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经理人

绩效考核制度:KPI关健绩效目标考核

7654

绩效考核制度:KPI关健绩效目标考核

  绩效考核制度-KPI关健绩效目标考核

  1.目的

  为加强和提升员工工作绩效和公司运营绩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企业活力,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注塑中心所有班组长以上员工。

  3.职责

  3.1企管办为本制度的归口部门,负责本制度的制定与推行。

  3.2总经办.财务部.生产部等职能部门为本制度的辅助推行部门,负责本制度关健绩效指标(KPI)的收集整理和提报。

  3.3注塑中心副总.董事长负责本制度的审核和批准,有本制度的最终解释权。

  4.内容

  本制度包括对员工德.能.勤.绩四方面考核,根据SMART原则,关健绩效指标(KPI)粗分为三部分:5S考核.目标达成考核.人事考核,并根据功能别和职位别不同进行分解和赋予不同权重。

  4.1现场5S考核

  4.1.1考核内容:见附表1

  4.1.2考核实施:由注塑中心协同企管办和总经办根据考核内容定期稽查,每周公布一次数据,月统计结果汇总分数于次月5日前提报企管办。

  4.2目标达成考核

  4.2.1考核内容:关健绩效指标(KPI)

  4.2.1.1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品管部按不同等级标准的成品统计,每周统计一次合格率的具体数据并公布,按月平均值计算的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于次月5日前提报企管办;

  4.2.1.2废品率:车间统计员根据每日各车间班组提报的废滞品处理单和班组交接单,统计各车间班组废品率,日报于次日9:00前提报生产部和品管部,周报于次周一下午14:00前提报生产部和品管部,月报于次月5日前提报企管办;

  4.2.1.3来料检验达成率:品管部IQC在接到仓库开具送检单后半个工作日内完成来料的检验工作并开具检验报告,仓库确认检验时间,品管统计每周与仓库核对来料检验达成情况填写周报于次周一下午14:00前提报品管部长,月报经品管部长签字后于次月5日前提报企管办;

  4.2.1.4试模样品检验达成率:接确认单后2小时内做好确认工作,试模组确认检验时间,品管部月报试模组确认后于次月5日前提报企管办;

  4.2.1.5品质异常处理达成率:出现品质异常后,需及时予以处理,具体时间以与生产部协商为准,出现逾期未处理或处理不妥善情况,由生产部门开具异常反馈单报注塑中心副总解决。品管部统计每月品质异常数据,生产部统计每月品质异常反馈单数,于次月5日前提报企管办;

  4.2.1.6顾客质量投诉率:以销货退回或返工单数为准,品管部每月将数据汇总于次月5日前提报企管办;

  4.2.1.7顾诉处理达成率:品管部每月将当月顾诉处理报告汇总于次月5日前提报企管办;

  4.2.1.8交货达成率:计划部以顾客交期为准,如出现异常更改以更改后的订单执行日期为准(需经顾客确认);生产部门以生产计划调度日期为准,如出现异常更改生产计划以更改后的生产计划调度日期为准;数据由跟单员每月汇总于次月5日前提报企管办;

  4.2.1.9计划排单准确率:以计划部生产计划安排与生产调度科计划排单执行情况差异为准,计划部每月将数据汇总于次月5日前提报企管办;

  4.2.1.10产品定额达成率:生产统计每日按车间班组生产情况统计产品定额达成数据,日报于次日9:00前提报生产部和计划部,周报于次周一下午14:00前提报生产部和计划部,月报经计划部.生产部审核后于次月5日前提报企管办;

  4.2.1.11原材料利用率:部门原材料利用率由仓库依财务部门要求按时提报数据为准;车间与班组原材料利用率由生产部统计提报数据为准;仓库与生产统计将相关数据于次月5日前提报企管办;

  4.2.1.12安全事故达成率:车间主任每周向生产部长提报各班组安全事故发生情况,生产统计按月将数据汇总于次月5日前提报企管办;

  4.2.1.13标准时间达成率(调机.试模.修模等):以生产调度科制定编排的标准时间为准,生产调度科将数据汇总于次月5日前提报企管办;

  4.2.1.14返修率(试模.修模等):车间主任每日向生产部提报返修数据,车间统计将数据按月汇总于次月5日前提报企管办;

  4.2.1.15设备保养维修计划达成率:设备技术科需按时监控完成设备保养维修计划,并分配班组与设备组之间的保养维修任务,生产部长随时抽检达成情况,将数据按月汇总于次月5日前提报企管办;

  4.2.1.16物料控制达成率:计划部将呆滞料品及生产用料控制情况的相关数据按月汇总于次月5日前提报企管办;

  4.2.1.17采购控制达成率:计划部将采购用料控制及交期时间达成情况的相关数据按月汇总于次月5日前提报企管办;

  4.2.1.18异常及时反馈率:各部门.车间.班组在有异常发生时需及时提报上级或相关部门;

  4.2.1.19数据准确率(仓帐.统计):仓帐数据由计划部和财务部稽核,统计数据由计划部和生产部稽核,按月汇总于次月5日前提报企管办;

  4.2.1.20提报时间达成率(仓帐.统计):仓帐数据提报时间由计划部和财务部稽核,统计数据提报时间由计划部和生产部稽核,计划部统一按月汇总于次月5日前提报企管办;

  4.2.1.21外发纸箱回收率:仓库将纸箱回收出入


库数据提报计划部核对外发纸箱的月回收率,于次月5日前提报企管办;

  4.2.1.22收发料准确率:由计划部和生产车间稽核,计划部统一按月汇总于次月5日前提报企管办;

  4.2.1.23工艺标准收发及时率:依车间及品管部信息反馈统计数据,由品管部按月汇总于次月5日前提报企管办;

  4.2.1.24交办事项达成率:依会议跟踪调查表及部门联络单由总经办统计跟进,按月汇总于次月5日前提报企管办;

  4.2.1.25统计项目达成率:由总经办及财务部定期稽核生产统计的相关统计项目达成情况,按月汇总于次月5日前提报企管办;

  4.2.1.26工资核算准确率:依财务部及车间员工信息反馈由财务部统计,于次月5日前提报企管办;

  4.2.1.27工资核算时间达成率:依财务部按工资核算时间达成统计,于次月5日前提报企管办;

  4.2.1.28文件收发准确率:依各相关部门文件收发信息反馈由生产部统计,按月汇总于次月5日前提报企管办;

  4.2.1.29文件收发时间达成率:依各相关部门文件收发限1个工作日计,由生产部统计按月汇总于次月5日前提报企管办;

  4.2.1.30首件确认达成率:依生产部相关车间确认记录进行统计,由生产部统计按月汇总于次月5日前提报企管办;

  4.2.1.31巡检达成率:依相关巡检记录表进行统计核对巡检时间.印章及抽查产品标识,由品管部统计按月汇总于次月5日前提报企管办;

  4.2.1.32最终检验达成率:依品管部相关终检记录表或检验报告进行统计核对,由品管部统计按月汇总于次月5日前提报企管办;

  4.2.1.33来料废品率:依生产车间退料单(来料不合格)为准由车间统计,按月汇总于次月5日前提报企管办。

  4.3人事考核

  4.3.1考勤:保卫组统计当月员工考勤数据于次月3日前交总经办审核后,由总经办于次月5日前提报企管办;

  4.3.2奖惩:总经办统计当月员工奖惩数据于次月5日前提报企管办;

  4.3.3人事绩效:各功能.职能部门主管于每月10日收到企管办的考核表后,

  依考核表人事考核评价项目初核分数,12日前初核完毕交上级部门复核分数,上级部门复核完毕后于14日前交企管办。

  5.考核方法

  5.1绩效奖金:

  奖金占比 部级 科级 主任级 班组级 文员

  公司 450元 350元 300元 200元 75元

  个人 450元 350元 300元 200元 75元

  合计 900元 700元 600元 400元 150元

  5.2考核评分:共分为A.B.C.D.E五类:

  评级 分值 部级(元) 科级 主任级 班组级 文员

  A 90-100 900×(90-100%) 700×(90-100%) 600×(90-100%) 400×(90-100%) 150×(90-100%)

  B 80-90 900×(80-90%) 700×(80-90%) 600×(80-90%) 400×(80-90%) 150×(80-90%)

  C 70-80 900×(70-80%) 700×(70-80%) 600×(70-80%) 400×(70-80%) 150×(70-80%)

  D 60-70 900×(60-70%) 700×(60-70%) 600×(60-70%) 400×(60-70%) 150×(60-70%)

  E 60以下 900×(0-60%) 700×(0-60%) 600×(0-60%) 400×(0-60%) 150×(0-60%)

  备注:1.连续三次为"A",也就是90分以上者,将视情况给予其加薪或升迁。 2.连续三次为"E",也就是60分以下者,将视情况给予其减薪.降级或予以辞退。

  5.3考核时间

  5.3.1相关部门于每月5日前将统计数据交企管办;

  5.3.2企管办于每月10日前将数据汇总填表交一级部门审核;

  5.3.3一级部门于每月12日前审核完毕交二级部门批准;

  5.3.4二级部门于每月14日前批准完毕交企管办通报归档。

  5.4绩效考核面谈:绩效考核结束后,应由直接上级安排对下属的绩效考核面谈。绩效考核面谈应在考核结束后一周内由上级主管安排,并由被评者加注意见,报总经办备案。

物业经理人网-www.Pmceo.com

篇2:关键绩效指标KPI

  关键绩效指标与KPI

  现在很多企业都在导入关键绩效指标(KPI Key Perform关键绩效指标ance Indicator)体系。我们看到,很多企业都知道KPI体系很好,是绩效管理、目标管理、组织设计乃至战略管理的依据,但对如何构建KPI体系,往往无从下手,而如何应用KPI体系,就更加迷茫。以下谈谈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思路。

  一、 如何构建KPI体系

  首先要明确公司的愿景目标(Vision),公司所有的绩效 结果标准都必须与公司的目标相一致。

  在明确愿景及长远目标后,接下来我们应该思考:要达成公司的愿景,哪些结果领域是最为关键的?要从中归纳出公司的关键结果领域(KRA Key Result Area)。彼德 . 杜拉克认为企业应在市场地位、创新、生产率、实物及金融资产、利润、管理人员的表现和培养、工人表现和态度、公共责任感8个方面制定目标。杜拉克提出的是一般企业KRA的定位框架,对于我们具体企业来说,应根据自己的行业特点、发展阶段、内部状况因素来确定KRA。

  明确KRA后,接下来就是如何衡量这些关键的结果领域,从而得到公司的KPI,然后再将公司的KPI分解到各部门或责任中心。

  二、 如何应用KPI体系

  KPI体系有多个应用方向。从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角度,首先面临的是如何设立目标的问题。

  这里有一个简单的公式: 目标=指标+时间+程度

  但并不是就每一个KPI都制定目标。KPI在强调关键的同时,也考虑了绩效的全面性和均衡性,事实上根据 木桶原理----最短的木板决定盛水量,也必须考虑绩效的均衡。而目标更强调阶段性和突出重点。对个人和部门来说,一般设立5-6项目标已经足够,再多了就难以聚焦(FOCUS),反不利于目标的达成。一般来说,应针对基本的绩效方面(如收入、成本)及最薄弱环节(最短的木板)来设立目标。

  KPI:绩效管理的关键

  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ion)即关键业绩指标,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某一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运作的远景目标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基础。KPI是现代企业中受到普遍重视的业绩考评方法。KPI可以使部门主管明确部门的主要责任,并以此为基础,明确部门人员的业绩衡量指标,使业绩考评建立在量化的基础之上。建立明确的切实可行的KPI指标体系是做好绩效管理的关键。

  KPI符合一个重要的管理原理——“二八原理”。在一个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中,存在着“20/80”的规律,即20%的骨干人员创造企业80%的价值;而且在每一位员工身上“二八原理”同样适用,即80%的工作任务是由20%的关键行为完成的。因此,必须抓住20%的关键行为,对之进行分析和衡量,这样就能抓住业绩评价的重心。

  (一)建立关键业绩指标体系遵循的原则

  1.目标导向:即KPI必须依据企业目标、部门目标、职务目标等来进行确定。

  2.注重工作质量:因工作质量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但又难以衡量,因此,对工作质量建立指标进行控制特别重要。

  3.可操作性:关键业绩指标必须从技术上保证指标的可操作性,对每一指标都必须给予明确的定义,建立完善的信息收集渠道。

  4.强调输入和输出过程的控制:设立KPI指标,要优先考虑流程的输入和输出状况,将两者之间的过程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端点控制。

  (二)确立KPI指标应把握的要点

  1.把个人和部门的目标与公司的整体战略目标联系起来。以全局的观念来思考问题。

  2.指标一般应当比较稳定,即如果业务流程基本未变,则关键指标的项目也不应有较大的变动。

  3.指标应该可控制,可以达到。

  4.关键指标应当简单明了,容易被执行这所接受和理解。

  5.对关键业绩指标要进行规范定义,可以对每一KPI指标建立“KPI定义指标表”。

  (三)运用KPI进行绩效考核的难点

  绩效管理最重要的是让员工明白企业对他的要求是什么,以及他将如何开展工作和改进工作,他的工作的报酬会是什么样的。主管回答这些问题的前提是他清楚地了解企业对他的要求是什么,对所在部门的要求是什么,说到底,也就是了解部门的KPI是什么。同时,主管也要了解员工的素质,以便有针对性的分配工作与制定目标。

  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循环中的一个环节,绩效考核主要实现两个目的:一是绩效改进,二是价值评价。面向绩效改进的考核是遵循PDCA循环模式的,它的重点是问题的解决及方法的改进,从而实现绩效的改进。它往往不和薪酬直接挂钩,但可以为价值评价提供依据。这种考核中主管对员工的评价不仅反馈员工的工作表现,而且可以充分体现主管的管理艺术。因为主管的目标和员工的目标是一致的,且员工的成绩也是主管的成绩。这样,主管和员工的关系就比较融洽。主管在工作过程中与下属不断沟通,不断辅导与帮助下属,不断记录员工的工作数据或事实依据,这比考核本身更重要。

  我们从KPI中如果能分析出每个职位的正确定位,那么这些职位上员工的待遇跟他所在的职位是没有关系的。面向价值评价的绩效考核,强调的重点是公正与公平,因为它和员工的利益直接挂钩。这种考核要求主管的评价要比较准确,而且对同类人员的考核要严格把握同一尺度,这对于行政服务人员、一线生产人员比较好操作。因为这种职位的价值创造周期比较短,很快就可以体现出他们的行动结果,而且,标准也比较明确,工作的重复性也较强。但对于职位内容变动较大,或价值创造周期较长的职位来说,这种评价就比较难操作。

  有一种方法可以将二者统一起来,就是在日常的考核中强调绩效的持续改进,而在需进行价值评价的时候,由人力资源部门制定全企业统一的评价标准尺度。这样,一方面,评价的结果会比较公平;另一方面,员工的绩效改进也已达到较高水平,员工可以凭借自己的出色的工作表现获得较高的报酬与认可。评价员工的绩效改进情况及绩效结果,KPI是基础性依据,它提供评价的方向、数据及事实依据。

篇3:KPI考评:企业绩效管理基础

  KPI考评-企业绩效管理的基础

  企业绩效评估经常遇到的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就是,很难确定客观、量化的绩效指标。其实,对所有的绩效指标进行量化并不现实,也没有必要怎么做。通过行为性的指标体系,也同样可以衡量企业绩效。

  企业关键业绩指标(KPI:KeyprocessIndication)是通过对组织内部流程的输入端、输出端的关键参数进行设置、取样、计算、分析,衡量流程绩效的一种目标式量化管理指标,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操作的工作目标的工具,是企业绩效管理的基础。KPI可以使部门主管明确部门的主要责任,并以次为基础,明确部门人员的业绩衡量指标。建立明确的切实可行的KPI体系,是做号绩效管理的关键。

  确定关键绩效有一个重要的SMART原则。SMART是5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缩写:S代表具体(Specific),指绩效考核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标,不能笼统;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指绩效指标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验证这些绩效指标的数据或者信息是可以获得的;A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R代表实现性(Realistic),指绩效指标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证明和观察;T代表有时限(Timebound),注重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限期。

  建立KPI指标的要点在于流程性、计划性和系统性。首相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并在企业会议上利用头脑风暴法和鱼骨分析法找出企业的业务重点,也就是企业价值评估的重点。然后,再用头脑风暴法找出这些关键业务领域的关键业绩指标(KPI),即企业级KPI。

  接下来,各部门的主管需要依据企业级KPI建立部门级KPI,并对相应部门的KPI进行分解,确定相关的要素目标,分析绩效驱动因数(技术、组织、人),确定实现目标的工作流程,分析出部门级的KPI,以便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然后,各部门的主管和部门的KPI人员一起再将KPI进一步细分,分解为更细的KPI及各职位的业绩衡量指标。这些业绩衡量指标就是员工考核的要素和依据。这种对KPI体系的建立和测评过程本身,就是统一全体员工朝着企业战略目标努力的过程,也必将对各部门管理者的绩效管理工作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指标体系确立之后,还需要设定评价标准。一般来说,指标指的是从哪些方面衡量或评价工作,解决“评价什么”的问题;而标准指的是在各个指标上分别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解决“被评价者怎样做,做多少”的问题。

  最后,必须对关键绩效指标进行审核。比如,审核这样的一些问题:多个评价者对同一个绩效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是否能取得一致?这些指标的总和是否可以解释被评估者80%以上的工作目标?跟踪和监控这些关键绩效指标是否可以操作?等等。审核主要是为了确保这些关键绩效指标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被评价对象的绩效,而且易于操作。

  每一个职位都影响某项业务流程的一个过程,或影响过程中的某个点。在订立目标及进行绩效考核时,应考虑职位的任职者是否能控制该指标的结果,如果任职者不能控制,则该项指标就不能作为任职者的业绩衡量指标。比如,跨部门的指标就不能作为基层员工的考核指标,而应作为部门主管或更高层主管的考核指标。

  绩效管理是管理双方就目标及如何实现目标达成共识的过程,以及增强员工成功地达到目标的管理方法。管理者给下属订立工作目标的依据来自部门的KPI,部门的KPI来自上级部门的KPI,上级部门的KPI来自企业级KPI。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个职位都是按照企业要求的方向去努力。

  善用KPI考评企业,将有助与企业组织结构集成化,提高企业的效率,精简不必要的机构、不必要的流程和不必要的系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