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经理人

火车站站房钢筋工程施工方案

2193

火车站站房钢筋工程施工方案

  火车站站房钢筋工程施工方案

  1本工程钢筋制作,在施工现场的钢筋制作场进行,钢筋加工场根据施工阶段流向施工期间有所变动,具体位置详见平面布置图。

  钢筋制作前,由土建工程师编制钢筋制作方案和钢筋配料表,并向作业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用于制作加工钢筋表面应洁净。油渍、漆污、浮皮和铁锈在使用前清除干净。

  钢筋除锈一般可以在钢筋冷拉调直过程中进行,或使用电动除锈机或钢丝刷进行。

  钢筋调直可采用调直机或采用卷扬机拉伸调直的方法,其冷拉率:Ⅰ级钢筋不大于4%,Ⅱ级钢筋不大于1%。调直后的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

  钢筋下料切断采用GJ5-40型钢筋切断机。先制作钢筋下料平台,每种规格下料前,先将钢筋需要的下料长度标识在下料平台上,经复核无误后,设置断料尺寸栏板,再开始下料,以保证下料尺寸准确。

  钢筋弯曲成型采用GJ7-40型钢筋弯曲机,辅以手摇扳手、卡盘、扳头等手工工具。对需要弯曲已安装在结构上的钢筋,采用TJC型手提式液压弯曲机,一般可弯曲φ10~32的钢筋。不允许热弯曲,也不允许锤击弯曲或尖角弯折。Ⅰ级钢筋末端需要作180°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不小于2.5d(注:d为钢筋直径,下同)。钢筋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3d;Ⅱ级钢筋末端需作90°或135°弯折,弯曲直径不小于4d,平直长度按设计要求确定;弯起钢筋末端弯钩按设计要求制作,设计无要求时,属抗震和受扭结构弯钩做成135°,平直长度不小于10d。(见钢筋弯钩图4-1-18)

  制作完成的钢筋构件按钢筋配料表分部位、规格、长度归类保护、保持洁净,并尽快使用。

  制作完成的钢筋采用塔吊垂直运输,人工水平转运,并控制好下料长度,以免在运输过程中弯折。

  2钢筋接头

  本工程钢筋焊接施工执行JGJ18-9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和设计文件的有关规定。钢筋制作中,水平(包括梁)钢筋(≥φ18)采用镦粗直螺纹机械接头及闪光焊对接连接。

  钢筋安装时,柱墙钢筋(≥φ16)现场竖向接长采用电渣压力焊接头,选用MH-36型钢筋埋弧电渣压力焊机将φ14~28的Ⅱ级钢筋焊接接长。

  所有焊接接点及焊接接头距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小于10d,也不得位于构件的最大弯距处。不得在受力主筋上施焊,如必须施焊时,不能点焊,施焊的焊缝长度不小于5d。

  所使用的焊条、焊剂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合格证,焊工均持证上岗,每批钢筋正式焊接前,按实际操作条件进行试焊,试焊检验合格后才可正式成批焊接。

  焊筋焊接接头或焊接制品,按焊接规范的规定,分批进行质量检查与验收,检查验收包括外观检查和力学性能试验。检查验收合格,经监理签收后再转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钢筋采用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应相互错开。在受力钢筋直图4-1-18径30倍的区段范围内,有接头的钢筋截面面积占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受拉区不宜超过50%;

  受压区和装配式结构节点不限制

  3钢筋的绑扎搭接

  当水平钢筋直径d≥18mm时采用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当钢筋直径d<18mm时可采用绑扎搭接接头。

  绑扎接头搭接长度的末端距钢筋弯曲处,不小于10d,接头不得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受拉区域内,Ⅰ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做弯钩,Ⅱ级钢筋可不做弯钩。

  直径不大于12mm的受压Ⅰ级钢筋的末端,以及轴心受压构件中任意直径的受力钢筋的末端,可不做弯钩,但搭接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35倍,并满足设计要求。

  钢筋的绑扎接头施工,执行GB50204-2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和设计文件的有关规定。

  有绑扎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受拉区不得超过25%

  受压区不得超过50%

  4钢筋的现场绑扎与安装

  4.1准备工作

  核对成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等是否与配料单、料牌相符,如有错漏,应纠正整补。所示钢筋进场必须有生产合格证以及及时进行钢筋的检验合格记录方可使用。

  准备绑扎安装钢筋用铁丝、工具、设备、绑扎架等。

  准备好控制砼保护层用的砂浆垫块,采用高于该部位砼强度的砂浆配合比制作垫块。

  清扫钢筋绑扎安装场地,在模板上或架立筋上用粉笔画出钢筋位置线,预埋件、预埋管线位置线。

  4.2钢筋绑扎总体要求

  所有梁、板、墙、柱的受力主筋、箍筋、钢筋网均按设计图纸的要求设置,箍筋的弯钩叠合处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设置。

  钢筋的交叉点均采用双股22号铅丝扎牢。

  钢筋弯钩平面与模板面垂直,转角处钢筋弯钩平面与模板夹角为模板转角的平分角。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浇筑小型截面柱时,弯钩平面与模板的夹角不得小于15°。

  受力钢筋接头位置设在受力较小处,接头互相错开,当采用非焊接的搭接接头时,从任一接头中心至1.3倍搭接长度的区段范围内,或当采用焊接接头时,在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钢筋直径的35倍长度且不小于500mm的区段范围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在该区域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不大于25%,并符合下列规定:

  4.3板钢筋绑扎安装

  板的底部钢筋伸入支座≥10d且不小于120mm。

  板支座上部钢筋(负筋)两端设直钩,边支座负筋伸入梁内满足锚固长度。板上孔洞须注意预留,避免后凿。当孔洞尺寸小于300mm时,板筋由洞边绕过,不得截断;当洞口尺寸大于300mm时,应设洞边加筋,按图纸要求施工;当图纸未交待时,则要在洞口每侧各加2根钢筋,其截面积不得小于被洞口截断的钢筋截面积,且不小于2φ12(Ⅱ级钢),长度为单向板受力方向以及双向板的两个方向沿跨度通长布置,并锚入梁内;单向板的非受力方向洞口加筋长度为洞宽两侧各加30d。施工时各工种必须根据各专业图纸配合土建预留全部孔洞。双向板的底部钢筋,短跨钢筋置下排,长跨钢筋置上排。

  本工程使用后浇带,板纵向钢筋在此处拉通,添设附加钢筋。

  为保证板内负弯矩的正确位置和有效受力高度,所有板负筋均设置凳筋Φ12@1200mm均匀布置并在梁边适当加密。

  板砼施工前,搭设简易人行走道,以保证钢筋的成型尺寸。

  4.4框架梁、次梁、板钢筋绑扎安装

  框架梁、次梁钢筋的接头选择在受力较小的位置。梁上部通长钢筋可选择在跨中1/3净跨范围内搭接。相邻两跨的下部钢筋当直径、位置相同时,钢筋通长,此时通长钢筋可选择在支座处接长。

  梁钢筋绑扎采用满扎,扎点相互间呈"八"字形错开。梁箍筋除单肢箍外,其余箍筋采用封闭形式,制作成135°弯钩,当梁的上部钢筋为多排时,须注意主筋与箍筋绑扎牢固。

  构造柱与梁连接或在梁上立柱,梁上应预先留出柱子钢筋。

  梁内第一根箍筋距柱边50mm起设置。

  腰筋设置按构造设置伸至梁端,当为受扭腰筋时,应满足受拉时的锚固长度。

  板的钢筋在施工前均应先搭好排架,铺好底模,绑扎前应准确测量墙柱轴线及模板控制线并作好标记。

  因梁及板的钢筋规格较多,故在施工前,由专人负责核对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如有差错,要及时纠正增补,在绑扎复杂的结构部门时,应研究逐根钢筋穿插应就位的顺序,并与模板工程联系,确定支模和绑扎钢筋的先后次序,避免返工和不必要的绑扎难度。

  在梁纵向受力钢筋采用双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mm的短钢筋,以保持其设计距离。箍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两根架力钢筋上。

  平板钢筋网绑扎时,四周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绑扎时应注意相邻绑点的铁丝要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板的钢筋网绑扎还应注意板上部的负筋位置。

  梁交叉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留出振动棒头子插入空隙,以利灌筑砼。平板钢筋绑扎前必须按图纸划出钢筋间距位置线,尽量做到纵横向一条线。

  楼板钢筋的弯起点,如设计图纸无特殊注明的,可按以下规定弯起钢筋,板的边跨支座跨度1/10L为弯起点,板的中跨及连续多跨可按支座中线1/6L为变起点

  4.5墙、柱钢筋绑扎安装

  承台施工时应预留柱插筋,柱竖向受力钢筋接头的标高位置应满足设计要求,每边5~8根时,应分二次接头;每边多于8根时,应分三次接头。

  柱竖向钢筋接头一般在楼板面以上每隔一根错开接头,第一次接头距楼板面≥500mm且≥36d,第二次接头距楼板面再增加36d。

  柱箍筋一般为复合箍,由大箍和中小箍或拉结钢筋组成,除拉结钢筋外均采用封闭形式,并作成135°弯钩;箍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

四角竖向钢筋上。柱筋采用满扎,箍筋转角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绑扎箍筋时绑扎相互间应成八字形。柱子钢筋保护层垫块在每面靠边均匀设置。

  柱子到顶时,其纵向钢筋应锚入梁内。

  柱子与圈梁、钢筋砼腰带、现浇过梁相连时,应留出相应的钢筋,钢筋长度为柱子内外各36d。

  框架梁及柱帽等钢筋,应放在柱的竖向钢筋内侧。

  严禁与柱主筋点焊,以防钢筋局部发生脆断。

  钢筋在绑扎前,均必须在柱周围搭设脚手架,所有操作人员均须在脚手架上进行施工,以确保钢筋绑扎时的人员安全。

  竖向钢筋的接头按设计及施工要求制定相应的操作控制要点,对Ф≥18mm的钢筋采用电渣压力,其余采用冷搭接处理。

  下层柱的钢筋露出楼面部分,宜用柱箍将其收进一个柱箍直径(搭接柱),以利上层柱的钢筋搭接,当柱截面有变化时,其下层柱钢筋的露出部分,必须在绑扎梁的钢筋之前,先行收缩准确,在绑扎钢筋过程中注意砼保护层的设置。

  竖向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柱心,角部钢筋的弯钩平面与模板面夹角对矩形柱应为45°角,截面小的柱砼振捣用插入振动器时,弯钩和模板所成的角度不应小于15°。

  箍筋的接头应交错排列垂直放置;箍筋转角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平直部分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可每隔一根互成梅花式扎牢);绑扎箍筋时,铅丝扣要相互成八字形绑扎。

  钢筋工程包括埋件,必须开具隐蔽工程验收,由质监部门检查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认可后方可进入一道工序。

  4.6对墙柱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接头的施工技术措施施工工艺:

  施工技术措施

  焊接钢筋时,用焊接具分别钳固上下的待焊接的钢筋,上下钢筋安装时,中心线要一致。安放引弧铁丝球:抬起上钢筋,将预先准备好的铁丝球安放在上、下钢筋焊接的中间位置,放下钢筋,轻压铁丝球,使之接触良好。

  装焊剂盒:先在安装焊剂盒底部的位置缠上石棉然后再装上焊剂盒,并再往焊盒满装焊剂。安装焊剂盒时,焊接口宜位于焊剂盒的中部,石棉绳缠绕应严密,防止焊剂泄漏。

  接通电源,引弧造焊,按下开关,接通电源,在接通电源的同时将上钢筋微微向上提,引燃电弧,同时进行"造渣延时读数"计算造渣通电时间。

  "电渣过程":随着造渣过程结束,即时转入"电渣过程"的同时进行"电渣延时读数",计算电渣通电时间,并降低上部钢筋,把上钢筋的端部插入渣池,徐徐下送上部钢筋,直至"电渣过程"结束。"电渣过程":工作电压控制在20-25V之间,电渣通电时间约占单个焊接过程所需时间的1/4。

  顶压钢筋,完成焊接:"电渣过程"延时完成;电渣过程结束,即切断电源,同时迅速顶压钢筋,形成焊接接头。然后卸出焊剂,拆除焊剂盒、石棉及夹具。

  钢筋焊接完成后,应及时进行焊接接头外观检查,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应切除重焊。

  在整个焊接过程中,要准确掌握好焊接通电时间,密切监视造渣工作电压和电渣工作电压的变化,并根据焊接工作电压电离的变化情况提升或降低上钢筋,使焊接工作电压稳定在参数范围内,在顶压钢筋时,要保持压力数秒后方能松开操纵杆,以免头偏斜或接合不良,在焊接过程中,应采取扶正钢筋上端,以防止上、下钢筋错位和夹具变形。焊接结合时,应立即并检查钢筋是否顺直。如不是顺直,要立即趁钢筋还在热塑状态时将其反直,然后销延滞1-2min。

  5钢筋现场验收

  钢筋绑扎完应进行"自检、互查、总检"三检查制,具体检查内容要求如下:

  钢筋级别、直径、根数和间距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绑扎或焊接的钢筋网和钢筋骨架,不得有变形、松脱和开焊。

  允许偏差:均高于规范要求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mm)

  项目允许偏差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5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10

  绑扎网及绑扎骨架允许偏差(mm)

  项目允许偏差

  网的长、宽±5

  网眼尺寸±10

  骨架的宽及高±3

  骨架的长±5

  箍筋间距±10

  受力钢筋间距±5

  受力钢筋排距±3

采编:www.pmceo.cOm

篇2:群体住宅楼钢筋工程施工方案

  群体住宅楼钢筋工程施工方案

  本工程框架柱钢筋主要有Φ28、Φ25、Φ22、Φ20,箍筋主要为Φ14、Φ12、φ10。剪力墙竖向钢筋为Φ12@150、φ10@150、Φ22@120,水平分布筋为Φ12@150和φ10@150。梁纵向钢筋主要为Φ25、Φ22、Φ20,箍筋主要为φ8、φ10。板钢筋规格主要是Φ12、φ10。

  一、材料和质量要点

  1.材料要求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当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作化学成分检验。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钢筋工程,其纵向受力钢筋的强度要满足设计要求我。

  2.钢筋翻样、加工钢筋翻样除按常规要求外,必须严格遵照有关设计、施工、抗震设防及人防工程的规定,钢筋翻样单需由现场工程师进行审核。进场钢筋必须批量成捆(盘)进场,按照炉罐批号和直径分批验收,捆(盘)上标牌齐全并和质保书、发货单上的炉号、批号、发货量相符,并按照标准规定进行抽样作机械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筋在运输和存放过程中必须保留标牌,并按批堆放整齐,钢筋应堆放在高于地面的垫木或其它支承物上。

  钢筋按配料单制作,要严格控制半成品质量。加工合格的半成品分类挂牌堆码,按配料单对号发料交付使用。

  3.钢筋连接

  Φ20以上柱竖向钢筋连接采用电渣压力焊;Φ18以上水平钢筋连接以闪光焊为主,电弧焊及冷搭接为辅。

  4.质量关键要求

  ⑴钢筋绑扎前,应检查有无锈蚀,除锈之后再运至绑扎部位。

  ⑵熟悉图纸、按设计要求检查已加工好的钢筋规格、形状、数量是否正确。

  ⑶做好抄平放线工作,根据弹好的外皮尺寸线,检查下层预留搭接钢筋的位置、数量、长度。绑扎前先整理调直下层伸出的搭接筋,并将锈蚀、水泥砂浆等污垢清理干净。

  二、柱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

  弹柱子线剔凿柱混凝土表面浮浆

  修理柱子筋套柱箍筋

  搭接绑扎竖向受力筋画箍筋间距线绑箍筋

  2.套柱箍筋: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

  3.画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

  4.柱箍筋绑扎:按已划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采用缠扣绑扎。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柱上下两端箍筋应加密,加密区长度及加密区内箍筋间距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5.柱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主筋外皮为25mm,垫块应绑在柱竖筋外皮上,间距一般为1000mm,本工程采用塑料卡卡在外竖筋上,以保证主筋保护层厚度准确。当柱截面尺寸有变化时,柱应在板内弯折,弯后的尺寸要符合设计要求。

  三、剪力墙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

  弹墙体线剔凿墙体混凝土浮浆修理预留搭接筋立2-4根竖筋筋 画水平筋间距绑定位水平筋 绑其余横竖筋

  2.将预留钢筋调直理顺,并将表面砂浆等杂物清理干净。先立2-4根竖向钢筋,并划好横筋分档标志,然后于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定位水平筋,并在横筋上划好分档标志,然后绑其余纵向筋,最后绑其余横筋。如剪力墙中有暗梁、暗柱时,应先绑暗梁、暗柱再绑周围横筋。

  3.主筋与伸出搭接筋的搭接处需绑3根水平筋,其搭接长度及位置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4.剪力墙筋应逐点绑扎,双排钢筋之间应绑拉筋或支撑筋,其纵横间距不大于600mm,钢筋外皮绑扎垫块或用塑料卡。

  5.剪力墙与柱连接处,剪力墙的水平横筋应锚固至柱内,其锚固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6.合模后对伸出的纵向钢筋应进行修整,宜在搭接处绑一道横筋定位,浇筑混凝土

  时应有专人看管,浇筑后再次高速以保证钢筋位置的准确。

  四、梁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模内绑扎:

  画主次梁

  箍筋间距

  放主次

  梁箍筋

  穿主梁底层纵

  筋及弯起筋

  穿次梁底层纵筋

  并与箍筋固定

  穿主梁上层

  纵向架立筋

  按箍筋间

  距绑扎

  穿次梁纵

  向钢筋

  按箍筋间

  距绑扎

  模外绑扎(先在梁模板上口绑扎成型后再入模内):

  画箍筋

  间距

  在主次梁模板上

  口铺横杆数根

  在横杆上面放箍筋

  穿主梁下

  层纵筋

  穿次梁下

  层钢筋

  穿主梁上

  层钢筋

  按箍筋间

  距绑扎

  穿次梁上

  层纵筋

  按箍筋间

  距绑扎

  抽出横杆落骨

  架于模板内

  2.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3.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

  4.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

  5.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

  6.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1350,平直部分长度为10d。

  7.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mm处。梁端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与加密区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8.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应垫垫块(或塑料卡),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9.梁筋的搭接:梁的受力钢筋直径等于或大于18mm时,采用焊接接头;小于18mm时,可采用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要符合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末端与钢筋弯折处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d。接头不宜位于构件最大弯矩处,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当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在规定搭接长度的任一区域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百分率,受拉区不大于50%。

  五、板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

  清理模板模板上画线绑板下受力筋绑板负弯矩钢筋

  2.清理模板上的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查好主筋、分布筋间距。

  3.按划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配合安装。

  4.绑扎板筋时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钢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需全部绑扎)。如板为双层钢筋,两层钢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负弯矩钢筋每个相交点均要绑扎。

  5.在钢筋的下面垫好砂浆垫块,间距1.5m。垫块的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钢筋搭接长度与搭接位置的要求同梁所述。

  六、楼梯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

  划位置线绑主筋绑分布筋绑踏步筋

  2.在楼梯底板上划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

  3.根据设计图纸中主筋、分布筋的方向,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每个交点均应绑扎。如有楼梯梁时,先绑梁后绑板筋。板筋要锚固到梁内。

  4.底板筋绑完,待踏步模板吊绑支好后,再绑扎踏步钢筋。

七、质量标准

  1.主控项目

  ⑴.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

  ⑵.钢筋的表面必须清洁。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

  ⑶.钢筋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锚固长度、接头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⑷.钢筋焊接或机械连接接头的机械性能结果,必须符合钢筋焊接及机械连接验收的专门规定。

  2.一般项目

  ⑴.缺扣、松扣的数量不超过绑扣数的10%,且不应集中。

  ⑵.弯钩的朝向正确,绑扎接头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搭接长度不小于规

定值。

  ⑶.箍筋的间距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⑷.绑扎钢筋时禁止碰动预埋件及洞口模板。钢筋绑扎允许偏差

  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

  1网的长度、宽度±10尺量检查

  2网眼尺寸±20尺量连续三档,取其最大值

  3钢筋骨架的宽度、高度±5 尺量检查

  4钢筋骨架的长度±10

  5受力钢筋间距±10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取其最大值

  6排距±5

  7绑扎箍筋、构造筋间距±20尺量连续三档,取其最大值

  8钢筋弯起点位移20 尺量检查

  9 预埋件中心线位置 5 水平高差+3,0

  10受力钢筋保护层梁、柱±3 尺量检查 墙、板±3

  八、钢筋电渣压力焊连接

  1.工艺流程

  检查设备、电源

  安放焊剂罐、填装焊

  钢筋端头制备

  确定焊接参数

  试焊、作试件

  施焊回收焊剂

  选择焊接参数

  卸下夹具

  安装焊接夹具和钢筋

  质量检查

  电渣压力焊的施焊过程:

  闭合电路引弧电弧过程挤压断电

  2.操作工艺

  ⑴.检查设备、电源:确保随时牌下沉状态,严禁超负荷工作。

  ⑵.钢筋端头制备:钢筋安装之前,焊接部位和电极钳口接触(150mm区段内)钢筋表面上的锈斑、油污、杂物等应清除干净,钢筋端部若有弯折、扭曲,应予以矫直或切除,但不得用锤击矫直。

  ⑶.选择焊接参数:主要包括焊接电流、焊接电压和焊接通电时间。不同直径钢筋焊接时,上下两钢筋轴线在同一线上。

  ⑷.安装焊接夹具和钢筋:夹具的下钳口应夹紧下钢筋端部的适当位置,一般为

  1/焊剂罐高度偏下5-10mm,以确保焊接处的焊剂有足够的掩埋深度。上钢筋放入夹具钳口后,调准动夹头的起始点,使上下钢筋的焊接部位位于同轴状态,

  ⑸.试焊、作试件、确定焊接参数:在正式进行钢筋电渣压焊之前,必须按照选择的焊接参数进行试焊并作试件送试,以便确定合理的焊接参数。合格后,方可正式生产。

  ⑹.施焊操作要点

  ①.闭合回路、引弧:通过操纵杆或操纵盒上的开关,先后接通焊机的焊接电流回路和电源的输入回路,在钢筋端面之间引燃电弧,开始焊接。

  ②.电弧过程:引燃电弧后,应控制电压值。借助操纵杆使上下钢筋端面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进行电弧过程的地,使焊剂不断熔化而形成必要深度的渣池。

  ③.电渣过程:随后逐惭下送钢筋,使上钢筋端部插入渣池,电弧熄灭,进入电渣过程的延时,使钢筋全断面加速熔化。

  ④.挤压断电:电渣过程结束,迅速下送上钢筋,使其端面与下钢筋端面相互接触,趁热排除熔渣和熔化金属。同时切断焊接电源。

  ⑤.接头焊毕,应停歇20-30s后,才可回收焊剂和卸下焊接夹具。

  3.质量检查在钢筋电渣压力焊的焊接中,焊工应认真进行自检,若发现偏心、弯折、烧伤、焊包不饱满等焊接缺陷,应切除接头重焊,并查找原因,及时消除。切除接头时,应切除热影响区的钢筋,即离焊缝中心约为1.1倍钢筋直径的长度范围内的部分应切除。

  应以300个同牌号钢筋接头作为一批,当不足300个接头时,仍应作为一批,每批随机切取3个接头做拉伸试验。

  四周焊包,凸出钢筋表面的高度不得小于4mm;钢筋与电极接触处,应无烧伤缺陷;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大于30。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得大于钢筋直径0.1倍,且不得大于2mm。

  九、钢筋闪光对焊连接待焊钢筋的焊接端应切割平整并与轴线垂直,焊接端部表面应相互平行,焊接时被挤出接头外的焊渣要剔除。焊接接头距钢筋弯曲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也不得位于最大弯矩处。钢筋规格改变或电焊工调换时,应检查已经确定的焊接参数,并通过冷弯试验进行调整。钢筋接头外观要求:接头处弯折不得大于4度,接头处钢筋轴线偏移不得大于0.1倍的钢筋直径,也不得大于2mm。

  十、成品保护

  1.箍筋及浇筑混凝土时严禁碰撞预埋件,如碰动应按设计位置重新固定牢靠。

  2.保证预埋电线管等位置准确,如发生冲突时,可将竖向钢筋沿平面左右弯曲,横向钢筋上下弯曲,绕开预埋管。但一定要保证保护层的厚度,严禁任意切割钢筋。

  3.模板板面刷隔离剂时,严禁污染钢筋。各工种操作人员不准任意踩踏钢筋,掰动及切割钢筋。

  4.钢筋完后,应采取保护措施,防止钢筋的变形、位移。

  5.浇筑混凝土时,应搭设上人和运输通道,禁止直接踩压钢筋。

  6.楼板的弯起钢筋、负弯矩钢筋绑好后,不准在上面踩踏行走。浇筑混凝土时派钢筋工专门负责修理,保证负弯矩筋位置的正确性。

  7.为防止浇注顶板混凝土时污染框架柱、墙体钢筋,用泡沫条或塑料套管保护

  8.连接钢筋的套筒必须用塑料盖封上,以保持内部洁净、干燥、防锈。

  9.钢筋直螺纹加工经检验合格后,应戴上保护帽或拧上套筒,以防碰伤和生锈。

篇3:工程钢筋施工方案编制

  工程钢筋施工方案编制

  1钢筋加工场地的布置

  按照施工总平面图布置钢筋加工厂,将加工场地布置在建筑物东侧,在实际施工中,可因地制宜,钢筋进场采取分多次,小批量进场,有计划的统筹安排,不只因内场影响工程进度。

  2钢筋原材料要求

  进场钢筋应有出场质量证明书和验收报告单,每捆钢筋应有标牌。对进场钢筋按规范的标准抽样做机械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钢筋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或机械性能不正常时,应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它专项检验。

  3钢筋现场堆放

  进场后钢筋和加工好的钢筋应根据钢筋的牌号,分类堆放在枕木或砖砌成的高30cm间距2m的垄上,以避免污垢或泥土的污染。并应及时进行状态标识,严禁随意堆放。

  4不同部位的钢筋连接方式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竖向钢筋中直径大于16mm的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小于等于16mm的钢筋采用绑扎搭接,水平钢筋采用闪光对焊连接。

  4.1电渣压力焊

  电渣压力焊是利用电流通过渣池产生的电阻热将钢筋端部融化,然后施加压力使钢筋焊合。

  4.1.1焊接设备

  电渣压力焊的焊接设备包括:焊接电源、焊接机头、控制箱、焊剂填装盒等。

  4.1.2焊接工艺

  竖向钢筋电渣压力焊的工艺过程包括:引弧、电弧、电渣和顶压过程。

  ⑴引弧过程

  采用直接引弧法。

  直接引弧法是在通电后迅速将上钢筋提起,使两端头之间的距离为2~4mm引弧。这种过程很短。当钢筋端头夹杂不导电物资或端头过于平滑造成引弧困难时,可以多次把上钢筋移下与下钢筋短接后在提起,达到引弧目的。

  ⑵电弧过程

  亦称造渣过程。靠电弧的高温作用,将钢筋端头的凸出部分不断烧化;同时将接口周围的焊剂充分融化,形成一定深度的渣池。

  ⑶电渣过程

  渣池形成一定深度后,奖上钢筋缓缓插入渣池中,此时电弧熄灭,进入电渣过程。由于电流直接通过渣池,产生大量的电阻热,使渣池温度升高到近2000℃,将钢筋端头迅速而均匀的融化。其中,上钢筋端头融化量比下钢筋大一倍。经融化后的上钢筋成微凸形,并在钢筋的端面上形成一个由液态向固态转化的过渡薄层。

  ⑷挤压过程

  电渣压力焊的接头,是利用过渡层使钢筋端部的分子与原子产生巨大的结合力完成的。因此,在停止供电的瞬间,对钢筋施加压力,把焊口部分融化的金属、熔渣及氧化物等杂质全部挤出结合面。由于挤压使处于熔融状态,所需的挤压力很小,对于各种规格的钢筋仅为0.2~0.3KN。

  4.1.3接头质量检查与验收

  ⑴取样数量

  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头的外观检查应逐个进行。

  强度检验时,以每个施工段、每300个同类型接头作为一验收批,不足300个时,仍作为一批;从每批成品中切取3个式样进行拉伸实验。

  ⑵外观检查

  a.接头焊包应饱满均匀,

  1. 接头焊包应饱满均匀,焊包出钢筋表面尺寸≥4mm,偏包≤2mm;钢筋表面无明显烧伤等缺陷;

  2. 接头出钢筋轴线的偏移不得超多钢筋直径的0.1倍,同时不得大于2mm;

  接头处弯折不大于4度。

  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应切除重焊。

  (2) 拉伸试验

  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头拉伸实验结果,三个试样均不得低于该级别钢筋的抗拉强度标准值。如果有一个试样的抗拉强度低于规定数值,应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复验;复验结果如仍有一个试样的强度达不到上述要求,则该批接头为不合格。

  4.2闪光对焊

  4.2.1施工工艺:

  采用闪光—预热—闪光焊,第一次闪光过程目的是使不平整的钢筋端面烧化平整,使预热均匀。施工工艺包括一次闪光、预热、二次闪光及顶锻过程。

  4.2.2对焊工艺注意事项

  (1) 操作人员应注意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根据钢筋种类和要求选择焊接参数。

  (2) 对焊前应注意清除钢筋端头约150mm范围的铁锈污泥等,防止夹具和钢筋接触不良而引起“打火”。钢筋端头有弯曲应调直及切除。

  (3) 焊接完成,应保持接头红色变为黑色才能松开夹具,平稳的取出钢筋,以免引起接头弯曲。

  (4) 不同直径钢筋对焊,其两截面之比不宜大于1.5倍。

  (5) 焊接场地应有防风、防雨措施,闪光火化飞溅方向要良好。

  4.2.3质量检查

  (1) 取样数量

  在同一班内、由同一焊工,按同一焊接参数完成的300个同级别、同直径钢筋接头作为一批。当同一班内焊接的接头数量较少,可在一周内累计计算;一周内连接焊接时,可以累计计算。一周内累计不足300个接头时,也按一批计算。

  钢筋闪光对焊接头的外观质量,每批抽查10%的接头,并不得少于10个。

  钢筋闪光对焊接头的力学性能试验包括拉伸实验和弯曲试验,应从每批成品中切取6个试样,3个进行拉伸试验,3个进行弯曲试验。

  (2) 外观检查

  a. 接头处弯折不大于4度。

  b. 接头具有适当的镦粗和均匀的金属毛刺。

  c. 钢筋横向没有裂缝和烧伤。

  d. 接头轴线位移不大于0.1d,且不大于2mm。

  e. 接头处如发生弯折,其角度不宜大于4度。

  (3) 力学性能试验:

  a. 三个试件抗拉强度之不得低于该级别钢筋的抗拉强度。

  b. 至少有两个试样断于焊缝之外,并呈塑性断裂。

  当检查结果有一个试样的抗拉强度低于规定指标,或有两个试样栽焊缝或热影响区发生脆端时,应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复验,复验结果若仍有一个试样的抗拉强度低于规定指标或有三个试样呈脆性断裂,则该批接头即为不合格。

  (4) 弯曲实验:

  当弯曲至90度时,接头外侧不得出现宽度大于0.15mm的裂缝。

  5钢筋绑扎施工工艺:

  5.1施工准备

  5.1.1熟悉图纸及技术交底,编制钢筋下料放样单并经审核批准、钢筋下料和绑扎作准备;

  5.1.2机具准备:准备好钢筋加工、绑扎机具;

  5.1.3其它准备:作好夜间施工照明工作;采取措施确保施工机具供电电压稳定;作好施工机具防护工作。

  5.2钢筋下料

  钢筋下料工作是钢筋绑扎质量好坏的重要控制环节,因此把好钢筋后场质量关是非常关键的。

  5.2.1钢筋下料长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的规定。

  5.2.2钢筋弯钩直径、弯勾部分平直长度及弯曲角度满足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5.2.3一级钢筋箍筋两弯勾必须满足135度,保证其平直部分平行且满足长度要求。人工弯曲时,弯曲半径控制钢筋头与扳手挡板间距不大于(钢筋直径+1mm)。222

  5.2.4钢筋加工完成后应分类堆放,作好标识,防止人工混淆弄错。

  5.2.5闪光对焊焊接质量必须满足施工规范及焊接工艺要求。

  5.3钢筋绑扎

  5.1柱钢筋

  (1) 底层柱钢筋应按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打弯,弯勾应放在承台下排钢筋上,在承台厚度(锚固)范围内均匀设置箍筋。

  (2) 柱纵向主筋接头位置(错开长度)、支座边第一箍筋位置、箍筋加密区等应满足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同时满足抗震构造要求。

  (3) 纵向主筋连接:采用电渣压力焊或搭接连接(详见4条),注意搭接绑扎扣不少于3个且分布均匀。箍筋在搭接部位加密不大于100mm且不大于5d。

  (4) 再绑扎时,按设计要求的箍筋间距和数量,先将箍筋按弯勾错开要求套在主筋上,然后边调整边距边绑扎。绑扎要绑成“八”字形式,箍筋弯折部分需与角筋贴合牢固。绑扎应与主筋垂直,拉接筋形式设置须满足设计要求。

  (5) 主筋采用搭接连接的下层柱主筋露出楼面部分,宜采用工具或柱箍将其收进一个箍筋直径,以利于上层柱钢筋的搭接。

  (6) 柱筋控制保护层采用塑料卡,间距不大于1000mm。

  5.2承台基础钢筋

  (1) 按设计要求在垫层上弹线,排放时注意弯勾垂直,不能倾向一侧,所有同类同排钢筋端头排放要整齐划一。

  (2) 承台钢筋网片上下排钢筋摆放顺序要符合设计要求。

  (3) 承台钢筋网片绑扎时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4) 钢筋网片保护层采用C20以上砼垫块控制,间距不大于600mm,成梅花形布置。垫块尺寸为30*50*50mm,厚度要求均匀一致,制作完成后应浇水养护,保证强度,防止压碎。

  (5) 钢筋网片保护层厚度为40mm。

  (6) 在钢筋绑扎之前应在竖向构件预留插钢筋上弹好承台最高点砼上皮标高控制线。

  (7) 对埋设在承台内的防雷等专业预留预埋,必须另外增加附加钢筋固定,和承台主筋焊牢并除焊渣。

  (8) 绑扎顺序一般为:弹放钢筋位置线→铺好下排钢筋→铺上排钢筋→边绑扎钢筋网片边调整钢筋位置→垫好块垫→穿基础框架梁主筋→基础框架梁骨架绑扎→自检→报监理验收

  5.3梁钢筋绑扎

  (1) 当梁底模板支设完毕后开始绑扎钢筋。

  (2) 在穿放主筋时应同时按数量及弯钩错开要求穿好箍筋,然后在两支座及中间部位临时绑扎部分箍筋与梁架立筋,划好间距,然后逐点绑扎。

  (3) 箍筋开口摆放要求与柱同,注意支座边第一箍筋位置、加密区、间距、主次梁主筋摆放顺序、连系梁中箍筋进支座等节点构造做法。

  (4) 梁主筋接头位置及错开、锚固点、负弯矩钢筋断开位置等应满足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

  (5) 梁截面上下钢筋为双排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mm的钢筋头。

  5.4楼板钢筋

  (1) 按设计要求在模板上弹粉线,排放时注意弯勾垂直,不能倾向一侧,所有同类同排钢筋端头排放要整齐划一。

  (2) 对附加负弯矩钢筋支撑马凳间距不大于500m。重点保证各构件(楼板、悬挑构件、楼梯板等)负弯矩钢筋的位置。

篇4:钢筋工程施工方案(9)

  钢筋工程施工方案(九)

  (一)钢筋工程施工的总体要求。

  1. 材料:

  1).直径10mm及以下钢筋设全部用盘园供应到场,

  2).直径10mm及以上钢筋全部为直条供应到场,

  以上两类钢筋均为热轧钢筋,第一类热轧钢筋应与别符合国家标准《普通低碳钢热轧园基条》(GB701-92)与《钢筋砼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91)的规定。

  钢筋重量允许偏差:直径6~12mm为±7%,14~20mm为±5%,22~40mm为±4%。

  带肋钢筋的横肋与钢筋轴线夹角不应小于45°,当该夹角不大于70°时,钢筋相对面上横肋的方向应相反,横肋的间距不得大于钢筋公称直径的0.7倍。横肋侧面与钢筋表面的夹角不得小于45°。钢筋相对两面上横肋末端之间的间隙(包括纵肋宽度)总合不应大于钢筋公称周长的20%

  月牙肋钢筋(Ⅱ,Ⅲ级)的尺寸和允许偏差(mm)

  公称

  直径内 径 横 肋 高 纵 肋 高 横肋 纵肋 横肋间距

  公称

  尺寸 允许

  偏差 公称

  尺寸 允许

  偏差 公称

  尺寸 允许

  偏差 宽 宽 公称

  尺寸 允许

  偏差

  8 7.70.8 +0.4

  -0.2 0.80.5 1.5 5.5

  10 9.61.0 +0.4

  -0.3 10.6 1.5 7.0

  12 11.51.2

  ±1.20.7 1.5 8.0

  16 15.41.51.50.9 1.8 10.0

  20 19.31.7 ±0.5 1.71.2 2.0 10.0

  25 24.22.1 ±0.6 2.1 ±0.9 1.5 2.5 12.5 ±0.8

  32 31.0 ±0.6 2.4 +0.8

  -0.7 2.41.9 3.0 14.0

  40 38.7 0.7 2.9 ±1.1 2.92.2 3.5 15.0

  注:1.纵肋斜角为0°~30°,2.横肋宽,纵肋宽为参考数据。

  3).钢筋检验:

  钢筋进场时,应有钢筋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应按批进行检查和验收。每批由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重量不大于60T。

  外观检查:从每批钢筋中抽取5%进行外观检查。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和折叠。钢筋表面允许有凸块,但不得超过横肋的高度,钢筋表面上其它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于所在部位尺寸的允许偏差。

  钢筋可按实际重量或公称重量交货。当钢筋按实际重量交货时,应随机抽取10根钢筋称重,如重量偏差大于允许偏差,一般不予收货。应按上表中钢筋尺寸和允许偏差检查,如超过上述允许偏差,应不予收货。

  力学性能试验:从每批钢筋中任选两根钢筋,每根取两个试样分别进行拉伸试验(包括屈服点,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和冷弯试验。应去掉端头,拉伸长度为50cm,弯曲长度为35cm。如有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要求,则从同一批中另取双倍数量的试样重作各项试验。如仍有一个试样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品。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进行化学分析或其它专项检验。

  2.钢筋加工。

  1).钢筋配料:应根据构件配筋图,填写钢筋加工表。

  钢筋下料长度:

  直钢筋下料长度=构件长度-保护层厚度+弯钩增加长度。

  弯起钢筋下料长度=直段长度+斜段长度-弯曲调整值+弯钩增加长度。

  箍筋下料长度=箍筋周长+箍筋调整值。

  钢筋代换:一般不予代换,在特殊情况下可申请代换。代换原则:当构件按最小配筋时,钢筋可按面积相等原则代换;与构件受裂缝宽度或挠度控制时,代换后应进行裂缝宽度或挠度验标。

  标识:将同一编号钢筋制作一块标识,作为钢筋加工的依据,并在安装中作为区别各工程项目,构件和各种钢筋的标志。料牌的内容应包括:工程部位、构件名称、根数、钢筋编号、钢筋形状、规格、尺寸、钢筋下料长度。

  2).钢筋除锈:钢筋表面应洁净。油啧,漆污和用锤敲击时能剥路的浮皮,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

  3).钢筋调直:采用钢筋调直切断机范围钢筋,该机切断精度高,钢筋浪费较少。调直钢筋质量应平直,无局部曲折。

  4).钢筋切断:采用钢筋切断机切断钢筋,将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长短搭配,统筹安排;一般应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减少短头。减少损耗。断料时应避免用段尺量长料,防止在量料中产生累计误差。宜在工作台上标出尺寸刻度线并设置控制断料尺寸用的挡板。钢筋切断机的刀片,应由工具钢热处理制成。安装刀片时,螺丝要紧固,刀口要密合(间隙不大于5mm),固定刀片与冲切刀片刀口的距离:对直径≤20mm的钢筋宜重叠1~2mm,对直径>20mm的钢筋宜留5mm左右。在切断过程中,如发现钢筋有裂缝,缩头或严重的弯头等必须切除;如发现钢筋的硬度与该钢种有较大出入,应及时向工长反应,查明情况。质量要求:钢筋的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成或起弯等现象,钢筋的长度应力求准确,其允许误差±10mm。

  5).钢筋弯曲:钢筋的弯曲均采用钢筋弯曲机弯曲。不要时,直径小于或等于8mm的钢筋可用人工弯曲。Ⅰ级钢筋的末端需作180°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d)的2.5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3倍。3级钢筋末端需作90°或135°弯折时,其弯曲直径(D)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4倍。平直部分应按设计要求确定。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质量要求:钢筋形状正确,平面上设有翘曲不平现象;钢筋末端弯钩的净空直径不小于钢筋的2.5倍;钢筋弯曲点处不得有裂缝,对3级钢筋,不能弯过头再弯回来;钢筋弯曲成型后的允许偏差为:全长±10mm,弯起钢筋起弯点位移±20mm,弯起钢筋的弯起高度±5mm,箍筋边长±5mm。

  3.钢筋焊接:钢筋加工时的焊接主要采

用闪光对焊,钢筋绑扎时的焊接主要采用电弧焊,气压焊。

  1).闪光对焊:闪光对焊机选用UN1-100型。连续闪光墙钢筋上限直径:Ⅰ级钢20mm ,3级钢18mm。Ⅰ级钢筋直径22mm及以上,3级钢筋直径20mm及以上采用预热闪光焊式闪光-预热-闪光焊。

  注意事项:对焊前应清除钢筋端头约150mm范围的铁锈,污泥等,以免在夹具和钢筋间因接触不良而引起“打火”。此外,如钢筋端头有弯曲,应予调直或切除。当调换焊工或更换焊接钢筋的规格和品种时,应先别作对焊试样(不少于2个)进行冷弯试验,合格后,才能成批焊接。焊接参数应根据钢种特性,气温高度低,实际电压,焊机性能等具体情况由操作人员自行修正。夹紧钢筋时,应使两钢筋端面的凸出部分相接触,以利均匀加热和保证焊缝与钢筋轴线相垂直,焊接完毕后,应待接头处由白红色变为黑红色才能松开夹具,平稳地取出钢筋,以免引起接头弯曲。不同直径的钢筋可以对焊,但其截面比不宜大于1.5。此时,除应按大直径钢筋选择焊接参数外,并应减小大直径钢筋的调伸长度,或利用短料首先将大直径钢筋预热,以使两者在焊接过程中加热均匀,保证焊接质量。焊接场地应有防风,防雨措施。以免接头区骤然冷却,发生脆裂。当气温较低时,接头部位可适当用保温材料覆盖。

  质量检验:钢筋闪光对焊接头的外观检查,每批抽查10%的接头。并不得少于10个。钢筋闪光对焊接头的力学性能试验包括拉伸和弯曲试验,应从每批成品中切取6个试样,3个进行拉伸试验,3个进行弯曲试验。在同班内,由同一焊工,按同一焊接参数完成的200个同类型接头作为一批。一周内连续焊接时,可以累计计算。一周内累计不足200个接头时,也按一批计算。外观检查:接头处不得有横向裂纹;与电极接触的钢筋表面,不得有明显的烧伤;接头处的弯折,不得大于4度;接头处的钢筋轴线偏移,不得大于归纳国家直径的0.1倍,同时不得大于2mm,当有1个接头不符合要求时,应对全部接头进行检查,剔出不合格品。不合格接头经切除重焊后,可提交二次验收。钢筋对焊接头拉伸试验时,应符合下列要求:三个试样的抗拉强度均不得低于该级别钢筋的抗拉强度标准值。至少有两个试样断于焊缝之外,并呈塑性断裂。当检验经过有一个试样的抗拉强度低于规定指标,或有两个试样在焊缝或热影响区发生脆性断裂时,应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复验。复验结果,若仍有一个试样的抗拉强度低于规定指标,或有三个试样呈脆性断裂,则该批接头即为不合格品,模拟试样的检验结果不符合要求时,复验应从成品中切取试样,其数量和要求与初试时相同。

  2).气压焊:主要用于绑扎地点水平钢筋的焊接,亦可用于竖向钢筋的焊接。

  质量检验:钢筋气压焊接头的外观检查应逐个进行,以200个同类型接头为一批,从每批成员中切取三个试样进行拉伸试验。

  外观检查:焊接部位钢筋轴线的偏心,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10。焊接不同直径钢筋时偏心应小于小直径钢筋的1/10,且小直径钢筋不得错出大直径钢筋范围;焊接隆起的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4倍,隆起的变形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3~1.5倍;焊接接头隆起形状,不应有显著的凸出和塌陷,不应有裂缝(由于材质原因,表面有少量的微小裂纹除外)。并不得有过烧现象(即表面呈现粗糙裂缝和蜂窝状);焊接钢筋轴线夹角不得大于4度。经外观检查,只存在大于4度的弯折或加热不够形成膨胀部分较小的单一不合格现象,可重新加热校正到合格;对其他不合格现象,需割掉重焊。

  拉伸试验:钢筋气压焊接头三个试样的抗拉强度均不得低于该级别钢筋的抗拉强度标准值,全部试样断于焊缝之外并呈塑性断裂。如有一个试样的抗拉强度低于规定数值,应取双倍数量试样进行复验。复验结果,如仍有一个试样强度达不到上述要求,则该批接头即为不合格品。

  弯曲试验:根据工程需要,可另取三个试样作弯曲试验。弯曲试样长度:对钢筋直径为20,25,32,40mm,相应不小于280,310,390,450mm,并将受压面的凸起部份刨除。弯心直径应比原材弯心直径增加17倍钢筋直径,弯曲角度均为90度。弯曲试样弯至90度时,不得在压焊面发生破断。试验结果,如有一个试样不能达到上述要求,则加倍取样复验。复验结果如仍有一个试样不合格要求,则该批接头应判为不合格。

  3)电弧焊:焊机选用A*-315、A*-250、A*-160型可满足现场各种直径钢筋及预埋件的焊接。

  电弧焊接用焊条

  搭接焊,帮条焊:Ⅰ级钢,结380,结420;3级钢,结506。

  坡口焊:Ⅰ级钢,结420;3级钢结506。

  质量检验:

  取样数量:钢筋电弧焊接头外观检查时,应在接头清渣后逐个进行目侧或量侧。强度检验时,从成品中每批切取三个接头进行拉伸试验。在现场安装条件下,每一楼层以300个同类型接头(同钢筋级别,同接头型式,同焊接位置)作为一批,不足300个时,仍作为一批。

  外观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焊缝表面平整,不得有较大的凹陷,焊瘤;接头处不得有裂纹;咬边深度,气孔,夹渣等数量与大小,以及接头尺寸偏差,不得超过下列规定:

  帮条对焊接接头中心的纵向偏移:允许偏差0.50d。

  接头处钢筋轴线的曲折:允许偏差4度。

  接头处钢筋轴线的偏移:允许偏差0.1d ,3mm。

  焊缝高度:允许偏差-0.5d.

  焊缝宽度:允许偏差-0.10d。

  焊缝长度:允许偏差-0.50mm.

  横向咬肉深度:允许偏差0.5mm.

  焊接表面上气孔和夹渣

  在长2d的焊缝表面上:允许偏差2个。

  (对坡口焊为全部焊缝上):允许偏差6mm2。

  坡口焊接缝的加强高度为2~3mm。

  拉伸试验:三个试样的抗拉强度均不得低于该级别钢筋的抗拉强度标准值;至少有两个试样呈塑性断裂。

  当检验结果有一个试样的抗拉强度低于规定指标,或有两个试样发生脆性断裂时,应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复验。复验结果如仍有一个试样的抗拉强度低于规定指标,或有三个试样呈脆性断裂时,则该批接头即为不合格品。

  4.钢筋绑扎。

  1).准备工作;核对成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等是否与料单料牌相符。如有错漏,应纠正增补。准备绑扎用的铁丝,绑扎工具(如钢筋钩,带板口的小撬棍),绑扎等。

  钢筋绑扎用的铁丝,采用20~22号铁丝,其中22号铁丝只用于绑扎直径12mm以下的钢筋。

  准备控制砼保护层用的水泥砂浆垫块或塑料卡。水泥砂浆垫块的厚度,应等于保护层厚度。垫块的平面尺寸:当保护层厚度等于或小于20mm时为30mm*30mm,大于20mm时为50mm*50mm。当在垂直方向使

用垫块时,应在垫块中埋入20号铁丝。

  划出钢筋位置线。平板或墙板的钢筋,在模板上划线;柱的箍筋,在两根对角线主筋上划点;梁的箍筋,在架主筋上划点;基础的钢筋,在两向各取一根钢筋划点或在垫层上划线。钢筋接头的位置,应根据来料规格,结合有关接头位置,数量的规定,使其错开,在模板上划线。

  绑扎形成复杂的结构部位时,应先研究逐根钢筋穿插就位的顺序,并与模板工联系讨论支撑和绑扎钢筋的先后顺序,以减少绑扎困难。

  2).基础:

  a、 钢筋网的绑扎。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部部份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须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绑扎时应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铁丝扣要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b、消防水池底板采用双层钢筋网,在上层钢筋网下面设置钢筋撑脚,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钢筋撑脚每隔1m放置一个。撑脚的钢筋直径为12~14mm。

  c、钢筋的弯钩应朝上,不要倒向一边。双层钢筋网的上层钢筋弯钩应朝下。

  d、现浇注与基础连接用的插筋,其箍筋应比柱的箍筋缩小一个柱筋直径,以便连接。当柱的接长采用焊接接头时,柱箍不应缩小。

  3).柱

  柱中的竖向钢筋连接时,角部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45°(多边形柱为模板内角的平分角,圆形柱应与模板切线垂直)。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

  箍筋的接头应交错布置在四角纵向钢筋上;箍筋转角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平直部分与纵向钢筋交叉点可间隔扎牢),绑扎箍筋时绑扣相互间应成八字形。

  下层柱的钢筋露出楼面部份,采用工具或柱箍将其收进一个柱筋直径,以利上层柱的钢筋搭接。当柱的接长采用焊接接长时,柱箍不应缩小。

  框架梁的钢筋应放在柱纵向钢筋内侧。

  柱钢筋的绑扎,应在模板安装前进行。

  4).梁与板

  a、纵向受力钢筋采用双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25mm 的短钢筋,以保持其设计距离。

  b、箍筋的接头(弯钩叠合处)应交错布置在两根架力钢筋上,其余同柱。

  c、板的钢筋网绑扎与基础相同,特别应注意板上部的负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两蓬。挑檐,阳台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以免折模后断裂。

  d、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压中,主梁的钢筋在下。

  e、框架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绸密时。应特别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距要有30mm,以利浇筑砼。

  f、梁板钢筋绑扎时应防止水电管线将钢筋抬起或压下。

  5)钢筋机械连接由专业队伍完成。

  (二)钢筋工程质量检查

  1. 根据设计图纸,

  2. 设计变更通知书检查钢筋的钢号,

  3. 直径,

  4. 根数间距是否正确;特别是要注意检查负筋的位置。

  5. 检查钢筋接头的位置及塔接长度是否符合规定。

  6. 检查砼保护层是否符合要求。

  7. 检查钢筋绑扎是否牢固,

  8. 有无松动变形现象。

  9. 钢筋表面不

  10. 允许有油债,

  11. 漆污和颗粒状(片状)铁锈。

  12. 钢筋位置的允许偏差,

  13. 不得大于下表的规定。

  钢筋位置的允许偏差:

  项目 部位 允许偏差㎜

  受力钢筋排距±5

  钢筋弯起点位置20

  箍筋、横向钢筋间距 绑扎骨架 ±20

  焊接预埋件中心线位置 5

  水平高差 +3,0

  受力钢筋保护层柱,梁 ±5

  板,墙 ±3

  钢筋工程应全面验收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篇5:地下室钢筋工程施工方案(9)

  地下室钢筋工程施工方案(九)

  [1、施工准备

  1、施工机具准备

  根据基础钢筋的特点,场地设1台钢筋切断机、1台钢筋弯曲机、二台直螺纹套丝机、一台调直机、二台电渣压力焊设备。

  2、钢筋保护层垫块制作

  承台、底板钢筋保护层垫块用1:2水泥砂浆制作,因承受来自钢筋自重、施工荷载等压力,垫块必须具备一定的强度后才能用于现场施工,所以保护层垫块必须提前至少半月制作,并得到有效养护,以保证使用时垫块强度。

  3、扎丝

  采用直径为22号扎丝,并根据所绑扎钢筋的大小确定适当的长度。

  4、钢筋的翻样

  提料的技术员必须熟悉图纸结构设计说明及《砼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并根据施工图中钢筋尺寸,结合砼保护层钢筋弯曲、搭接要求和锚固等规则准确无误的计算钢筋加工尺寸,填写加工料表,提出加工申请,并经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方可施工。加工料表注明工程部位和钢筋的根数、规格、形状简图、加工尺寸、接头位置及重量等内容。

  [2、钢筋进场验收及制作

  1、钢筋进场检验

  进场的原材料必须、具备《出厂检验证明》、《质量证明书》。并与进场前填写《建筑材料报申表》报送监理审检同意后方可组织进场。

  由监理工程师会同施工单位人员对进场的每批钢筋进行抽样检查,每批由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的钢筋组成且重量不大于60吨作为一批,进行检查和验收(包括外观检查和力学性能试验),经国家质量检验单位检验合格后并接受到《建筑材料报申表》审批同意使用后方能使用。禁止采用进口钢筋。

  2、钢筋堆放

  进场的钢筋必须分批、分级堆码在钢支架上,且标识牌明确标明钢筋的生产厂、生产日期、钢号、炉罐号、钢筋级别、直径等标记。半成品钢筋同原材堆区分开,且标识明确,以免钢筋混用。钢筋的发放严格执行二次领料制度,以加强钢筋原材、半成品管理。

  3、钢筋制作

  钢筋加工包括钢筋调直、钢筋切断下料、钢筋弯曲成型、钢筋的连接等内容。

  (1)钢筋的除锈:

  钢筋的表面要求清洁,油渍、漆污和铁锈在使用前应清洗干净,除锈方法可采用机械除锈、人工除锈相结合。在除锈过程中发现钢筋表面氧化皮鳞落现象严重并已损蚀钢筋截面,或、除锈后钢筋表面有严重麻点、斑点伤蚀截面时将其剔除不用。

  (2)钢筋调直:

  采用卷扬机拉直钢筋时,其调直冷拉率:Ⅰ级钢筋不宜大于4%,如所使用的钢筋无弯钩弯折要求时,冷拉率可适当放宽,Ⅰ级钢筋不得大于6%。保证钢筋平直,无局部曲折。

  (3)钢筋的切断:

  将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短搭配,统筹排料,先长后短,减少短头,减少损耗。断料时钢筋切断机安装平稳,并在工作台上标出尺寸刻度并设置控制断料尺寸用的挡板,切断过程中如发现有断口、劈裂、缩头、翘曲、严重弯头或短裂成马蹄形时必须切除。

  (4)钢筋弯曲:

  A、划线

  钢筋弯曲前,对形状复杂的钢筋,根据钢筋料牌上标明的尺寸,用粉笔将各弯曲点位置划出。划线时注意:

  (a)、根据不同的弯曲角度扣除弯曲调整值(如下表),其扣法是从相邻两段长度中各扣一半;

  (b)、钢筋端部带半圆弯钩时,该段长度划线时增加0.5d;

  (c)、划线工作从钢筋中线开始向两边进行;两边不对称的钢筋,也可以从钢筋一端开始划线,如划到另一端有出入时,则应重新调整;

  (d)、第一根钢筋成型后应与设计尺寸校对一遍,完全符合后再成批生产。钢筋弯起成型:钢筋在弯曲机上成型时,轴心直径应是钢筋直径的2.5倍,成型轴加偏心轴套,以便适应不同直径的钢筋弯曲需要。弯曲细钢筋时,为了使弯弧一侧的钢筋保持平直,挡铁板作成可变挡架或固定挡架(加铁板调整)。

  B、曲线型钢筋成型

  弯制曲线钢筋时,在原有钢筋弯曲机的工作盘中央,放置一个十字架和钢套;另外在工作盘四个孔内插上短轴和成型钢套(和中央钢套相切)。插座板上的挡轴钢套尺寸,可根据曲线形状选用。钢筋成型过程中,成型钢套起顶弯作用,十字架只协助推进。

  (5)质量要求

  A、钢筋形状正确,平面上没有翘曲不平现象。

  B、钢筋末端弯钩的净空直径不小于钢筋直径到2.5倍;

  C、钢筋弯曲点出不得有裂缝,为此,对Ⅱ级钢筋及Ⅱ级以上钢筋不能弯过头再弯过来;

  D、钢筋弯起成型后的允许偏差为:全长±10mm,弯起钢筋弯起点位移±20mm,箍筋边长±5mm。

  钢筋加工必须严格遵照钢筋料表所示的尺寸和简图对钢筋进行半成品加工,如箍筋抗震要求弯钩成135o且弯钩直段为10d。本工程钢筋规格和数量较多,必须按工程施工进度及时加工相应的半成品。

  (6)钢筋连接:

  本工程Ⅲ级钢D≥22优先采用机械接头,D≤22可采用机械接头、闪光对焊接头、电弧焊接头或冷搭接接头,16≤D≤22的墙柱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

  底板钢筋接头形式:

  钢筋接头划分:为保证钢筋施工的质量,同时考虑原材长度,钢筋接头按如下划分:底板每12米设置一道接头,余不足12米加设一道;柱、剪力墙每层设置一道接头;梁每超过12米设置一道接头。

  搭接电弧焊:搭接焊只适用于Ⅰ、Ⅱ级钢筋的焊接,其制作要点除注意对钢筋搭接部位的预弯和安装,应确保两钢筋轴线相重合之外、其余则与帮条焊工艺基本相同。

  当采用电弧焊接头时采用同轴线搭接双面焊>5d。焊缝宽度b≥0.7d,焊缝高度h≥0.3d。所示:

  底板钢筋接头电弧焊焊条,Ⅰ钢筋采用采用E4303焊条。Ⅱ级钢筋采用E4303焊条,III级钢筋采用E5003焊条。对焊及电弧焊接头应按规范要求提前抽样送检,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底板钢筋绑扎。

  [3、底板、承台钢筋绑扎施工

  1、承台钢筋绑扎:承台配上下双层,工程量大,穿插复杂,必须注意施工顺序:

  (1)施工前弹出钢筋位置线,以确保钢筋绑扎后位置的正确性。

  (2)绑扎承台筋驳头需四个方向错开。

  (3)弹出钢筋位置线后,先铺底板下层钢筋,。

  (4)承台筋全部满绑。

  (5)、底排筋用C25砼垫块垫起,间距800,梅花状布置。

  (6)、绑扎完下层钢筋后,摆放钢筋马凳,间距1000mm,底部与下层筋点焊固定,在马凳上纵向或横向固定定位钢筋

Φ22@1000,然后再绑扎上层钢筋,钢筋马凳如下图。

  (7)、由于基础承台、及地梁的受力的特点,上、下层的钢筋接头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2、底板钢筋绑扎

  底板钢筋绑扎:底板钢筋工程量大,穿插复杂,必须注意施工顺序:

  (1)施工前弹出钢筋位置线,以确保钢筋绑扎后位置的正确性。

  (2)承台钢筋绑扎完成后,按弹出的底板钢筋位置线,先铺底板下层钢筋,根据底板受力情况,确定下层钢筋哪个方向的钢筋在下面。原则上应首先满足受力主筋保护层位置。

  (3)钢筋绑扎时,靠近外围两行的相交点每点都绑扎,中间部分可梅花型绑扎,双向受力钢筋应满绑。

  (4)、底排筋用C40砼垫块垫起,间距800,梅花状布置。

  (5)、绑扎完下层钢筋后,摆放钢筋马凳,底部与下层筋点焊固定,在马凳上纵向或横向固定定位钢筋Φ20@1000,然后再绑扎上层钢筋,钢筋马凳如下图。由于板面筋均在梁内穿过,板面筋在梁边外必通打弯,满足设计要求,弯折点从梁边开始,弯折角度不大于1/6。

  (6)、由于基础底板及地梁的受力的特点,上、下层的钢筋接头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3、墙柱插筋:

  柱四角的主筋落到承台底层钢筋网上,上部采用50%接头错开,短筋应超出底板面500。

  为了保证墙、柱钢筋的正确位置,在防水保护层上放出轴线及墙柱位置线,经工程技术组仔细验线确认无误后,再绑钢筋。

  待承台的面筋绑扎完毕后,再在面筋上放出墙柱位置线,验线无误后,再进行墙柱插筋。

  柱墙竖向钢筋在承台面筋之上应绑扎5排箍筋或水平筋,并用点焊固定,柱筋伸入承台内的锚固段也应在上中下三个位置加上箍筋,端头用短钢筋点焊固定,并保证其垂直、不倾倒、不变形。

  墙先用二根通长Φ12钢筋点焊在承台面筋上,墙竖筋同Φ12钢筋点焊牢固,以上保证竖筋绑扎牢固。

  承台砼浇注时,振动棒严禁直接触及墙柱筋,钢筋班应派专人负责对偏位的钢筋进行纠正加固。

  [4、钢筋绑扎

  1、墙钢筋绑扎

  (1)墙钢筋绑扎顺序是先绑暗柱再绑墙。

  (2)根据弹好的线,调整竖向钢筋保护层、间距,接着先立暗柱主筋(无暗柱时,立2~4根竖筋),与下层伸出的连接筋绑扎,在主筋上划出水平筋分格标志,在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并在横筋上划出主筋分格标志,接着绑其余主筋。最后绑其余横筋,横筋放置于主筋的里或外应符合设计要求。

  (3)墙钢筋应逐点绑扎,双排钢筋之间应绑拉筋或支撑筋,其纵横间距不大于600mm。钢筋外边绑扎垫块(或成品塑料卡)也可用梯子筋来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

  (4)剪力墙与框架柱接连处,剪力墙的水平横筋应锚固到框架柱内,其锚固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如先浇筑柱混凝土后绑扎剪力墙筋时,柱内要预留连接筋或预埋铁件,待柱拆模绑墙筋时作为连接用。其预留长度应符合设计或规范的规定。

  (5)墙的水平筋在两端头、转角、十字节点、丁字节点、L节点梁等部位的锚固长度以及洞口周围加固筋等,均应符合设计抗震要求。

  (6)合模后对伸出的竖向钢筋的间距及保护层进行调整,宜在楼层标高处绑一道横筋定位。浇筑混凝土时应有专人看管,随时调整,以保证钢筋位置的准确。

  2、梁钢筋绑扎

  (1)模内绑扎时:

  A.在梁侧模上画好箍筋间距或在已摆放的主筋上划出箍筋间距。

  B.先穿主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一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立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好箍筋间距;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梁同时配合进行。

  C.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内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

  D.绑梁上部纵向筋的箍筋宜采用套扣绑扎。

  E.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1350,平直部分长度为10d,且不少于10cm。

  F.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mm。梁端与柱交接处箍筋加密要符合设计要求,在梁纵向受力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配筋,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规范要求。

  G.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应垫垫块(或成品塑料卡),保证保护层厚度。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25@1000mm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H.梁筋的绑扎连接:梁的受力钢筋直径小于22mm时,可采用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要符合规范的规定。接头末端与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接头宜位于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在同一连接区段长度1.3Ll(Ll为搭接长度)范围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规范要求;受拉区域内HPB235级钢筋绑扎接头的末端应做弯钩(HRB335级钢筋可不做弯钩),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扎牢。

  (2)模外绑扎时:

  主梁钢筋也可先在模板上绑扎,然后入模,其方法把主梁需穿次梁的部位抬高,在主、次梁梁口搁横杆数根,把次梁上部纵筋铺在横杆上,按箍筋间距套箍筋,再将次梁下部纵筋穿入箍筋内,按架立筋、弯起筋、受拉筋的顺序与箍筋绑扎,将骨架抬起抽出横杆落入模板内。

  3、板钢筋绑扎

  (1)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调整梁钢筋的保护层,用粉笔在模板上标出钢筋的规格、尺寸、间距。

  (2)按画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分布筋应设于受力筋内侧。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

  (3)在现浇板中有带梁时,应先绑扎带梁钢筋,再摆放板钢筋。

  (4)板、次梁、主梁交叉处,板钢筋在上,次梁钢筋居中。主梁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钢筋在上。

  (5)绑扎板筋时一般用顺扣或八字扣,除外围两根钢筋的相交点应全部绑扎外,其余各点可交错绑扎(双向板相交点需全部绑扎)。如板为双层钢筋,两层钢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以确保上层钢筋的位置。负弯矩钢筋每个相交点均要绑扎。

  (6)在钢筋的下面垫好砂浆垫块(或塑料卡),间距1.5m。垫块的厚度为保护层厚度。

  (7)钢筋搭接接头的长度和位置,要求与梁相同。

>  4、楼梯钢筋绑扎

  (1)在楼梯段底模上按设计要求划主筋和分布筋的位置线,先绑扎主筋后绑扎分布筋再绑扎负弯矩筋,每个交叉点均应绑扎。如有楼梯梁时,先绑梁后绑板筋,且板筋要锚固到梁内(楼梯梁为插筋时,梁钢筋应与插筋焊接)。

  (2)、钢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在钢筋的下面垫好砂浆垫块(或塑料卡),弯矩筋下面加钢筋马凳。

  5、钢筋"七不绑"制度

  ⑴、楼板面(钢筋下面砼顶面)浮浆不清掉。

  ⑵、钢筋未清理干净。

  ⑶、楼板未弹四线(2条墙、柱外皮线,2条模板控制线)。

  ⑷、没有根据弹线检查钢筋是否偏位。

  ⑸、偏位钢筋未按1:6斜度调到正确的位置及高度的情况下。

  ⑹、从楼板上升出的钢筋未检查它错开的位置及高度的情况下。

  (7)、钢筋接头质量不合格。

  6、钢筋施工过程中质量保证措施

  (1)钢筋提料时必须考虑折合设计要求的钢筋保护层厚度,使绑扎出的钢筋留有保护层。严禁任意加大或缩小钢筋尺寸,避免出现保护不够或截面尺寸减小等现象。

  (2)保证钢筋保护层尺寸准确,采取如下措施:

  A、钢筋网片底部、侧面根据设计要求采用相应厚度砼垫块,平均每1平方米设一个垫块垫在下层底筋的钢筋交叉点处,以及承台板四周角。根据设计保护层的要求领取垫块,严禁不同厚度的垫块混用。

  [5、钢筋施工要点

  1、施工前组织技术交底,安排绑扎顺序,排放规则及主要施工方法,明确质量及工期要求,解决施工中的疑难重点。

  2、板上留洞做法:

  当洞口尺寸≤300时,钢筋不切断绕过洞口,当300<洞口尺寸≤800时,钢筋切断,洞口每侧底附加2Φ12,长为洞口边长加80d。

  3、楼面不同标高时,负筋处理如下图:

  4、部分板内预埋管须敷设于板内上下两层钢筋网之间,当埋管处无板面筋时,则沿管长方向加附钢筋。如下图:

  5、普通梁钢筋的绑扎重点在梁柱核心区,梁柱核心区钢筋绑扎质量将直接影响结构的抗震能力,在此区段梁和梁、梁和柱交错穿插、钢筋重叠,也是绑扎中的一个难点。为解决这个问题应遵循先梁底筋,其次套梁柱核心箍筋,后梁面筋的顺序。

  6、板负筋采用通长马凳来控制间距。如下图。

  7、为保证柱钢筋的保护层符合设计要求,楼板筋绑好后,柱钢筋须效正,外用12#铁丝拉,附加钢筋支撑,用形钢筋置于柱竖筋内,并与其竖筋及板筋扎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