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经理人

北京市中考化学基础复习--化学方程式总结练习

4531

北京市中考化学基础复习--化学方程式总结练习

  近五年北京中考化学方程式总结

  温馨提示:本书对本地区近五年中考化学反应“立体化”的盘点是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有效方法,即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不要只机械地记忆化学符号,而是联想该反应的“实验现象”“反应原理”“反应的应用”“基本反应类型”等与之相关的内容,多方位、多角度地对每个化学反应进行立体整合,尤其是每一个反应的实际应用,考查较为突出。为了便于比较,下面按分类总结如下:

  一、20**年考查的反应(11个)

  1.水通电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烷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氧化氢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锌与硫酸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铁与硫酸铜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氢氧化锂和二氧化碳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20**年考查的反应(13个)

  1.过氧化氢在纳米四氧化三铁催化作用下制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通电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钙和水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烷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和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硫化锌和氧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锌和二氧化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木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锌和稀盐酸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20**年考查的反应(15个)

  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盐酸除铁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铁与硫酸铜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氢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二氧化硫与水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高锰酸钾分解制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制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红磷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锌与硫酸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氢氧化钙与稀硫酸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信息方程式

  CaCO3+H2SO3===CaSO3+H2O+CO2↑

  15.信息方程式

  CH4+2O2CO2+2H2O

  四、20**年考查的反应(14个)

  1.铁在氧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通电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锌与硫酸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铁与盐酸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碳酸钠溶液和石灰水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盐酸除铁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甲烷(沼气)在空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信息方程式

  2NaHCO3+CaCl2===CaCO3↓+2NaCl+H2O+CO2↑

  五、20**年考查的反应(9个)

  1.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通电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锌与硫酸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碳酸钠溶液和石灰水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盐酸除铁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信息方程式

  4Na+3CO2C+2Na2CO3

  六、20**年化学方程式预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ww.pmceO.com 物业经理人网

篇2:山西届中考化学复习方案专题训练(六)实验设计与评价

  专题训练(六)

  实验设计与评价

  1.[20**·绵阳]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图KZ6-1

  2.[20**·重庆A]实验方法多种多样。下列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灼热的CuO区别CO和CO2

  B.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

  C.用AgNO3溶液鉴别食盐水和稀盐酸

  D.用带火星的木条对氧气验满

  3.[20**·齐齐哈尔]下列实验能成功的是()

  A.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B.用食醋鉴别蔗糖和食盐

  C.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氧气是否已经集满

  D.用硝酸锌溶液验证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4.[20**·深圳]为了达到相应的实验目的,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图KZ6-2

  5.[20**·陕西改编]下列图示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图KZ6-3

  A.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B.探究分子运动现象

  C.鉴别NH4Cl溶液和NH4NO3溶液

  D.探究MnO2的催化作用

  6.[20**·山西百校一]下列探究物质组成的方法错误的是()

  图KZ6-4

  7.[20**·营口]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不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所用方法

  A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

  抽丝灼烧闻气味

  B鉴别铁粉和氧化铜

  加入适量的稀硫酸观察现象

  C除去氢气中的氯化氢气体

  通过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

  D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溶解、过滤、蒸发

  8.[20**·绵阳]下列实验设计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除去NaCl溶液中的CaCl2

  通入适量CO2

  B除去CO2中的HCl气体

  将气体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

  C鉴别NH4Cl和KCl固体

  分别取少量固体于研钵中,加熟石灰研磨

  D鉴别H2和CH4

  点燃后分别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9.[20**·新疆]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过程,不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鉴别碳粉和氧化铜粉末

  取样后,分别在空气中灼烧

  B鉴别硝酸钾溶液和碳酸钾溶液

  取样滴加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C除去氯化钠固体中混有的泥沙

  溶解、过滤、蒸发

  D除去一氧化碳中少量二氧化碳气体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10.[20**·娄底]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鉴别NaCl和NH4NO3固体

  分别加少量水溶解

  B鉴别NaOH溶液和澄清石灰水

  分别通入二氧化碳

  C除去ZnSO4溶液中混有的少量CuSO4

  加入足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D除去K2SO4溶液中混有的少量KOH

  加入适量的盐酸

  11.[20**·连云港]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除去KCl固体中的KClO3

  加入少量MnO2固体,加热

  B鉴别硬水和软水

  滴加肥皂水振荡,观察产生泡沫的情况

  C比较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中O2的含量

  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插入两种气体中

  D探究稀盐酸和NaOH溶液是否完全反应

  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

  12.[20**·贵港]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可行的是()

  A.分离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加水溶解,过滤

  B.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灼热的氧化铁和澄清石灰水,观察澄清石灰水的变化

  C.除去氯化钠固体中少量的碳酸钠——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D.验证锌、铁、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将铁丝和铜丝分别浸入硫酸锌溶液中

  13.[20**·兰州]下列依据实验目的设计的实验方案中合理的是()

  A.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用过量的稀硫酸长时间浸泡

  B.验证甲烷中含有H2,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烧杯,观察内壁是否出现液滴

  C.鉴别化肥KNO3和NH4Cl,取样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D.检验NaOH是否变质,取样,加水溶解后滴加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是否变红

  14.[20**·赤峰改编]下列探究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图KZ6-5

  15.[20**·天津]化学实验中常用到木条或火柴梗,下列实验方案或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

  B.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

  C.用木条蘸少量的浓硫酸验证浓硫酸有腐蚀性

  D.用火柴梗迅速平放入蜡烛火焰中,约1s后取出,比较火焰各层温度

  16.[20**·株洲]下列实验操作和目的都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目的

  A将过滤后的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蒸干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B取一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

  观察燃烧的条件之一是要有氧气

  C将红热的木炭迅速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底部

  观察木炭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

  D在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

  证明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

  17.[20**·济宁]一同学设计了两种由CuO→Cu的实验方案:

  方案一:ZnH2Cu

  方案二:CuOCuSO4Cu

  大家认为方案二优于方案一,理由是:①节约能源;②Cu产率高;③产品纯净;④操作安全。

  其中,评价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20**·河北]根据图KZ6-6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图KZ6-6

  (1)甲实验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进行粗盐提纯实验时过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实验验证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多时,除了要控制两种气体样品的体积相同外,还要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

  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实验用pH试纸测定白醋的酸碱度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则测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19.[20**·烟台]图KZ6-7是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及检验相关性质的装置图,据图回答问题。

  图KZ6-7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

  (2)查阅资料知,高铁酸钾(K2FeO4)固体可用于制取氧气。

  方案一:4K2FeO42Fe2O3+4K2O+3O2↑;

  方案二:4K2FeO4+10H2O===4Fe(OH)3↓+8KOH+3O2↑。

  ①若用方案一制取氧气,应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选用装置C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氧气应该从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②下列关于以上两种方案制取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方案一发生的是分解反应

  b.方案二更简便、节能

  c.制取等质量的氧气,两种方案所需高铁酸钾的质量相等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若用装置D证明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水或二氧化碳,应该采取的实验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其中①②③可重复使用)。

  ①从f端通氮气

  ②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③从e端通二氧化碳

  ④将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入D装置的广口瓶中

  参考答案

  1.A

  [解析]

  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热,使锥形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U形管中红墨水左边下降、右边上升,可达到实验目的;使用安全瓶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氧气应由安全瓶的短管进入,水由长管排出;稀释浓硫酸时,由于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且密度大于水,为防止稀释时酸液沸腾、飞溅,应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中;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并使铁丝熔化,由于反应太过剧烈,反应后溅落的熔化物掉落瓶底时会造成集气瓶底炸裂,故在瓶中需预先盛少量水或铺一薄层细沙。

  2.C

  [解析]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二氧化碳没有还原性,不能与氧化铜反应,故A项能达到目的。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可以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实验室就是利用该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故B项能达到目的。食盐水和稀盐酸中都含有氯离子,加入硝酸银溶液都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无法鉴别,故C项不能达到目的。氧气具有助燃性,可以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盛氧气的集气瓶口进行验满,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已集满,故D能达到目的。

  3.C

  4.B

  [解析]

  H2O2溶液和MnO2制O2后的混合物是水和二氧化锰,二氧化锰难溶于水,可用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除去了原物质,不符合除杂原则;NH4NO3、NaOH溶于水分别吸热、放热,使溶液的温度分别降低、升高,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几乎无变化;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5.A

  [解析]

  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实验为对比实验,做此类实验时,只把研究对象作为变量,其他量都要相同,故A正确;酚酞遇酸不变色,该实验无明显现象,无法证明分子运动,故B错误;鉴别氯化铵和硝酸铵时,NaOH+NH4Cl===NaCl+NH3↑+H2O,NaOH+NH4NO3===NaNO3+NH3↑+H2O,都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两者现象相同,不能区分,故C错误;探究MnO2的催化作用,也属于对比实验,应只把探究对象作变量,其他都不变,所以第二个试管中过氧化氢溶液也应是5%的,故D错误。

  6.D

  7.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提纯与鉴别。羊毛燃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合成纤维燃烧有特殊气味,所以抽丝灼烧可以鉴别出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铁和稀硫酸反应有气泡产生,黑色氧化铜固体溶于稀硫酸,形成蓝色溶液,所以加入稀硫酸可以鉴别铁和氧化铜;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增加新杂质;粗盐中的泥沙不溶于水,所以加水溶解后过滤可除去泥沙,然后蒸发结晶得到食盐。

  8.C

  [解析]

  向含有CaCl2的NaCl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后,溶液中的两种物质均不与二氧化碳反应;将含有HCl的CO2气体混合物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不但氯化氢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二氧化碳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将杂质除去的同时又将原物质除去;NH4Cl中含有铵根离子,属于铵盐,铵盐与熟石灰研磨会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产生,而KCl不与熟石灰反应;H2和CH4都具有可燃性,都含有氢元素,因此在空气中燃烧都有水生成,故点燃后分别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烧杯内壁上都会出现小水珠。

  9.D

  [解析]

  碳粉在空气中灼烧,会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固体会逐渐减少至消失,而氧化铜粉末在空气中灼烧不发生变化,故能达到实验目的;硝酸钾溶液显中性,碳酸钾溶液显碱性,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色,故能达到实验目的;氯化钠可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故溶解、过滤可得到氯化钠溶液,将溶液蒸发结晶可得到氯化钠固体,能达到实验目的;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时,一氧化碳会和氧化铜发生反应,二氧化碳不和氧化铜反应,故设计不合理,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10.D

  [解析]

  NaCl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变化不大,NH4NO3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可以由温度进行鉴别;通入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NaOH溶液无明显变化,可以进行鉴别;锌粉与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CuSO4溶液中的铜,同时生成ZnSO4,过滤后可除去CuSO4;盐酸与KOH溶液反应生成KCl,在K2SO4溶液中引入了新的杂质。

  11.B

  [解析]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加入的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后不能除去,A错误;区分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在水中加入肥皂水后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浮渣较多的是硬水,B正确;带火星的木条在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中的燃烧情况对比不明显,不能比较其中O2的含量,C错误;不论反应后盐酸是否过量,因反应中有氯化钠生成,滴加硝酸银溶液后一定会有白色沉淀生成,D错误。

  12.C

  [解析]

  分离物质时,物质要回到初始状态,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都能溶于水,故加水溶解、过滤不能将二者分离,A错误;检验二氧化碳中含有一氧化碳时,要先用碱溶液来吸收二氧化碳,然后再通过灼热的金属氧化物,将得到的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来检验生成的二氧化碳,故B错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过量的盐酸通过蒸发可以除去,故C正确;铁、铜都不能和硫酸锌溶液反应,故D错误。

  13.C

  [解析]

  用稀硫酸长时间浸泡铁制品,不仅会消耗掉铁锈,还会使内部的铁损耗,因此不合理;甲烷和氢气燃烧都会生成水,因此烧杯内有液滴不能说明甲烷中混有氢气,实验设计不合理;硝酸钾不属于铵态氮肥,而氯化铵属于铵态氮肥,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会产生刺激性气味,二者可以鉴别;氢氧化钠若变质,一般会产生碳酸钠,碳酸钠水溶液依然显碱性,用酚酞溶液不能鉴别。

  14.B

  [解析]

  Fe、Ag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会观察到铁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银表面无明显现象,说明铁比铜活泼,铜比银活泼,可得出结论:金属活动性从强到弱为Fe、Cu、Ag,故能达到实验目的;探究影响物质溶解速率的因素要采用控制变量法,而操作中水的温度不同,硝酸钾的状态不同,故无法达到实验目的;实验中两个软塑料瓶都会变瘪,但盛氢氧化钠溶液的塑料瓶变瘪的程度要大于盛水的塑料瓶,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能达到实验目的;从实验图中:试管1中铁钉部分放入水中,铁与氧气、水均接触,很快铁生锈,试管2中铁钉放入水中,上方放植物油隔绝氧气,铁钉只与水接触,不易生锈,试管3中铁钉只与氧气接触,也不易生锈,通过比较试管1、2、3可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氧气、水接触,故能达到实验目的。

  15.B

  [解析]

  由于氧气能够助燃,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均不助燃也不燃烧,所以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因此该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用木条蘸少量浓硫酸,木条逐渐变黑,说明浓硫酸有腐蚀性;将火柴梗迅速平放入蜡烛火焰中,约1

  s后取出,与外焰接触部分炭化最严重,说明酒精灯的火焰中外焰的温度最高。

  16.D

  [解析]

  过滤后的澄清滤液倒入蒸发皿中加热蒸干,该操作为蒸发,它是为了除去溶剂;取一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通过比较加热时间的长短,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观察木炭在氧气里燃烧是将红热的木炭从上向下慢慢伸入而不是直接伸入底部,这样让氧气从上向下消耗,能充分反应,木炭燃烧持久,方便观察实验现象;品红是红色的,放入水中可观察到整杯水逐渐变红,证明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

  17.B

  [解析]

  方案一是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在加热条件下,氧化铜和氢气反应生成铜和水,方案二是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锌和硫酸铜常温下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故方案二比方案一节能,故①说法正确;氢气还原氧化铜时,还原出的铜覆盖在氧化铜表面,导致氧化铜不能完全反应,造成铜的产率偏低,故②说法正确;氧化铜被氢气还原时,部分氧化铜不能反应,得到的是混合物,而锌和硫酸铜反应时生成的铜也会附着在锌表面,得到的也是混合物,因此两种方法得到的都是混合物,故③说法错误;氢气是一种可燃性气体,易发生爆炸,故方案二比方案一操作安全,故④说法正确。

  18.(1)烧杯

  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

  (2)加入饱和石灰水的量

  呼出气体瓶中的石灰水变浑浊,空气瓶中无明显现象

  (3)偏大

  [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实验为过滤操作,仪器a为烧杯;过滤是将不溶于水的物质和能溶于水的物质分离的一种方法,所以过滤的目的是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2)做对比实验时无关因素要相同,探究因素不同,所以要控制无关因素饱和石灰水的浓度和滴入的量相同;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白色浑浊物越多,说明气体中二氧化碳越多,所以现象是呼出气体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空气瓶中无明显现象。(3)用pH试纸测定待测液的正确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如果润湿试纸则导致待测液浓度下降,如果是酸溶液则酸性减弱,而酸性越弱pH越大,所以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大。

  19.(1)锥形瓶

  (2)①Ba

  ②abc

  (3)CaCO3+2HCl===CaCl2+H2O+CO2↑

  ④③①②③

  [解析]

  (1)由图知,仪器①为锥形瓶。(2)①方案一为加热高铁酸钾固体制取氧气,故选用发生装置B;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由于氧气密度大于空气,故需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氧气从a端通入,空气从b端排出;②方案一的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三种物质,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a正确;方案二只需将高铁酸钾固体与水反应且不需加热,节能、简便,b正确;由方案一和方案二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两个反应中高铁酸钾与氧气的分子个数比相同,故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两种方案所需的高铁酸钾质量相等,c正确。(3)实验室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为CaCO3)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若要用D装置验证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不是水、不是CO2,而是CO2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则需首先将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入装置D中,通入CO2观察是否能使干燥的石蕊试纸变红,然后用氮气将装置内的CO2排出,接着在氮气中将水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观察是否变红,最后再通入CO2排出氮气,观察此时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是否变红,故顺序为:④③①②③。

篇3:中考化学复习方案滚动小专题三化学用语练习

  滚动小专题(三)__化学用语

  类型1

  元素符号

  1.国际通用的元素符号是用1个或2个拉丁文字母表示的,其中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镍元素的拉丁文名称为Niccolum,则镍的元素符号为()

  A.Ni

  B.NI

  C.N

  D.Na

  2.[20**·安顺]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He

  B.N2

  C.H

  D.2O2

  3.[20**·襄阳]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锑、铕、锌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如图G3-1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对图示中元素的信息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图G3-1

  A.原子序数是“30”

  B.元素符号是“Zn”

  C.元素名称是“锌”

  D.电子数是“65.41”

  类型2粒子结构示意图

  4.[20**·广州]如图G3-2所示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图G3-2

  A.属于金属元素

  B.最外层电子数为7

  C.容易得到电子

  D.有3个电子层

  5.[20**·河南]如图G3-3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图G3-3

  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

  B.图中n的值为10

  C.钠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D.钠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6.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金属离子的是()

  图G3-4

  7.[20**·岳阳]对以下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错误的是()

  图G3-5

  A.①②属于同一种元素

  B.①④的化学性质相似

  C.①得到电子可形成③

  D.②③表示不同种离子

  8.[20**·青岛]已知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G3-6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图G3-6

  A.以上原子的核外都有三个电子层

  B.Na+和Mg2+的核外电子数不相同

  C.Na与S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

  D.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得到电子

  9.[20**·河北]图G3-7所示的是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G3-7

  A.氧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

  B.硫、氧均属于非金属元素

  C.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

  g

  D.硫、氧两种元素形成的SO3中硫元素为+4价

  10.[20**·怀化]某元素是人体中的常见元素,该元素在人体内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原子核外有________个电子层;该元素属于__________(填“金属”和“非金属”)元素,该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所形成的离子为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类型3

  化学式与化合价

  11.“笑气”是氮的一种氧化物,该氧化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笑气”的化学式为()

  A.N2

  B.N2O

  C.N2O3

  D.NO2

  12.[20**·安徽]据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氦钠化合物(化学式为

  Na2H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He中Na为+1价,He为-1价

  B.Na2He中Na、He元素质量比为

  2∶1

  C.Na2He中既含金属元素,又含非金属元素

  D.稀有气体很稳定,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13.请用氧气、氯化钠、甲烷、氧化钙的化学式填空。

  (1)供给生物呼吸的是________。

  (2)用作燃料的是________。

  (3)用作干燥剂的是________。

  (4)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是________。

  14.许多物质的命名与元素的化合价高低有关,如锰酸钾、高锰酸钾,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6、+7。氯元素常见的化合价有+7、+5、+1、-1等,由此推测钠元素、氧元素和+7价氯元素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为____________,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类型4

  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意义

  15.[20**·深圳]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P2O5

  B.硅的元素符号:SI

  C.碳酸根离子:CO3

  D.三个氧原子:O3

  16.[20**·连云港]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60个碳原子:C60

  B.2个氢氧根离子:2OH

  C.金刚石:Au

  D.3个二氧化硫分子:3SO2

  17.[20**·宿迁]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可表示不同的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①2CO

  ②S2-

  ③O

  (1)表示分子个数的是________。

  (2)表示元素化合价的是______。

  (3)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________

  18.[20**·昆明](1)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碳元素________;

  ②3个钾原子________;

  ③4个氮分子________;

  ④钠离子________;

  ⑤氢气________;

  ⑥标出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2)①3Cu2+中表示离子个数的数字是________;②SO2中的“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20**·滨州]试用化学符号填空:

  (1)氯化镁中镁元素为+2价________。

  (2)表示的微粒是________。

  (3)溶于水使溶液温度显著降低的氮肥________。

  (4)常温下为液体的金属________。

  20.[20**·贵港]请用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1)2个硅原子________。

  (2)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________。

  (3)3个铁原子________。

  (4)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离子________。

  21.[20**·荆门改编]从C、H、O、N、S、Fe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化学用语,按要求填空。

  (1)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和数字填空。

  ①4个铵根离子______________;

  ②3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_________。

  (2)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①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赤铁矿石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A

  3.D

  [解析]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右上角的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0,最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41。

  4.A

  [解析]

  由图可知,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说明该原子为氯,属于非金属元素;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7,容易得到1个电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5.B

  [解析]

  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图中n的值应为8;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所在的周期数与核外电子层数相等,因为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则钠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6.D

  [解析]

  阳离子中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A、B粒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都属于原子;C粒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阴离子;D粒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阳离子。

  7.C

  8.B

  [解析]

  钠离子核外是10个电子,镁离子核外也是10个电子,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数相同;钠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显+1价,硫元素和金属元素结合时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硫化钠的化学式为Na2S;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易获得1个电子,使最外层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9.B

  [解析]

  氧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第一层2个电子,第二层6个电子,共有8个电子;硫和氧都没有带“钅”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硫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单位是“1”,不是“g”;氧元素最外层为6个电子,极易得到两个电子,在形成化合物时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以计算出SO3中硫的化合价是+6。

  10.20

  金属

  Ca2+

  11.B

  [解析]

  根据元素化合价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正前负后、化简交叉”,氧化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故笑气的化学式为N2O。

  12.C

  [解析]

  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Na2He中Na为+1价,则He为-2价;Na2He中Na、He的原子个数比为2∶1,元素的质量比为46∶4=23∶2;Na2He中Na为金属元素,He为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性质稳定,一般情况下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氦钠化合物Na2He的发现,说明稀有气体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13.(1)O2

  (2)CH4

  (3)CaO

  (4)NaCl

  14.高氯酸钠

  NaClO4

  [解析]

  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为-2价,氯元素为+7价,高锰酸钾中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为-2价,锰元素为+7价,与高锰酸钾类似,故钠元素、氧元素和+7价氯元素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为高氯酸钠,化学式为NaClO4。

  15.A

  [解析]

  硅的元素符号为Si;碳酸根离子表示为CO32-;三个氧原子表示为3O。

  16.D

  [解析]

  60个C原子可表示为60C;2个氢氧根离子可表示为2OH-;金刚石表示为C,Au表示金元素或金;3个二氧化硫分子可表示为3SO2。

  17.(1)①

  (2)③

  (3)②

  [解析]

  (1)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即①表示分子个数。(2)表示化合价是在元素符号正上方加上数字和符号,即③。(3)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和符号表示每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即②。

  18.(1)①C

  ②3K

  ③4N2

  ④Na+

  ⑤H2

  ⑥O

  (2)①3

  ②一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

  19.(1)Cl2

  (2)Al

  (3)NH4NO3

  (4)Hg

  20.(1)2Si

  (2)H2

  (3)3Fe

  (4)Cl-

  [解析]

  (4)在海水中,含量较多的元素种类有:氧、氢、氯、钠、镁、硫、钙,但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较少,所以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离子是氯离子,其符号为Cl-。

  21.(1)①4NH4+

  ②3SO2

  (2)①H2O

  ②Fe2O3

篇4:高考电化学专题复习知识点总结完美版

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装置特点: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①、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

形成条件:②、电解质溶液(一般与活泼性强的电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③、形成闭合回路(或在溶液中接触)

④、建立在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基础之上

负极:用还原性较强的物质作负极,负极向外电路提供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基本概念:

正极: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正极,正极从外电路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方程式:电极反应、总反应。

氧化反应

负极

铜锌原电池

正极

还原反应

反应原理溶解

不断

Zn-2e-=Zn2+

2H++2e-=2H2↑

电解质溶液

二、常见的电池种类

电极反应:

负极(锌筒)Zn-2e-=Zn2+

正极(石墨)2NH4++2e-=2NH3+H2↑

普通锌——锰干电池

总反应:Zn+2NH4+=Zn2++2NH3+H2↑

干电池:

电解质溶液:糊状的NH4Cl

特点:电量小,放电过程易发生气涨和溶液

碱性锌——锰干电池

电极反应:

负极(锌筒)Zn-2e-

+2OH-

=Zn(OH)2

正极(石墨)2e-

+2H2O

+2MnO2=

2OH-+2MnOOH

(

氢氧化氧锰)

总反应:2

H2O

+Zn+2MnO2=

Zn(OH)2+2MnOOH

电极:负极由锌改锌粉(反应面积增大,放电电流增加);使用寿命提高

电解液:由中性变为碱性(离子导电性好)。

正极(PbO2)

PbO2+SO42-+4H++2e-=PbSO4+2H2O

放电

负极(Pb)

Pb+SO42--2e-=PbSO4

充电

铅蓄电池

总反应:PbO2+Pb+2H2SO4

2PbSO4+2H2O

电解液:1.25g/cm3~1.28g/cm3的H2SO4

溶液

蓄电池

特点:电压稳定,废弃电池污染环境

可充电电池

Ⅰ、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

放电

放电`

其它

负极材料:Cd;正极材料:涂有NiO2,电解质:KOH溶液

NiO2+Cd+2H2O

Ni(OH)2+

Cd(OH)2

Ⅱ、银锌蓄电池

充电

放电`

正极壳填充Ag2O和石墨,负极盖填充锌汞合金,电解质溶液KOH。

反应式为:

2Ag+Zn(OH)2

Zn+Ag2O+H2充电

放电`

锂亚硫酰氯电池(Li-SOCl2):8Li+3SOCl2

=

6LiCl+Li2SO3+2S

锂电池

用途:质轻、高能(比能量高)、高工作效率、高稳定电压、工作温度宽、高使用寿命,

广泛应用于军事和航空领域。

①、燃料电池与普通电池的区别

不是把还原剂、氧化剂物质全部贮藏在电池内,而是工作时不断从外界输入,同时

电极反应产物不断排出电池。

②、原料:除氢气和氧气外,也可以是CH4、煤气、燃料、空气、氯气等氧化剂。

③、氢氧燃料电池:总反应:O2

+2H2

=2H2O

特点:转化率高,持续使用,无污染。

2.氢氧燃料电池反应汇总:

介质

电池反应

2H2

+O2

=

2H2O

酸性

负极

2H2

=

4H+

正极

O2

+

4H+

+

4e-=

4H2O

中性

负极

2H2

=

4H+

正极

O2

+

2H2O

+

4e-=

4OH-

碱性

负极

2H2

+4OH--

4e-

=

4H2O

正极

O2

+

2H2O

+

4e-=

4OH-

3.固体氢氧燃料电池:

固体电解质介质

电池反应:

2H2

+O2

=

2H2O

负极

2H2

+2O2-=

2H2O

正极

O2

+

4e-=

2O2-

负极

2H2

=

4H+

正极

O2

+

4H+

+

4e-=

2H2O

4.甲烷新型燃料电池

以两根金属铂片插入KOH溶液中作电极,又在两极上分别通入甲烷和氧气。

电极反应为:

负极:CH4+

10OH

+

7H2O

正极:2O2+

4H2O

+8e-=

8OH

+

26CO32--

=

34

CO2+

10H2O

正极:13O2

+52e-

+

26CO2

=26CO3

2-

电池总反应:2C4H10+

13O2

=

8CO2

+

10

H2O

5.铝——空气燃料电池(海水):

负极:4Al

=

4Al3+

正极:3O2

+12e-

+

6H2O

=12OH-

电池总反应:4Al

+3O2

+6H2O

=

4Al(OH)3

三、原电池的主要应用:

1.利用原电池原理设计新型化学电池;

2.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如实验室用粗锌与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3.进行金属活动性强弱比较;

4.电化学保护法,即将金属作为原电池的正极而受到保护。如在铁器表面镀锌。

5.解释某些化学现象

四、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腐蚀概念:金属或合金与周围接触到的气体或液体进行化学反应而腐蚀损耗的过程。

概述:

腐蚀危害:

腐蚀的本质:M-ne-→Mn+(氧化反应)

分类:化学腐蚀(金属与接触到的物质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腐蚀)、电化腐蚀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电化学腐蚀定义:因发生原电池反应,而使金属腐蚀的形式。

负极(Fe):Fe-2e-=Fe2+;

吸氧腐蚀:

正极(C):O2+2H2O+4e-=4OH-

总反应:2Fe+O2+2H2O=Fe(OH)2

后继反应:4Fe(OH)2

+O2

+2H2O

=4Fe(OH)3

钢铁的腐蚀

2Fe(OH)

3====Fe2O3

+3H2O

负极(Fe):Fe-2e-=Fe2+;

析氢腐蚀:

正极(C):2H++2e-=H2↑

总反应:

Fe+2H+=Fe2++H2↑

影响腐蚀的因素:金属本性、介质。

金属的防护:

①、改变金属的内部组织结构;

保护方法:

②、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

③、电化学保护法(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电解池原理

一、

电解池基础

定义:使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

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

装置特点: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①、与电源本连的两个电极;

形成条件

②、电解质溶液(或熔化的电解质)

③、形成闭合回路。

电解池原理

电极

阳极: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叫阳极。

概念

阴极: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的叫阴极。

电极反应:

原理:谁还原性或氧化性强谁先放电(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放电顺序:

阳极:阴离子还原性

S2->I->Br->Cl->OH->SO42-(含氧酸根)>F-

阴极:阳离子氧化性

Ag+>Fe3+>Cu2+>Pb2+>Sn2+>Fe2+>Zn2+>H+>Al3+>Mg2+>Na+

电子流向

e-

e-

阳离子

氧化反应

阳极

阴极

还原反应

移向

阴离子

反应原理:4OH--4e-=2H2O

+O2

Cu2++2e-=Cu

电解质溶液

电解结果:在两极上有新物质生成。

总反应:2CuSO4+

2H2O=

2Cu+2H2SO4+O2↑

二、

电解池原理

粗铜板作阳极,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

①、装置

纯铜作阴极,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

用CuSO4

(加一定量H2SO4)作电解液。

阴极:Cu2++2e-=Cu

电解精炼铜

阳极:Cu-2e-=Cu2+、Zn-2e-=Zn2+

②、原理:

Ni-2e-=Ni2+

阳极泥:含Ag、Au等贵重金属;

电解液:溶液中CuSO4浓度基本不变

③、电解铜的特点:纯度高、导电性好。

①、概念: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的表面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

②、方法:镀层金属与电源正极相连作阳极;

将待镀金属与电源负极相连作阴极;

电镀:

用含镀层金属离子的电解质溶液配成电镀液。

电解的应用

③、原理:阳极

Cu-2e-=Cu2+

;Cu2++2e-=Cu

④、装置

(如图)

⑤、电镀工业:镀件预处理→电镀液添加剂→

装置:

现象

①、阴极上有气泡;

②、阳极有刺激性气体产,能使湿润的淀粉KI变蓝;

电解食盐水

③、阴极区附近溶液变红,有碱生成

氯碱

工业

通电前:

NaCl

=Na++Cl-

H2O

H++OH-

原理

阴极(Fe):Na+,H+移向阴极;2H++2e-=H2↑(还原反应)

电解

通电后:

阳极(C):Cl-、OH-移向阳极;2Cl--2e-=Cl2↑(氧化反应)

总反应:2NaCl

+2H2O

2NaOH

+Cl2↑+H2↑

阳极、阴极、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导电铜棒等

①、组成:阳极:金属钛网(涂有钌氧化物);阴极:碳钢网(涂有Ni涂层)

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阻止阴离子和空气通过;

②、装置:

离子交换膜法制烧碱

食盐

湿氯气

氯气

③生成流程:

淡盐水

氢气

NaOH溶液

NaOH固体

精制食盐水

+

纯水(含少量NaOH)

粗盐水(含泥沙、Cu2+、Mg2+、Ba2+、SO42-等)

阳离子交换树脂:除Cu2+、Mg2+等

加BaCl2,Ba2++SO42-=BaSO4↓

④、粗盐水精制:

加Na2CO3:Ca2++CO32-=CaCO3↓;Ba2++CO32-=BaCO3↓

加NaOH:Mg2++2OH-=Mg(OH)2↓;Fe3++3OH-=Fe(OH)3↓

三、电解实例及规律

电解液

溶质类别

电解总反应式

相当于电解

溶液pH

NaOH溶液

强碱

2H2O2H2↑+O2↑

升高

H2SO4溶液

含氧酸

降低

Na2SO4溶液

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

(两极混合液)

CuCl2溶液

不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

CuCl2Cu+Cl2↑

电解质本身

接近7

HCl溶液

无氧酸

2HClH2↑+Cl2↑

升高

NaCl溶液

活泼金属的无氧酸盐

2NaCl+2H2OH2+2NaOH+Cl2↑www.k

s5u.c

om

电解质与水

升高

CuSO4溶液

不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

2CuSO4+2H2O

2Cu+O2↑+2H2SO4

降低

NaCl(熔融)

离子化合物

2NaCl2Na+Cl2↑

电解质本身

Al2O3(熔融)

2Al2O34Al+3O2↑

篇5:九年级第一学期化学期末复习计划

  九年级第一学期化学期末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

  1.复习和巩固 1—6章所学的知识并使之系统化。

  2.通过落实知识点,不仅能使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而且使他们在新的水 平上理解和加深学过的知识。

  3.通过复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概 括能力、探究综合能力。

  4.拓展已学的知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灵活的应用。

  5.根据实验教材的特点,在复习中要教给学生“探究式”题型的一般解题思路,使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能够迅速找到切入点。

  6.通过复习,使各个层次学生的成绩都有普遍提高。

  二.复习时间:

  18周结束新课,19周----20周为复习时间,共7节课。

  三.课时及复习学案安排:

  第一单元 第一、二章1课时 复习学案 z

  第二单元 第三、四章1课时复习学案 z

  第三单元 第五章1课时 复习学案 z

  第四单元 第六章1课时复习学案 z

  第五单元化学实验及实验探究1课时 练习题z

  第六单元综合练习2课时 练习题z

  四.复习措施:

  为了提高优秀率,要对不通层次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在这个时间里,要对他们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为了提高及格率,要有选择性的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对于很差的学生,也不能放弃,在原有的基础上,让他们的成绩都有所提高。

  为了迎接期末统考,我们化学组的老师将全力以赴,做好期末复习工作,争取取得好的成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