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经理人

商品房施工过程技术控制

5696

商品房施工过程技术控制

  商品房施工过程技术控制

  1、施工前,认真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熟悉掌握图纸和进行专业技术图纸会审,进行设计交底,施工技术交底。在分部分项工程施工中,每进行一道工序,经检查验收不合格的,不准进行下道工序,对操作人员先进行技术交底,用简明文字构成施工任务单,发给各操作人员后再施工。

  2、必须严格遵守技术复核制度,对建筑物的方位、标高、高度、轴线、图纸尺寸、误差等作复核记录,工程监理人员复查,无误后进行资料存档管理。

  3、认真做好每项技术复核和隐蔽工程验收工作,实行混凝土浇灌令签证制度。如果没有工程技术负责人,监理和有关工长、质检员签字,不出进入下一道工序。隐蔽工程施工时,质量检查人员专业技术负责人和质量检查员必须共同进行监督,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4、严格贯彻实行计量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施工现场和计量管理工作,督促现场专职计量人员做好计量器具的使用和保管工作。对混凝土、砂浆、灰土等准确计量,以确保工程质量。

  5、专门负责设备安装技术工作的人员,要求在现场办公,处理问题不过夜,实行层层负责、层层交底制度,对施工工艺和特殊施工技术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给各班组交代清楚。对涉及修改、质量问题,必须征得建设单位和设计院的同意,针对此问题制定出可靠的技术措施。

编辑:www.pmceo.Com

篇2:建筑物定位放线和基础放线施工过程控制

  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和基础放线施工过程控制

  1 建筑物的定位放线

  根据设计给定的定位依据和定位条件进行建筑物定位放线,是确定平面位置和开挖茂盛的关键环节,施测中心须保证精度,杜绝错误。在高层建筑中地下工程较多,基础开挖范围较大,开挖区内的各种中线或轴线桩

  均会挖掉,而在地下、地上各层施工中,又需准确、迅速地恢复轴线位置,以保证同一条中线或轴线在各层上投测的位置都能在同一铅直面内。故在建筑物定位放线中,要首先考虑主要中线或轴线桩的准确测设和长期稳定的保留问题。为此,在建筑物定位放线中,首先根据测设"建筑物矩形控制网",它是测设在距基槽外1~5m(根据现场情况而定)、平等于建筑物的矩形控制网。

  1.1 确认和检测定位依据

  当定位依据是规划红线、道路中心线或测量控制点时,在同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在现场当面交桩后,要根据各点的坐标值、标高值算其间距、夹角和高差,并实地校测各桩位是否正确,若有不符,应请建设单位妥善处理。

  定位之前,应校测所用点位,以防误用有碰动和沉降变位的桩位。

  2 建筑物矩形控制网的测设与放线

  2.1 矩形控制网的测设

  根据建筑物定位条件和矩形网距建筑物四廊轴线关系以及现场情况来决定矩形控制网的测设方法。

  2.2 轴线控制桩的测定

  在建筑物矩形控制网的四边上,测定建筑物各大角的中线或轴线控制桩(也叫引桩),测设时要以各边的两端控制桩为准,量通尺测定该边上各轴线控制桩线后,再校核各桩间距。

  2.3 大角桩和轴线桩的测定

  根据各中线、轴线的控制桩测定建筑物各大角和中线、轴线桩,在校测各桩间距和格方后,若高层竖向使用外控法施测时(详见后说明),还要将主要轴线准确地延长建筑物高度以外、能稳定保留桩位的地方,或附近现有建筑物的墙面上。

  2.4 基槽灰线的撒设

  根据建筑物各轴线桩或控制桩,按基础图撒好基槽灰线。这项工作精度要求不高,但很容易出差错。因此,在经自验合格后,必须向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或有关部门验线。

  2.5 验线

  验线时首先要检查定位依据的正确性和定位条件的几何尺寸,再检查建筑物矩形控制网和建筑四廊尺寸及轴线间距,这是保证建筑物定位条件和本身尺寸正确的重要措施。

  验线时决不可只检查建筑物的自身四廊尺寸,而不检查建筑物的定位情况,这样可能会造成建筑物位置不漏检,致使整个建筑物定位不正确。

  此外,验线时不仅要检查建筑物矩形网和各大角桩位、槽线情况,还要检查各轴线、尤其是主要轴线的控制桩(引桩)桩位是否准确和稳定,因为它是挖槽后,各施工层放线和高层竖向控制的基本依据。另外,沿规划红线兴建的高层建筑,在放线后,还要由城市规划部门验线,经验线合格后,方可破土开工,以防新建高层建筑压、超红线。

  3 建筑物的基础放线

  基础放线是确定建筑物位置的关键,施测中必须保证精度,严防出现错误。

  3.1 基础放线

  3.1.1 轴线控制桩的检测

  根据建筑物矩形控制网的四角,检测各轴线控制桩位确实没有碰动和位移后方可使用。当建筑物轴线较为复杂,如60°柱网或任意角度的柱网,或测量放线使用平行借线时,都要特别注意防止用错轴线控制桩。

  3.1.2 四大角和主轴线的投测

  根据基槽边上的轴线控制桩,用经纬仪向基础垫层上投测建筑物四大角、四廓轴线和主轴线,经闭合校核后,再详细放出细部轴线。

  3.1.3 基础细部线位的测定

  根据基础图以各轴线为准,用墨线弹出基础施工中所需要的中线、边界线、墙宽线、桩位线、集水坑线等。

  4 验线

  首先要检查各轴线控制桩有无用错和位移,再用经纬仪检查各轴线的投测位置(即基础的定位),然后再实量四大角和各轴线的相对位置,以防整个基础在基槽内移动错位。另外,验线时还应检查垫层顶面的标高。

  基础验线时的允许偏差如下:

  长度L≤30m 允许偏差±5mm

  30m<L≤60m 允许偏差±10mm

  60m<L≤90m 允许偏差±15mm

  90m<L 允许偏差±20mm

  撂底线经有关技术部门、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验线后,方可正式交付施工使用。

  5 高层建筑标高精度要求

  5.1 施工允许偏差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标高允许偏差(测量工作称为允许误差), 每层 ±10mm ;全高 ±30mm 。

  5.2 测量允许偏差

  层间标高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mm,建筑全高(H)测量偏差不应超过3H/10000, 且不应大于30m< H≤60m±10mm

  60m< H≤90m±15mm 90m< H±20mm

  6 高层建筑标高测法和要点

  6.1±0.000 以下标高测法

  为了保证建筑全高控制的精度要求,在基础施工中就应注意准确地测设标高,为±0.000 以上的标高传递打好基础。高层建筑的基础一般均较深,有时又不在同一标高上,为控制基础和±0.000 以下各层的标高,在基础开挖过程中,应在基坑四周的护坡钢板桩或混凝土桩(选其侧面竖直且规正者)上各涂一条宽10cm 的竖向白漆带。用水准仪根据附近栋号的水准点或±0.000 水平线,测出各白漆带上顶的标高;然后用钢尺在白漆带上量出±0.000 以下,各负(-)整米数的水平线;最后,将水准仪安置在基坑内,校测四周护坡桩上各白漆带底部同一标高的水平线,当误差在±5mm 以内时,则认为合格。在施测基础标高时,应后视两条白漆带上的水平线以作校核。

  6.2 ±0.000以上标高测法

  ±0.000 以上的标高测法,主要是用钢尺沿结构外墙、边柱或楼梯间等向上竖直测量。一般高层建筑至少要由3 处向上引测,以便于相互校核和适应分段施工的需要。引测步骤是:

  6.2.1 先用水准仪根据二个栋号水准点或±0.000 水平线,在各向上引测处准确地测出相同的起始标高线(一般多测+1.000m 标高线)。

  6.2.2 用钢尺沿铅直方向,向上量至施工层,并划出正(+)米数的水平线,各层的标高线均应由各处的起始标高线向上直接量取。高差超过一整钢尺长时,应在该层精确测定第二条起始标高线,作为再向上引测的依

据。

  6.2.3 将水准仪安置到施工层,校测由下面传递上来的各水平线,误差应在±5mm 以内。在各层抄平时,应后视两条水平线以作校核。

  6.3 标高施测中的要点

  6.3.1 观测时尽量做到前后视线等长。测设水平线时,最好采用直接调整水准仪的仪器高度,使后视时的视线正对准水平线,前视时则可直接用铅笔标出视线标高点,然后用铝合金直尺以硬铅笔划水平线。这种测法比一般在木板上标记出视线再量反数的测法能提高精度1~2mm,但只能测出各层在+1.300m 或+1.400m 处的标高线,6.3.2 由±0.000 水平线向下或向上量高差时,所用钢尺应经过检定,量高差时尺身应铅直并用标准拉力,同时要进行尺长和温度改正(钢结构不加温度改正)。

  6.3.3 为保证竣工时±0.000 和各层标高的正确性,应请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明确:在测定±0.000 水平线和基础施工时,如何对待地基开挖后的回弹与整个建筑在施工期间的下沉影响,建议本高层建筑在基础施工中将总下沉量在基础垫层的设计标高中预留出来。

  7 高层建筑竖向控制

  当高层建筑施工到±0.000 后,随着结构的升高,要将首层轴线逐层向上投测,用以作为各层放线和结构竖向控制的依据。其中,以建筑物轮廓轴线和控制电梯井轴线的投测更为重要。为保证本工程质量,特别对高层建筑施工测量进行专门要求。

  7. 1工程建筑竖向精度要求

  10. 1. 7. 1. 1 施工允许偏差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竖向允许偏差,层间8mm; 全高(H)H /1000?30mm 。

  7.2 高层建筑竖向投测和要点

  为了满足上述测量精度要求,常采用下列两类方法进行高层建筑轴线的竖向投测。无论使用哪类方法向上投测轴线,都必须在基础工程完成后,根据建筑场地平面控制网,校测建筑物轴线控制桩后,将建筑轮廓和各细部轴线精确地弹测到±0.000 首层平面上,作为向上投测轴线的依据。

  7.2.1 内控法

  由于本工程施工场地窄小,无法在建筑物之外的轴线上安置仪器施测,故采用此法。在建筑物的首层测设室内控制网,用垂准线原理进行竖向投测,故此法也叫垂准线投测法。由于使用仪器类型的限制,所以采用吊线坠投测方法。以下是对此法的详细说明:

  吊线坠法是使用较重的特制线坠悬吊,以首层靠近建筑物轮廓的轴线交点为准,直接向各施工层悬吊引测轴线。施测中,保证采取得当的措施,使用线坠引测铅直线是既经济、简单,又直观、准确的方法。一般在3~ 4m 层高的情况下,要求认真操作,由下一层向上一层悬吊铅直线的误差不会大于±3mm。若采取依次逐层悬吊18 层,其总误差不会大于±3mm√18 =±12.72mm,此精度能满足规范要求。但在使用吊线坠法向上引测轴线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线坠的几何形体要规正,重量要适当(1~3kg)。吊线要用编织的或没有扭曲的细钢丝。

  测小于3~4mm 时, 取其平均位置,两次平均位置之差小于2 ~ 3mm 时,再取平均位置,作为投测结果。

  (4)投测中要防风吹和震动,尤其是侧向风吹。

  (5)在逐层引测中,要用更大的线坠(如5kg)每隔3~5 层,由下面直接向上放一次通线,以作校测。

  (2)悬吊时要上端固定牢固,线中间没有障碍,尤其是没有侧向抗线。

  (3)线下端(或线坠尖)的投测人,视线要垂直结构面,当线左、线右投

  8 变形观测

  本工程的变形观测主要是观测高层建筑施工造成邻近建(构)筑物的变形以及日照等对建筑物施工影响的变形,以保证安全和正确指导本工程施工。

  8.1 沉降观测

  8.1.1 施工塔吊基座的沉降观测

  高层建筑施工使用的塔吊,吨位和臂长均较大。塔吊基座虽经处理,但随着施工的进展,塔身逐步增高,尤其在雨期时,可能会因塔基下沉,倾斜而发生事故。因此,要根据情况及时对塔基四角进行沉降观测,检查塔基下沉和倾斜状况,以确保塔吊运转安全,工作正常。

  8.1. 2 日照对高层建(构)筑物上部位移变形的观测

  本项观测对施工中如何正确控制高层建(构)筑物的竖向偏差具有重要作用。观测随建(构)筑物施工高度的增加,一般每30m 左右实测一次。实测时应选在日照有明显变化的晴天天气进行,从清晨起每一小时观测一次,至次日清晨,以测得其位移变化数值与方向,并记录向阳面与背阳面的温度。

  8.1.3 建筑物本身的位移观测

  由于地质或其他原因,当建筑物在平面位置上发生位移时,应根据位移的可能情况,在其纵向和横向上分别设置观测点和控制线,用经纬仪视准线或小角度法进行观测。

  8.2 倾斜观测

  8.2.1 建(构)筑物竖向倾斜观测 .

  一般要在进行倾斜监测的建(构)物上设置上,下二点或上、中,下多点观测标志,各标志应在同一竖直面内。用经纬仪正倒镜法,由上而向下投测各观测点的位置,然后根据高差计算倾斜量。或以某一固定方向为后视,用测回法观测各点的水平角及高差,再进行倾斜量的计算。

  8.2.2 建(构)筑物不均匀下沉对竖向倾斜影响的观测

  这是高层建筑中最常见的倾斜变形观测,利用沉降观测的数据和观测点的间距,即可计算由于不均匀下沉对倾斜的影响。

  9 竣工资料

  竣工资料不仅是验收和评价工程是否按设计施工的基本依据,更是工程交付使用后进行管理、维修、改建及扩建的依据。因此,竣工图和竣工资料是国家基本建设工程的重要技术档案资料,必须按规定绘制和整理,并长期保存。为此,施工单位必须认真,负责做好这项工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编制所承包工程范围内的竣工文件材料,设计单位必须提供编制竣工图所需的施工图,配合施工单位完成编制竣工文件材料的任务。建设单位负责督促检查和验收,并汇总本单位和施工单位负责提供的竣工档案,按期报送各有关单位和档案部门。

  9.1 工程竣工图的基本内容

  凡在施工中,按图施工没有变更的,可在新的原施工图上加盖"竣工图"标志后,作为竣工图;无大变更的,可在新的施工图上加以修改补充后,加盖"竣工图"标志作为竣工图;变更较多或不宜在原施工图修改、补充的,应重新绘制与原施工图统一图式的竣工图底图。

  9.2 竣工资料的工作要点

  做好竣工资料的关键是,从施工准备开始就有次序地,一项不漏地积累各项预检资料,尤其是对隐蔽工程,一定要在回填土前或下一步工序前及时测出竣工位置,否则就会造成漏项。在收集竣工资料的同时,要做好设计图纸的保管。各种设计变更通知,洽商记录都要保存完整。

  建筑场地平面控制网和标高控制网的资料,在验收后,应是竣工测量的第一份资料。而且是以后实测竣工位置(坐标与标高)的基本依据。原地面的实测标高(一般每20m×20m 测一点)与基坑开挖后的坑底标高,是计算实际土方量的依据,也是基础实际挖深的依据。建筑物定位放线的验收资料、垫层上撂底线的验收资料和±0.000 首层平面放线验收资料,都是确定建筑物位置的主要资料,也是绘制竣工总平面图的依据。建筑场地内的各种地下管线与构筑物的验收资料,都是绘制总图的基本依据。

  总之,随着工程的进展,各局部的竣工验收,均要及时实测竣工资料,收集验收单据,做到不漏测,不缺验收单据。

篇3:高层住宅土方工程施工过程控制

  高层住宅土方工程施工过程控制

  1 概况

  本工程有一层地下室,承台底最深处标高-5.10m,土方开挖深度较深。

  2 土方开挖方法

  采用机械开挖,人工辅助的方法,现场设WY100 反铲挖掘机2 台(斗容量1m3),8t 自卸汽车6 辆,可以满足600m3/d 土方施工需要。

  机械开挖至基底面标高上300mm, 余土由人工修整至垫层底面标高处。基坑开挖后应尽快通知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参与验槽。

  3 本工程土方开挖深度较深,必须进行基坑防护。根据现场场地情况,基坑防护采用自然放坡,放坡比例为1:0.25,局部土质较差的部位可采用挡土砂袋进行支护。

  4 土方施工过程中的清洁及污水排放

  4.1 在车辆出口设一个洗车槽,对所有开出的车辆派专人负责清洗,运输车辆冲洗干净后才能放行上路。

  4.2 严禁汽车装满泥土,防止污泥掉落。

  5 现场施工排水方案

  5.1 基坑排水方案

  在基坑设置集水井,集水井设置在基坑下部排水沟的4 个大角及长边的中部,井内配备潜水泵,用管道接通至上部排水沟;上部排水沟每间隔约30m 设一个沉砂井,施工污水必须经过沉砂井沉淀。后方可排入原有排水系统。

  5.2 现场排水方案

  现场搅拌站及生活区、办公区须设置排水沟和沉砂井,施工、生活用水须经沉砂并沉淀后方可排入原有排水系统。

篇4:地下室工程施工过程控制

  地下室工程施工过程控制

  1 自防水混凝土

  地下室顶板、底板(包括承台)、外墙及水池侧壁为刚性自防水混凝土并考虑抗渗要求,应掺入高效防水膨胀剂;防水剂应符合(十)条说明,即应为高效复合防水膨胀剂,抗渗等级0.8MPa。自防水混凝土应严格按配合比下料,为满足施工工艺要求和达到设计要求,本工程基础底板(包括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采用商品混凝土进行浇筑。在浇混凝土前必须对施工缝清除水泥浆膜和松动石子或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清理冲洗和灌浆处理,然后才能浇筑混凝土。工缝处后浇的混凝土必须在铺设的与混凝土同强度等级的砂浆初凝前浇筑。

  防水混凝土结构施工时,木模板应提前浇水湿润,落在模板内的杂物应清除干净。各项原材料需经检验,防水混凝土配合比通过试验确定。

  2 地下室施工流程

  土方开挖(外运) → 浇混凝土垫层→ 砌砖模→ 砖模抹灰→ 防水层→扎钢筋(底板承台地粱) →浇混凝土→壁板钢筋及柱筋→壁板模及→ 拉模→拉模及墙混凝土浇筑→±0.00 梁板安模→扎钢筋→±0.00 混凝土浇筑。

  本工程采用分层浇筑,振捣棒应插入下层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每点振捣时间一般以10~39s 为宜,还应视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显著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宜。

  在初凝前用平板振捣器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粗骨料、水平钢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现的裂缝,减少内部微裂,增加混凝土密实度,使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高,从而提高抗裂性。

篇5:脚手架工程施工过程控制

  脚手架工程施工过程控制

  本工程采用着地搭设的扣件式钢管施工脚手架。为了扩大施工现场场地,脚手架可以不落地,而是在二层结构层搭设。具体脚手架搭设的要求如下:

  脚手架搭设是在脚手架基础完成后进行的。首步脚手架的步高一般为1600-2000mm,离底部200mm 处设置一道大、小横杆(此道大、小横杆称为地杆或地龙),以保持脚手架底部的整体性。底部的立柱应间隔交叉用不同长度的钢管将相邻立柱的对接头位于不同高度上,使立柱受荷载的薄弱截面错开。当脚手架搭设高度超过30m 时,底部宜设置双立柱用旋转扣件连接形成整体共同受力。脚手架搭设时先立立柱,立柱架设先立里侧立柱,后立外侧立柱,立立柱时要临时牢固。临时固定方法可与建筑物结构临时连接,也可设临时斜撑。架脚手架,切勿单独一人操作,要防止脚手脚倒塌伤人。立柱立好后,即架设大、小横杆,当第一步的大小横杆架设完毕后,即在其上铺设脚手板,做好固定件,以方便操作者上去架设第二步脚手架。同时,在立柱外侧的规定位置及时设置剪刀撑,以防止脚手架纵向倾倒。剪刀撑的设置应与脚手架的向上架设同步进行。

  脚手架的小横杆,上下步应交叉设置于立柱的不同侧面,使立柱在受荷时偏心减小。

  立柱接杆、扶手接长应用对接扣件,不宜采用旋转扣件。大、小横杆与立柱连接扶手与应采用直角扣件。剪刀撑和斜撑与立杆和大横杆的连接应采用旋转扣件。剪刀撑纵向接长应采用旋转扣件,不宜采用对接扣件。所有扣件的紧固是否符合要求,可用力矩扳手实测,要求达到40~70N·m, 过小则扣件容易滑移,过大则会引起扣件的铸铁件断裂。在安装扣件时,所有扣件的开口必须向外,这样可以防止闭口缝的螺栓的钩挂操作者的衣裤,影响操作和造成事故。

  在架设脚手架时,每完成一步都要及时校正立柱的垂直度和大、小横杆的标高和水平度,使脚手架的步距、横距、纵距上下绐终保持一致。

  建筑施工用脚手架的搭设进度,一般应高出施工面一步,使在操作面的施工人员有可靠的安全围护,又保证脚手架的搭设中的稳定如果因此而影响垂直运输设备向操作面运输物料时,一般可允许在高出操作面的脚手架留1~2 个缺口,使物料能吊运入内,但开的缺口不宜过大,过大的缺口就失去安全围护的作用。

  建筑施工用脚手架原则上不允许开口,不允许从上到下断开,要使脚手架在平面上沿建筑外沿四周连通。如果因场地限制,建筑施工脚手架必须断开时,则必须要有可靠措施。一般应在高层脚手架的断口处的两侧采用双立柱,并增加脚手架与建筑物结构的连接(可每步均设置连接),在断口端部要设置剪刀撑,并做好端头的封闭工作,保证端头的安全。

  当建筑物流水施工的要求或其他原因,使高层建筑施工用脚手架不能四周同时向上搭设,而要保持一定差距时,一般不应有过大的差距。当有差距时,在高低脚手架连接处,高处脚手架断处规整平直,减少事后清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