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经理人

钢筋工程质量检测方法

2249

钢筋工程质量检测方法

  钢筋工程质量检测方法

  (一)保证项目

  1.钢筋的品种和质量,焊条、焊剂的牌号、性能以及接头中使用的钢板和型钢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检查方法是检查出厂质量证明和试验报告。

  2.冷拉冷拔钢筋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检查方法是检查出厂质量证明、试验报告和冷拉记录。

  3.钢筋的表面应保持清洁。带有颗粒或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检查方法是观察检查。

  4.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设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检查方法是观察或尺量检查。

  5.钢筋焊接接头焊接制品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的专门规定。检查方法是检查焊接试件试验报告。

  (二)基本项目

  1.钢筋网片和骨架的绑扎和焊接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 绑扎缺扣、松扣的数量不超过应绑扣的10%,且不应集中。

  ★ 焊接:骨架无漏焊、开焊。钢筋网片漏焊、开焊不超过焊点数的2%,且不应集中,板伸入支座范围的焊点无漏焊、开焊。

  ★ 检查方法为观察和手扳检查。

  2.弯钩的朝向应正确。绑扎接头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其中搭接长度不小于规定值。检查数量按规范的规定。检查方法为观察和尺量检查。

  3.钢筋的焊点与接头尺寸和外观应符合下列规定:

  ★ 点焊焊点处熔化金属均匀,无裂纹、多孔性缺陷及烧伤。焊点压入深度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的专门规定。

  ★ 对焊接头处弯折不大于4°;钢筋轴线位移不大于0.1d,且不大于2mm。无横向裂纹和烧伤,焊包均匀。

  ★ 电弧焊接头 沿接头中心线的纵向位移不大于0.5d,接头处弯折不大于4°,钢筋轴线位移不大于0.1 d,且不大于3mm,焊缝厚度不小于0.05d,宽度不小于0.1 d, 长度不小于0.5d。焊缝表面平整,无凹陷、焊病。接头处无裂纹、气孔、夹渣及咬边。

  ★ 电渣压力焊接头接头处弯折不大于4°,钢筋轴线位移不大于0.1 d,且不大于2mm,焊包均匀、无裂纹及烧伤。

  ★ 检查数量:点焊网片、骨架按同一类型制品抽查5%,梁、柱等重要制品抽查10%,但均不应少于3件,对焊接头抽查,但不应少于10个接头;电弧焊、电渣压力焊接头应逐个检查。

  ★ 检验方法:用小锤、放大镜、钢板尺和焊缝量规检查。

  (三)允许偏差项目

网的长度、宽度

±10mm

尺量检查

网眼尺寸

焊接

±10mm

尺量连续三档取其最大值

绑扎

±20mm

骨架

宽度、高度

±5mm

尺量检查

长度

±10mm

受力钢筋

间距

±10mm

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

取其最大值

排距

±5mm

箍筋、构造筋间距

焊接

±10mm

尺量连续三档取其最大值

绑扎

±20mm

钢筋弯起点位移

±20mm

尺量检查。

受力钢筋保护层

基础

±10mm

尺量检查。

梁柱

±5mm

墙板

±3mm

物业经理人网-www.pmcEo.com

篇2:混凝土工程质量检测方法

  混凝土工程质量检测方法

  (一)保证项目

  1.砼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规范及有关规定。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

  2.砼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规范。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施工记录。

  3.评定砼强度的试块,必须按规范的规定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其强度必须符合该规范第5.3.3条规定。检验方法:检查标准养护龄期28d试块强度试验报告。

  4.蜂窝:梁、柱上一处不大于200cm,累计不大于400cm;基础、板、墙上一处不大于400cm,累计不大于800cm。检验方法:尺量外露石子面积及深度。

  5.孔洞:本工程做到无孔洞。

  6.主筋露筋:本工程做到无主筋露筋。

  7.夹渣层:无缝隙夹渣层

  8.以上各项检验数量:按梁、柱的件数各抽查10%,但均不少于3件;墙和板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墙每四米左右为一个检查层,每面为一处,板每间一处,但均不少于三处。

  (二)允许偏差项目

柱、墙、梁轴线

位移

±5mm

用经纬仪或拉线和尺量

标高

±5mm

水平仪和尺量

柱、墙、梁截面尺寸

±5mm

用尺量

柱、墙垂直度

±5mm

2m靠尺量

表面平整度

±8mm

2m靠尺和塞尺量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偏移

±10mm

用尺量

预留孔中心线位置偏移

±5mm

用尺量

预留洞中心线位置偏移

±15mm

用尺量

电梯井井筒长、宽对中线

-0+25mm

用尺量

  以上各项检验数量:按梁、柱的件数各抽查10%,但均不少于3件;墙和板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墙每四米左右为一个检查层,每面为一处,板每间为1处,但均不少于三处。每处检查二点。

篇3:钢筋工程实现质量目标技术措施

  钢筋工程实现质量目标的技术措施

  一)预防钢筋材性的缺陷的措施

  (1)严格执行钢筋进场的一整套验收制度,包括检查出厂证明书,作机械性能试验,进行外观检查,核对钢筋的品种、规格等。

  (2)发现脆断现象或焊接性能不良,应作化学成分检验。

  (3)重视钢筋的保管工作,防止机械损伤或沾染油污。需要在现场存放较长时间的钢筋应堆入仓库或料棚,并用垫木垫起20厘米以上,防止浸水或受到雨露浸蚀。钢筋应按不同等级、规格分批挂牌堆放。严禁各种钢筋无牌混杂堆放。

  (4)不符合要求的钢筋必须退货;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

  二)预防梁、板的受拉钢筋有效高度减小的措施

  (1)梁、板底受拉钢筋下要用规定厚度的预制水泥垫块垫稳,不得用石子、碎砖代替,也不能用两块薄垫块合成一块使用。

  (2)严格控制梁、板的截面高度、特别是悬臂板根部的截面高度。

  (3)负弯矩钢筋应有可靠的固定措施,板内负弯矩钢筋可用撑筋,也可用铁丝吊在楞木上;负弯矩钢筋必须扎牢、放稳。

  (4)板内预埋管应穿在负弯矩钢筋之下、弯矩钢筋之上。

  (5)对连续梁中间支座处的钢筋布置以及板内主、副筋的正反方向等易出错构件的钢筋布置,必须交底清楚,尽可能做好标记,避免产生差错。

  (6)钢筋绑扎、安装完成后,必须认真进行隐蔽工程验收,仔细检查弯矩钢筋及负弯矩钢筋的位置;浇捣混凝土前应进行复查,必要时应采取加固措施;浇捣混凝土时应配备专人"看钢筋",如有移位及时修复。混凝土工也应该懂得尽量在操作过程中保护钢筋,避免钢筋移位、变形。浇混凝土时不准移动钢筋。

  三)预防柱内纵向受力钢筋移位的措施

  (1)下柱伸出柱顶部分钢筋至小应加一道临时箍筋,箍筋尺寸应比上柱箍筋缩小,使上柱钢筋正好在外侧与下柱钢筋联接,再用木框或铁框卡住,牢靠地固定下柱伸出钢筋的位置。

  (2)上柱钢筋与下柱伸出钢筋应绑扎或焊接牢固。上柱与已移位的下柱伸出钢筋联接时,应保持上柱钢筋的设计位置。

  (3)柱身钢筋应按要求每隔800mm左右用带铅丝有凹槽的水泥垫块扎牢,紧贴柱模板,固定位置。柱子纵筋与箍筋应按要求扎牢,经检查无误后,再封柱子模板,柱子纵筋应保持顺直。

  (4)浇捣柱凝土时严禁拆除柱顶的固定框架及临时箍筋,不得强行弯折伸出钢筋,注意保持伸出钢筋的正确位置,不得用震动器强行撬震柱子纵筋,防止绑扎松扣及水泥垫块脱落,

  四)预防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够的措施

  (1)、水泥垫块

  ①施工前准备好水泥垫块,水泥垫块应按级配比认真浇捣,并加以养护,保证其必要的强度,垫块厚度正确。

  ②垫块的间距一般为800mm左右,以垫块间的钢筋不下垂为准。梁、柱的垫块应垫在纵筋处,板、槽的垫块应垫在钢筋交叉处。

  ③垫块应垫稳,柱中的垫块要扎牢,防止移位、脱落,严禁用碎石、碎砖充作垫块。

  (2)浇捣混凝土前要检查水泥垫块等措施是否完好,浇捣混凝土时要注意保护,使保护层有一定的厚度。

  (3)严格控制保护层厚度的施工误差不大于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

  (4)混凝土保护层也不得超厚,否则将产生有效高度减少的缺陷。

  五)预防钢筋间距不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歪斜不齐的措施

  (1)箍筋要通过计算确定只数和间距,摆箍筋时应先在统长纵筋上划线,然后按线距摆开。

  (2)梁钢筋穿好以后,一般可按架立钢筋、弯起钢筋、受拉钢筋的顺序与箍筋绑扎,避免骨架歪斜不齐。

  (3)梁受拉区好有两排以上钢筋,可用短钢筋垫在两排钢筋之间,使上排钢筋位置正确,控制上、下排钢筋的间距。

  (4)认真交底,特别是箍筋间距有变化时要交代清楚。

  (5)认真操作、纵筋在两端处要对齐,间距均匀分布;板内纵横两个方向均应先划线,然后摆开钢筋,进行绑扎,两层钢筋间应加撑筋,保持间距。

  六)预防钢筋接头和锚固的缺陷的措施

  (1)分清受拉区、受压区中"同一截面"内接头数量、搭接长度的规定。配筋表须经技术负责人审查签字。

  (2)认真交底,认真操作。

  (3)焊接机械,、设备应符合使用要求,焊条品种、规格与钢筋搭配合宜,钢筋端头间隙适当,坡口面加工平顺,角度准确。焊工必须按规定持证止岗。

  七)预防节点处钢筋布置不合理的措施

  (1)现浇肋梁楼盖主次梁、板的节点处上部钢筋的布置应为:主梁负弯矩钢筋在最下皮,次梁负弯矩钢筋中间,板钢筋在上面,双向板较小跨度方向钢筋一般受力较大,应放在较大跨度方向钢筋下面。

  (2)连续梁中间支座或框架中间节点处的上部钢筋应贯穿支座或节点,不得在支座或节点内截断、接头。框架梁端节点处上部钢筋在节点内的锚固长度应符合有关规定,并伸过节点中心线,需要弯折时要保证其水平段长度,弯折后长度不应小于10d。

  (3)现浇上、下柱纵筋搭接头,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框架顶部节点柱纵向钢筋的锚固长度较大,在柱内锚固有困难时,可弯折锚固在梁、板内。

  (4)锚固筋的长度、插入节点深度,不仅配筋时注意不要搞错,绑扎安装时也要按规定仔细检查。

  (5)所有应在节点处增加的箍筋、吊筋,均应按要求绑扎牢固。梁端第一个箍筋距离节点边缘不大于50mm。

篇4:宿舍楼钢筋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宿舍楼钢筋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钢筋进场时,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出厂合格证若无原件,应由供应商盖公章,并由经手人注明"原件存于**处"。

  2钢筋进场后由专职试验员在业主(或监理)见证下按规范取样,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3钢筋进场时首先对钢筋进行外观检查,要求表面洁净无损伤,油渍、锈蚀,不得带有颗料状或片状锈。

  4钢筋堆场比四周地面高,并设有遮雨蓬。

  5制作过程中,若钢筋出现脆断等异常现象,立即向工长、专职质量员及项目总工报告,待查明原因确无质量后方可使用。

  6焊接时,使用的焊条、焊药有出厂合格证,气压焊施工前保证加工的原材达到端面要求质量。

  7钢筋加工前对锈蚀部分除锈,对直径<14mm的弯曲钢筋用机械调直,≥14mm时,采用人工调直。

  8本工程有抗震要求,箍筋加工按要求,绑扎时接头相交错布置。

  9焊工必须持有效上岗证,并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后方可施工。

  10双层钢筋用支撑脚与底筋焊接牢固。

  11绑扎时不得出现漏绑。

  12浇筑砼时,沿泵管布置方向搭设2m宽跑道,人员严禁在钢筋上操作,钢筋工派人跟班,对钢筋位置及时进行调整,尤其是负筋、预留插筋,预埋件位置。

  13预埋件用焊接方式固定于主筋上。

篇5:住宅楼钢筋工程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住宅楼钢筋工程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1、预防钢筋材性的缺陷的措施

  1.1. 严格执行钢筋进场的一整套验收制度,包括检查出厂证明书,作机械性能试验,进行外观检查,核对钢筋的品种、规格等。

  1.2.发现脆断现象或焊接性能不良,应作化学成分检验。

  1.3.重视钢筋的保管工作,防止机械损伤或沾染油污。需要在现场存放较长时间的钢筋应堆入仓库或料棚,并用垫木垫起20厘米以上,防止浸水或受到雨露浸蚀。钢筋应按不同等级、规格分批挂牌堆放。严禁各种钢筋无牌混杂堆放。

  1.4.不符合要求的钢筋必须退货;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

  2、预防梁、板的受拉钢筋有效高度减小的措施

  2.1. 梁、板底受拉钢筋下要用规定厚度的预制水泥垫块垫稳,不得用石子、碎砖代替,也不能用两块薄垫块合成一块使用。

  2.2.严格控制梁、板的截面高度、特别是悬臂板根部的截面高度。

  2.3.负弯矩钢筋应有可靠的固定措施,板内负弯矩钢筋可用撑筋,也可用铁丝吊在楞木上;负弯矩钢筋必须扎牢、放稳。

  2.4.板内预埋管应穿在负弯矩钢筋之下、弯矩钢筋之上。

  2.5.对连续梁中间支座处的钢筋布置以及板内主、副筋的正反方向等易出错构件的钢筋布置,必须交底清楚,尽可能做好标记,避免产生差错。

  2.6.钢筋绑扎、安装完成后,必须认真进行隐蔽工程验收,仔细检查弯矩钢筋及负弯矩钢筋的位置;浇捣混凝土前应进行复查,必要时应采取加固措施;浇捣混凝土时应配备专人"看钢筋",如有移位及时修复。混凝土工也应该懂得尽量在操作过程中保护钢筋,避免钢筋移位、变形,浇混凝土时不准移动钢筋。

  3、预防柱内纵向受力钢筋移位的措施

  3.1.下柱伸出柱顶部分钢筋至小应加一道临时箍筋,箍筋尺寸应比上柱箍筋缩小,使上柱钢筋正好在外侧与下柱钢筋联接,再用木框或铁框卡住,牢靠地固定下柱伸出钢筋的位置。

  3.2.上柱钢筋与下柱伸出钢筋应绑扎或焊接牢固。上柱与已移位的下柱伸出钢筋联接时,应保持上柱钢筋的设计位置。

  3.3.柱身钢筋应按要求每隔800mm左右用带铅丝有凹槽的水泥垫块扎牢,紧贴柱模板,固定位置。柱子纵筋与箍筋应按要求扎牢,经检查无误后,再封柱子模板,柱子纵筋应保持顺直。

  3.4.浇捣柱凝土时严禁拆除柱顶的固定框架及临时箍筋,不得强行弯折伸出钢筋,注意保持伸出钢筋的正确位置,不得用震动器强行撬震柱子纵筋,防止绑扎松扣及水泥垫块脱落。

  4、预防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够的措施

  4.1.水泥垫块

  (1)施工前准备好水泥垫块,水泥垫块应按级配比认真浇捣,并加以养护,保证其必要的强度,垫块厚度正确。

  (2)垫块的间距一般为800mm左右,以垫块间的钢筋不下垂为准。梁、柱的垫块应垫在纵筋处,板、槽的垫块应垫在钢筋交叉处。

  (3)垫块应垫稳,柱中的垫块要扎牢,防止移位、脱落,严禁用碎石、碎砖充作垫块。

  4.2.浇捣混凝土前要检查水泥垫块等措施是否完好,浇捣混凝土时要注意保护,使保护层有一定的厚度。

  4.3.严格控制保护层厚度的施工误差不大于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

  4.4.混凝土保护层也不得超厚,否则将产生有效高度减少的缺陷。

  5、预防钢筋间距不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歪斜不齐的措施

  5.1.箍筋要通过计算确定只数和间距,摆箍筋时应先在统长纵筋上划线,然后按线距摆开。

  5.2.梁钢筋穿好以后,一般可按架立钢筋、弯起钢筋、受拉钢筋的顺序与箍筋绑扎,避免骨架歪斜不齐。

  5.3.梁受拉区好有两排以上钢筋,可用短钢筋垫在两排钢筋之间,使上排钢筋位置正确,控制上、下排钢筋的间距。

  5.4.认真交底,特别是箍筋间距有变化时要交代清楚。

  5.5.认真操作、纵筋在两端处要对齐,间距均匀分布;板内纵横两个方向均应先划线,然后摆开钢筋,进行绑扎,两层钢筋间应加撑筋,保持间距。

  6、预防钢筋接头和锚固的缺陷的措施

  6.1.分清受拉区、受压区中"同一截面"内接头数量、搭接长度的规定。配筋表须经技术负责人审查签字。

  6.2.认真交底,认真操作。

  6.3.焊接机械,、设备应符合使用要求,焊条品种、规格与钢筋搭配合宜,钢筋端头间隙适当,坡口面加工平顺,角度准确。焊工必须按规定持证止岗。

  7、预防节点处钢筋布置不合理的措施

  7.1.现浇肋梁楼盖主次梁、板的节点处上部钢筋的布置应为:主梁负弯矩钢筋在最下皮,次梁负弯矩钢筋中间,板钢筋在上面,双向板较小跨度方向钢筋一般受力较大,应放在较大跨度方向钢筋下面。

  7.2.连续梁中间支座或框架中间节点处的上部钢筋应贯穿支座或节点,不得在支座或节点内截断、接头。框架梁端节点处上部钢筋在节点内的锚固长度应符合有关规定,并伸过节点中心线,需要弯折时要保证其水平段长度,弯折后长度不应小于10d。

  7.3.现浇上、下柱纵筋搭接头,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框架顶部节点柱纵向钢筋的锚固长度较大,在柱内锚固有困难时,可弯折锚固在梁、板内。

  7.4.锚固筋的长度、插入节点深度,不仅配筋时注意不要搞错,绑扎安装时也要按规定仔细检查。

  7.5.所有应在节点处增加的箍筋、吊筋,均应按要求绑扎牢固。梁端第一个箍筋距离节点边缘不大于50m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