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经理人

金属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方案

2395

金属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方案

  金属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2、地址:

  3、建设单位:

  4、设计单位:

  5、施工单位:

  6、监理单位:

  7、工程概况:

  二、施工准备:

  进入工地的防水材料均应附产品合格证和材料质量测试报告单。现场抽样通过权威部门的检测。

  1、材料要求

  (1)主体材料:

  ①执行标准:

  ②规格型号:

  ③主要技术指标:

  (2)配套材料:

  2、主要工具:

  小平铲、滚刷、油漆刷、钢卷尺、剪刀、粉线、手持压滚、扫帚、手锯、罗批等。

  3、作业条件

  ①将金属屋面板上的尘土、杂物清扫干净,表面突出部分应清除干净。

  ②防水层使用的胶粘剂、溶剂等均属易燃物品,存放时远离火源,专人看管,防止发生意外。

  ③雨天、雪天、五级风以上天气及基层潮湿的情况下,不得施工。

  ④基层经过验收,才可以进行下一道工序。

  三、施工操作工艺

  根据GB50207规范及工程实情制定本工艺。

  1、工艺流程:金属板表面清理——防火板铺设——保温板铺设——防护板铺设——特殊部位加铺

  接缝粘合、封口处理——涂刷接缝胶——铺贴卷材——满涂基层胶——定位弹线

  卷材收头处理——防水层表面清理检查——涂刷表面涂料——验收签证

  2、施工要点:

  (1)金属屋面板表面清理,应将尘土、砂粒、杂物清扫干净。

  (2)在金属屋面板上,直接铺设防火板;再从低到高铺设保温板;保温板上铺设防护板,最后用固定螺钉按工艺将防火板、保温板和防护板三者一起固定在金属屋面板上。

  (3)在分格缝等节点部位基层和卷材附加层上用漆刷涂刷基层胶,不得有漏刷和透底现象,常温下,干燥5-10分钟以上,指触不粘时,即可进行下道工序。

  (4)节点部位处理:(详见细部处理)

  节点部位处理使用同规格片材做附加层。

  分格缝等部位:附加层宽度250mm。

  阴阳角部位:附加层宽度每边250mm。

  (5)铺贴卷材防水层

  铺贴前在未涂胶的基层表面排好尺寸,弹出标示线,作为铺贴卷材的基准线。

  ①将卷材打开,平摊在干净、平整的基层上,以松弛卷材应力;将卷材从一端提起对折于另一端;在基层上满涂基层胶,同时将基层胶满涂在卷材表面,接缝部位应留出100mm不涂胶,刷胶厚度要均匀,不得有漏底或凝胶块存在。常温晾置5-10分钟左右,达到指干时(手感不粘)即可贴合。

  ②复杂部位可用漆刷均匀涂刷,达到指干时,开始铺贴卷材。

  ③将卷材按已弹好的标示线从一端依次顺序边对线边铺贴,但注意不得拉伸卷材,并防止出现皱折。

  ④铺贴平面与立墙相连接的卷材,应由下向上进行,接缝留在平面上;卷材在阴阳角接缝应距阴阳角200mm以上,两幅卷材短向接缝应错开500mm以上,长边搭接不小于80mm。

  ⑤排气、滚压:每铺完一幅卷材,应立即用干净的回丝从卷材的一端开始,沿卷材的长边方向顺序用力滚压一遍,以使空气彻底排出,使卷材粘接牢固。

  (6)接缝处理:大面铺贴完成后,在未刷基层胶的100mm处,将接头翻开,用回丝蘸着溶剂在需粘接的两面涂刷清洗,溶剂挥发干后,再将接缝胶用漆刷均匀涂刷在卷材接缝的两面,待10分钟左右,手触摸不粘时,即可进行帖合,从一端开始,用手一边合一边挤出空气,粘贴好的搭接处,不允许有皱折、气泡等缺陷。

  (7)屋面整体防水层施工自检结束后,进行表面保护涂料施工。

  (8)防水层卷材收头于四周凹槽内或滴水线下,由土建单位用水泥砂浆密封处理。

  四、质量要求

  1、保证项目

  ①卷材与胶结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规定,检验产品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现场取样试验。

  ②卷材防水层及其细部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2、基本项目

  ①卷材防水层的基层应牢固,表面洁净,阴阳角处理呈弧形,基层胶涂布均匀,无漏涂。

  ②卷材防水层的铺贴方法和搭接、收头符合施工规范规定,卷材铺贴整齐搭接均匀一致;相邻两幅卷材的短边搭接应错开;卷材附加层设置宽度,部位正确;接缝粘结牢固,封口严密,无损伤缺陷。

  ③表面涂料涂刷均匀,粘结牢固。

  五、成品保护

  1、铺好的卷材防水层,应及时采取保护措施,不得损坏,以免造成后患。

  2、防水施工要与有关工序作业配合协调,进入防水作业面的施工现场人员不得穿带钉子鞋作业、走动。

  3、施工现场有专人负责看管下道工序操作,使用手推车应将车腿用卷材包住,用铁锹等工具应避免铲破防水层,如有破损及时修补。

  六、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空鼓

  ①卷材起泡形成空鼓,可能是人工涂基层胶均匀程度不好,有薄有厚,在相同晾置时间下,胶膜厚的地方,胶中溶剂挥发不尽,卷材贴合后,溶剂挥发卷材出现气泡,应提高工人操作技术,将胶粘度制均匀,涂刷均匀,控制晾置时间,一定达到指干方可贴合。

  ②卷材贴合后,排出空气之后,用回丝仔细推平压实。

  ③卷材接缝处,重复涂胶,也容易造成接缝处起泡空鼓,应在接缝处,采用分时间段间隔操作。同时,接头不宜粘合太早,以便气泡排出。

  2、皱折:

  ①卷材铺贴时不宜用力拉伸,但适当用力可避免卷材边缘出现皱折,短边接缝可将局部卷材裁齐,接缝贴合后,滚压时,用力要均匀,避免将卷材推出皱折。

  ②在细部节点部位,应裁剪合理,避免出现皱折。

  3、翘边:

  ①在接缝部位涂刷一定要均匀到位,不可漏刷,一定要晾至指干,滚压要及时认真,用力均匀,如有干边及时补胶。

  ②接缝部位清理一定要干净,如有污染,应用溶剂擦洗干净。

  4、渗漏:

  卷材破损、孔、洞、搭接处

粘接不牢,搭结长度不够等,是造成防水层渗漏的几种原因,应在施工中加强检查,严格执行工艺规程,认真操作,分工序严格把关。

  5、特别注意

  基层胶和搭接胶涂刷完成后,需凉干后开始粘贴。

  七、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1、屋面防水施工队伍,须符合建设部有关防水工程施工用工要求,主要操作人员应参加过省级建委防水工专业培训班,并持专业防水工上岗证。

  2、防水施工应服从建设单位、土建单位、监理单位的统一安排,接受质量检查与监督。

  3、屋面防水施工须遵循《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做到文明施工、安全生产。

  4、施工开始前必须进行安全交底,每天上岗前进行安全教育,有针对性、有记录,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

  5、施工用胶粘剂、溶剂等易燃品,应存放在通风、能锁的库房,远离火源,并配备干粉灭火器。每天施工现场严禁大量堆放各种易燃品,每天工作完毕将废料,包装皮等杂物集中,由专人负责运至指定地点堆积。

  6、对铺设好的卷材防水层,不得在上面直接从事其他施工作业;应防水层上铺垫临时保护层方可施工。

  7、施工现场,不准乱接电线,及使用无防爆设施的各种手动电器,严禁破旧电线、电缆通过正在施工的作业面。

  8、进入施工现场,严禁动用明火,严禁吸烟,并主动监督,制止其它违章吸烟者。

物业经理人网-www.Pmceo.com

篇2:污水顶管工程主要施工方案

  污水顶管工程主要施工方案

  1施工顺序

  顶管施工顺序:旧路破除→顶管工作井、接收井施工→顶管施工→检查井及内管道施工→回填石粉→路面按原样修复。

  2工作井、接收井施工

  本工程共设置2座工作井和3座接收井,均采用沉井工艺施工。沉井施工顺序:基坑测量放样→基坑开挖→刃脚垫层施工→立井筒内模和支架→钢筋绑扎→立外模和支架→浇捣井筒混凝土→养护及拆模→封砌预留孔→井点安装及降水→凿除垫层、挖土下沉→井底注浆→浇筑水下砼→绑扎底板钢筋、浇捣底板混凝土→绑扎后背钢筋、浇捣后背混凝土。具体施工如下:

  (1)基坑测量放样

  根据沉井设计图纸和工程地质报告所揭示的地质情况,沉井基坑开挖深度取2 米,沉井刃脚外侧面至基坑边的工作距离取2米,基坑边坡采用1:1。整平场地后,根据沉井的中心座标定出沉井中心桩、纵横轴线控制桩及基坑开挖边线。施工放样结束后,须经监理工程师复核准确无误后方可开工。

  (2) 基坑开挖

  经监理工程师认可的基坑开挖边线确定后,即可进行挖土工序的施工。挖土采用1m3的单斗挖掘机,并与人工配合操作。基坑底面的浮泥应清除干净并保持平整和干燥,在底部四周设置排水沟与集水井相通,集水井内汇集的雨水及地下水及时用水泵抽除,防止积水而影响刃脚垫层的施工。

  (3) 刃脚垫层施工

  刃脚垫层采用砂垫层和混凝土垫层共同受力。

  a.砂垫层厚度的确定

  砂垫层厚度H可采用如下计算公式计算:

  N/B+γ砂H≤〔σ〕

  根据计算结果,无论是工作井还是接收井,砂垫层厚度H均为 60(厘米)。

  砂垫层采用加水分层夯实的办法施工,夯实工具为平板式振捣器。

  b.混凝土垫层厚度的确定

  混凝土垫层厚度可按下式计算公式计算:

  h=(G0/R-b)/2

  根据计算结果,混凝土垫层厚度h为10~15厘米(工作井为15厘米,接收井为10厘米)。

  混凝土垫层表面应用水平仪进行校平,使之表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4)立井筒内模和支架

  由于顶管沉井高度达9米左右,因此,井身混凝土分三节浇捣,内模同样分三节按装。井筒模板采用组合钢模与局部木模互相搭配,以保证内模的密封性。刃脚踏脚部分的内模采用砖砌结构,宽度与刃脚同宽。井身内模支架采用?48*5钢管支撑。钢管支架必须架设稳固,如有必要,可采用对撑支架,增加内模的稳定性。

  (5)钢筋绑扎

  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将表面油渍、鳞锈等清理干净;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均应调直;预制构件中的主钢筋均采用对焊、焊接并按照有关规定抽样送检;钢筋接头应互相错开,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中的有关规定执行;现场钢筋绑扎时,其交叉点应用21#铁丝绑扎结实,必要时用电焊焊牢。钢筋规格、尺寸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和规定,绑扎钢筋时应采用撑件将二层钢筋位置固定,保证钢筋设计间距。为了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应在钢筋与模板之间设置同强度标号的水泥砂浆垫块,垫块应与钢筋扎紧并互相错开。钢筋绑扎完成后,应上报监理工程师进行隐蔽验收。隐蔽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立外模。

  (6)立外模和支架

  钢筋绑扎验收后,应进行架立外模和支架。井壁内外模用对拉螺杆固定,对拉螺杆采用φ16的圆钢,中间设置止水片,两端设置铁片控制井壁厚度尺寸,圆钢两端头上铰成螺纹,用定制钢螺帽固定,拆模时拆去钢螺帽,割去外露部分,再用同标号防水砂浆二度抹平,确保不渗水。外模支架必须稳、牢、强,保证在浇捣混凝土时,模板不变形,不跑模。

  (7) 浇捣井筒混凝土

  模板和支架工序完成后,必须经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的浇捣。为缩短施工周期和保证工程质量,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可将输送管的软管直接放入浇捣段,距离浇捣面1米左右,保证混凝土不离析。

  混凝土浇捣前应严格检查各种预留孔、预留管和预埋件的位置和几何尺寸,严禁漏放和错放。

  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棒插入时应离开钢筋,但应防止混凝土振捣不匀和振捣过密而产生混凝土离析现象的发生。混凝土在捣振时应注意和随时检查模板受力和钢筋受力的情况,防止模板因混凝土振捣的原因而跑模。

  井身浇捣混凝土分三段施工: 工作井、接收井平均总高度为9米,分三次浇捣完成,一次下沉。第一次浇捣刃脚部分,高度2米,第二次浇捣高度5米,第三次全部浇捣完成,浇捣高度5米。采用分段浇捣混凝土时,严格按规范要求做好施工缝。施工缝做成凸缝,并在后浇时将连接处的混凝土凿毛,并用水清洗干净,浇捣时先用12%的UEA砂浆座浆,然后轻倒第一层混凝土并振捣密实,以免形成蜂窝,影响沉井的质量。

  在混凝土浇捣过程中,还应做好混凝土的试块工作,保证质保资料的完善。

  (8)养护及拆模

  混凝土浇捣完成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方法可采用自然养护和塑料膜覆盖法。在养护过程中,对混凝土表面需浇水湿润,严禁用水泵喷射而破坏混凝土。养护时应确保混凝土表面不发白,至少养护七天以上。养护期内,不得在混凝土表面加压、冲击及污染。

  在拆模时,应注意时间和顺序。拆模时间控制在混凝土浇捣后的3~4天内进行,过早或过晚的拆模对混凝土的养护都是不利的;拆模顺序一般是先上后下,小心谨慎,以免对混凝土表面造成破坏。对于分段浇捣混凝土部位,应保留最后一排模板,利于向上接模。

  (9)封砌预留孔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设置和封砌各种预留孔,并保证在沉井下沉过程中,预留孔内不渗水。

  (10) 井点安装及降水

  为确保沉井平稳下沉,采用排水下沉法施工。用井点抽除地下水,降低地下水位,井点在基坑外周布置,并提前预抽后,方可开始挖土。

  (11) 凿除垫层、挖土下沉

  沉井下沉需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开始挖土下沉。下沉时,应先凿除刃脚下的混凝土垫层及砖砌内模。

  挖土工具采用蟹斗挖机挖土吊出井外。沉井挖土顺序应中间稍低于四周,沉井内的挖土高差控制在1米以内,禁止深锅底挖土,防止沉井突沉造成沉井倾斜的危险。

  另外,井壁外的灌砂必须均匀充实,使沉井下沉时四周摩阻力相近,均匀下沉。沉井下沉时,应防止倾斜,发现问题及时纠偏,若沉井下沉有困难时应另外想办法,不准大量挖深,造成突沉。

  沉井挖土三班制连续作业,中途不停顿,确保沉井连续、安全地下沉就位。

  当刃脚距离设计标

高在1.5米时,沉井下沉速度应逐渐放缓,挖土高差控制在50cm内,当沉井接近标高时,应预先做好止沉措施。止沉措施可采用在刃脚四周间隔挖出设计标高的槽,填入方木,并应注意抛高系数,禁止超沉和超挖。

  (12) 沉降观察

  沉井在下沉过程中,必须随时测定沉井标高,确保均匀下沉,并做好沉井下沉记录。沉井下沉至设计标高(包括抛高)后,应先清除表面浮泥等杂物。沉井基础以粘土及全(强)风化砂岩为基础持力层,施工中如发现实际情况与设计不符,应及时通知设计进行处理。底板与刃脚的接触面,必须将表面混凝土全部凿毛并露出石子,便于新老混凝土的结合。

  (13)基底注浆

  基底采用双液注浆,防止渗水。注浆用注浆罐来进行。注浆时,在正式施工试配注浆的配比,以检验配比的适用性。注浆采用32.5R号新鲜普通硅酸盐水泥掺和2%水玻璃,水灰比不小于0.5。浆液注入率为20%,注浆压力为0.3-1.0MPa,注浆孔间距为0.8m。

  (14) 浇筑水下砼封底

  当沉井在8小时内的累计下沉量不大于10mm时,方可浇捣水下砼封底。 砼标号为C20。

  (15)绑扎底板钢筋、浇捣底板混凝土

  在封底砼完成后,就可在其上绑扎底板钢筋。钢筋在绑扎时,应保证刃脚钢筋与底板钢筋的连接、上下两层钢筋的间距,并将刃脚混凝土的表面凿毛露出石子,便于刃脚混凝土与底板混凝土的结合。底板混凝土浇捣完成后应及时养护,确保其表面不露白,并应防止阳光及温差的剧烈变化,以免底板出现收缩裂缝,影响沉井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功能。在浇筑砼之前,先沿顶进的方向平行预埋导轨(60钢轨制作),作为顶管导向用。

  (16)绑扎钢筋、浇捣后背混凝土

  然后施工后背墙,后背墙尺寸5×0m×0.5m,配筋形式为双层钢筋,横向为ф18@150mmф16@1500mm,纵向配筋为ф14@150mm

  3顶管工程施工

  (1)顶进设备选型及安装

  主顶千斤顶:它是顶进系统中的主要设备。为安全起见,顶力设备配置要小,以利间距平行顶进。根据顶力估算,顶管主站拟配备4台2000KN 油压千斤顶,按左右对称布置。主油缸的油压由电动油泵供给,千斤顶行程1500mm。

  其它设备:包括导轨、千斤顶台架、顶铁、分压环、后承压壁、操作平台、爬梯等。(如图)

  当工作井底板完成后,设置好安全围栏和爬梯,然后由工作井边的起重机将上述设备吊入井内按要求的精度安装。

  (2)井地面设备选型及布置

  气压系统:包括空压机、空气过滤器、贮气罐、气压管路、单向阀、调压阀、气压表、安全阀等。该系统除了向机头气压舱提供压缩空气外、亦为管道内提供通风。

  本工程顶管工作井拟配置1台6.0m3空气压缩机。为防止空压机的噪音,拟采用噪音较小的电动空压机,并安装在双壁隔音集装箱内。

  液压系统:包括高压油泵、控制阀、溢流阀和油管油箱等,其作用是对主顶千斤顶和机头纠偏千斤顶组提供压力油。

  本工程配置1套液压系统, 高压油泵为31.5Mpa。油泵流量18L / min。

  压浆系统:包括泥浆池、搅拌机、注浆泵、管道及各种闸阀等。

  起重设备:该设备以考虑吊装单节DN800砼管为主,单节管子自重约1.6t,选用1台16t汽车吊。

  (3)顶管顶进

  当井内、井外的准备工作全部完成后,可将机头吊放到井内导轨上,调整好方向,开始顶管的出洞。工作井前壁预留有机头及管道出洞的洞口,为防止井外水土从预留洞口与机头外壁之间的缝隙流入工作井内,预留孔洞与管道间设有动密封装置。

  其出洞施工工艺如下:

  (4)洞口密封结构

  出洞口密封结构的作用是阻止在顶管过程中泥水从管节与洞口间的间隙流入井内。

  根据管道中心线与井壁预留孔的位置,制作一个钢结构的内套环,套环内圈设有橡胶止水板,套环安装在预留孔与管节之间,外围焊接在孔的预埋钢板上,内圈橡胶紧贴管节。(如图)

  (5)破墙顶进

  当机头前端进入洞口密封圈后,即可破墙顶进。工作井预留洞口采用砖砌体临时封堵,在顶前采用风镐凿除内层一部分封堵墙体,然后将机头推进,依靠机头前端刀口破除外层墙体,切入土体中,随后即可进行正常顶管施工。

  当出洞口外为透水性较强的砂质土层时,应事先对洞口周围一定范围的土体进行压密注浆,防止外侧的水土进入工作井。

  (6)方向监测

  顶管出洞方向控制得好,整条管道才有可能顶好,顶管出洞不好,整条管道就难于顶好,故必须严格控制顶管出洞精度,采用跟踪测量,随时调整机头出洞的方向及高程偏差。

  (7)顶进施工

  当工具管顶入土体后,留其尾部约300mm长搁在导轨上,缩回千斤顶活塞杆,卸走替顶和分压环,安装管节,开始进行管道的顶进施工。回缩千斤顶安装管节时,需对机头或以后的管节作临时支撑,以防机头在气压下退回,造成地面坍塌。临时支撑措施应一直维持到管外壁摩阻力大于气压反力时为止。以下就气压法顶管工艺作简单描述。

  a.气压法顶管介绍

  气压法顶管是在顶进管道的前方工具管(机头)内设置两道气压密封门,关闭第一道门,向前舱充入压缩空气(气压约0.030mpa,相当于3m深水头压力),由于压缩空气向正面土层的空隙中渗透,将工具管前方土层中的地下水从土壤的孔隙中排挤到远方,给工具管作业提供一个无水稳定的环境,同时,气体的压力也支撑着机头前的土体开挖面维持稳定而不坍落。

  当第二道门关闭且增压,使后舱前舱压力相等后,打开第一道门,管道向前顶进同时将机头前挖出的土运到一、二道门之间的转运舱内;然后关闭第一道门,气压继续稳压机头前舱再将后舱逐渐减压为零,再打开第二道门,使后舱与管道相通,将转运舱的土运到工作井。管道是边挖边顶,开挖量与顶进长度相匹配,这是全气压人工挖土顶进法,工人需带压作业。

  b.顶进平衡控制

  气压平衡法顶管是一个全新的施工概念。第一、顶管掘进机在顶进过程中,气舱压力与它所处土层的地下水压力和土压力处于一种平衡状态;第二、它的开挖量与掘进机顶进所占有的土的体积也处于一种平衡状态。

  在顶进过程中,其气压舱的压力P如果小于所处土层的地下水压力和主动土压力P1时,地面就会产生沉降;反之,气舱的压力如大于所处土层的地下水压力和被动土压力P2时,地面就会产生隆起,这是一个动

态平衡的过程。我们要将气舱压力控制在P1至P2之间,才能称之为平衡。气压人工出土顶管的工艺流程如下:

  (4)施工过程中注浆加固、减阻

  本工程污水管下穿道路、旁边有加油站等,对地面沉降要求高,且在顶管施工过程中,容易发生流沙,影响到顶管的顺利进行和周边建筑物的安全。为防止顶管施工过程中出现坍塌等病害,确保工程施工对周围的环境影响减到最低、确保周边建筑物的安全,采用管端前注浆固结措施进行土体加固处理后,再继续顶进。

  a.注浆采用水泥粉煤灰浆液灌注,水泥粉煤灰浆液的配合比为3:7,并加入早强剂。

  b.管前端上下左右4个方向各钻1个?32孔,将?25注浆管打入,注浆管的打入深度为3米~4.5米/节·次。

  c.拌制水泥浆,水泥浆采用200升搅拌机搅拌的方法拌制,拌制时要对水和水泥的量进行严格的控制。水泥浆太稀,加固效果不好,固结时间长,太稠,水泥浆难以压入,控制水泥浆的稠度是注浆的关键。

  d.启动压浆机,把水泥浆压入。

  e.注浆完毕,马上清洗灌注设备。

  f.每顶进3米/节,注浆一次,交替注浆,以达到大大减少涌水量,防止塌方的目的。

  g.注水泥粉煤灰浆液后,顶管阻力加大,在顶管四周加触变泥浆减阻。顶进施工过程中采用在管外壁边注触变泥浆填充管道的外周空隙边顶进的施工方法,是以稳定土层,防止塌方和地面沉降,减小顶进阻力实现长距离顶管的重要措施。

  压浆管设在机头尾端,紧随管道顶进同步压浆。为使管道外周形成的泥浆套始终起到支承地层和减阻作用,在中继间和混凝土管道的适当点位,还必须进行跟踪补浆,以补充在顶进中的泥浆损失量。注浆流程为:造浆静置→注浆→顶管推进(注浆)→顶管停顶→停止注浆

  h.压浆设备

  压浆系统设备包括:① 注浆泵(螺杆泵,排量1000L / min,压力3MPa);② 搅拌器;③ 注浆管道(主管φ50mm钢管,支管φ25mm橡胶管);④ 管路连接;⑤ 控制阀;⑥ 压力表。

  i.浆液配制

  触变泥浆是由膨润土、水和掺合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施工现场按重量计的触变泥浆配比为:

  水:膨润土 = 8:1膨润土:CMC = 30:1

  本工程拟购置膨润土袋装复合材料,在施工现场加水拌和。

  j.压浆数量和压力

  第一次压浆量为管道外周环形空隙的1.5~2.0倍,压注压力根据埋设深度和土的天然重量而定,本工程拟采用2γH(kPa),式中γ为土的重量,H 为管道的覆土深度。在顶进过程中,还应根据不同的土质条件和覆土厚度变化等适当调整压浆量和压力。

  k.压浆孔的布置

  每一压浆断面设置4个压浆孔,按圆周90°布置。压浆孔应在工厂加工好。

  注浆断面的位置,拟在机头及其后面每隔10米均设置。

  l.压浆方法

  在每次顶进中必须对顶管机头后的第一个注浆断面上压注足量的泥浆,以使其形成完整的泥浆套,其它断面则按依次顺序作定压定量的跟踪补浆。

  4、 顶管测量、纠偏技术

  (1)顶管测量

  测量必须按照设定的管道中心线和工作井位建立地面与地下测量控制系统,控制点应设在不易扰动、视线清楚、方便校核的地点,并加以保护,在施工期间应进行定期校核。

  在顶管工作井内的后部设置测量平台,其临时水准点由地面水准点引入,在交接班时进行仪器高程的校对和调整。顶进轴线由设计管道轴线通过经纬仪引入工作井内,然后对中观测。

  机头出洞前,必须准确测定机头刃口的轴线和标高,并将数据及时反馈,对机头安装的态势进行最后调整。

  管道是否沿着设计管轴线顶进,靠测量进行检查。管道轴线偏差采用经纬仪用支导线法测量与控制,高程偏差采用水准仪测量。

  测量频率:一般每顶进500mm 测量一次,特殊情况次数应增加。

  全段顶完后,应在每个管节接口处测量其轴线位置和高程,有错口时,应测出相对高程。

  (2)顶管纠偏

  纠偏是指机头偏离设计轴线后,利用设置在机头后部的纠偏千斤顶组,改变机头端面的方向,减少偏差,目的是使管道沿设计轴线顶进。机头纠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顶管施工的质量。

  顶进纠偏是采用调整4台纠偏千斤顶组的办法,进行编组操作,若管道偏左则千斤顶采用左伸右缩方法,反之亦然,如果同时有高程和方向偏差,则应先纠正偏差大的一边,顶进时必须严格控制机头的走向,随时纠偏,控制好管道的线形。

  纠偏时应做到在顶进中纠偏,采用小角度分次逐步纠偏,勤调微纠。纠偏工作尚应在仿真分析的指导下进行。

  在顶进中顶管机头发生旋转时,可采取在管内的相反方向增加压重块或在中间站提供旋转纠正力矩等方法,直到正常,以防止偏转增大,影响出土和测量等工作。

  5人工出土

  本工程管内为人工出土,管外为机械装土运出。集中堆放再外运至6公路外的弃土场。

  6通风照明措施

  顶管内通风,如果需要进去维修设备等,进管之前需要通风,采用压入强制性通风措施,用风机通过1.5英寸钢管向顶管工具头压风。照明及用电施工用电主干线采用380V三相五线制,接通地面、工作井、管道内、工具头、管道照明采用12-24V低压电源供电。

  7其他附属施工方法

  (1)施工围蔽

  本工程部分工作井、接受井井位在四周,采用弧形彩色压型钢板围蔽。围蔽范围为10×20m。

  (2)工作井周围安全护栏

  工作井周边布置安全护栏,安全护栏以钢筋作为骨架,高度为1.2m,下面18cm用木板密封,上面挂安全网。

  (3)工作井内上下行扶梯

  工作井内设上下行扶梯,扶梯用角钢L75×75×10与钢筋踏级(直径20mm,间距30cm,L=500mm)制作。

  (7)工作井平台

  在工作井口布置工作平台,供运土、工具的垂直运输,用四条30#工字钢(L=10m)作为梁,其上铺15*15木方,再铺厚度10mm钢板。

  8检查井施工

  顶管施工完毕,即可进行检查井的砌筑施工。检查井施工基本在原有工作井、接收井位置,施工时,我司将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对不同形式的检查井、接收井采用不同的方法施工。

  本工程检查井为砖砌结构检查井。检查

井施工时,要求检查井采用MU7.5砖砌,基础采用C10砼垫层基础,检查井内壁用水泥砂浆批荡。

  施工工艺流程图:

  井环及井盖安装

  井环采用C30混凝土预制,下铺1:3水泥砂浆座底。井盖采用型号为球墨铸铁新型防盗井环盖。为了保证井盖与道路路面的平顺,我司将按照路面设计高程、纵横坡度,在路面面层施工前完成井环和井盖的安装。

  9石粉渣回填

  回填石粉渣要求采用灌水密实、一次插振、二次平振的施工工艺,利用水的流动性和石粉渣的透水性,在松散的石粉渣表面采用水泵抽水灌注,依靠水的下渗使石粉渣孔隙填满,并配合插入式振动器、平板夯等工具进行振夯操作,从而达到密实效果。回填时每层最大填筑厚度为30cm,分层密实,密实时管道两侧对称进行,且不得使管道位移或损伤。回填施工时需符合以下规定:①进行灌水密实时,不可一次灌水范围太大,同时也要加强排水;②插入式振动器插入方式可采用行列或交错式,不得混用以免漏振,振动棒的移动距离不大于500mm,每点振动时间30s,视石粉渣表面不再显著下沉为准,操作时要做到快插慢拔,振动时,振动棒上下略有抽动,以使上下振动均匀;③平板夯必须纵向、横向夯实两次以上,夯实时应夯夯相连,不得漏夯。

  10路面恢复

  按原样对路面进行恢复,具体结构同新建路面结构图。

篇3:综合办公楼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方法

  综合办公楼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方法

  一、工艺程序

  (一)、种植屋面

  1、种植土

  2、40 厚C30 细石混凝土内配双向Φ4@150 内加纤维,减水剂

  3、1.5 厚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4、20 厚1:3 水泥砂浆找平层, 上刷基层处理剂一道

  5、1:8 水泥珍珠岩找坡2%最薄处20 厚

  6、3 厚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隔汽层,高出保温层150mm

  7、20 厚1:3 水泥砂浆找平

  8、钢筋混凝土

  (二)上人屋面

  种植屋面中种植土改为5 厚聚合物水泥砂浆铺贴浅色地砖

  二、施工材料及工具

  配套材料有基层处理剂及胶粘剂,工业汽油。

  机具名称规格数量用途

  高压吹风机300W一个清理基层

  电动搅拌机300W一台搅拌胶粘剂

  滚动刷60*250mm4 把涂布胶粘剂

  剪刀3 把剪裁油毡

  钢卷尺2m3 把度量尺寸

  二、施工要点

  1、清除基层表面的砂浆、碎砖片、尘土、松散混凝土等杂物,基层上的油渍应用5-10%浓度的火碱水溶液刷洗干净。

  2、检查屋面平整度及坡度,测定标高尺寸,确定找平层厚度,并于四周女儿墙上距楼地面0.5 米高处弹好控制线。

  3、按1.5m×1.5m 做出通长的冲筋,并注意找好坡度。

  4、水泥砂浆应采用机械搅拌,搅拌不少于2min,要求拌合均匀,颜色一致,其稠度不应大于3.5cm。

  5、水泥砂浆面层压光一定要严格控制在初凝到终凝之间。

  6、水泥砂浆面层成活24 小时后,铺锯木屑浇水养护不少于7 天。

  7、基层与突出层面结构的转角处,水泥砂浆粉刷均做成圆弧或钝角。

  8、凡管道穿屋面时,屋面留洞孔位置须检查核时后再做防水材料,避免做防水材料后再凿洞。

  9、防水材料施工时,必须遵照防水材料说明书上有关说明进行施工,施工时必须做到涂刷均匀,绝对不容许有“砂眼”存在,最小厚度不得小于2mm,以确保其防水效果良好。

  10、屋面工程施工应注意的问题是:防水保护层的空鼓,保护层分割缝切割时切忌不能破坏防水层。

  11、分割缝要求顺直,油膏密封到位。

  三、施工方法

  1、结构层

  清除基层表面的砂浆、碎砖片、尘土、松散混凝土等杂物,基层上的油渍应用5-10%浓度的火碱水溶液刷洗干净。

  2、找坡层

  1)、用1:8 水泥陶粒找坡,施工前注意天气预报,避免在雨天施工,同时作好防雨、防水的预防措施。

  2)、本工程部分屋面是建筑找坡,找坡层施工后,应检查屋面平整度及坡度,测定标高尺寸,确定找平层厚度,并于四周女儿墙上距楼地面0.5米高处弹好控制线。

  3、找平层

  1)、用10 厚1:3(体积比)水泥砂浆抹平压光,并要与基层粘接牢固,无松动、空鼓、凹坑、起砂、掉灰等现象。要求水泥标号不低于325 号,洒水养护。

  2)、找平层表面应平整光滑,其平整度用2 米长直尺检查,最大空隙不应超过5mm,空隙仅允许平缓变化。凹坑处用水泥:砂:107 胶=1:2.5~3:0.15 砂浆顺平。

  3)、基层与突出屋面的结构相连接的阴角,要抹成均匀一致和平整圆滑的小圆角,与水落口等连接处的转角,应抹成光滑的圆弧形,其半径一般在100~150mm 之间。

  4)、水泥砂浆应采用机械搅拌,搅拌不少于2min,要求拌合均匀,颜色一致,其稠度不应大于3.5CM。

  5)、水泥砂浆必须按设计要求挂线或做标志找准坡度,水泥砂浆面层压光一定要严格控制在初凝到终凝之间。

  6)、水泥砂浆面层成活24 小时后,铺锯木屑浇水养护不少于7 天。

  4、防水层

  1)、待砂浆终凝后3~4 小时涂刷冷底子油,冷底子油涂刷要求薄而均匀,不得有漏刷、麻点和气泡现象。

  2)、卷材防水层施工前必须对基层干燥度进行测试,测试时将1m2 防水卷材平坦的铺在找平层上,静置3~4h 后掀开检查,覆盖部位和卷材上未见水印即可施工。

  3)、当屋面坡度小于3%时,卷材平行于屋脊铺贴,铺贴从屋面最低标高处的水落口开始,再从檐口贴至屋脊方向。

  4)、卷材冷粘法应在基层与卷材底面涂刷胶粘剂,铺贴采用滚铺法或抬铺法。铺后立即用滚筒滚压,彻底排出卷材底部的空气,使卷材不皱折,不起鼓。

  5)、铺第一幅卷材时,应在基层上弹好标线,铺第二幅应在已经铺好的卷材上弹标线。

  6)、改性沥青卷材搭接宽度如下:

  搭接方向短边搭接宽度长边搭接宽度

  铺贴方法满粘法空铺法 点粘法 条粘法满粘法空铺法 点粘法 条粘法

  改性沥青防水卷材8010080100

  7)、采取每幅卷材周边密封法,即用密封材料在卷材与基层交接处先行密封。

  8)、对铺贴好的卷材检查合格后,用棕刷把接缝处胶粘剂均匀涂刷在翻开的卷材接头的两个粘面上,然后粘合并同时用手持辊滚压。对卷材三层重叠处,必须逐层嵌填密封材料后压实。

  9)、搭接后,由专人检查。

  10)、凡管道穿屋面时,屋面留洞孔位置须检查核时后再做防水材料,避免做防水材料后再凿洞。

  四、屋面穿管施工如下图(SJ.A 2/40)

篇4:综合办公楼地下室施工方案

  综合办公楼地下室施工方案

  一、概况

  1、人防地下室工程计两层地下室,防护等级为六级,人防地下室建筑面积约7900 平方米。

  2、结构层外围为S8 抗渗混凝土,采用结构防水为主。

  二、施工特点及质量控制

  地下室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以后的使用功能,因此,对施工中的各主要环节,如混凝土搅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等,均应严禁遵循施工及验收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规定进行施工。防水做法严格按照设计技术进行施工。

  1、施工准备

  ①.编制施工组织设计、选择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健全技术管理系统,制定技术措施、落实技术岗位责任制,做好技术交底,以及质量检验和评定的准备工作。

  ②.进行原材料检验,各种原材料必须符合规定标准;备足材料,并妥善保管,按品种、规格分别堆放,注意防止骨料中掺混泥土等污物。

  ③.将需用的工具、机械、设备配备齐全,并经检修试验后备用。

  ④.进行防水混凝土的试配工作,试验室可根据设计抗渗标号,提高0.2N/mm2 进行试配,在此基础上选定施工配合比。

  ⑤.做好基坑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的工作,要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要保持地下水位在施工底面最低标高以下不小于30cm。以避免在带水或带泥浆的情况下,施工防水混凝土结构。

  2、模板

  ①.模板应平整,且拼缝严密不漏浆,并应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吸水性要求,以金刚模、木模为宜。

  ②.模板构造应牢固稳定,可承受混凝土拌合物的侧压力和施工荷载,且应装拆方便。

  ③.固定模板的螺栓(或铁丝)不宜穿过防水混凝土结构,以避免水沿缝隙渗入。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可采用滑模施工。

  ④.当必须采用对拉螺栓固定模板时,应在预埋套管或螺栓上加焊止水环。止水环直径及环数应符合设计规定。若设计无规定,止水环直径一般为8—10cm,且至少一环。

  3、钢筋

  钢筋相互间应绑扎牢固,以防浇捣混凝土时,因碰撞、振动使绑扣松散、钢筋移位,造成露筋。

  绑扎钢筋时,应按设计规定留足保护层,不得有负误差。留设保护层,应以相同配比的细石混凝土或水泥浆制成垫块,将钢筋垫起,严禁以钢筋垫钢筋,或将钢筋用铁钉、铅丝直接固定在模板上。

  钢筋及铅笔均不得接触模板,若采用铁马凳架设钢筋时,在不能取掉的情况下,应在铁马凳上加焊止水环,防止水沿铁马凳渗入混凝土结构。

  当钢筋排列稠密,以致影响混凝土正常浇筑时,可同设计人员协商,采取措施,以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4、混凝土搅拌

  严格按施工配合比,准确称量每种用料,投入搅拌机,外加剂应均匀掺在拌合水中投入搅拌机,避免直接投入。

  防水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比普通混凝土略长,一般不少于120s;若掺入引气型外加剂,则搅拌时间约为120~180s。适宜的搅拌时间,可通过现场实测选定。为保证混凝土有良好的匀质性,不宜采用人工搅拌。

  5、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要防止产生离析现象及坍落度和含气量的损失,同时要防止漏浆。拌好的混凝土要及时浇灌,常温下应于半小时内运至现场,于初凝前浇筑完毕。运送距离较远或气温较高时,可渗入缓凝型减水剂。浇灌前发生显著泌水离析现象时,应加入适量的原水灰比的水泥浆复拌均匀,方可浇灌。

  6、混凝土浇筑和振捣

  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内的积水、木屑、铅丝、铁钉等杂物,并以水湿润模板。使用钢模应保持其表面清洁无浮浆。

  浇筑混凝土的自落高度不得超过1.5m,否则应使用串筒、溜槽或溜管等工具进行浇筑,以防产生石子堆积,影响质量。

  在结构中若有密集管群,以及预埋件或钢筋稠密之处,不易使混凝土浇捣密实时,应改用相同抗渗标号的细石混凝土进行浇筑,以保证质量。

  在浇筑大体积结构中,遇有预埋大管径套管或面积较大的金属板时,其下部的倒三角形区域不易浇捣密实而形成空隙、造成漏水,为此,可在管底或金属板上预先留置浇筑振捣孔,以利浇捣和排气,浇筑后,再将孔补焊严密。

  混凝土浇筑应分层,每层厚度不宜超过30~40m,相邻两层浇筑时间间隔不应超过2h,夏季可适当缩短。

  防水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振捣,不应采用人工振捣。机械振捣能产生振幅不大、频率较高的振高,使骨料间的摩擦力、粘附力降低,水泥浆的流动性增加,由于振动分散开的粗骨料在沉降过程中,被水泥砂浆充分包裹,形成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砂浆包裹,同时挤出混凝土拌合物中的气泡,以增强密实性和抗渗透性。

  机械振捣应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20**》的有关规定依次振捣密实,防止漏振、欠振。

  7、混凝土的养护

  防水混凝土的养护对其抗渗性能影响极大,特别是早期湿润养护更为重要,一般在混凝土进入终凝(终筑后4~6h)即应覆盖,浇水湿润养护不少于14d。因为在湿润条件下,混凝土内部水分蒸发缓慢,不致形成早期失水,有利于水泥化,特别是浇筑后的前14d,水泥硬化速度快,强度增长几乎达28d 标准强度的80%,由于水泥充分水化,其生成物将毛细孔堵塞,切断毛细通路,并使水泥石结晶致密,混凝土强度和抗渗性均能很快提高;

  14d 以后,水泥水化速度逐渐变慢,强度增长亦趋缓慢,虽然继续养护仍然有益,但对质量的影响不如早期大,所以应注意前14d 的养护。

  8、拆模板

  由于对防水混凝土的养护要求较严,因此不宜过早拆模。拆模时防水混凝土的强度必须超过设计强度等级的70%,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得超过15℃,以防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拆模时应注意勿使模板和防水混凝土结构受损。

  9、防水混凝土结构的保护

  地下工程的结构部分拆模后,应抓紧进行下一分项工程的施工,以便及时对基坑回填,这样可以避免因干缩和温差引起开裂,并有利于混凝土后期强度的增长和抗渗性的提高,同时也可以减轻渗水对工程的危害,起一道阻水线的作用。回填土应分层夯实,并严格按照施工规范的要求操作,控制回填土的含水率及容重等指标。同时应做好建筑物周围的散水坡,以保护基坑回填土不受地面水入侵。

  混凝土防水结构浇筑后严禁打洞,对出现的小孔洞应及时修补,修补时先将孔洞冲洗干净,涂刷一道水灰比为0.4 的水泥浆,再用水灰比为0.5的1:2.5 水泥砂浆填实抹平。

  三、地下室防水砂浆

  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

  (1)刚性多层抹面水泥砂浆防水层

  1)原材料及要求

  ①.水

泥: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膨胀水泥,亦可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其标号不低于325 号。在受侵蚀性介质作用时,所用水泥应按设计要求选用。

  ②.砂:一般以粗砂为主,砂的粒径应在1~3mm 之间,大于3mm 的砂,在使用前应筛除,砂的颗粒要坚硬、粗糙、洁净。

  ③.水:一般能饮用的自来水和天然水,均可使用。

  2)配制

  水泥浆和水泥砂浆的配合比应根据防水要求、原材料性能和施工方法确定,可参考下表:

  水泥浆与水泥砂浆配合比

  材料名称配合比稠度(流动性,cm)水灰比配制方法

  素灰水泥和水拌合70.37~0.4将水泥放于容器中, 然后加水搅拌

  水泥浆水泥和水拌合0.55~0.6将水泥放于容器中, 然后加水搅拌

  水泥砂浆水泥:砂=1:2.57~80.6~0.65宜用机械搅拌,将水

  泥与砂干拌到色泽

  一致时再加水搅拌

  3)基层处理

  基层处理十分重要,是保证防水层出不穷和基层牢固结合、不空鼓和密实不透水的关健。主要包括基层处理、浇水、补平等工作,须使基层表面保持潮湿、清结、平整、竖实粗糙,利于与防水层粘结牢固。

  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混凝土应不低于C10。

  ①.新建混凝土工程,在模板拆除后,立即用钢丝刷将表面打毛,并在抹面前浇水冲洗干净。

  ②.旧混凝土工程,应先用凿子、剁斧、钢丝恻将表面凿毛,清理整平后再冲水,并用钢丝刷刷洗。

  ③.无论新旧工程,当遇有混凝土基层表面凹凸不平、蜂窝孔洞等现象时,应根据不同情况分别进行处理。

  如凹凸不平处的深度大于10mm 时,先用钻子剔掉,用钢丝刷刷后浇水清洗干净,抹素灰2mm,再抹砂浆找平层,抹后将砂浆表面横向扫成毛面。

  如深度较大时,待砂浆凝固后(一般间隔12h)抹素灰2mm,再用砂浆抹至与混凝土平面齐平为止。

  如基层表面有蜂窝孔洞时,应先用钻子除掉松散石子,将孔洞四周边缘剔成斜坡,用水清洗干净,然后用2mm 素灰、10mm 水泥砂浆交替抹压直至与基层齐平为止,并将最后一层砂浆表面横向抹成毛面。待砂浆凝固后,再与混凝土表面一起做好防水层。如蜂窝麻面不深,且石子粘结较密实,可用水冲洗干净,再用1:1 水泥砂浆用力压抹平后,将砂浆表面扫毛即可。

  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缝,在防水层施工前,应先将施工缝处剔成斜坡槽,槽深一般在1cm 左右,斜坡长度各为2.5cm。剔后浇水并用钢丝刷洗干净,在斜坡内抹素灰2mm,然后用1:2 水泥砂浆找平,将砂浆表面扫成平面。

  ④.基层处理完后,必须浇水充分浸润。

  4)施工要点

  施工时,务必做到分层交替抹压密实,以使每层的毛细孔道大部分切断,使残留的少量毛细孔无法形成连通的渗水孔网,这样才能保证防水层具有较高的抗渗防水性能。

  ①.混凝土顶板及墙面四层与五层做法(见四层抹面法表)。

  四层抹面法

  层次水灰比操作要求作用

  第一层素灰层

  厚2mm0.4~0.51. 分两次抹压,基层浇水润滑后,后均匀刮抹1mm 厚素灰作为结合层,

  并用铁抹子往返用力刮抹遍,使素灰

  填实基层孔隙,以增加防水层的粘结

  力,随后再抹1mm 厚的素灰找平层,

  厚度要均匀;

  2.抹完后,用湿毛刷或排笔蘸水在

  素灰层表面腑次均匀涂刷一遍,以堵

  塞和填平毛细孔道,增加不透水性防水层的第一道防线

  第二层水泥砂浆层厚

  4~5mm4~0.45 水泥:砂

  =1:2.51. 在素灰初凝时进行,即当素灰干燥到用手指能按入水泥浆层1/4~1/2 时进行, 抹压要轻, 以免破坏素砂层,但也要使水泥砂浆层薄薄

  压入素将层约1/4 左右;

  2. 水泥砂浆初凝前,用扫帚将表

  面扫成贡条纹起骨架和保护作用

  第三层素

  灰层厚2mm0.37~0.41.待第二层水泥砂浆凝固并具有一定强度后(一般隔24h),适当浇水润滑即可进行第三层,操作方法同第一层,其作用也和第一层相同;

  2.施工时如第二层表面析出有游离氢氧化钙形成的白色浆膜 ,则需要用水冲刷干净后,再进行第三层,以免影响二、三层之间的粘结,形成

  空鼓防水作用

  第四层水泥砂浆层厚

  4~5mm4~0.45 水泥:砂

  =1:2.51.配合比与操作方法同第二层水泥砂浆,但抹完后不扫纹,而是在水泥砂浆凝固前,水分蒸发过程中,分用铁抹子压5~6 遍,以增加加密实

  性,最后再压光;

  2.每次抹压间隔时间应视施工现场湿度大小、气湿高低及通风条件而定,一般抹压前三遍的间隔时间为1~2h, 最后人抹压到压光, 夏季约10~12h, 冬季最长14h, 以免砂浆凝固后反复抹压,破坏了它表面的水泥结晶,使强度降低而产生起砂现象由于水泥砂浆凝固前抹压了5~6

  遍,增加了密实性,因此不仅起着保护第三层素灰和骨架作用,还有

  防水作用

  五层抹面法主要用于防水层迎水面,背水面用四层抹面法。五层抹面法与四层抹面法的区别就在于多一道水泥浆,前四层与四层作法相同。当第四层砂浆抹压两遍后,毛刷均匀地将水泥浆涂刷在第四层表面并随第四层抹压压光。

  ②.施工时应注意素灰层与砂浆层应在同一天内完成。即防水层的前两层基本上连续操作,后两层(或后三层)连续操作,切勿抹完素灰后放置时间过长或次日再抹水泥砂浆,否则会出现粘结不牢与空鼓等现象,影响防水层质量。

  ③.切实作好素灰抹面、水泥砂浆揉浆及收压三道并键工序。

  素灰抹面:素灰层要薄而均匀,不宜过厚,抹面后不宜干撒水泥粉。

  水泥砂浆揉浆:揉浆的作用是使水泥砂浆与素灰相互渗透结合牢固,要先薄薄地抹上一层水泥砂浆,用铁抹子来回用力压实,使其渗入素灰层。

  如果揉压不透则影响两层之间的粘结。在揉压和赶平砂浆的过程中,严禁加工水。

  水泥砂浆收压:在水泥砂浆初凝前,待收水70%(即用手指按压上去,有少许水润出现而不易压成手迹)时,就可以进行收压工作。收压是用铁抹子平光压实。收压时需掌握三点:即砂浆不宜过湿;收压不宜过早,但也不迟于初凝;用铁板抹压而不能用边口刮压。收压一般二道,第一道收压表面要粗毛,第二道收压表面要

细毛,使砂浆密实,强度高且不易起砂。

  四、地下室防水

  1、构造防水

  地下工程中因施工操作和结构设计的需要常会留设沉降缝、伸缩缝或施工缝,人们习惯称为地下工程中的“三缝”。这“三缝”既是必须的但又是最容易产生渗漏水的薄弱部分,所以必须选择合理有效的构造措施,确保沉降缝、伸缩缝和施工缝处的防水性能。

  (1)施工缝的留设和处理

  由于施工缝处容易渗水,因此施工中应尽量不留施工缝。但当混凝土浇筑受开挖、支模以及施工设备等条件限制,无法连续施工一次浇筑完毕时,在施工方案中应考虑在预定位置设施工缝。施工缝位置不应留设在剪力最大处并尽避开底板与边墙交接处。

  地下室剪力墙分段支模及浇筑。在墙体根部及剪力墙暗梁底留置施工缝,施工缝预埋止水钢板(详见下图)。

  垂直施工缝一般不允许单独留设,垂直施工缝的划分应尽量与变形缝一致。必须留设时,应在施工缝中间埋设橡胶或塑料止水带,也可埋设钢板或紫铜板止水带。水压不大时也可做成企口缝或阶梯缝,但必须在支模时于缝的两侧预留出宽度不小于20cm、深度3cm 的凹槽,以备作不防水抹面或膨胀水泥砂浆抹面。施工时应将原混凝土施工缝凿毛冲洗干净,然后刷一道水泥浆,随后浇捣新混凝土。

  (2)变形缝的留设和处理

  伸缩缝的宽度为5cm 应在地下室顶板施工时预留好,然后严格按照设计详图施工。

  沉降缝的宽度为7cm,沉降缝设有多道防水,在混凝土中间埋设了橡胶止水带,在施工过程中应嵌固牢固,止水带周围混凝土捣固应密实。止水带正确就位和周围混凝土捣固密实后,在迎水面用高级嵌缝胶嵌缝,并加贴高分子防水卷材, 以确保室外沉降缝不漏水。

篇5:综合办公楼工程结构施工方案

  综合办公楼工程结构施工方案

  1结构一般特征

  1、设计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8.200m,本图中各楼层标高均为扣除建筑面层厚度的标高。

  2、本工程建筑位于地震基本烈度七度区,按丙类建筑抗震设防,设防烈度为七度,场地类别为II类,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分别为:

  框架:二级

  剪力墙:二级

  3、地下二层部分区域为人防地下室,抗力等级为六级。

  2材料

  1、混凝土强度等级表:

  部位等级抗渗等级

  基础垫层C10

  承台C30

  水池、地下室底板、地下室外墙及与外墙相连的剪力墙C30S8

  地下二层~第九层混凝土墙和柱C45

  梁和楼板C35

  第十层~第二十一层混凝土墙和柱C40

  梁和楼板C30

  第二十一层以上混凝土墙和柱C35

  梁和楼板C25

  2、钢材

  I级钢筋(ф)fy=210N/mm2II级钢筋(Ф)fy=310N/mm2型钢及钢板均用Q235(A3钢)

  焊接型钢、钢板及I级钢筋时采用E43焊条,焊接II级钢筋时采用E50焊条。

  3、砌体:填充墙种类容重不宜大于7KN/m3,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低于M5,并优先选用混合砂浆。

  3一般构造规定

  1、除注明外外的构造措施必须符合(00G101)中关于相应抗震等级的梁、柱、墙、节点等的构造规定。

  2、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承台底面为100,侧面为35,顶面为25。

  基础梁底面和侧面均为35,顶面为25。

  地下室外墙外侧为25,内侧为15。

  地下室底板板底为25,板顶为15。

  梁、柱(暗柱):25当梁柱箍筋直柱>10时,箍筋保护层厚不小于15。

  3、钢筋接头、锚固

  (1)框架梁、柱(暗柱)、墙纵向钢筋的锚固和接头应符合(00G101)要求。

  (2)框架梁应采用机械接头或焊接接头,贯通面筋接头应设在跨中,底筋接头应设在距支座1/3跨度处。

  (3)支座两端框架梁直径相同的面筋应贯通不得截断。

  (4)连续配置的板内受力钢筋面在跨中搭接,底筋在支座处搭接。

  (5)板和梁受力钢筋接头位置应尽量错开,同一截面钢筋接头面积不得超过该截面筋总面的50%(焊接)或45%(绑扎),且接头间距≥45d。

  4、钢筋位置

  (1)双向板板底短向钢筋应在长向钢筋之下,板面短向钢筋应在长向钢筋之上。

  (2)当主次梁梁高相同时,次梁纵筋应放在主梁纵筋内侧并在主梁内次梁两侧各附加两道间距50的箍筋。

  (3)当两个方向的次梁梁高相同时,短跨次梁纵筋应放在长跨次梁纵筋外侧,两个方向的次梁都应在相交处每侧各附加两道间距50的箍筋。

  5、构件开洞及补强

  (1)预留孔洞和预埋件穿墙套管必须与有关专业图纸配合施工,及时预埋管和套管,及时校验预留洞和预埋铁件的位置,不得后期开凿。

  (2)框架柱、剪力墙暗柱不应有横向或竖向穿过管线及留洞。

  (3)梁上应尽可能的不留孔洞,若无法避免则孔洞位置设在拉力和剪力较小的部位,洞口尽可能为圆形并加设钢套管,洞边加强筋,未经设计人员同意不得自行在梁内留洞或凿洞。

  (4)板上预留洞尺寸小于或等于300时,板筋不切断,可绕过洞口,洞口尺寸大于300且小于或等于1000时,应设加强筋,每侧加强筋不于被切断钢筋面积的一半。

  (5)凡须浇注楼板的各类管道井,在该层楼面施工时先铺好板配筋,待管道安装完后再用微膨胀混凝土补浇该部分楼板,安装时尽量不切断钢筋,如有断筋应作补强处理。

  (6)剪力墙(包括地下室墙体)上预留洞洞口边长或直径≤300钢筋可以不切断而绕洞口而过,300<洞口边长或直径≤800洞口每侧设不少于被切断钢筋面积一半的且少于2Φ12的加强筋。

  4基础工程及地下室

  1、本工程基础采用钻孔桩灌注桩,基础设计说明详基础图。

  2、防水混凝土所有模板必须光滑平整缝隙严密,支撑牢固,尽量不用螺栓拉杆或铁丝贯穿防水结构以免造成引水通路,若无法避免采用铁丝或螺栓贯穿防水混凝土壁来固定模板时必须拆模后在该处凿入20毫米,在螺栓根部割断后,用1:2水泥砂浆填补抹平。

  3、地下室侧壁与底板必须连续浇柱,不得留垂直施工缝,考虑到施工情况,地下室侧壁可在底板顶面以上300mm的位置设置水平施工缝,并如下图设置钢板止水带,在浇灌上层前应对缝表面凿毛并用压力水冲净浮尘,然后在施工缝面上涂刷水灰比小于或等于0.4的水泥浆二遍,接着铺设10mm左右的防水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的水泥砂浆,捣压密实,直至表面泛浆再接浇上部的混凝土。

  4、地下室与土壤接触的侧壁、承台和基础梁均应砖模,混凝土浇注前砖模应充分湿润以保证结构施工质量。

  5、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水化热,温度控制在25。

  C以内,混凝土应振捣密实,避免漏振,并且加强湿润养护,养护时不少于14天。

  6、地下室顶板及外侧墙壁防水层完工后应及时沿基坑四周均匀回填土,回填土应分导夯实,每层厚约300mm,密实度不小于0.93。

  7、本工程地下室以下地下水对混凝土具有中等腐蚀性,基础及地下室施工应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94的要求采取防护措施。

  5楼板

  1、板中与梁平行的钢筋距梁边不大于50mm,板中主受力筋靠外,分布筋(次受力筋)靠内,除注明外分布筋均为Φ6~200。

  2、板的面筋直钩长度为板厚减去板顶保护层厚度,板负筋应伸入支座LaE,底筋应伸入支座不小于10d和150mm,且应伸过支座中心板上下钢筋锚入核心筒剪力墙长度均为LaE。

  3、各板角负筋纵横两个方向必须重叠设置成网格状,具有拐角的悬挑板应在拐角处45。方向放射状设置面筋6Φ10~100。

  4、本有双层双向钢筋的楼板(含板的面筋部份)要求设有钢支撑钢筋(梅花形布置,间隔宜小于1m)以保证两层钢筋网的间距。

  5、板内埋设的管线必须位于板内受力筋的内侧,管径不得大于1/3板厚。

  6、混凝土井筒外角周边板底和板面应示沿45

。方向放射状各设置钢筋6Φ10~100,钢筋伸出墙边2000mm。

  6梁、柱、剪力墙

  1、梁、柱墙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差>Pa时,节点区混凝土应按高等级强度混凝土施工,不同强度混凝土分界面应在墙柱外边500mm处。

  2、剪力墙墙体的混凝土必须分层振捣,每次每层高度不超过1m,只允许留水平施工缝,接口表面必须清扫干净,确保混凝土接合良好。

  3、梁顶标高有高差的梁端的通长钢筋不得在高差处设置接头,通长钢筋应以1:6的坡度弯折拉通.

  4、对于跨度L>7m或悬挑长度L>1.5的梁支模时应按施工规范要求起拱。

  5、对于梁宽大于柱边长的节点应在梁内加设垂直拉筋和水平箍筋.

  6、主次梁相交处应在主梁内次梁两侧各附加两道间距50的箍筋,箍筋大小和肢数同主梁箍筋。

  7、支座两端梁面纵筋数量不等时,直径相同的钢筋应拉通。

  7砌体工程

  1、砌体填充墙与混凝土墙柱交接处,沿墙高度每500mm在灰缝内配置2Φ6通长拉结筋,拉结筋锚入混凝土墙或柱内200mm。

  2、填充墙墙高大于4m或墙厚小于200mm且高度大于3m时,应在半高处加设圈梁一道,圈梁宽同墙厚且不小于150mm,高200mm,上下各配2Φ12纵筋,箍筋Φ6-250,混凝土强度等级同相邻的墙、柱,纵筋锚入钢筋混凝土柱或墙500mm。

  3、砌至板底梁底的砌体必须用斜砌块楔紧或采用其他楔紧措施。

  4、砌体填充墙的门窗上设置过梁,过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过梁两端支座长度各为300mm。

  5、填充墙墙度>5m时墙体中部加设间距不大于5m的构造柱,当砌体填充墙的拐角处无框架柱时,在拐角处也应设构造柱。构造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距4Φ12纵筋,箍筋Φ6@200,须先砌墙后浇注。

  8后浇带

  本工程地下部分做1000mm宽的后浇带,具体位置见有关图纸,后浇带的保留时间不宜少于两个月,然后用比设计强度提高一级的掺有微膨胀剂的无收缩混凝土将后浇带补齐并加强养护,要求后浇带潮湿养护不少于15天,后浇带两侧宜采用钢筋支架铅丝网或单层钢板网隔断,使先浇的混凝土成锯齿形。

  9其它

  1、电梯井壁、底坑及电梯机房应由生产厂家配合预留各种空洞及埋件。

  2、凡有防雷要求的柱,每柱内两根纵向钢筋从底至顶均应焊接并与底板外圈钢筋焊牢,连接板必须同上述两根主筋相连。

  3、本工程沉降观测点共设置24个,分别设在核芯筒的四角和主楼20根框架柱上,在施工期间应每完成一层观测一次,竣工后第一年每季一次,第二年每半年一次,以后每年一次直到沉降稳定为止,若突然发生严重裂缝或大量沉降则应增加观测次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