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经理人

城市规划文化视野

846

城市规划文化视野

———以昆明市为例
昆明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兼得湖光山色,四季如春。“世博会”不仅是昆明展示风采的一次机会,更是走向辉煌的一个起点,城市规划应以此为契机,将文化的多样性、民族的多样性、自然的多样性都系于一脉。把昆明建设成为历史文化名城、生态城市、国际旅游城市三位一体的大都市。

1 把握历史文脉,延续历史剖面,展现历史文化景观,营造文化环境

城市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在城市规划如何展现昆明的历史进程,主要有两方面考虑。首先,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规划,关键在于展示其发展过程,根据历史发生学原则,将重要历史时期的景观有机结合,使人们感受到文脉的延续与跳动[1]。其次,景观与意象结合。景观是有形的,把名胜古迹恢复重建,仅是初步,关键在于游人要形成昆明城市文化意象,尤其是有别于其它城市的,赋予了独特个性的文化意象,通过点、线、面结合,平面与立体结合,构建复合文化心理场,达到心物相通乃至感应共鸣的理想境界。
城市“轴线”往往是一个城市的点睛之笔,正义路是昆明历史文脉的最好演绎,以五华山为制高点,从马市口到三市街,向南延伸,每一处名胜古迹代表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自北向南依次有:

(1)拜云亭:西汉元狩元年(前122年),“彩云见南中,遣使迹之,云南之名始此。”昆明滇池之上,高原辽阔,水天一色,彩云缤纷,美不胜收。是世界云彩种类最多和变幻最为神奇的地方。
(2)武侯祠:三国时期,诸葛亮在云南发展经济,使各族人民生活得以改善、社会进步,从而安定边疆。
(3)天开云瑞坊(已毁):建于明代,清乾隆年间重修,坊额题为“天开云瑞”(南面),“地靖坤维”(北面)。“天开”一词,出自宋大理国时期段智祥年号。“云瑞”则象征吉祥,意在国泰民安,吉祥安静。
(4)忠爱坊(已毁):曾与金马碧鸡坊排列成品字形,又称品字三牌坊。是为了纪念元代咸阳王、平章政事赛典赤在云南执政期间的功德,对君尽忠,施民以爱而修建的。
(5)金马碧鸡坊:源于西汉金马与碧鸡的传说,同时对应昆明东西金马山、碧鸡山。加上高原日月交辉,汇聚于此,成为昆明的标志。
(6)东西二寺塔:唐代南诏弄栋节度使王嵯巅所建,13级密檐砖塔。顶部四角金鸡各一,风吹鸡鸣,妙不可言。
(7)近日楼与正义门(已毁):中轴线南端。明代所筑昆明砖城南门。分内外两层,外层“丽正门”,内层“尚明门”,有“尊尚大明”之意。清代改名“近日门”,后为纪念护国运动,又改为“正义门”。

这条轴线文化脉络完整而清晰,而且,大城市中轴线多重牌坊排列,与北面的圆通山、蛇山构成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天际线,是昆明特有的景观。
中轴线的形成与明清昆明城浑然一体。明清昆明的龟形结构体现了中国古代城市的“仿生学”原则,把城市看作生命的活体,体现传统文化内涵。在规划时,不仅应考虑忠爱坊、天开云瑞坊的恢复重建,在不能重建的景点和古城墙的端点设立标志物,配以图片及说明,再加上城区其它古迹(如文庙、古幢公园、圆通寺、护国门等),点、线、面结合,形成强烈的文化环境氛围。

2 历史与现实结合,寻求共生之路

历史文脉塑造了城市之魂,而经济建设又是城市生存发展的基础,在处理文化保护和经济发展的矛盾时,把“共生”作为基本理念。着眼于发展与保护之间的共同点,主张将局部的对立变成更大空间中的共存,共同构筑一个统一而和谐的整体[2]。
“共生理念”在实施中主要解决两方面问题。一是城市功能区职能如何协调发展。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古迹大都分布于老城区,但同时又是商业区,或者政治中心,甚至还有工业区,集中了城市的主要功能,人口密集,交通拥挤,矛盾突出。二是历史文化景观与现代化建筑的和谐共处。古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形式和审美情趣,而现代建筑往往与国际接轨,反映了工业社会的特点,并且在功能上考虑经济效益(区位、容积率等)。所以,规划中应古今结合,和而不同。
五华山———正义路中轴线是昆明文脉的集中体现,但随着城市规模扩大以及旅游人数不断增加,街道狭小,交通不便,而正义路又不可能大规模改造。所以,拓宽两条东西向街道,修建两个广场,解决了城市道路的畅通性和安全性。从文化景观上看,在狭长的轴线南部和西侧拓展开阔空间,成为人们娱乐休闲的场所,同时,在正义路中轴线上和西侧文庙街区设立步行街,组织商业活动,实现了文化风貌与经济职能的统一。

对于盘龙江的改造,总体原则是营造亲水空间,供人们休闲娱乐。但盘龙江自南而北穿过市区,不同河段应建设不同风格的建筑园林小品,使之与两岸的景观协调。如圆通山以北多为居民区,设计时突出人性空间,表达亲情、友情,追求浓浓的生活气息。圆通山以南至得胜桥两岸,是昆明历史文化及现代化建设的中心区域。西部是以正义路为中心的旅游区和商业区,东部是北京路连接南北火车站,好似一条现代中轴线。规划时应充分考虑游客的观赏空间和身后的空间安全性,辅以体现昆明特点的雕塑

或建筑小品,使人们能在休闲时尽情欣赏昆明风貌,了解昆明文化,感受昆明风情。

3 生态环境与文化环境有机结合,相得益彰,突出“春城”与“历史文化名城”两大特色

明清昆明城奠定了今天的基本格局。选址颇具匠心,“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金马山、碧鸡山、蛇山分别从东、西、北三个方向环抱, 南临滇池西山,盘龙江蜿蜒曲折,自北向南流经市区,使整体布局生动、流畅。规划时,着重突出三大文化———生态结合区。

3.1 历史时期形成的古城中心区
主要由一江(盘龙江)、一湖(翠湖)、一山(圆通山)和古城名胜组成。盘龙江在历史上为昆明城市的发展提供生活水源、工业用水、农业灌溉、交通运输、渔业生产、城市防洪等许多重要功能,被称为昆明的“母亲河”。“索城银棱”、“盘江翠柳”曾是春城美丽的风景线,但由于后来三废排放,盘龙江已是满目疮痍,并成为危害滇池的污染源。根据《昆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即将全面整治成为城市生态绿轴。翠湖公园风景优美,且是市内最大的水面,北部毗邻云南大学文化区。每年冬季,大量红嘴鸥自西伯利亚来此越冬,增加了翠湖的灵性。圆通山现为动物园和花卉园艺中心,山南建有圆通寺。“盘江翠柳”、“圆通花海”、“翠湖戏鸥”和“文脉轴线”构建起该区的文化———生态景观。

3.2 历史与现实、宗教与世间融合的东北区
“世博会”是本世纪最后一次大型博览会,会址位于昆明城东北郊,总规划用地3 1km2,与金殿风景区融合,彼此衬托,相容共生。金殿风景区森林茂密,郁郁葱葱,与世博园精美的园艺形成对比,而且前者是道教文化区,始建于明代,历史悠久,宗教气氛浓厚。世博园则代表今天美好的现实生活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从景观上看,以金殿为制高点,形成一条东北———西南向的天际线,气魄宏大,意境深远。金钟长鸣(金殿)———世博花海(标志塔)———春城新貌———美人卧波(滇池西山)。

3.3 以自然风光为主的滇池西山区
西山由华亭山、太华山、罗汉山等组成,峰峦叠嶂,连绵40余公里,广阔的水面与茂密的森林构成昆明良好的生态区域。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西山佛寺道观,各得其所,为著名的宗教圣地。龙门飞峙,滇池月夜是昆明又一标志性景观。同时,该区的水体和植被在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等环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4 旅游规划与城市环境规划结合 实行双赢战略

云南省把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九五”计划及20**年远景目标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市场广大,旅游前景广阔。但旅游热点主要在大理、丽江、西双版纳、中甸(香格里拉)、石林等地。旅游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昆明作为国际旅游城市,面临严峻的挑战。
由于*时期破坏严重,加上规划中的失误和污染,影响市区的生态环境,从绿化面积、园艺水平看,昆明市的生态环境有待于改善。
“文化”与“生态”是昆明城市的两大主题,也是城市环境规划和旅游规划的依据。在考察中发现,历史时期形成的文化名胜区,生态环境保护极好,如鸣凤山、圆通山、西山、翠湖等,充分体现了文化因素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同时,良好的文化环境与生态环境还可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如旅游及其相关产业)和间接长远效益(改善投资环境,扩大知名度等),这种相关性在昆明表现得尤为典型,为此,提出双赢(double-win)规划战略。

在规划时主要考虑以下原则:
(1)生态设计伦理:随市场对自然旅游资源兴趣的增长,要求对自然资源加以更多的管理和设计。与自然和谐按自然法则的设计与开发更有个性,甚至自然环境本身就可以当作一个有价值的市场行销工具。
(2)协调设计方法:景点设计的发展趋势是一方面加强市民、政府、土地所有者、设计师的共同合作,另一方面强调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互补性和共生性,摈弃原有的高强度、大规模、高影响的开发,取之以小规模、地方性、逐步的开发,同时注重对“地方性”的保护和设计。

前面所述的三大文化———生态区,不仅对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进行科学整治,也是向市场推出的旅游经济产品。如世博园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今后的任务是把昆明城建成绿树常青,鲜花盛开的大花园。伴随滇池的治理,康体休闲旅游的开发也在进行中,已被批准为十二个国家级度假村之一,是内地唯一的,颇具民族风格的度假村。湖区农业生态环境也是具有高品位的旅游产品。文化生态旅游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巨大而长远的。对滇池构成污染的企业必须加大综合治理强度,污染严重企业短期的经济收入实为长远的负效益,所以,必须用科学和发展的眼光进行规划建设。此外,正义路“文化中轴线”与步行商业街,历史文化街区组成的“共生空间”,盘龙江的环境治理及景观设计等都体现了上述两大原则。届时,昆明旅游将从以前较单一的观光型向多功能全方位型转变,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经济是城市的基础,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自然是城市的依托。将这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方能构建一个生机勃勃的城市活体。良好的人居环境不是经济发展的对立物,而

是城市生态系统性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有将城市机理、城市结构、城市形态结合起来,充分考虑文化生态在城市规划中的积极作用,才能促使城市环境的根本转变和可持续发展。所以,文化、生态、环境三者有机结合,摈弃以环境代价换取经济效益的错误思想,促使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基础和规划方向,当然,不同区域、不同城市应根据自己的情况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www.pmceO.com 物业经理人网

篇2:城市规划不能走西方老路

摘要:欧洲科学院院士、法籍艺术史与建筑史学家格利博达,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已经到访中国十几次。亲身感受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惊人速度。笔者不久前就中国城市规划中的一些问题采访了这位现在还担任美国建筑研究院名誉院士的专家。
欧洲科学院院士、法籍艺术史与建筑史学家格利博达,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已经到访中国十几次。亲身感受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惊人速度。笔者不久前就中国城市规划中的一些问题采访了这位现在还担任美国建筑研究院名誉院士的专家。

“要使公共交通‘人性化’”

格利博达介绍,西方大城市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惟一绝招就是发展公共交通。公共交通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所有人服务,而绝不仅仅是为普通百姓或者低收入者。我们需要让公共交通设施变得非常舒服、方便、快捷。这样无论是有钱人还是穷人出行都会首选公共交通,因为它最方便,也很舒服。
格利博达还认为,要注重大型公共建筑的选址。在已经出现交通拥堵的市中心,应该尽量避免修建聚集数千人的体育馆、摩天楼等设施。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建筑物建成后的交通问题,合理分配城市的道路资源。“这里我不能不谈到正在北京市中心的国家大剧院。就它的选址规划问题上讲,我真的为它建成后的交通问题担心。它的前后就那么两条路,可它却要在市中心一下子聚集数千人。北京交通本来已经很堵了,建成后会对周围的交通造成何种影响么?如果因为交通问题对剧院的正常演出造成不利影响,在那里建设剧院就不是好的选择。好的建筑规划一定要有50年以上的远见。”
格利博达建议,就解决交通问题而言,应该对城市规划进行“清扫”,将大型建筑选址从原先的市中心清除到周边合理的位置,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路网的运力。避免人为的堵塞。

“‘鸟巢’设计得确实不错,但北京很侥幸”

格利博达解释说:“我个人的观点是,‘鸟巢’造型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它的设计师设计别的东西可能会更好,他们的专长不是设计体育馆。西方国家过去在建筑评选方面的教训是,由于不了解设计师背景,有时好钢没用在刀刃上。比如,专业设计体育场的却参加博物馆设计等。”“一个著名的失败的例子就是加拿大1976年举办奥运会时,奥运村居然没有设计厕所,原因就是设计师原本不是设计大型配套住宅区出身,没有过多考虑一些人们的细节行为习惯。这样的失败例子实在太多。这次赫尔佐格他们能够把北京的那个体育场设计得很棒,我个人认为北京获得这一好的设计实属侥幸。”
格利博达说:“现在我还不敢说这个建筑到底好不好,要看它建完后到底怎样。但我可以告诉你的是,如今法国的一些重点建筑并非一定要找法国四大建筑设计师设计,因为每个设计师的专长是不同的。”格利博达认为,关键要看这一建筑的性质和建筑师的专长,而不是建筑师的名气。
此外,如果有国外设计师参加设计竞标,可考虑让国外评委参加,因为当事国专家有时并不了解竞标设计师。他特别提醒,中国城市在聘请外国人进行设计规划时,要注意避免“洋垃圾”作品转嫁中国,以及可能存在“拷贝”国外已有作品充当原创的现象。

“老城区应少建突兀的建筑”

中国城市发展挥之不去的便是保护老城与建设新城市的矛盾。北京等大城市更是这样。格利博达对此认为,保护老城区是绝对必要的,不能在老城区里建设突兀的建筑。巴黎环路(相当于北京二环再大点)以内是以老建筑为主要风格的,那些建筑最高10层。20世纪80年代看到美国等高楼建筑很时髦,巴黎也在环路内建设了个一个高四五十层的蒙巴纳斯大厦,从此成了建筑界举世公认的败笔。如果再按照美国那套方法继续建设新摩天大楼,巴黎将不复存在。因此政府后来下令再也不许在环路内建超高楼了。
格利博达还认为,策略一点的办法就是在老城区建设尽量与城区整体风格相近的建筑,或者少建建筑,越往外可以建越多新建筑,这样逐渐过渡到周边。采用如此方式,保护老城区和建设新区域就不会太矛盾。

关于新区域建设,格利博达还认为,目前不少中国城市居民开始往郊区迁移,西方国家也曾走过这样一条路。但是在城郊居民区建设中,西方国家的“水泥森林”型社区留下了许多社会问题。“因此应留出公共的‘绿色空间’,也就是公众可以相互沟通的人性化地区。这种“绿色空间”是一个城郊居民区的灵魂。
法国的经验也表明,对于一个社区来说,建设“绿色空间”并不需要额外花费,关键是设计人员是否将这一点考虑进去,并懂得一点心理学。同样道理,中央商业区(CBD)的规划也不应该忽视“绿色空间”,这样员工才不会过度紧张和疲劳,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篇3:城市规划编制导引

城市规划编制是城市发展战略的落实和延伸。城市规划要强调法制化、科学化、民主化。新时期城市规划要注重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系统整合;要加强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形象设计,建设园林城市;不断完善城乡建设的不断融合和城-镇-村建设规划体系的;要充分应用多学科、新技术。

第1节 城市规划的编制与管理

1.城市规划编制是城市发展战略的延伸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战略在空间上的落实和具体化,是城市各种建设的总体部署与安排,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科学的城市规划,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对于城市合理布局及城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编制一个好的城市规划时,一定要保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城市规划的编制要以城市发展战略为指导,要与城市发展战略联系起来。城市发展战略已规定了城市发展的目标、重点及措施,是编制城市规划的基本依据。只有根据城市发展战略来编制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才能结合自己的“市情”找到自己的方向,建立起科学的城市规划体系。
其次,城市规划的编制要从城市发展水平实际情况出发,尊重和顺应历史、自然、人文基础条件。任何一个城市的发展形式和发展规模,都会受到过去、现在甚至将来的诸多社会、经济因素的相互影响,在进行城市规划时,需要充分了解这些因素及其可能导致的结果,才能因地制宜,提出有实际意义的规划原则、特点、重点和建议。
再次,城市规划的编制应该谋求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最大。城市规划的编制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要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等各项要素进行统筹安排,使之各得其所、协调发展。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各项要素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因此,在编制城市规划时,要考虑通过城市规划的编制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应注重保证城市经济的有序发展;在城市经济发展较慢时,应注重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培育与扶持;要重视社会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提高经济发展的动力;要为宽敞的居民住房,充分的劳动就业,安定的社会环境,良好的社会风尚,做出规划努力;要注意保护城市生态系统,防治污染和公害,对城市环境进行优化、美化、绿化,使城市空气清馨宜人、环境赏心悦目。
最后,城市规划的编制要具有适度超前意识。城市规划是一项长期性和经常性的工作,既要解决当前建设问题又要预计今后一定时期的发展和充分估计长远的发展要求,因此,城市规划的编制既要考虑现实性,又要有超前性、预见性,促进城市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会不断产生新情况,出现新问题,提出新要求,因此城市规划也不可能一成不变,应当根据实践的发展和外界因素的变化,适时的加以调整和补充,不断地适应发展需要,与时俱进,使城市规划逐步趋向于全面、正确的反映城市发展的客观需要。

*:高度重视城市规划工作

做好城市工作,首先要搞好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城市规划搞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城市总体功能能否有效发挥,关系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能否协调发展。无论从国外还是国内看,在设计、建设、管理方面受到普遍赞誉的城市,都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那些布局混乱、环境恶化、不能发挥整体功能的城市,除了其他原因外,往往都与没有一个好的发展规划有关。因此,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必须下功夫搞好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一项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工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制定好城市规划,要按照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要求,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统筹兼顾,综合布局。要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远、需要与可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进行现代化建设与保护历史遗产等一系列关系。通过加强和改进城市规划工作,促进城市健康发展,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制定城市规划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特别要听取专家的意见,多方比较,反复论证,经过法定程序审批,规划一经批准,就具有法规的权威性,必须严格执行,任何人不能随意更改。

2.城市规划的法制化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而“三分规划,七分管理”更说明了规划管理工作的重要地位。城市规划管理首先是法制管理,它工作贯穿城市的编制、审批、实施的全过程。没有规划法制管理作为保证手段,城市规划也只能是“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装饰。城市规划管理是城市规划实施的有效保证,是城市政府的重要职能。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只有严格健全的法制约束,城市经济和建设才能健康有序地发展。过去,城市规划管理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辅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今后,必须要转变为以法律手段为主来进行管理。城市规划管理的核心是城市规划工作的法制化管理。

第一,一切操作要符合《城市规划法》。我国19*12月七届人大第11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4月1日起实施。《城市规划法》的公布实施,对于培养城市规划的法律意识,维护城市规划的权威性,保证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都有

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城市应在《城市规划法》的基础上,制定地方性规划管理法规,形成健全的法规体系,并在规划管理过程中严格按法规办事。一切操作要符合《城市规划法》。
第二,建立健全城市规划的地方法规与条例。城市规划发展的法规应该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到地方性法规、地方性规章和行政措施等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使规划管理全过程有法可依,使过去就事论事的“人治”处理方法,变为规范化的、主动的、公开的即法制的处理方法。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
第二,加强城市规划人才和专家的培养和认证制度、建设,不断提高城市规划水平。城市规划图则是城市规划工作者辛勤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城市规划水平如何,取决于城市规划者的素质,因为城市规划工作涉及多门学科,要求规划工作者对多学科进行综合研究。为此,要提高城市规划水平,必须加强城市规划人才和专家的培养,并加强规划师认证制度的建设,使更多的人掌握城市规划的知识,成为合格规划工作者。

3.城市规划科学化、民主化

城市规划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城市规划的编制既需要深厚的专业理论和较高的政策水平,又需要经济、社会、人文、环境等各方面的综合知识,同时它与广大城市居民的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城市规划必须要推进科学化、民主化进程,要反复论证,精益求精,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

第一,科学化要求坚持合理的编制程序。决策不是决策者个人的随意行为,应首先由各分管部门草拟方案,还要经专家、学者共同讨论、切磋,最后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规划。而民主化则体现在走群众路线。应用各种方式深入群众、了解民情民意,不断根据反馈信息,对规划进行修正和补充,完善决策。
城市规划在编制时要先编制总体规划,然后再根据总体规划,编制详细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在对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城市发展方向进行论证和确定,并全面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的布局和环境景观的同时,依据相关的规划标准与准则选定合理的规划定额指标,提出规划实施步骤和措施的建议;城市详细规划是进一步体现总体规划意图,对建设项目和周围环境进行具体安排和规划设计。在城市的详细规划中,建筑物设计非常重要。城市的形象往往都以精品建筑为标志。许多在世界上有影响的城市,都有在世界上有影响的建筑物。提到某一建筑物,人们就会联想到所在的城市;提到某一城市,人们就会想到它所拥有的建筑物。如悉尼的歌剧院、巴黎的艾菲尔铁塔等,以建筑本身的影响大大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我们在城市建设中,有必要搞少量标志性建筑。标志性建筑是城市的眼睛,是城市美化的点睛之笔,是城市之魂,反映出这个城市的精神面貌。规划标志性建筑时,应博采众长,融合中外建筑艺术之精华,增大文化含量,使之真正出类拔萃,有口皆碑。
第二,完善城市规划编制、执行、监督和民主管理机制。科学化、民主化与法制化是一致的。城市规划的编制要按《城市规划法》规定的程序进行;执行过程中要严格按法规办事,做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须强化法律监督机制,建立一支过硬的监察执法队伍,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防止和抵制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的行为,对一切违背城市规划和有关城市规划管理法则的违法行为,都要依法追究当事人应负的法律责任,维护法律的尊严。在编制和执行城市规划过程中,要随时注重市民有什么意见、要求,随时根据群众反馈,完善城市规划的管理。为此要学习发达国家建立健全城市规划的听证制度和公示制度。
第三,克服长官意志,防止政绩工程,杜绝劳民伤财。科学的城市规划,必须从城市的一切客观实际出发,遵从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即使最聪明、最孚欲望的“长官”,一个人掌握的知识也有限,其主观决策难免有片面性,缺乏通盘考虑。因此,不能搞“一言堂”,更不能“新官上任三把火”,搞一些政绩工程,过一段时间,会发现不是这有问题,就是那有问题,会重蹈“拆了建,建了拆”的老路,劳民伤财。因此,城市规划切记:克服长官意志,防止政绩工程,杜绝劳民伤财。

第2节 新时期城市规划的新课题

人类已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趋于全球化,使世界范围的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城市的发展不仅面临国内其他城市的竞争,而且还将遇到经济实力强劲的国外城市的挑战。如何从城市规划角度奠定城市发展基础,创造城市发展条件,提高城市效益和竞争力,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意义,也是城市规划高标准、严要求的新课题。

1.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系统整合

审时度势,量体裁衣,系统整合。城市规划的编制,必须具有战略眼光,面向未来,面向世界。要根据城市未来的产业结构、产业规模、人口规模、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以及历史人文环境,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包括海港、空港、公路、铁路、通信、供水、供电等方面的发展,以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做出科学的预测和规划。每个城市必须以自己的优势为依托,走发展特色经济之路,塑造城市鲜明的个性和形象,以避免城市之间的重复建设,减少城市之间的无序竞争。城市规划往往要通过建筑语言来表达,为此要充分发挥人的智慧,发挥建筑师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使自然、环境建筑、文化等融为一体,形成城市的独特风格。

规划城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分清轻重缓急。传统的城区一般分为中心区、

工业区和居住区。中心区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在中心区主要集中两类实体。一类是国家、省、市等党、政机关和经济管理部门;一类是商业、金融业以及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等机构。城市的中心区是社会活动高度集中的场所是城市的心脏;工业区是生产活动的集中地,大部分工业企业、仓库、运输以及公用设施项目都集中在这里;居住区占据着城市的主要用地,居住区的规划任务是为居民经济合理地创造一个满足日常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方便、安全、卫生、优美的生活环境。城市的各城区之间应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另外,还要注意对城市郊区的规划。郊区的职能是多方面的,如改善城市上空的小气候;保障市民能在郊区作短期和长期的休息和疗养;生产某些易腐烂和不易长途运输的农副产品等。

加速市政公用设施和民房建设,解决城市吸纳人口难的问题。市政公用设施是城市的骨架和血脉,是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般条件,是为城市物质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行业。它包括公交、邮电、能源、水、文教卫生、住宅、园林、防灾等基础实施。市政公用设施不但会产生经济效益,而且更重要的是会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如城市园林绿化设施,不仅提高了环境质量,而且给人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休息娱乐场所,有利于居民的身心健康等。因此,必须加速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

城市住宅不仅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资料,而且已逐步发展成为人们的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由于住宅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它的功能多样性,在城市居民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城市住房短缺在世界上许多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普遍存在,我国也不例外。特别是城市弱势群体和流动人口的住房问题,仍然是城市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热点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流动人口越来越多。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流动人口总数已达到1.2亿。仅北京建筑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就有百万之众。这些流动大军对城市的经济和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从农村溢出的人口今后还会大幅度增加,他们对城市发展将益显重要。因此,为了增进城市稳定,应当让流动人口有归属感,这就要求在城市的规划和建设方面应当认真考虑他们的住房等生活问题。

完善城市交通运输建设体系,努力转变城市交通堵塞问题。城市交通便利是城市兴旺发达的支撑之一,在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城市投资环境的一“硬件”,是“筑巢引凤”的重要手段。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各城市交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交通需求剧增,城市交通堵塞,特别是大城市的交通堵塞问题日益加重。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因城市交通堵塞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上千亿元,严重影响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影响了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当务之急是完善城市交通运输建设体系,努力解决城市交通堵塞要制定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明确适合国情的城市交通结构;要建设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综合城市交通体系,加快城市道路和交通设施建设;要加强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提高城市道路通行能力,特别是城市公共交通,高效低耗,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当优先发展;考虑借用市场的力量和方式来缓解交通设施供不应求的压力,缓解“壅塞”程度。

处理好老城区和新城区建设、地上建设和地下建设的综合关系。按建设条件不同,城区分为老城区和新城区。老城区一般房屋陈旧、街巷狭窄、布局混杂、市政实施落后,与城市的现代功能不相适应。对老城区的改建或重建,往往工程量大、投资多、时间长、问题复杂。新城区是按城市的现代功能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为市民提供的良好的居住环境。在城市规划时,应处理好老城区和新城区建设的关系,使老城区和新城区协调一致,共同成为城市景观的构成部分。在进行城市建设时,为了有效的利用城市空间,还要处理好地上建设和地下建设的关系。以往城市都很注意地上空间的利用,主要是相对集中地建设高层建筑,目前地下空间的充分利用更需进一步挖掘,如建设地下交通设施、商业设施、体育设施和停车场等。

超大城市须注重CBD建设。CBD商务中心区一般是城市的经济、科技、文化中心,是一个具有多功能、高度复合的区域,它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和经济实力的象征,而且是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全球信息化、国际化的提高,高效、集约的都市中央商务空间已经变成了全球或区域经济一体化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单元。CBD规划应具有较强的可实施性和经济合理性,有利于完善城市功能,使其成为富有活力、环境宜人、适应未来城市发展趋势及高效有序运行的商务活动区。为此,规划时应注意以下原则:应该从长计议,保留城市自己的特色,注意现代化功能与城市传统建筑风格相结合;突出以商务办公为主的功能;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给人们创造一个人文色彩浓厚的、舒适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塑造完美的城市形象,一般超高层建筑相对集中,并突出设置标志性建筑,形成重点突出,错落有致的空间形态;建设现代化、立体化的交通体系,强调公交设施的建设,创建便捷的交通环境;建设完善的信息网络设施,构筑统一开放的公用业务平台,为企业和社区信息化建设提供最便利的条件和保障。

关注社区建设。城市社区建设,是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程度提高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载体和依托,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是繁荣基层文化生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措施。城市社区建设应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强化社区功能。社区建设至少应当考虑到以下目标:创建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完备、服务周全、文明和谐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居民生活环境;社区内净化、绿化、美化、生态环境保持良好;路、街、巷等公共场所管理井然有序,居民出行无障碍。在社区建设中,我们应当: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理念,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社会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突出地方特色,各地区在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过程中,应根据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水平与现有工作基础,从居民群众迫切要求解决和热切关注的问题入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社区建设的发展目标,从基础工作做起,标准由低到高,项目由少到多,不断丰富内容,力戒形式统一单调。

2.加强城市规划中的城市形象设计,实现园林城市目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环境日益恶化,生态体系遭到破坏,危及到居民的健康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久居闹市的人们渴望亲近自然,因此,城市不仅需要气势磅礴的高楼大厦、纵横交错的立交桥、五彩缤纷的霓虹灯,还需要碧水、蓝天、绿树、鲜花。
建设园林城市,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高城市整体形象的重要方面,也是现代化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生态园林是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必然结果。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给人类带来了生态环境危机,这一严峻的现实,迫使人们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人工仿造自然环境,以谋求优良的生存环境。

为此,国家建设部于1992年即在全国开展了创建园林城市活动。全国许多城市政府把创建园林城市作为重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这是因为“园林城市”:是与城市整体形象目标设计最易于契合的提法;是中国城市建设文化遗产瑰宝;是通向生态城市的必由之路;是促进城乡融合、协调发展的重要途经;是人类回归自然的阶梯。目前,全国已有北京、合肥、 杭州、南京、南宁、大连等20个城市先后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建设部于2000年制订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实施方案》,重新修订出台了《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为了创建“园林城市”,必须注意和提高城市建设质量和文化含量建设。各城市在创建过程中,应根据自身的历史、地域、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因素,确立各自的文化定位,形成不同的风格和特色。目前已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的城市,都风格迥异,各具特色。他们在创建“园林城市”中都特别注重突出自己的特色、风格和品位,依托自然和人文景观,挖掘文化内涵,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承接传统又求新意,传统风格与时代气息并重;园林规划、建设、管理三者并驾齐驱;巧用造园造景艺术手法,以绿为主,以美取胜。北京是首批园林城市,北京在创建园林城市中,着力保护古都风貌,用绿化来体现古都的庄重和历史文化风范。传统风韵与时代气息并重,古典与现代融合,实现了古都风貌与时代精神的巧妙结合。

要创建“园林城市”,还要继承中国传统园林的精华,做到“古为今用”,充分挖掘中国古典园林最大的潜力,“崇尚自然、回到大自然中去”;同时,也要吸取世界各国风景园林适合我国国情的有益经验,做到“洋为中用”,结合现代城市发展需要,吸收国外经验,保留和发展本市特点,绿化、美化、净化城市;随着扩散型城市化的进程,不断降低人口和建筑物密度,加速信息网和航空网建设,缓解交通运输的紧张程度,提高城市用地、布局的弹性。

3.城乡建设的不断融合和城-镇-村建设规划体系的不断完善

在进行城市规划时,要把城乡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制定综合的城市发展政策。农村与城市的发展,不论从空间上还是在产业上都是连续的。作为一个区域的两个共同的组成部分,二者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要从区域整体和长远发展的目标出发,使城乡建设不断融合,使城-镇-村建设规划体系的不断完善。为此,应加强城乡环境一体化建设,搞好城市群体规划和村镇规划。
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工业化带动了城市化的加速。城市化应注意城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化周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发展不能以掠夺周围资源为基础,城郊地区应是城市的花园而不是垃圾站。小城镇建设是城市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小城镇上联城市、下接农村,是城乡之间的纽带和桥梁。 发展小城镇是加快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全市城市化水平的重要环节。要以中心镇建设为重点,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发挥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把小城镇建设成为带动农村工业化的基地和集聚农村人口的重要场所,促进远郊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设施配套、环境优美、增强特色的原则,科学规划小城镇,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有条件的地方,如大中城市,还应把对辖区中自然村寨的规划提上议事日程,因为这是挖掘用地潜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和现代化意识的重要一环。

4.城市规划中多学科、新技术的应用

城市规划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涉及自然、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各个方面。搞好城市规划,仅仅具有一般规划设计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它还需要其他城市科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管理学、城市社会学等)、自然科学(如环境科学、地理科学、地质科学、生物科学等)、工程技术(如建筑学、系统工程学、土木工程学等)以及美学、文化学、历史学、人类学等学科的配合和融合。
新世纪伊始,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各种新技术、新学科层出不穷。人类社会的发展已进入数字化的信息时代。为此城市规划也应充分运用高科技、数字技术,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吸收人类一切优秀科技成果,追随时

代潮流,开拓创新,使城市规划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近年来,新科技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渗透出了一个新鲜的概念,即“数字城市”。
“ 数字城市”的概念分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数字城市”概念,即城市信息化,是指通过建设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整合城市信息资源,实现城市经济信息化,建立城市电子政府、电子商务企业、电子社区;并通过发展信息家电、远程教育、网上医疗,建立信息化社区。 狭义的“数字城市”工程是指:利用“数字城市”理论,基于3S [ 3S技术是遥感(Remote Sensing)、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的统称。因这三个概念的相应英文中都分别含一个S而得名] 等关键技术,深入开发和应用空间信息资源,建设服务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公众,服务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其本质是建设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并在此基础上深度开发和整合应用各种信息资源。

目前,城市规划多学科、新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利用3S技术、CAD(Computer-Aided Design,即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技术辅助设计规划全过程。
3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将城市系统中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映射到信息空间,建立城市现实地理环境的空间信息模型,构造一个与现实城市相对应的虚拟“数字城市”,为城市规划提供信息服务。主要是为土地使用的日常管理服务,最基本的是把批准的用地与建筑许可资料记录到图形、属性数据库里,并以数字化的地形图为背景,可随时查询、统计,给用地管理、规划部门最核心的工作带来便利。

CAD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一是规划信息的存储和查询系统,例如土质数据库系统、地域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城市政策信息系统等,这一类系统多采用数据库系统的形式;一是规划的辅助表现集成系统,例如景观表现系统,交通规划系统等。目前,景观表现系统主要是二维的图片,如果能够让用户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人在画中游”的感觉,则景观的规划将更加科学合理、全面,而这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正是虚拟现实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篇4: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在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中,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经济建设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它们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既是统一的又是对立的。两个规划的依据都是国民经济长期发展规划,其核心内容都是土地的合理利用。但研究的对象、范围、实施年限、方法、步骤各有侧重,规划深度也悬殊较大。长期以来,两个规划在规划和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衔接不到位,难以协调统

一,如何协调两个规划关系问题,应得到我们更多的关注。

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内在联系与矛盾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一定区域内,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当地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对土地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在空间上、时间上所做的总体安排和布局;城市总体规划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一个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和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布局和全面安排,还包括选定规划定额指标,制订该市远、近期目标及其实施步骤和措施等工作。城市规划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确保城市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土地利用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范围比城市规划的范围大,它要对规划区内(包括城市用地)全部土地的利用结构及其空间布局(包括城镇体系的用地布局)作出长期的合理安排。在土地利用上,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关系是点和面的关系,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所以,城市规划中有关城镇体系的用地布局、城市用地的规模和用地选择,各项建设占地指标、以及城市的发展方向应当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中建设用地规模不得超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在城市规划区内、村庄和集镇规划区内,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应当符合城市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七条也规定了: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和国土规划、区域规划、江河流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
在实际规划操作中,由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在用地分类与划分标准、规划统计口径、规划工作路线以及规划技术方法等许多方面都存在着明显差异,造成两个规划在区域和城市土地开发利用与保护等方面出现较大的矛盾和不协调之处。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滞后于城市总体规划。我国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时间较迟(到80年代才在我国起步),先后组织开展了两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但其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不完备,因此规划制定水平低,规划体系存在缺陷,致使其可操作性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虽然在控制城市的发展规模与避免城市无规则蔓延上起重要作用,但其以“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的指导思想,由上而下编制,规划中的主要用地指标也是由上而下分解,没有充分考虑实际发展的用地需求,脱离实际,存在与城市总体规划、现状不一致等矛盾。

1、规划指标分解不合理。有些地方的规划上下级规划脱节,在逐级分解规划指标的过程中,有的供求缺口偏大,有的突破了上级规划指标;规划指标分解落实的主要依据——基础数据(各地区历年用地情况统计、土地后备资源调查数据和产业发展规划等)不真实、不准确;客观上社会发展、政策和战略调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规划指标分解的准确性。
2、用地定位不明确。根据土地用途管制的需要,县级以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各类用地指标,最终要通过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落实到具体地块,但在一些地方乡级规划与这个要求有很大差距。有的规划建设用地尤其是农村居民点、非农业建设用地没有落实用地范围,农用地结构调整的具体范围多不落实,尤其是对土地开发复垦整理未作充分调查研究,定位落实较差。
3、规划文本和图件不够规范。一是规划基数和基础图件采用不当。有的规划未按要求采用统一时间的详查变更数,人为调减耕地基数,增加建设用地面积,并相应更改了现状图。二是土地分类和用途分区与新法规定不一致。新法对土地分类和用途分区作了规定,但有的规划仍使用过去的分类和分区。三是内容不够完整。一些规划内容过分简略,特别是重要指标,如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面积等不全面或缺少分解指标,有的缺少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规划图。
4、缺乏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由于以上原因,造成一些城市建设用地严重不足。例如汕头市,根据20**年度土地变更详查数据,20**年底全市建设用地总量为834743亩,至20**年是76597亩的用地指标,年均只有8511亩。更突出的问题是,规划期内17.44万亩建设用地指标中,只有5万亩是可以占用耕地的,余者皆为非耕地,这在平原地区中是不现实的。有些城市为满足建设的需要,突破建设用地计划不乏存在,使大量耕地被占用。

二、城市规划的编制有一整套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起步也较早,更有一整套审批制度和实施办法。城市规划分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为依据,规定建设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

或直接对建设项目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因此规划实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城市总体规划是由地方政府主持规划,政府方面热衷于建设大城市,有任意扩大城市规模的倾向,规划部门为迎合政府意图,加上自身利益观念的驱使(按规划面积计酬),也喜好做大规划。
由于以上原因,加上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了新一轮的圈地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脆弱性也暴露无遗。1997年~20**年的六年间,全国建设占用耕地1646万亩,年均274万亩,与1991年~1996年的年均440万亩相比,下降了37%。20**年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之初对十个省市的统计,在458.1万亩园区实际用地中,未经依法批准的用地就有314.6万亩,占68.7%。

协调处理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

由于两个规划有着共同的规划对象和规划目标,从本质看,它们应该是相互协调和衔接的关系。
城市总体规划除土地使用规划内容外,还包括了城市体系规划、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等内容,这应成为土地利用规划的指导,为土地利用规划确定区域土地利用结构提供宏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以促进城市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城市规划应树立耕地保护意识,尤其是保护基本农田。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都应在区域规划的指导下,相互协调和相互制约,共同遵循发展区域社会和经济,合理利用和珍惜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发挥城市区域的竞争优势,协调区域间、城镇间的矛盾。

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都应依法适时调整规划,提高修编质量。调整规划要依法按程序进行,严格界定调整范围。以下几种情况需要调整或修编规划:一是受自然灾害影响,土地利用现状和使用条件发生变化并影响规划执行的;二是新提出的国家或省级重点项目,符合独立选址条件的;三是在耕地等主要农用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情况下,需要调整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的;四是行政区调整后,影响规划执行的;五是主要用地规划定量或定位经核定确实有错误或遗漏的;

上级规划调整,需要相应调整或修编下级规划的。

应正确处理好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年度用地计划的关系,制定年度计划不能脱离城市总体规划,必须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近期用地需求来制定年度计划。城市建设过程严格执行年度用地计划,政府不能背离年度计划随意批地。
除了遵循共同的原则外,这两个规划还应在规划工作路线和规划技术方法、规划范围、统一用地的统计口径,规划实施管理机制等方面作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如汕头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下达区主城区20**年建设用地规模为105平方公里,原汕头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发展规模20**年为123平方公里,20**年为184平方公里,城市规划确定的用地规模明显大于土地规划确定的用地规模。经过认真地研究比较,统一统计口径,合理地压缩城市建设规模,使两个规划能够相衔接,维护土地规划的宏观控制地位及权威性。此外,根据《土地管理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对不合理的城镇规划,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修编,使 “十分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

汕头市20**年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从一开始就十分重视两个规划的衔接问题,充分发挥机构改革后规划与国土两局合并的优势,不仅从用地规模上做到两个规划相衔接,而且从用地布局、耕地保护、占补平衡等各方面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保证两个规划相互衔接,为两个规划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
本次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至20**年为122平方公里,至20**年为168平方公里,城市规划范围为市辖五个区及澄海市的新溪外砂两镇。由于规划范围及两个规划统计口径的不同,造成统计数字不相一致,如果换算成相同规划范围、相同口径,则相一致。具体是总规确定的至20**年的建设用地规模122平方公里,剔除外砂机场(3 平方公里)、外砂镇规划建设用地(5平方公里)、独立工矿(8平方公里)、特殊用地(1平方公里),总用地为105平方公里,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
由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期末只至20**年,没有20**年规划的规模可以比较,但是如果将168平方公里减去外砂机场(3k平方公里)、新溪外砂两镇规划建设用地(21平方公里),换算成相同规划范围后,则为144平方公里,年均递增3.9平方公里,符合我市发展的实际情况,也在国土资源部要求的规模之内。

协调处理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也是协调好持续发展与城市经济建设的关系,为使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我们应总结以往实践经验,做好新一轮的规划,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施办法,使我们的家园按规划有条不紊地建设、发展。

篇5: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构想

如何建设生态城市是当前各地十分关心的问题,该文对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提出了构想。指出:生态城市的建设不仅要有一个科学的高水平、高质量的生态城市规划,而且要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同时,在规划、设计和实施建设中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

编者 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总纲,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前提和基础。生态城市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经济总量的提高和生态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分布、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环境质量的提高等。编制生态城市规划,首先要建立一套由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要素构成的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
经济发展指标要突出速度、结构、效益三个重点,建立起符合经济发展内在规律、各产业比例合理、资源高效利用的生态经济系统,加快能流、物流、信息流的高效流动。主要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人均财政收入、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单位GDP能耗和水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应当实施清洁生产的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的比例、规模化企业(年产品销售收入大于500万元的工业企业)通过ISO14000认证的比例、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利用科学合理等。

社会发展指标要突出以人为本,以改善人居环境为中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使城市载体功能与城市发展相适应。主要包括人口自然增长率、城市人口密度、城市生命线系统(包括交通、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系统)完好率,消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地震等自然灾害、防洪抗旱、交通安全、工业事故(包括化学品泄漏)、反恐与治安、重大气象灾害等应急救援系统,燃气普及率、高等教育入学率、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普及率、市民对生态环境的满意率等。

生态环境发展指标要突出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性开发并重,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生态良好的循环系统,从而不断提高环境质量,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主要包括城市人均公共绿地、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噪声环境质量、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医疗废弃物处置率、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无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外来物种对生态环境未造成明显影响等。注重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在编制城市生态规划的过程中,要依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按照上述指标体系科学规划城市的经济和生态活动,合理确定城市经济功能和生态功能、生态资源配置规模和布局,使各项城市活动按照生态城市的要求进行。同时,应优先考虑增强生态功能,保护原生态的自然生态绿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

在编制生态城市规划的基础上,要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以真正实现城市的生态化目标,并体现不同城市独有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城市风格特色和吸引力。其基本设计有城市景观设计、城市产业设计和城市住区设计三个方面。
城市景观设计的目标是建立在由建筑、园林等为主的人文景观和各类自然生态景观构成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建筑景观设计的重点是在平面规划的基础上做好空间天际轮廓线的规划设计,特别是沿主要街道建筑景观设计,要在做好高层超高层建筑景观设计的同时,适当布置低层的生态建筑。园林设计的重点是要做好沿江、河、湖、溪等两岸林带以及城市公园、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融生态环境、城市文化、历史传统与现代理念及现代生活要求于一体,提高生态效益、景观效应和共享性。各类自然生态景观的设计重在完善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功能,提高其生态效益、景观效应和共享性。

城市产业应当是代表生态文明潮流和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生态产业,是能够形成强大示范效应的龙头产业。要在全面客观地分析城市产业现状的基础上,立足于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和生态化、现代化的发展要求,高起点、高标准、科学设计城市产业。要以生态化的示范产业园区为平台,建设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以循环经济为特色的生态型工业体系,同时努力发展旅游、教育、医疗、物流、文化、信息、房地产等产业。要建立生态产品开发、设计、孵化中心,逐步实施现有产业的调整和改造,实现产业的生态转型,提高生态经济在GDP中的比重。要努力推行ISO14000环境质量体系认证、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清洁生产审核和创建绿色企业等,建立企业环境行为、环境信用评价体系,将企业的环境信用纳入企业社会信用体系之中,通过多种媒体向社会公示。
要用生态建筑原理对居住区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形成生态建筑与完善的基础设施构成的生活环境以及包括精神文明在内的社会生态系统。居住区设计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合理布局。综合考虑城市的地理特征和水、气、地质等条件及长远发展要求,选择城市居住区的最佳区位和发展规模。二是节能低耗无污染。即在建筑材料的使用上坚持环境保护原则,避免由于建筑材料的原因造成光污染、化学污染、放射性污染等。要充分考虑建筑物的朝向、间距等,以解决住宅采光、室内通风等卫生问题。三是应用生态技术处理生活排泄物、生活垃圾。四是通过增加居住区绿地,推广屋顶绿化、垂直绿化、湖河溪流水体的坡岸绿化等,大幅度提高居住区绿化覆盖率。居住区内必须设置集中公共绿地。居住区公共绿地必须大于人均1.5平方米。五是增加居住区文化体育设施。

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

城市的形成源于我们的祖先“逐水草而居”的生存准则。因而,绝大多数城市特别是南方城市大多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基础。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所谓充分利用,一是保护,二是提升。充分利用的基础首先在于保护。因为,原生态的环境是任何人工生态都不可比拟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其次是提升。提升是在保护的基础上提高和完善,通过工程技术措施维持和提高其生态效益以及共享性。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建设生态城市,是生态学原理在城市建设中的具体实践。从实践经验看,只有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