的开发和利用亟需普及,让太阳能产品助推城市花园化住宅实现既环保又节能,让未来住宅都太阳能化。随着国内太阳热水器行业的发展,消费者对生活热水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对建筑的美观越来越重视,原有的闷晒式、紧凑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太阳能作为一种无处不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洁净无污染的能源正日益受到重视,它的广泛应用对于节约不可再生的矿物能源,保护环境,改善人类生存空间,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们可以看到屋顶各种形式的太阳热水器,它就象冰箱、彩电一样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基本消费品,然而,目前的太阳能热水器只考虑自身的结构和功能,没有考虑到建太阳能热水器几乎无一例外的破坏了建筑的整体形象。事实上,太阳能集热器本身具有防水隔热的作用,这与建筑物屋顶的作用具有相似之处,即可以利用太阳能集热设施部分或全部代替屋顶覆盖层的作用,从而可节约投资。因此,若能把建筑物与太阳能设施放到一起考虑,实现相互间的有机结合,便可节约投资,保持建筑物的整体美观性不受破坏,又可最大限度的利用设施与建筑的一体化问题,一般简称作“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

  一、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现状

  一直以来,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技术上的完美应用都是企业梦寐以来的追求,太阳能与建筑结合创造的低能耗高舒适度的健康居住环境,不仅让住户家庭生活得更自然更环保,而且能节能能减污,对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人类面临生存环境破坏日益严重和能源危机的今天,如何开发利用环保节能的住宅配套部品就成了一个焦点话题。太阳能——作为一种免费、清洁的能源,在住宅建筑中的利用,将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可谓意义深远。经过数年的研究和开发,太阳能的利用已取得显著成果并转化为生产力。在我国,太阳能热水器在全行业中现已拥有企业超过千家,推广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而太阳能与建筑的结合,也在住宅建设中越发呈现出其不可替代的地位,并成为住宅建设中的一个最新亮点。

  早在1999年召开的世界太阳能大会上就有专家认为,当代世界太阳能科技发展有两大基本趋势,一是光电与光热结合;二是太阳能与建筑的结合。太阳能源建筑系统是绿色能源和新建筑理念的两大革命的交汇点,专家们公认,太阳能是未来人类最适合,最安全,最理想的替代能源。目前太阳能利用转化率约为10%—12%,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潜力十分巨大,据报载,目前,世界各国都在设施自己的“阳光计划”,如去年德国政府就宣布推行“十万屋顶”计划,即在建筑顶部大规模地铺设太阳能发电装置,既节省电力又利于环保。在欧洲的能源消费中,约有1/2用于建筑的建设和运行,而交通运输耗能只占能源消费的1/4,因此建筑物利用太阳能成为各发达国家政府极力倡导的事业,太阳能利用设施与建筑的结合自然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主要是太阳能的光伏利用与建筑的结合上。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有他独特的特点:一是把太阳能的利用纳入环境的总体设计,把建筑、技术和美学融为一体,太阳能设施成为建筑的一部分,相互间有机结合,取代了传统太阳能的结构所造成影响;二是利用太阳能设施完全取代或部分取代屋顶覆盖层,可减少成本,提高效益,三是可用于平屋顶和斜屋顶,一般对平屋顶而言用覆盖式,对斜屋顶用镶嵌式,四是该技术属于一项综合性技术,涉及太阳能利用,建筑,流体分布等多种技术领域。另外,在云南昆明还建成了一个平屋顶结构的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温水游泳馆,该游泳馆屋顶面积约700平方米,屋顶结构为轻钢网架结构,屋顶覆盖层完全由特别的太阳能平板集热器代替。这是我国第一个在平屋顶上实现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实验性工程。联合国能源机构最近的调查报告显示,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将成为21世纪的市场热点,成为21世纪建筑节能市场的亮点。

  二、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发展方向

  目前,建筑物空气温度调节消耗着大量的能量。在我国,它要占到建筑物总能耗的约70%。用空调机和燃煤来控制室温不仅消耗能量,带来的外界的环境污染,而且并不能给室内人员带来健康的环境。在太阳能用于采暖方面,除造价较高的被动式太阳房有一些示范建筑外,还没有大规模的采用。主动式太阳能供能由于成本更高,与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是远不相适应。因此,建筑供能的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思想及太阳能与常规能源相结合单位思想,按照房间的功能,采用不同方案的配合及交叉,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太阳能用于建筑功能的一次投资和运行成本,使得整个方案在商业化的意义下具有可操作性。

  太阳能供能设备的非定常性,对气象条件和辐照条件的依赖性等特点,要求我们必须对建筑用能负荷进行准确的预测,才能够在设备与建筑的匹配上做出设备投资和节能效益最佳的选择。建筑室内温度及气流的预测方法和预测软件CFD/NHT是太阳能与建筑的结合的理论和应用基础,也是世界目前建筑空气调节的又一大方面,但是我国目前在该方面的水平和从事人数还远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在当代,太阳能与建筑的发展必须有一定的策略与之相适应,一是成熟的被动太阳能技术与现代的太阳能光伏光热技术的综合利用;二是保温隔热的维护结构技术与自然通风采光遮阳技术的有机结合;三是传统建筑构造与现代技术和理念的融合;四是建筑的初投资与生命周期内投资的平衡;五是生态驱动设计理念向常规建筑设计的渗透;六是综合考虑区域气候特征、经济发达程度、建筑特征和人们的生活习惯等相关因素。

  综合考

虑社会进步,技术发展和经济能力等因素,在建筑物的策划、建筑设计、使用、维护以及改造等活动中,主动与被动的利用太阳能的建筑统称为太阳能建筑。我国太阳能建筑领域中技术最成熟,应用范围最广,产业化发展最快的是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在云南昆明,陆良等地,在一些别墅式建筑的屋面,尝试把平板太阳能集热器镶嵌在具有瓦屋面的斜屋顶上,热水箱则隐蔽在斜屋顶的阁楼中,使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有机结合,外观形象是比较漂亮的,只是适合此类结构的建筑较少,推广应用受到局限。多功能休闲亭集太阳能热水器,光电板和纳凉休闲功能于一体,流线型设计既美观又减少亭子结构的风力和承重荷载,优美的造型为屋顶,建筑物和周围环境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打造出一座别致美丽的楼顶花园,成为融合建筑美学,园林设计和人本文化内涵的典范之作,而且结构简单灵活,安装方便的特点,使之能够自然地与庭院,泳池,花园等场所融为一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