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经理人

给学生一个支点培养心理承受能力

7866

给学生一个支点培养心理承受能力

  给学生一个支点培养心理承受能力

  山东省莱阳市府前中学吕海峰世界卫生组织(WHO)把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长期以来,由于学校忽视挫折教育,学生抗挫折能力很差,他们一遇到成绩下降、竞赛失利、升学落榜、父母离异等挫折,就会心灰意冷,甚至一蹶不振。如何重视和加强学生坚强意志、良好性格、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和磨练,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重大任务。作为一名教师,应时刻重视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在学生遇到挫折、迷惘、失意时,给学生一个心理支点,调适、平衡无助的心理,使之获得前进的心理动力。“心理支点”往往能触及学生心灵,使之获得心理动力,形成强烈的信念,在心理上和行动上产生变化。心理支点可以是某件事、某句话、某篇文章,也可以是某本书……凡是在特定的情景中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的刺激物,都可以成为学生的“心理支点”。初中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独立意识,自尊心和责任感也有了相当的发展,他们需要获得成绩的满足和成功的快乐。一旦失败,他们的坚持性和自制能力却很差,这就需要我们要适时给他们一个心理支点。

  一、给学生一个心理支点,培养学生耐挫折意识耐挫折意识是指个人从事某种活动时,禁得起、受得住所遇到的障碍和干扰,而去努力实现自己的目的。作为思想品德课和语文科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教学内容,画龙点睛,培养耐挫折意识。如讲授语文课《七根火柴》、《我们的宣誓》、《最后一片叶子》、思品课《正确看待自己,增强自尊自信》等课程,对学生进行毅力、吃苦、奉献等教育。讲《七根火柴》时,强调:无名战士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动用七根火柴,牺牲前一只手像路标指着前方,以激励学生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使学生心中有一个毅力支点,支撑起人生的理想。

  二、给学生一个心理支点,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意志是人能根据自己的目的,对客观现实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活动。良好的意志品质,表现在具有百折不挠的毅力、坚忍不拔的品格和顽强不懈的恒心。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克服曲折、战胜困难的决心。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就是培养学生对挫折的承受力。如,我校有个学生身体素质较差,体育达标不及格,自己努力过,但进步不大。他泄气了,认为自己达标没有希望了,索性不练了,并且以种种理由装病不上体育课。班主任了解情况后及时找到他,鼓励他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达标,并在《学生道德行为月考核表》班主任月评上,给他写了“功到自然成,铁杵磨成针”的名言赠给他。班主任的一番话,成了他坚持锻炼的动力。经过自己的顽强努力,体育成绩不但达标了,而且以后做别的一些事情也都表现出能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学习成绩也有大幅度提高。

  三、给学生一个心理支点,培养学生各种适应能力能力是一个人适应和改变环境、顺利进行某项工作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主观条件。谁的能力强,谁就能得到施展才华的机会,班级每学期开学都有人员变动,或者转来,或者转走,任课老师也有调换。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学、陌生的老师,有的同学会感到很不适应,心理负担很重。如果不及时教育、引导,或者教育不当,很可能影响学生的情绪。班主任应抓住这些时机,对班级学生进行教育,培养他们的适应能力。新学期,学生李某,从外校转来,她在原校学习成绩很好,是班干部又是三好学生。转到我班后,几次小考,成绩都不太理想,这事对她打击很大,她很沮丧。我便找她谈心,引导她挖掘、分析自身的优势,寻找贴近自己的赶超目标,踏踏实实地努力,积小胜为大胜,教给她与新同学交往的方法。同时我又教育班级原有同学应理解新同学,帮助新同学。很快,他们的关系融洽起来,李某的心情好起来,成绩也很快上来了,期末还被评为学校“十星级学生”。

  四、给学生一个心理支点,培养学生自我调节能力培养能力是教育的目的。要让学生自己学会分析,从思想上认识失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身为班主任应寻找各种机会,创设各种情境,培养学生征服挫折的能力。我校每学期开学都要民主选举班委会,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选举前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对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出假如你当选,应怎样做?如果没选上,该怎样想,怎样做?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分析、讨论,并总结出应采取的态度。当选了,设计自己的工作方案,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干。落选了,在压力面前,保持心理平衡,变压力为动力。

  引导学生面对挫折不灰心,卧薪尝胆,厚积而薄发,以利再战,坚信机遇属于有准备的人。王某同学以前是我们班级的学习委员,由于胆子小,腼腆,工作不太主动,这次落选了。我通过注意观察,在最初的几天里,他说话很少,但可以看出很快便和往常一样,并且总寻找机会,锻炼自己。文章来源

  物业经理人课件www.

  pmceo.CoM

www.pmCeo.com 物业经理人网

篇2:小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初探

  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初探

  一、什么是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包括智力与能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心理现状因素和社会适应因素。智力与能力因素:其中智力因素主要表现为思维。在观察、注意、想象,记忆的基础上,发挥思维的核心作用。能力因素主要是创造力,在组织能力、定向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适应能力的基础上发挥创造能力的作用,体现一个人的健康心理素质。非智力因素:包括人的动机、兴趣、信念、性格、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因素。正确的信念追求、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等是人们心理素质的重要内容。

  心理现状因素:社会生活中,如何自信、自爱、自尊、自立,如何自我评价、自我认识,以达到正确接纳自我;不断取得心理平衡,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以达到良好的心理状态。社会适应因素:一个人的社会化的程度,决定了他的人际关系以及能动地适应社会环境的水平。在此基础上,学习、竞争、责任、角色和事业心理都可能有所提高。

  二、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心理素质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出现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学生的比例明显增多,这种心理问题与心理障碍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发展,无论是教育工作者,还是孩子的家长都应该重视起来。那么,到底应该怎样认识这个问题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和认识:

  (一)小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心理素质

  每个小学生都具有不同的心理素质,有的小学生心理素质较好,有的小学生心理素质极差,那么,作为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心理素质呢?我认为应该具备以下五点:

  1、智力发展要好。

  评价一个儿童智力的高低,主要看其对事物的认识度、正确性、

  全面性和认识的速度,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质量和速度。思维适中、思路敏捷,必定学有成效,健康成长。

  2、人际关系要好。

  小学生与人相处时,应以诚实、谦虚、公平、宽厚的态度待人接物,学会理解、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容忍别人的短处和过失,使别人愿意和自己交往。

  3、生活情趣要高。

  情绪对于协调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心理作用。小学生健康的心理应以积极的肯定的情绪体验为主导,应保持愉快、满意、高尚、开朗、豁达等情绪。

  4、自我认识要清。

  健康的小学生应当了解自己的优点、缺点和各方面的条件,应当了解自己的能力、性格、爱好以及情绪和动机,能全面估计自己,不厌弃自己,不掩饰个人的毛病,心地坦诚,不苛求别人,不求全责备,不无端猜疑和憎恨别人。

  5、社会适应性要强。

  人来源于自然,生活于社会,必须有一定的适应社会能力。对于小学生而言,社会适应能力要具有正确对待处理家庭、学校和社会变化的能力,不畏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懂得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二)小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特点及表现形式

  1、学习上的过分焦虑。学习焦虑由来自于有关学习的各方面压力引起。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学习竞争加剧,同时学校、教师、家长又过分看重分数,把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篇3:学生优良心理品质培养活动设计

  专心+恒心=?

  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训练学生的专注力,培养学生完成任务的持之以恒的心理素质。

  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白,做什么事都需要专心加毅力才能成功的道理。

  培养学生对他人对集体负责的优良心理品质。

  活动重点:专主力和毅力的训练。

  活动准备:学生分一号队和二号队,每人二本书,一条毛巾,气球若干。

  活动过程:

  一、激趣、揭题

  1、同学们,看老师黑板上的题目:专心+恒心=?你能告诉老师答案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成功”或其它)

  2、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都知道专心和恒心是事业成功、学习进步的二大基石,我们同学长大后都想成为建设祖国的大材,那么大家想具备这两种心理素质吗?好,今天的游戏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自己是否具有专心和恒心这两种优秀的心理品质。

  二、游戏1:顶物缚巾

  1、方法与规则:每人拿二本书放在头上,用手扶住,当老师喊“开始”后,松开手,再用毛巾头,还要数十下,书本没有掉下来的才算胜,奖给一颗金星。

  2、为了确保游戏的成功,老师给你们两分钟时间试验,然后我们一起来讨论游戏的要领。

  3、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

  4、学生正式比赛开始。先由一号队的同学游戏,二号队同学做裁判,然后再互换。

  5、请优胜者谈谈取胜的体会,失利者谈谈失败的原因。

  6、小结:从刚才的游戏我们可以体会到,要具有专心和恒心的优秀心理品质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我们从小事开始训练自己的专注力和毅力。

  三、游戏2:一分钟计时

  1、下面让我们再来比一场好吗?这次比赛比前一次更难也更刺激,更需要专心和恒心,谁想参加?同学们都想参加,那么让我们先来一场淘汰怎么样?

  2、淘汰赛:一分钟计时

  当老师喊“开始”时,你心里开始默默计时,如果你感觉到已经是“一分钟”了,就举手表示。谁的感觉与老师的表最接近,谁就是下一轮比赛的幸运参赛者。

  3、计时以后,选出六位参赛者,进行下一轮比赛。

  四、毅力旋转

  1、规则:画一直径为一米的圆圈六个,在圆圈外标上开始记号,参赛者肚子向上背向下,双手撑住身体,将手脚作稍许移动,在圆圈内旋转,看谁旋转的次数最多。当然,手脚跨出圈外的则违规算输,移动气球或压爆气球者也算输。这可是既需要专注力又需要毅力的游戏啊。

  2、比赛开始。

  3、请胜者和败者各自谈自己的感受。

  4、让其他同学进挑战

  5、表扬、评议、小结。

  五、总结:专心加恒心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金钥匙,要拿到这枚金钥匙还得靠大家平时的训练。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这方面的心理素质。

篇4:学生优良心理品质培养活动设计

  专心+恒心=?

  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训练学生的专注力,培养学生完成任务的持之以恒的心理素质。

  通过活动使学生明白,做什么事都需要专心加毅力才能成功的道理。

  培养学生对他人对集体负责的优良心理品质。

  活动重点:专主力和毅力的训练。

  活动准备:学生分一号队和二号队,每人二本书,一条毛巾,气球若干。

  活动过程:

  一、激趣、揭题

  1、同学们,看老师黑板上的题目:专心+恒心=?你能告诉老师答案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成功”或其它)

  2、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都知道专心和恒心是事业成功、学习进步的二大基石,我们同学长大后都想成为建设祖国的大材,那么大家想具备这两种心理素质吗?好,今天的游戏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自己是否具有专心和恒心这两种优秀的心理品质。

  二、游戏1:顶物缚巾

  1、方法与规则:每人拿二本书放在头上,用手扶住,当老师喊“开始”后,松开手,再用毛巾头,还要数十下,书本没有掉下来的才算胜,奖给一颗金星。

  2、为了确保游戏的成功,老师给你们两分钟时间试验,然后我们一起来讨论游戏的要领。

  3、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

  4、学生正式比赛开始。先由一号队的同学游戏,二号队同学做裁判,然后再互换。

  5、请优胜者谈谈取胜的体会,失利者谈谈失败的原因。

  6、小结:从刚才的游戏我们可以体会到,要具有专心和恒心的优秀心理品质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我们从小事开始训练自己的专注力和毅力。

  三、游戏2:一分钟计时

  1、下面让我们再来比一场好吗?这次比赛比前一次更难也更刺激,更需要专心和恒心,谁想参加?同学们都想参加,那么让我们先来一场淘汰怎么样?

  2、淘汰赛:一分钟计时

  当老师喊“开始”时,你心里开始默默计时,如果你感觉到已经是“一分钟”了,就举手表示。谁的感觉与老师的表最接近,谁就是下一轮比赛的幸运参赛者。

  3、计时以后,选出六位参赛者,进行下一轮比赛。

  四、毅力旋转

  1、规则:画一直径为一米的圆圈六个,在圆圈外标上开始记号,参赛者肚子向上背向下,双手撑住身体,将手脚作稍许移动,在圆圈内旋转,看谁旋转的次数最多。当然,手脚跨出圈外的则违规算输,移动气球或压爆气球者也算输。这可是既需要专注力又需要毅力的游戏啊。

  2、比赛开始。

  3、请胜者和败者各自谈自己的感受。

  4、让其他同学进挑战

  5、表扬、评议、小结。

  五、总结:专心加恒心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金钥匙,要拿到这枚金钥匙还得靠大家平时的训练。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这方面的心理素质。

篇5: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案认识自我培养自信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案:

  认识自我,培养自信

  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2、通过训练逐步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

  3、指导学生学习培养自信心的方法。

  准备工作:

  1、进行自信心测试:"自信心自测"、"自信程度自评"。

  2、关于气质的心理健康辅导。

  3、进行团体活动分组。

  4、制作辅助课件。

  活动过程:

  一、了解自卑心理

  请同学们通过以下对话形象地了解自卑心理现象。

  课件一:自卑的心理现象(录像片断)

  对话:

  甲:"你怎么不去参加英语讲故事比赛?"

  乙:"我怎么能行呢?"

  这段对话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这表现出乙缺乏自信,自卑。

  教师:自卑心理就是还没有开始做某件事时就已断定自己不行的情绪,它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危害。

  二、自卑的危害

  课件二:flash动画

  l、自卑心理使人感到自己事事不如人,又没有勇气赶上去,悲观失望、消极处事,十分不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2、自卑心理从自我怀疑和自我压抑开始,以自我消沉和自我埋没而告终,过于自卑等于自我毁灭。

  既然自卑的危害如此之大,我们必须冲破自卑的束缚,消除自卑心理,培养自信的心理品质。

  三、消除自卑、培养自信

  教师:要消除自卑,必须了解自卑产生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了解自卑产生的原因

  课件三:身上带着细链子的大象(图)。

  由此画面引出心理学家关于大象的成长实验:一只大象从小就被一根不太粗的链子锁住,经过无数次努力都不能挣脱链子的束缚站起来。长大以后,它的力量足以挣脱链子了,然而它不再去努力。即使链子放在身上不加任何固定,它也木会去努力。这是为什么?

  学生:因为小时候每一次想站起来都站不起来,他就形成了自己不行的认识。

  教师:过去的行为结果告诉它自己不行。其实它现在行不行?

  学生:行。

  教师:这就形成了自我认识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必然产生"错误的肯定"。这种"错误肯定"是产生自卑的主要原因。产生"错误肯定"的原因很复杂,对人来说,除了行为结果之外,还有他人对自己行为结果的不恰当评价和反应。

  课件四:

  产生自卑的原因:

  l、自我认识与真实自我之间存在差异。

  2、人与人之间的天赋差异被看得太神秘。

  教师:多数认为自己不行的人,其实并木是真的不行。使他们产生这种心理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把人与人之间的天赋差异看得太神秘,事实并非如此。根据我国心理学家对20万人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智力特别高的人约占千分之三,智力特别低的人也约占千分之三,而绝大多数正常人的天赋都是相差无几的。现实生活中人们表现出来的智力和能力有较多的差异,这并非天赋的差别所造成,而是有多种原因的。有自信心、努力程度和方法等主观原因,也有环境、

  机遇等客观原因,其中主观原因起主要作用。因此,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没有自卑的理由。道理虽是这样的,但长期以来形成的"错误肯定"和错误认识很难一下子改变,他们的影响也很难一下子消除,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定的努力,需要学习一定的方法。

  (二)培养自信的方法

  1、端正认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要一味与人比高低,不要过分敏感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课件五:凡·高的画《星光灿烂》

  教师:请同学们谈谈你看到了什么?你感到美吗?(鼓励学生大胆讲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学生:月亮、旋风、烈火、村庄、树林等;不美。

  教师这时再告诉同学们这是凡·高创作的世界名画《星光灿烂》,因为它的调色技术很高超而被艺术鉴赏家们推为世界名作。画是由很多元素组成的,如:色彩、构思、形象、寓意等等,只要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突出就可能成为好作品。人和画一样,也是由许多元素构成,只要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出色就可能成为杰出的人。紧接着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自己最突出的优点,准备做下面的训练活动。

  2、训练活动

  活动一:目光炯炯

  要求:两人对坐,目光对视一分钟,轮流说出自己的一个优点,态度肯定,大声说三遍。

  继续对视,轮流请求对方做某事或借东西。一分钟内以各种方式要求对方,对方则反复拒绝。注意体会感受。

  课件六:

  讨论提纲:

  1、说优点时每一遍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2、一次一次地遭到拒绝,心情如何?

  3、拒绝别人时有何感受?

  4、今后的学习、工作中,你打算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别人?

  学生:说优点时感到一遍比一遍自信;一次次地被拒绝,心情很不好;拒绝别人时,觉得对不起别人;以后在不丧失原则的前提下要尽力帮助别人,等等。

  教师:你拒绝别人时觉得对不起别人,别人拒绝你时他是不是也有这种感觉呢?当你一再要求他时,他可能会不好意思,如果你再坚持一会儿,他可能就答应你了。做事要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决心。

  活动二:优点轰炸

  要求:小组成员轮流被别人指出优点,每个人只对被谈论者指出一个确实存在的优点,被谈论者只允许静听,不必做任何表示。注意体会被大家指出优点时的感受。

  课件七:讨论提纲

  l、被大家指出优点时有何感受?

  2、是否有一些优点是自己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是否加强了对自身优点、长处的认识?

  3、指出别人的优点时你有何感受?

  学生:被别人指出优点时感到很高兴;大家指出的大多数优点和我以前认识到的完全一致;有许多优点是我以前没有发现的,这使我加强了对自身优点和长处的认识;指出别人的优点时,我会想这一点我不如他,应该向他学习,等等。

  课件八:

  培养自信的初级方法是:

  1、不要过分敏感他人对自己的评价,重要的是相信自己和客观地认识自己。

  2、集中注意力于自己的优点并积极发扬它们。

  课件九:

  "将自己的每一条优点都列出来,用赞美的眼光去看它们,经常看,最好能背下来。通过集中注意于自己的优点,你将在心理上树立信心:你是一个有价值、有能力、与众不同的人。"--罗伯特·安东尼

  教师:集中注意于优点和长处,对自己是一种积极暗示,有利于成功。比如我们刚学会骑自行车时,如果看见路上有一块砖,常常会眼睛盯着砖,心里想着千万别撞上去,结果往往就会撞上去。但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向砖头以外的路上,心里想着一定要骑到没有砖的路上,结果大多不会撞到砖上去。这就是消极暗示和积极暗示的不同作用,罗伯特·安东尼的这段话可以帮助我们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学会积极暗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