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经理人

JS-II型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产品介绍

1906

JS-II型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产品介绍

  JS-II型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产品介绍

  ★产品特点:

  聚合物改性:加强对各基底的粘结力。

  透气不渗水:表面透气,可以阻止水蒸气压力的形成,同时又不渗水,防水性能好。

  柔韧性好:能受轻微震动及不大于2-3mm宽位移(柔韧性防水)。

  耐候性强:适用范围广,可以用于曝露的环境,如天面等。

  施工简便:基于是水泥型产品,防水层之上可直接铺贴瓷砖,抹灰或油漆。

  潮湿区域可以施工:由于涂料必须透过水的作用渗透到底材内部,因此,潮湿区域可以施工,如混凝土干燥,施工前必须用水淋湿。

  环保:无毒无害,可以直接涂刷至饮水的水池里。

  危险性:非易燃材料,无腐蚀性。

  ★适用范围:

  可在潮湿或干燥的砖石、砂浆、混凝土、金属、木材、硬塑料、玻璃、石膏板、泡沫板、沥青、橡胶、SBS、APP、聚氨酯等基面上施工,对于新旧建筑物及构筑物(例如:房屋、地下工程、隧道、桥梁、水池、水库等)均可使用,同时也可做粘结剂使用。JS-I型适合做屋面防水,JS-II型特别适合地下室、地下隧道、卫浴间、水池等,特别潮湿及长期在水中浸泡的条件下的施工。

  ★主要技术指标:7天后符合JC/T894-20**技术要求。

  检测项目 JS-I型 JS-II型

  技术指标检测结果技术指标检测结果

  1 固体含量,%≥65 83≥65 82

  2 拉伸强度,Mpa≥1.2 2.36≥1.8 2.29

  3 断裂延伸率,%≥200 241≥80 118

  4 不透水性,0.3 Mpa,30min 不透水合格不透水合格

  5 干燥

  时间表干时间,h≤4 2≤4 2.5

  实干时间,h≤8 6.5≤8 7

  6 低温柔性,ø10mm棒-10℃,无裂纹合格

  7 潮湿基面粘结强度,Mpa≥0.5 0.98≥1.0 1.15

  ★ 施工条件:

  不能在0℃以下或雨中施工,在特别潮湿又不通风的环境中,会影响干燥及成膜。

  ★施工工具:

  1.清理基面工具:锤子、凿子、铲子、钢丝刷、扫帚、抹布等。

  2.取料配料工具:台秤、水桶、称料桶、搅拌器、剪子等。

  3.涂料涂覆工具:滚子、刮板、刷子。

  ★可用时间与干固时间:

  一般条件下,涂料可用约3小时,涂层干固时间约2~6小时。现场环境温度低、湿度大、通风不好,干固时间长些;反之短些。

  ★涂层颜色与颜料选择:

  基本颜色为象牙白色。选择其他颜色时,加中性、无机颜料,建议选用氧化铁系列颜料。其他颜料须先试验确认无异常现象后,方可使用。

  ★施工工艺:

  1)基面处理:

  基面必须平整、牢固、干净、无明水、无渗漏。不平处须先找平;渗漏处必须先进行堵漏处理,推荐使用华千901快速堵漏剂;阴阳角应做成圆弧角。

  2)配料:

  按规定的比例取料,用搅拌器充分搅拌约5分钟左右,直至料中不含团粒,最好不用手工搅拌。打底层涂料等,如需加水,则要先在液料中加水,用搅拌器边搅拌边徐徐加入粉料。

  彩色层涂料的颜料加量为液料的10%以下,并且只需要在面层涂料中添加颜料。

  3)涂覆:

  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要求,选择适当的工法。涂覆时要尽量均匀,不能有局部沉积,并要求多滚刷几次使涂料与基层之间不留气泡,粘结严实。在潮湿或不吸水的基层上使用时,不需要打底层。各层之间的时间间隔以前一层涂膜干固不粘为准。若防水层厚度不够,尤其是立面施工,可加涂一层或数层。加无纺布施工时,下涂和上涂要连续施工,无纺布要铺贴平直,并用刷子刷实不留空鼓。

  ★保护层与装饰层施工:

  须在防水层完成2天后进行。抹砂浆是为了方便施工,可在防水层最后一遍涂覆后,立即撒上干净的中粗砂。

  配料比例:10:12.5:14 10:12.5:0~2 10:12.5

  (液料:粉料:水)

  每层用量:0.2~0.3kg/㎡0.6~0.7kg/㎡0.3~0.6kg/㎡0.6~0.7kg/㎡0.7~0.9kg/㎡

  总用料量:2.1~2.6kg/㎡

  厚度(d):约1.5mm

物业经理人网 www.pmceo.coM

篇2:地下室防水涂料上细石保护层作用

  地下室防水涂料上的细石保护层的作用

  1、剪力墙只有3种钢筋:竖向钢筋、水平钢筋和拉筋;剪力墙没有箍筋

  2、不懂问的承台是个什么构件,也就没法回答。根据规范要求,柱箍在承台内最少不能少于2根.

  3、柱在梁板范围是“节点区”,柱箍筋应符合节点区的相应要求;剪力墙则没有箍筋。

  4、允许不允用海砂,应该遵循当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

  5、保护层起的作用是保护防水涂膜层。

  是豆石还是细石,豆石园溜,可以保护防水涂膜层,细石带楞角,非但保护不了防水涂膜层,还要刺破防水涂膜层;

  细石混凝土也可用来保护防水涂膜层,但在浇捣前需先垫放20mm~50mm厚聚苯板。

篇3:地下聚氨酯防水涂料冷作业施工工艺标准

  地下聚氨酯防水涂料冷作业的施工工艺标准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物、构筑物地下防水工程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冷作业涂膜防水工程。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要求

  2.1.1 聚氨酯防水涂料,属于有机反应型防水涂料,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及厂家产品的认证文件,并应进场后抽样送检复验,其技术性能必须满足有关标准的要求。

  2.1.2 二甲苯或醋酸乙酯:用于稀释和清洗工具。

  2.1.3 水泥、3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用于配制水泥砂浆抹保护层。

  2.1.4 中砂:圆粒中砂,粒径2~3㎜,含泥量不大于3%;用于配制水泥砂浆抹防护层。

  2.2 主要机具:

  2.2.1 电动机具:电动搅拌器。

  2.2.2 手用工具:搅拌桶、小铁桶、小平铲、塑料或橡胶刮板、滚动刷、毛刷、弹簧秤、消防器材等。

  2.3 作业条件:

  2.3.1 地下防水层聚氨酯防水涂料冷作业施工,在地下水位较高的条件下涂刷防水层前,应先降低地下水位,做好排水处理,使地下水位降至防水层操作标高以下300㎜,并保持到防水层施工完。

  2.3.2 涂刷防水层的基层应按设计抹好找平层,要求抹平、压光,坚实平整,不起砂,含水率低于9%,阴阳角处应抹成圆弧角。

  2.3.3 涂刷防水层前应将涂刷面上的尘土、杂物,残留的灰浆硬块,有突出的部分处理、清扫干净。

  2.3.4 涂刷聚氨酯不得在淋雨的条件下施工,施工的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操作时严禁烟火。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基层清理 → 涂刷底胶 → 涂膜防水层施工 → 做保护层

  3.2 基层处理:

  涂刷防水层施工前,先将基层表面的杂物、砂浆硬块等清扫干净,并用干净的湿布擦一次,经检查基层无不平、空裂,起砂等缺陷,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3.3 刷底胶(相当于冷底子油):

  3.3.1 底胶(基层处理剂)配制:先将聚氨酯甲料、乙料以1:2的比例(重量比)配合搅拌均匀,配好的料在2h内用完。

  3.3.2 底胶涂刷:将配制好的底胶料,用长把滚刷均匀涂刷在基层表面,涂刷量为0.3㎏/㎡左右,涂刷后约4h手感不粘时,即可做下道工序。

  3.4 涂膜防水层施工:

  3.4.1 防水涂膜厚度选用应符合下表规定。

  防水涂料厚度(㎜)

  防水

  等级 设防道数 有 机 涂 料 无机涂料

  反应型 水乳型 聚合物

  水泥 水泥基 水泥基渗

  透结晶型

  1级 三道或三道以上设防 1.2~2.0 1.2~1.5 1.5~2.0 1.5~2.0 ≥0.8

  2级 二道设防 1.2~2.0 1.2~1.5 1.5~2.0 1.5~2.0 ≥0.8

  3级 一道设防 - - ≥2.0 ≥2.0 -

  复合设防 - - ≥1.5 ≥1.5 -

  3.4.2 涂料防水层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涂料涂刷前应先在基面上涂一层与涂料相容的基层处理剂;

  2 涂膜应多遍完成,涂刷应待前遍涂层干燥成膜后进行;

  3 每遍涂刷时应交替改变涂层的涂刷方向,同层涂膜的先后搭茬宽度 宜为30~50㎜;

  4 涂料防水层的施工缝(甩槎)应注意保护,搭接缝宽度应大于100㎜,接涂前应将其甩茬表面处理干净;

  5 涂刷程序应先做转角处、穿墙管道、变形缝等部位的涂料加强层,后进行大面积涂刷;

  6 涂料防水层中铺贴的胎体增强材料,同层相邻的搭接宽度应大于100㎜,上下层接缝应错开1/3幅宽。

  4.4.3 涂料防水层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涂料涂刷前应先在基面上涂一层与涂料相容的基层处理剂;

  2 涂膜应多遍完成,涂刷应待前遍涂层干燥成膜后进行;

  3 每遍涂刷时应交替改变涂层的涂刷方向,同层涂膜的先后搭茬宽度宜为30~50㎜;

  4 涂料防水层的施工缝(甩槎)应注意保护,搭接缝宽度应大于100㎜,接涂前应将其甩茬表面处理干净;

  5 涂刷程序应先做转角处、穿墙管道、变形缝等部位的涂料加强层,后进行大面积涂刷;

  6 涂料防水层中铺贴的胎体增强材料,同层相邻的搭接宽度应大于100㎜,上下层接缝应错开1/3幅宽。

  3.4.4 涂膜防水层施工

  1 材料配制:聚氨酯按甲料、乙料以1:2的比例(重量比)配合,用电动搅拌器强制搅拌3~5min,至充分拌合均匀即可使用。配好的混合料应2h内用完,不可时间过长。

  2 附加涂膜层:穿过墙、顶、地的管根部,地漏、排水口、阴阳角,变形缝并薄弱部位,应在涂膜层大面积施工前,先做好上述部位的增强涂层(附加层)。

  附加涂层做法:是在涂膜附加层中铺设玻璃纤维布,涂膜操作时用板刷刮涂料驱除气泡,将玻璃纤维布紧密地粘贴在基层上,阴阳角部位一般为条形,管根为块形,三面角,应裁成块形布铺设,可多次涂刷膜。

  3 涂刷第一道涂膜:在前一道涂膜加固层的材料固化并干燥后,应先检查其附加层部位有无残留的气孔或气泡,如没有,即可涂刷第一层涂膜;如有气孔或气泡,则应用橡胶刮板将混合料用力压入气孔,局部再刷涂膜,然后进行第一层涂膜施工。

  涂刮第一层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可用塑料或橡皮刮板均匀涂刮,力求厚度一致,在1.5㎜左右,即用量为1.5㎏/㎡。

  4 涂刮第二道涂膜:第一道涂膜固化后,即可在其上均匀地涂刮第二道涂膜,涂刮方向应与第一道的涂刮方向相垂直,涂刮第二道与第一道相间隔的时间一般不小于24h,亦不大于72h。

  5 涂刮第三道涂膜:涂刮方法与第二道涂膜相同,但涂刮方向应与其垂直。

  6 稀撒石碴:在第三道涂膜固化之前,在其表面稀撒粒径约2㎜的石碴,加强涂膜层与其保护层的粘结作用。

  3.5 涂膜保护层:

  最后一道涂膜固化干燥后,即可根据建筑设计要求的适宜形式,及时做保护层。保护层应符合设计要求和下列的规定:

  1 顶板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与防水层之间宜设置隔离层;

  2 底板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大于50mm;

  3 侧墙宜采用聚苯乙

烯泡沫塑料保护层,或砌砖保护墙(边砌边填实)和铺抹30mm厚水泥砂浆。

  4 涂料防水层质量标准

  主控项目

  4.1 涂料防水层所用材料及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计量措施和现场抽样试验报告。

  4.2 涂料防水层及其转角处、变形缝、穿墙管道等细部做法均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一般项目

  4.3 涂料防水层的基层应牢固,基面应洁净、平整,不得有空鼓、松动、起砂和脱皮现象;基层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形。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4 涂料防水层应与基层粘结牢固,表面平整、涂刷均匀,不得有流淌、皱折、鼓泡、露胎体和翘边等缺陷。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5 涂料防水层的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厚度的80%。

  检验方法:针测法或割取20㎜×20㎜实样用卡尺测量。

  4.6 侧墙涂料的防水层的保护层与防水层粘结牢固,结合紧密,厚度均匀一致。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 成品保护

  5.1 穿过墙体的管根、预埋件、变形缝处,涂膜施工时不得碰损、变位。

  5.2 已涂好的涂膜未固化前,不允许上人和堆积物品,以免涂膜防水层受损坏,造成渗漏。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气孔、气泡:材料搅拌方式及搅拌时间未使材料拌合均匀;施工时应采用功率、转速不过高的搅拌器。另一个原因是基层处理不洁净,做涂膜前应仔细清理基层,不得有浮砂和灰尘,基层上更不应有孔隙,涂膜各层出现的气孔应按工艺要求处理,防止涂膜破坏造成渗漏。

  6.2 起鼓:基层有起皮、起砂、开裂、不干燥,使涂膜粘结不良;基层施工应认真操作、养护,待基层干燥后,先涂底层涂料,固化后,再按防水层施工工艺逐层涂刷。

  6.3 涂膜翘边:防水层的边沿、分项刷的搭接处,出现同基层剥离翘边现象。主要原因是基层不洁净或不干燥,收头操作不细致,密封不好,底层涂料粘结力不强等造成翘边。故基层要保证洁净、干燥,操作要细致。

  6.4 破损:涂膜防水层分层施工过程中或全部涂膜施工完,未等涂膜固化应上人操作活动,或放置工具材料等,将涂膜碰坏、划伤。施工中应保护涂膜的完整。

  7 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 防水涂料应有产品合格证、现场取样复试资料。

  7.2 地下涂膜防水基层清理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7.3 地下涂膜防水层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7.4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7.5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篇4:卫生间厨房防水涂料工程质量技术交底记录

  卫生间、厨房防水涂料工程质量技术交底记录

  建设单位名称:交底人:

  工程项目名称:接受交底班组长:

  施工单位名称:*省建筑工程公司

  记录人:

  分部分项名称:卫生间、厨房防水涂料

  交底日期:年月日

  交底内容:

  1、卫生间、厨房防水层的基层应用1:2水泥砂浆抹平,并要有三遍以上的压光。

  2、在抹平前,应对立管、套管和地漏与楼板节点之间进行密封处理。并应在管四周留出深8-10mm的沟槽,采用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裹住管口和地漏。

  3、防水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进场后应再次抽样送检复试,待符合质量标准要求后方可使用。

  4、在水泥砂浆找平层上铺涂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时,找平层表面应洁净、干燥,其含水率不应大于9%,并应涂刷基层处理剂。基层处理剂应采用与卷材性能配套的材料或采用同类涂料的底子油。

  5、卫生间、厨房的楼面结构层四周支承处除门窗外,应设置向上翻的砼边梁(即吊梁),其高度不应小于200mm,宽度宜同墙宽。施工反梁时其轴线、位置应准确,以免砼反梁移位而进行打凿。

  6、卫生间、厨房铺涂防水类涂料时,宜制定施工程序。在穿过楼板面管道四周处,防水材料应向上铺涂,并应超过套管的上口;在靠近墙面处,防水材料应向上铺涂,并应高出屋面200-300mm,或按设计要求的高

  度铺涂,阴阳角和穿过楼板面管道的根部尚应增加铺涂防水材料。

  7、铺设完毕后应作蓄水检验,蓄水深度不小于30mm,经24小时以上蓄水无发现渗漏为合格,并做验收记录。

  8、卫生间、厨房防水必须由防水专业队伍或防水工施工。严禁非防水专业队伍或防水工进行该防水工程施工。

  9、抹平层砂浆用水泥之标号不宜低于425#,并不得将不同品种或标号的水泥混合使用。

  10、抹平层的水泥砂浆厚度宜为15-20mm。铺抹时应压实,表面应提浆压光三遍,阴角均应做成圆弧。

  11、卫生间、厨房的防水工程应编制施工方案或技术措施,在《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有所体现。

  12、卫生间、厨房的防水工程在施工之前应填写《防水工程施工报批表》,并获审批通过后方可进行施工。

  13、为保证卫生间、厨房墙面瓷砖能够粘结牢固不空鼓,应对有做防水层的墙面进行"毛化"处理。

  14、卫生间、厨房的防水层在施工完成后,应采取有力措施防止人为的破坏。

  注:表格内容要求用碳素墨水填写。

篇5:常规条件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介绍

  常规条件下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介绍

  在施工中存在部分混凝土结构符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定义,但单体数量多,分布面广,目前常规施工中标价低,使用特殊方法在经济上不合理,作者针对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结合本项目施工实际情况,介绍使用常规方法下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

  一、概述 本项目中桥梁长度占到全线长度的四分之一,中桥、大桥、特大桥长度在九公里左右,桥墩329个,混凝土量33182m3铁路桥墩根据标准图设计,最小断面为2.1m,平均高度10m,墩身施工已经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范畴内。

  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控制

  1、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及裂缝的形式

  结构物在施工及使用过程中承受两大类荷载,有各种外荷载和变形荷载,统称为广义荷载。

  第一类荷载

  包括永久荷载,荷变荷载,风载和雪载等。

  第二类荷载

  包括温度、收缩及不均匀沉陷等。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不外是由以上两种荷载引起,据有关资料统计,在工程实践中结构物的裂缝原因。用第二类荷载(变形荷载)引起的裂缝约占80%—85%而由第一类荷载(各种外荷载)引起的裂缝只占15%—20%。

  裂缝按其开头分为表面的、贯穿的、纵向的、横向的、上宽下窄,下宽上窄、枣棱形、对角线形、斜形、外宽内窄的和纵深的等等。

  裂缝宽度在表面裂缝上是不均匀的,控制裂缝宽度是较宽区段的平均宽度

  裂缝又可分为愈合、闭合、运动、稳定及不稳定的等,地下防水工程或其它防水工程结构,在水压为不高,水位在10m以下的情况下,产生0.1~0.2mm的裂缝时,开始有些渗漏,水通过裂缝同水泥结合,形成氢氧化钙和硫铝酸钙,生成胶状物质胶合了裂缝,使原裂缝就封闭,裂缝仍然存在,但渗漏停止,这种现象被称为裂缝的自愈现象,这种裂缝不影响结构的耐久性,是稳定的。

  结构的初始裂缝,在后期荷载作用下,有可能在压应力作用下闭合,裂缝仍然存在,但是稳定的。

  结构上的任何裂缝,在同期性温差和周期性反复荷载作用下产生周期性的扩展和闭合,称为裂缝的运动,但这是稳定的运动,有些裂缝产生不稳定性的扩展,应视其扩展部位,考虑加固措施。

  2、温度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后水泥的水化热很大,由于混凝土体积大,聚积在内部的水泥水化热不易散发,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将显著升高。而混凝土表面则散热较快,这样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如果在混凝土表面附近存在较在原温度梯度,就会引起较大的表面拉应力。同时,此时混凝土的龄期很短,抗拉强度很低,如果温差产生的表面拉应力,超过此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就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表面裂缝。这种裂缝多发生在混凝土浇筑后的升温阶段。如果此时混凝土表面不能保持潮湿的养护环境,则混凝土表面由于水份蒸发较快而使初其的混凝土产生干缩,将加剧烈缝的产生。这是混凝土浇筑后由于温升影响产生的第一种裂缝。

  由于温升影响产生的第二种裂缝是收缩裂缝。这种裂缝产生在混凝土的隆温阶段,即当混凝土降温时,由于逐渐散热而产生收缩;再加上混凝土硬化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内部拌合水的水化和蒸发,以及胶质体的胶凝作用,促使混凝土硬化时收缩。

  这两种收缩,在收缩时由于受到基底或结构本身的约束,会产生很大的收缩应力(拉应力),如果产生的收缩应力超过当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就会在混凝土中产生收缩裂缝,这种收缩裂缝有时会贯穿全断面,成为结构性裂缝,带来严重的危害。

  表面裂缝虽然石油属于结构性裂缝,但是,在混凝土收缩时,由于表面裂缝处断面削弱而且产生应力集中,促使混凝土收缩裂缝的开展。因为这两种裂缝有其内在的联系,所以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都是不容忽视的。

  总结过去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情况,有下述一些规律:

  1)温差和收缩越大、温度变化和收缩的速度越快,越容易开裂,裂缝越宽、越密;

  2)基底对结构的约束作用越大,越容易开裂。

  3)温度梯度越大,承受均匀温差收缩的厚度越小,、越容易开裂。

  4)在一般情况下,结构的几何尺寸越大,越容易开裂。

  本项目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重要环节在于将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度控制在25℃以内,减小温度梯度,保证混凝土内部压应力小于外部拉应力,防止混凝土裂缝发生。

  三、施工处理措施:

  以往的施工一般都采取低水化热水泥,在混凝土拌和时掺加冰屑、在混凝土结构中预埋管道进行冷却循环降温以及采用电子温控设备与降温措施结合的处理方案。上述的处理方法效果好,但是费用高,对单体混凝土结构,特别是超大规模的混凝土结构来讲是理想的,也是必需的,但是本项目线长,桥墩分布广,单位体积并不是非常大,在经济上不能承受,根据施工规范和以往施工经验,我们彩取了如下的处理方式:

  1、注重混凝土原材料选择及质量要求

  1)水泥:水泥在水化过程产生大量的热量,聚集在结构内部不易散失,使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升高,为此,在施工中应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以及尽量降低单位水泥用量(每减少10kg水泥,降低温度1℃)。本工程由于货源限制、选用3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

  2)粗、细骨料:粗骨料选用5~40mm单位级卵石。它比5~25mm石子,每立方米混凝土可减少用水量15kg左右,在相同水灰比(0.5)情况下,水泥可减少30kg左右,细骨料采用中粗砂,其细度模数为2.8。它比采用细砂,每立方米混凝土减少注量20kg左右,水泥相应减少28~35kg,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干缩。

  3)混合料及外加剂:混凝土中掺入水泥重量0.25%左右的缓凝型减水剂——木质素磺酸钙,一方面可明显延缓

水化热释放的速度,推迟水化热峰值的出现;同时又减少10%拌和用水,节约10%左右的水泥,从而降低水化热。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粉煤灰,不仅改善混凝土的工作度,减少混凝土的用水量,减少泌水和离析现象:同时代替部分水泥,减少水化热。

  2、混凝土配合比的制定:根据选用的材料,通过试验室试配确定了混凝土配合比,采用汽车吊运输,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3~5cm;混凝土配合比(kg/m3)为水泥:砂:石子:水=273:717:1171:190;掺合料(kg/ m3):粉煤灰48kg,水灰比0.59,砂率38%。

  3、混凝土的浇筑及养护:混凝土浇筑采用平面一次浇筑,分层厚度为43cm左右,在斜面下层混凝土未初凝时(初凝时间为3h左右)进行上层混凝土浇筑,在不同部位用3台振动棒循环推进,一次到顶的办法,以消除冷凝,增强混凝土的密实性,保证防水质量。

  根据计算混凝土内部最高47℃,内外温差超过25℃,因而混凝土浇筑后,采取有效的外部保温法。目的是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减少混凝土表面的温度梯度,防止产生表面裂缝;同时延长散热时间。具体方法:在表面抹压后即覆盖一层厚塑料薄膜,来封闭混凝土中多余拌合水,以实现混凝土的自养护。终凝后覆盖二层草袋,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4、混凝土测温:为了掌握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变化规律,及时了解温差对大体积混凝土质量的影响,采取常规测温技术、对混凝土的上、中、下进行布点观测,以便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防止混凝土开裂)。

  本工程测点共设4点,每点设上、中、下三个测温孔,在混凝土浇筑前,用钢管预选放置在底板内并高出板顶100mm,并固定于底板筋上,钢管下口事先封死,温度计顶端与预埋管之间用保温材料塞严,防止水分浸泡,并做好测温点的编号。采用玻璃温度计,温度计在管内停留不少于5mm.当温度计在管内抽出时,立即读出温度值.混凝土浇筑1~5天,每2h测一次,第6~10天,每4h测一次,每次同时测出大气温度及草袋与混凝土表面之间的温度。

  实测数据表明: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36℃)出现在混凝土浇筑后的第3天,基础中心与草袋内之间温差最大值为16℃,草袋内与大气之间温差最大值为17℃,均控制在25℃之内,有效控制了温差梯度,符合《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中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差“不宜超过25℃的要求。

  5、施工中应注意的其它事项:

  根据天气情况调整施工时间,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炎热天气混凝土的施工宜在温度较低时进行,避开温度较高段(一般10点至16点)。

  降低模板表面温度,防止因模板表面温度过高而对混凝土结构物外观造成影响。控制混凝土浇筑速度。防止因下层混凝土初凝而形成混凝土分层和人为接缝。

  结论:通过以上措施进行温控,混凝土内部实测最高温度为36℃,从施工上看,同一测温处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从测温数据及混凝土外观质量表明,以上温控措施是成功的。另一方面,通过采用这种施工方式,为我们以后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提供了另一条渠道,不同结构上的大体积混凝土可以通过试验来采用切实可行的方式,达到保证质量和节省费用的目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