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经理人

外来插班生适应不良个案研究

6209

外来插班生适应不良个案研究

  外来插班生适应不良个案研究

  一、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人口流动速度和流动范围逐渐加大,流动人口子女的受教育问题也日渐突出。近几年,有较多的流动人口子女入读我校,比例已占到全校人数的35%以上。据调查,他们来自全国20多个省份,有不同的民族,年龄大约多在13-17岁,分插在各年段各班级中。为了更好地使这些学生适应本土教育,结合我校省级课题“流动人口子女适应性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我们通过调查法、访谈法、比较法和个案法等搜集了相关资料,对已有得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外来插班生的适应性心理障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习适应障碍,二是人际关系适应障碍。

  外来插班生因学校环境、学习方式、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改变,在面对新的环境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适应障碍,从而促使了一些心理问题的发生。主要表现在学习适应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为了更好得解决外来插班生上述的问题,了解他们、关心他们,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学校整体教育的优化。

  二、研究对象

  张彬(化名),男,17岁。初二(3)班学生。身体健康,发育良好。原籍温州乐清,****年9月进入我校学习。由于年龄关系,与初二学生相比略显老成。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在柯桥服装市场做服装生意已经有好几年,对他的学业期望值较高。该生在乐清原校已经读过1年初二,但因为学习成绩不好,到我校后恐怕跟不上初三的学习,所以家长要求重读初二。

  三、行为简述

  对课堂教学内容不感兴趣,特别是科学课,跟以前的老师有差别,觉得不如以前老师上得好,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想要睡觉。有时强迫自己全神贯注,但马上又要开小差,非常苦恼。

  原来初二时候英语成绩较好,能考到90分,但是在本校学习后,觉得英语成绩不如以前,老师也不重视自己,因而对英语学习失去了信心。

  对学校的饮食不习惯,也不适应同学们平时说的一些方言。经常怀念起以前老家的同学,回忆和他们一起玩乐时的快乐情景,感觉与现在的同学之间有隔阂,跟他们在一起玩没有意思。

  平时喜欢去网吧上网聊天,玩游戏。而且希望初三毕业后可以开一个网吧,自己来当老板。

  四、分析诊断

  1、产生的原因:

  (1)诱发事件:迁居、转学。

  (2)自身因素:学习成绩不好,缺乏学习动机,性格比较内向,各方面适应能力较弱。

  (3)学校因素:教师对插班生的心理状况了解不够,在教学方式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重读初二给他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4)社会家庭因素:父母文化程度不高而且都是做生意的,使他潜意识中形成一种思想即做生意不一定要有高的文化程度。所以在校学习似乎只是为了完成任务。

  2、问题诊断:学习和人际关系适应不良

  3、诊断依据:(1)该生刚刚转入本校学习,处于一个陌生的环境当中,必然产生一种防卫心理从而对人对事产生了抵触情绪。同时,该生已经学过初二的知识,无意中会拿现在的和以前的进行比较,不能公正公平的评价教师的教学。产生学习的适应障碍。(2)不善于和新同学交往,过于将活动投向自我内心以及网友和电脑游戏,企图在网上得到现实人际交往缺陷的补偿。如此导致他更加不善于与同学沟通和交往,产生了人际交往适应障碍。(3)对于学业失去信心,却对自己的职业充满信心,希望自己能够开网吧。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对社会现实了解不够,对职业状况考虑不全,想法较幼稚和肤浅。

  五、辅导过程简述

  1.从“很迷茫”到“不太适应”

  张彬是班主任介绍到心理咨询室来的,在这之前班主任已经把相关情况跟我说明。张彬见到我的第一句话是“我感觉很迷茫”,这个在我看来带点阳光味道的男孩脸上充满着颓废,他说“我觉得自己很迷茫,对上课一点兴趣都没有,不知道该怎么办?”“这学期,我爸爸花了很多钱才把我弄到这里读书,他对校长承诺过,我一定能考到前100位的,我如果不好好读书,怎么对得起他。可是为什么我刚来这里就这样,一点也学不进去,老师上课上得不好,跟我在老家的学习真是差远了,老师你帮帮我怎样才能让自己学好呢?”

  他把学习放在第一位,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自己重新学好”,但根源却是另有他在,于是我引导他继续说下去,“你想要让自己学好是吗?”他点头,“我想知道你现在最大的目标是什么?”他想了想说:“我的目标……我爸爸是想要我考大学的,可是我现在这样的成绩对自己没有信心,我自己倒觉得做老板挺好的,毕业后去开个网吧,现在上网的人多了,电脑还不是很多,所以还是有前途的。”我惊讶于他还能对开网吧作出市场分析,但马上想到他肯定是个常常上网的人,于是问“你常到网吧上网吗?都干些什么?”“我最喜欢的就是聊天,常常和以前的同学聊天,感觉特别亲切,有时也一起玩游戏,玩得算好的,但也没有像你们老师说的沉迷,我还是能够克制自己的。”

  “那你觉得现在的生活和老家的生活有什么不同?”我继续问。“现在压力大了,父母对自己要求严了,以前在老家只有我和爷爷奶奶没什么压力。我也常常想起以前的同学,跟他们在一起是很开心的,但是现在的同学都冷冰冰的,有时觉得孤单。”说着他垂下了头。

  “你能适应这里新的生活新的学习吗?”我问到。

  他迟疑了好久,轻声地说“应该是不太适应的”,这时他努力地在想着什么,或许他意识到跟我说的这么多烦恼,都是“不适应”惹的祸。乘此我们一起来回顾了刚才他讲述过程中的种种“不适应”倾向,帮他找出来绍兴以后种种不适应所引起的心理变化。我同感了他的不适应心理,同时肯定了每个人到一个新环境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这个程是需要靠自己慢慢调整来适应的,人只有适应了环境才能更好生活。

  他不住地点头,仿佛解开了心结。“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如何应对变化,更好地适应”,我鼓励他从自己开始慢慢地作些调整,比如发现老师上课的一些优点,主动认识新同学,记住他们的名字并和他们打招呼等。

  2.从“正在慢慢适应”到“没知识做不成大生意”

  第二个星期,张彬又来到咨询室。这一次他首先告诉我的是自己正在慢慢适应,比如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主动找他谈话,让他感觉到了友好,也逐渐开始和班里的一些男同学讲话,另外在饮食习惯方面也已经渐渐适应了。我肯定了他一星期以来所取得的进步,并鼓励他可以做得更好,他也高兴得接受了。

  “但是老师,我上课还是集中不了精神,听着听着就在想别的事情了,有时候还会打瞌睡,强打起精神也持续不了多长时间,这样子学习肯定跟不上去。爸爸一天到晚地督促我,还说考不好会砸了他的面子,我真觉得郁闷啊!”

  “你想要取得进步,是为什么呢?难道是为了爸爸的面子?”

  “也不全是,我是想好好学完初中的课,拿到毕业证书以后自己开个网吧的,但是爸爸一定要我读高中考大学。”

  “你觉得自己创业做老板就不用知识和技能了吗?”

  “也要的。”有了这句话,接下来的谈话就变得顺畅了,我帮他分析了目前学习的重要性,也一起分析了创业当网吧老板需要的知识和能力。

  “现在做生意也难了,没有一定的知识是做不成大生意,也当不了好老板,我爸爸自己在做生意,常常这样说,其实我能够体会爸爸要我好好学习的用心。”他说得这句话显得比较成熟,也让他不得不从自己的角度来面对“学习”这件看起来痛苦的事情。

  我开始让他回忆以前在老家学习的情况,并且把那些成功的事例用详尽的语言描述出来,让他感受曾经的成功来激发他现在对成功的渴望,进而激发他的学习内驱力。接着我们就一起讨论了老师们上课的风格,怎么样来适应他们,怎么样寻找好的学习方法。讨论结束,我看到他紧锁的眉头已微微展开,临走时非常真诚地跟我说了声“谢谢老师”。

  会谈后我及时联系了他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希望能够给他多创造一些成功的机会,在课堂当中给予更多的关注、鼓励和肯定,让他找会信心。

  3.从“我决定先考高中”到“我会做得更好”

  再一次见到张彬时,他笑容满面,这让我感受到他原本就应该具有的阳光味道。这次他跟我说的第一句话是:“老师,我决定先考高中。”我并不惊奇于他的转变,但还是问他“是什么让你的想法改变?”

  他说起了这段时间的心路历程,“我把这半个多月来的事情都想了一边,其实我还是要读书的,可能正是因为不适应才出现了不想读书的念头,把原因归到老师和同学身上,不愿意和他们讲话。老师您对我说的话很有道理,我也能够想得明白,特别是那天在看中央台的“创智赢家”时,更觉得没有学好知识,以后很难创业的,所以我决定还是先考高中。”

  我心理暗暗在想,这个男孩子还是挺有思想的,能够去分析自己,相信他只要适应了新环境以后,学习、人际都会好起来的。我为他的决定感到高兴,我说“不管你是决定先考高中,还是想要开网吧,想清楚自己要的,怎么样才能做得更好。当环境变化时,也不要因为眼前的变化而马上给自己下决定,其实我们是有能力做的更好的。”

  “我会做的更好。”他坚定的说,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的未来。

  一个多月后,张彬已经基本适应了本校的环境以及饮食,对学习也有了信心,脸上常常充满着阳光味道的笑容,偶尔能够看到他和同学们在一起有说有笑。他后来跟我说,多亏当时老师的点拨,才会有学习的信心。通过班主任的反馈,他的表现比刚来学校的时候有所好转,学习也有所进步,期中考试科学成绩、英语成绩也考到了平均分以上。

  六、辅导方案要述

  针对该生的行为所做的诊断分析,我分别和他的班主任和一些任课老师进行交流,进一步了解情况。在此基础上,我分别从学习辅导、人际交往辅导和职业辅导三方面出发,对其进行较深入的辅导,主要有以下几点:

  1.适应环境和饮食。陌生的环境和饮食的不习惯是造成学习和人际交往不适应的首要原因。改善环境和饮食的适应性也是改善学习适应性和人际关系适应性的前提条件。建议多逛逛校园,树立“校园是我家”的思想,同时建议多了解绍兴和柯桥,使他有一种亲切感。

  2.明确学习责任和目的。注意对他进行学习责任和目的的引导,学习是一项义务,即使把它当成一种任务,也必须出色的完成这项任务,这是我们学习者的责任,如果连这样的责任心也没有,我们还能期待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所成就吗?明确学习的目的性,为以后的社会生活打下基础。即使是开一家网吧,也需要具备做店老板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3.积极暗示、发掘自我潜能。通过他的自述,抓住了一些他的优点,及时加以肯定。比如英语成绩不错,记忆力不错;重视朋友的友情;思维敏捷、头脑灵活等。并且给予积极暗示,他可以学得好。同时我也与其任课老师进行沟通,了解他的一些良好表现,希望他们配合对他多进行鼓励教育。

  4.加强师生沟通。遇到问题的时候,或者发现老师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多与老师进行交流。由于他比较内向的性格,建议先可以从班主任开始。同时我也单方面和班主任进行沟通,希望平时能够主动关心和询问,使他消除“自己是外地人,和本地学生有不一样待遇”的想法。

  5.加强同伴交往,合理转移注意。在校期间要主动与同学进行交流,可以从同桌开始,班主任特意安排了一个开朗热情的本地人坐他旁边。通过加强同伴交往,一段时间后可以将活动中心从自我内心以及网友和电脑游戏投向现实同学的同伴交往和同伴游戏,改变以前企图在网上得到人际补偿的状况。

  6.合理定位职业目标。不否认他的职业目标,但是要合理正确地定位自己的职业目标。明确职业选择的原则,从自身的潜能和个性特点为依据,慎重考虑自己的职业选择。鼓励他如果真想在初中毕业后做一位出色的能赚钱的网吧老板的话,那也要从现在开始学习一些专业的知识,为以后做准备。

  七、讨论与思考

  1.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沟通,我发现外来插班生有着比普通学生更加普遍的负面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自卑、孤独、脾气暴躁、态度冷漠等这些方面,而这些心理的形成,一个主要的因素就是刚进入新环境的不适应引起的,所以外来插班生的适应行问题成为我们首要关注的。

  2.在平时的工作中,要注意加强对外来插班生的心理疏导。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更多的了解自己所任教班级中的外来插班生,不仅在学习上要多加帮助和关心他们,能够根据外来插班生的不同特点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方案进行辅导。同时也要加强师生沟通,关心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心理,帮助他们顺利的度过适应期。

  3.加强亲子关系在这里也显得更为重要。以布商和民工为主得两类人群构成了我校外来插班生的大多数家长,针对不同的家长对待孩子的不同要求和期望,学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更多的努力。在原来家长会、家校联系本、家长开放日、公开评教等家校联系的基础上,要有针对性的组织一些活动,让外来插班生的家长真正来倾听孩子们的心声,更好地加强亲子关系。

采编:www.pmceo.cOm

篇2:让自信之花重新绽放-学习心理辅导个案

  浙江省桐乡市高级中学何姗姗

  一、个案基本情况

  一天在咨询室值班时,进来一位女同学,很苦恼地告诉我:她小时候比较的聪明,下了课基本不用看书,也没少玩,可是功课却始终不错,直到初中也是这样,在班级里也总是排前几名,可以说是学习和娱乐两不误,每天都过的很开心,而且也考进了自己理想的重点高中。但是,自从上高中以来,在重点高中里,觉得自己的优势没了,逐渐感到头脑变得不太灵活,上课总不能集中注意力,很多时候老师讲的内容听不进去,到夜自修时越是想集中精神学习越是感到很难做到,以致不能专心看书,不能集中思考,其他事情好象老在干扰着她的学习。学习成绩也有所下降,自己的心理也很着急,也用功过,每天比别人还要多用一两个小时来学习,但不见成效,特别是一到“大考”,跨章节跨系统的能力型综合试题总是做不对,成绩很不理想。刚考进高中时,成绩还在班级前几名,到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和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成绩相对刚上高中时都有所下降,现在高二了,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的成绩已倒退到班级里的四十几名。感觉自己已很用功,却不见成效,很苦恼。

  二、辅导理论

  “当事人中心”疗法认知领悟疗法

  三、辅导过程

  第一次见面辅导中,主要是帮助来访者自己认识和调整不合理的信念,及其进行认知模式的调整,减轻她的过度焦虑和疲劳。在咨询辅导过程中,我首先以“当事人中心”疗法来引导来访者,让她自己来领悟:

  “你对自己的成绩很不满意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她说:“是从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之后,因为刚进高中时,在几次的单元考试中虽然成绩不是很好,但自己认为还是可以的,而且也知道那时我还是像以前在初中是那样玩的时候多一些,学习的时候少一些。但是从高一的第二学期开始到现在都是非常认真的学习,玩的时间几乎没有了,每天只睡6个小时,大部分时间都在用功读书,但名次一直徘徊在班级的中等水平。到了上学期期末更是下降到四十二名。”

  “你认为是不是只要付出了努力,就一定会成功吗?”

  她说:“我是这样想的。”

  “那么,你周围的同学中是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在努力的学习呢?”

  她说:“不是,很多同学也很努力的学习。”

  “那这些努力的同学是不是都考的非常好?”

  她说:“也不全是,但是我觉得我比他们都要用功,我应该考的要更好一些。”

  “别人都可以考试失败,而你为什么不能呢?”

  她说:“老师,也不能这样说。我从小学到初中成绩一直都是在班级里的前几名,我不相信我会比别人差的。”

  “每个人都会有成功的时候,也会有失败的时候,你说是吗?”

  她说:“是的”

  这时,我找到了她的不合理信念:“我付出了努力了,我就必须成功”,在这种不合理的信念中,她的认知模式也逐渐的发生了变化。在这次的辅导中,我运用“当事人中心”疗法,就是要帮助来访者自己找到不合理的信念,从而放弃这种不合理的信念,使的她过强的学习动机有所减弱。

  她接着说:“我的父母是农民,每天早出晚归,很辛苦,他们这么辛苦就是想让自己的子女能好好的读书,能跳出‘农门’,但我却没能学好,对不起父母的期望,我感到很难过。”

  “那你自进入高中以来,对你的成绩的下降,你父母的态度怎么样?”

  “一开始,我爸知道我的学习是因为不认真,成绩下降了,曾指责过我。但现在他也看到我很用功的学习,就不再说什么了,只是每星期回家时,爸很少对我有笑脸了。”

  “你一次又一次的告诉自己发奋学习,不允许自己有放松的时候,这样你觉得有效果吗?”

  “我不管是上课还是平时的学习中,脑子里总是想起父母辛勤劳动的情景及爸爸忧伤的眼神。”

  “这样你学习时的注意力就分散了,你觉得是不是?”

  “你其实是很懂事的孩子,懂得体谅父母的苦心。”

  她笑笑,无语。我说:“那我们一起来想想看如何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好吗?”

  她恍然大悟,说:“老师,我也曾怀疑过可能是我的学习方法不太对而影响到学习的效率,进而影响到我的学习成绩。”

  通过和来访者的谈话,我引导她认识到自己的过度焦虑和疲劳的不合理信念,找到了自己的不合理信念,来访者自己也明白了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不但不能帮助自己产生学习动力反而阻碍了自己的学习效率。但是来访者虽然认识到了自己太大的压力是对自己的学习不任何的意义,可是对父母的愧疚感又是一个让来访者思想上放不下的压力,我此时则对来访者进行疏导,

  “我知道你是一个很懂事的好孩子,能明白父母的苦心,现在很少有孩子能看到父母的一片苦心。可是既然你知道父母这样是因为想让你过的好一些,如果父母知道了你是因为他们这样的劳累而产生了学习压力以致学习成绩有所下降,你说父母的心理是不是更加的难过呢?”

  “你要想着父母是对你那么的无私奉献,就要以此为动力,不要在脑子里总想着父母是多么的辛苦,要多想想自己怎么样去做能好好的报答父母,让他们开心,要让父母的辛苦变成你的学习动力。”

  她沉默了一阵,说“老师,我总是想到父母是多么的辛苦,可是总是在想以致它给我的思想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今天我才认识到这些,我想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因为她要去夜自修,所以我们约定第二天见面。在这一次谈话指导中,我主要是帮助来访者自己找出她现在观念中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认识到这些不合理的信念是影响她学习效率不高的一方面因素,并建议来访者先回去试一试刚才所说的策略,然后再约定下一次谈话的时间为两周后。之后,我还与来访者的班主任、科任教师联系,取得他们的配合,使该同学的学习和生活处于更“和谐的情境”,更能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眼神,重新感受到老师的鼓励、同学的关爱,增强信心。

  第二次见面辅导,她的语气已明显的较昨天有所改善。她说:“老师,昨天我回去后认真的想了想你的话,我的心情也比较的轻松了,才知道原来那些想竟给我带来了那么大的思想包袱。”

  我通过第一次辅导对她的不合理信念加以疏导之后,第二次见面辅导中,则是进行学习策略的辅导及辅导之后出现的问题的矫正和建立有效的学习方法,以适应学习。在分析了来访者学习综合障碍的产生原因后,我决定对她进行认知的矫正和学习策略的辅导。

  ⑴引导她认识和调整不现实的目标,减轻她的过度焦虑和疲劳,同时培养和增强学习的信心。

  ⑵针对她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成绩差,培养和增强学习注意力。

  ⑶帮助她调整学习方法,重视复习,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一提高学习成绩,重获自信。

  于是我和来访者一起讨论,根据来访者的自身的情况来制定初步的学习策略:

  首先是调整学习目标:从现在起,不要因为高一的一些情况而给自己心理上产生压力,尽量的放轻松。对每一科以打好基础、查缺补漏、逐步提高为目标,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注重学习过程,看看自己的学习是不是有效率,而不是把注意力注重于学习结果。

  其次是注意科学用脑,注意劳逸结合,有张有弛。学习中如果感到大脑疲劳、精神不支时,就适当的停顿,转换一下方式,以使大脑得到休息,保证精力的恢复。这样做也会使大脑的工作有节制,不会导致大脑过分疲劳。不要在自己大脑感到疲劳的时候还是要看书学习,觉得不学习自己的心理总是很内疚。其实,这样不但不能有好的学习效果,反而使自己的大脑更加的疲劳,而自己内心的愧疚感则更重。还不如,好好的放松休息一下,哪怕就只放松几分钟的时间,再学习时也会很有精神,这也就是谚语中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功”。

  再次,早晨起床后,经过一夜的休息,大脑的活动能力很强,故记忆力最好,可做一些记忆性较强的工作,如记英语单词;临睡前,由于知识信息进入大脑后就入睡,也有助于知识的条理化,因此早上和晚上临睡前,背课文或公式是再适合不过的。当然,这些根据自己的情况来看,看看自己是觉得是晚上临睡前有效率还是觉得早上有效率,一切都慢慢的开始习惯,切忌心太急噪。同时要养成有规律的睡眠习惯,养成按时就寝、按时起床的良好习惯。

  另外就是转变学习方法,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从新课的预习、听讲、课后复习到单元复习、阶段复习)。

  从谈话中了解到来访者学习动机强,认为“只要是努力了就一定要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学习方法相当落后和被动,课前不知预习,听课和记笔记抓不住要领,不注重复习巩固的学习环节。来访者并没有意识到改进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只有好的方法才能有学习上的高效率。如果说时间保证是表面上的刻苦,那么,好的方法便是本质上的动力。我则指导她:

  ①做到课前预习,上课集中精神听课,课后及时复习。在学习中,重视课前预习,寻找教学内容的疑点和难点,为带着问题听课预先作准备;听课时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勤思多问,使其思路与老师的讲授“合拍”、“共鸣”,尽量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②听课之后一定要及时复习所学知识。就像吃饭要消化一样,复习是消化吸收知识的重要环节。孔子也说,温故而知新。复习时能把理解和记忆结合起来,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记忆,通过记忆加深理解;另外是先复习后做作业,通过各种形式的作业,消化巩固知识,并形成一定的技能技巧,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是要在课外坚持阅读活动,扩大知识面,以提高自学能力。

  ③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揭示了遗忘“先多后少,先快后慢”的规律,说明及时复习是有效防止遗忘的好方法。比如上午学习的内容,下午自修课或晚上要抽时间复习。复习也要注意方法的科学,不能停留在初中时一遍又一遍地读、一次又一次地记的方式上,认为只要功夫到了,就会水到渠成。复习可分四步进行:第一步静心回忆,把课堂上老师讲的知识,认真回忆一遍,老师讲的内容,理解和记住了哪些,还有哪些不太理解或没记住;第二步细读课文,对所学知识有个全面的掌握,看有没有忽略或遗漏的地方;第三步深入思考,通过认真推敲,搞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把知识学活;第四步反复记忆,运用一定的记忆方法,把知识牢固地储存在头脑里。

  单元(或阶段)复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把知识系统化,既利于理解,又利于巩固。例如:高二学习有机化学内容之后,把有机化学的各类反应、各种有机物之间的联系,通过归纳整理,系统地复习一遍,既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又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期末复习,是学期结束前或一门课程学完之后的复习。这类复习绝不能只是单单为了应付考试,而是要把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加深理解,牢固记忆,为学习新知识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这一次的咨询辅导中,我根据来访者的情况,和来访者一起讨论一些初步的学习策略。而我也对来访者说,不论怎么样的学习方法,一定要适应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上面所说的一些科学的方法策略,一定要自己回去之后慢慢的去适应,不要妄想通过这次的咨询就马上会改变一切,它也是需要一个过程,一个你自己主动去参与和配合的过程,这样才会有效果,才会形成属于你自己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两周后,来访者第三次走进心理咨询室,有些兴奋地告诉我,自上次咨询后,对自己的学习又开始有信心了,并认真执行学习计划,学习有头绪,感觉很扎实。但还是容易出现注意力的转移,希望得到帮助和指导。我感到也和高兴,上次的咨询很有效果,没有遇到强烈的“阻抗”,来访者有所进步,能过通过认识自身一些不合理的信念,这时我则通过认知领悟疗法,对来访者在认知策略上加以巩固。我根据来访者的自身的一些情况,又向她提供一些科学的复习方法,让她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注意增强学习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1、计划复习法。复习前制订一份详细的计划。计划应包括“三点一面”——教材的重点、难点、自己的薄弱之点和全面。还应包括复习的三个阶段——泛读、精读和重点复习。

  2、整理笔记法。把笔记串起来进行整理,使它成为一份经过提炼的复习材料。如把一阶段所学的知识变成几天笔记;把复杂的内容变成一张表格;把容易混淆的概念变成一张比较图表等。

  3、做例题复习法。可将例题题目抄在本子上,待教材复习完后,集中将例题做一遍,然后对照教材中的解题方法,但要防止抄一题做一题,使知识失去系统性。

  4、纠正错误复习法。平时给几门主要学科各设一本“纠错本”,将自己练习、试卷中的错题登记在上面,复习时认真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哪些知识没有掌握好?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来访者很认真的听取我的建议,但也向我提到,上课还是感觉自己的注意力不够集中,还是感觉很苦恼,那我则从一些基本的知识来向来访者分析情况,帮助她找到适应的方式和方法。

  那么怎样提高注意力呢?

  1、明确目的任务。对学习的目的、任务有清晰的了解时,就会提高自觉性,增强责任感,集中注意力。即使注意力有时涣散,也会及时引起自我警觉,把分散的注意收拢回来。

  2、开展情境想象。无论多么爱走神的学生,当参加重要的考试时,他也会尽可能地集中注意力作答、发挥出最佳水平。所以,请你每次做作业时想象自己是在参加某次大考,要在规定时间内做完,这样可以使自己真正紧张起来,注意力就自然集中了。正如著名数学家杨乐所说:“平时做作业像考试一样认真,考试时就能像做作业一样轻松。”

  3、克服内外干扰。克服内部干扰,除了要避免用脑疲劳,保证充足的睡眠外,还要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把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克服外部干扰,除了尽量避开影响注意的外界刺激外(如课上收起与上课无关的报刊杂志,在家写作业时关掉收录机或电视等),还应适当地有意锻炼自制力,培养“闹中求静”的心态,使注意能高度集中和稳定。

  4、养成注意习惯。学习过程中,要会“自我提问”。为求答案,积极思考,保持高度注意,出现“走神儿”时,要会“自我暗示”,保持注意的稳定。学习临结束时,更要使注意保持紧张状态,决不能虎头蛇尾。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以养成良好的注意习惯入手,是全面提高注意力的捷径。

  5、注意适当作息。疲劳是集中注意力的大敌。身心过于疲劳,上课常有力不从心之感,就无法集中注意力。因此,一旦感到疲劳,就应注意适当休息,如课间到室外走走,精神上放松一下,不要抓住那10分钟看书或做作业。平时要积极参加文体活动,既可愉悦身心,又可消除疲劳;同时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只有精力充沛,上课注意力集中才有物质基础。

  分析了这些的情况,还是要有一点,如果来访者自己觉得很累的话,就适当的要去休息,让大脑放松,不要照搬这些模式,也不要太心急。毕竟,任何的事情发展都是要有一个过程,不是通过几次的咨询就好象一下子改变了现有的所有情况,它还是需要自己通过意志力去磨合,通过一段过程的才能成为自己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另外,在学习中,切忌和别人去不停的比较,你就是你自己,你有你自己的特点,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无法比较也不能去比较的,学会肯定自己,自己悦纳自己。

  来访者通过这次谈话,心理也有所感悟,并告诉我,愿意和我成为朋友,自己一定能好好把握自己,相信自己。

  当来访者第四次来到咨询室已是一个月后了,这次她一进门就满脸的欢笑,她笑着和我说:“谢谢老师,你的那些方法我回去都用心的去试着做了,觉得很有效果的,这次我的单元考试考的还不错的,我自己的心理很高兴。”我听了她的讲述,也感到很高兴,因为笑容又重新的展现在她的脸上了。

  她又说:“老师,我回去后真的认真的想了想我和你谈话的内容,觉得以前自己是有些心太急噪,对自己的认识还是停留在初中。现在想了想,自己也在慢慢的长大,高中的学习内容及其学习方式都和以前不样的,我现在通过努力也找了适合自己的方法,尤其是在单元考试中有所进步,则更加使我有信心了。”

  “我也真的为你高兴,觉得自己有收获了。那么下次如果还有什么地方觉得不好的都可以来咨询室找了,我们一起去找觉得的方法,好吗?”

  她听了很高兴,通过三次系统的咨询和辅导,使一个原本对学习感到很苦闷的孩子能重新获得自信,我自己也是很高兴的。

  四、咨询辅导中的分析与诊断:

  从和来访者的谈话中,我逐渐了解到,来访者现在最大的苦恼是成绩下降,很希望通过心理辅导,从我这里得到帮助。而从谈话中我分析来访者的大致的情况为:

  ⑴心理负担很重,出现了过度焦虑和疲劳。来访者对考进好的高等学府抱有很高的期望,学习动机很强,对学习特别重视,又经常担心如果学习不好,成绩下降了,会对不起父母,父母每天懂的早出晚归,辛勤劳动,为的就是子女能好好的学习,跳出农门。

  ⑵具有明显的自卑感,失落感。由于她在高一时学习成绩滑坡较大,一时无法改变她在班级中的落后位置,又得不到老师的重视,同学的关怀,而且家长又指责。她内心一方面自认她不会比别的同学苯,一方面对提高学习成绩又没有把握,不知如何改进学习方法。

  ⑶具有胆怯心理。学习上遇到困难不敢想老师,同学请教,不愿意暴露自己的弱点,怕别人讥笑。结果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形成恶性循环。

  ⑷注意力不集中,记不住,遗忘快。她上课或夜自修学习时,想集中注意力但集中不起来。所学的知识记不住,记住了也很快就遗忘了。

  ⑸以为从初中到高中阶段的学习,知识的深度、广度和学习能力要求都有比较大的提高,而来访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再造想象能力差。在学习中不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实现不了问题的类化。表现在接受能力差,孤立地看待问题,不善于将所给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加一解决。所以单元考试还能考得较好,但一到“大考”又是一塌糊涂。

  通过对来访者的一些心理特征的分析,那么我先后运用了“当事人中心”疗法和认知领悟疗法对来访者进行系统的咨询和辅导,在辅导的过程中又不停的注意来访者的反应以不断的对辅导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求对来访者的矫治达到最佳效果。在咨询中克服了来访者的“阻抗”,加上来访者自身的领悟能力很好,使得辅导的进程很顺利,对来访者来说也起到了很好的辅导效果,使来访者重新树立了自信心。

  五、辅导效果与思考

  1、辅导效果。通过二次辅导,来访者重树了学习的信心,把注意力集中于学习过程而不是结果。学习有计划,也能注意学习方法。来访者也会偶尔到咨询室里请我分享她的快乐,如:学习时也不再开小差了,应用考试及格了,在高二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中进步了10名,令我更开心的是,笑容又重现在她的脸上了。

  2、辅导后的思考。开展对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辅导,主要实施矫治性、补救性辅导。由于造成学生学业不良的原因主要是身体原因、心理原因、学力原因,尤其是心理原因,如学习动机不足、缺乏学习热情、对学科缺乏兴趣、独立性未发展、有情绪障碍、良好学习习惯未养成、精力没用在正道上等。因此,我们作为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必须改变以往只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单一的文化知识补缺不漏的做法,要重视和加强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个别的、心理和行为方面的有效辅导,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学习,及时表扬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只有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非智因素,才能有效改变其学习适应不良的状况,使学生的智力水平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真正收到较理想的、标本兼治的辅导效果。

篇3:《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个案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个案研究》结题报告

  辽阳市文圣区东京陵街道中心小学

  内容摘要:在教学中,教师经常会碰到一些智力正常但学习成绩却不是很好的学生,对待这样的学生,教师如何帮助他们“脱贫致富”,跟上大部队的步伐呢?本人通过对富士洪的个案研究,探究出造成富士洪成为数学学困生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并对研究对象富士洪的转化做了一些实践的探索。通过与其父母进行沟通,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激励自信,尊重人格;培养兴趣,激发学习动机;降低要求,减轻学习负担;培养习惯,总结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实践,使其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进步。

  关键词:数学教学 学困生个案 成因分析 转化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核心思想是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素质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是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而“学困生”则成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拦路石,并一直困扰着数学教育工作者。曾有教育专家指出“学校要十分重视对差生的转化工作,转化一个差生与培养一个优秀生同样重要、光荣、有价值”,学困生是教学中一直存在的一个问题,但一直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尤其是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也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教育热点和难点。如何做好这些学生的转化工作,既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我就从个案研究入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原因情况分析

  本课题研究中的小学数学“学困生”是指智力与感官正常,但数学学习效果低下,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通过对富士洪的观察、询问、调查,发现致使其产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两大方面: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

  (一)内部原因

  1、缺乏自信

  高尔基说:“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而富士洪由于长期处于班级的“底层”,处于被遗忘、被冷落的角落,内心深处很自卑。过多的失败让他感到学数学很无聊、很枯燥,时间一长情绪变得非常低落、沉闷,心理上敏感,脆弱,容易形成挫折感,导致对自己学好数学缺乏自信心。

  2、知识脱节

  学生对知识结构掌握得越好,知识就越容易实现迁移,学生“会学”的能力就越强,“我要学”的心理就越稳定、强烈,这样教育教学的质量就越高。对于富士洪来说,前面的知识内容掌握得不够踏实,在后面的学习中不能灵活运用。造成知识结构缺乏系统性,知识脱节太多,不完整。这种情况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当用到旧知识来解决新学到知识时困难很大。

  3、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可以形成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但是通过观察发现富士洪的学习习惯很差:不能进行主动学习,需要在别人强制要求下才去学;课前也不进行预习,缺乏自学能力;上课听课习惯也不好,坐不住,精力不集中,经常左顾右盼,爱做小动作;对教师的提问也不积极主动回答,在课堂上很少见到他举手回答问题;课后布置的作业不能及时完成,把写家庭作业看成了一种负担,应付了事。在这种情况下可想而知他的学习成绩会怎样。

  (二)外部原因

  通过调查、家访了解到富士洪的家长文化水平很低,平时忙于挣钱,很少与他相处,都是爷爷奶奶照顾他的,有时甚至是自己照顾自己,对孩子的学习和心理无暇顾及。还有他的家长一方面望子成龙心切,另一方面又过分的溺爱,造成了富士洪复杂的矛盾心理,缺少吃苦耐劳、认真学习、帮助别人的意识,对学习没有信心;甚至他的家长还认为对学生的教育是老师的事,所以从来不主动与教师配合,这样也助长了富士洪的不良行为,随着问题的越积越多,学习成绩也逐渐下降,最终沦为“学困生”。

二、小学数学学困生个案的转化策略

  通过对富士洪的研究分析,结合造成他成为数学学困生的原因,对症下药,近一年来我采取了如下措施,对其进行转化教育。

  (一)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1、与富士洪的父母进行沟通交流。

  通过家访、请到学校谈话等方式劝其父母要多抽出点时间过问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注意观察他的表现,尽可能去发现他做得好的一面,调整心态,增进沟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爱。一开始他的父母还不以为然,感觉自己没多少文化照样能挣钱,于是我多次和其父母进行沟通与交流,向他们说明父母的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渐渐地他们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思想,并向我保证每天下午督促富士洪写家庭作业,多和孩子交流,多关注孩子的学习。

  2、建议家长要多关心、少打骂,多鼓励、少批评。

  富士洪的父母平时对富士洪管得不多,但一听说考试没考好,做错了事的时候,又大发雷霆,不管三七二十一,揍一顿再说,时间一长,富士洪就不敢把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告诉父母了。鉴于这种情况,我告诉其父母不要动不动就打孩子,要从平时日常小事去关心孩子,多想想孩子内心是怎么想的,要多看到孩子的优点,不要只盯着孩子的缺点。这样促进了家长与孩子间的沟通,增进家人间的亲情与温暖。同时也能帮富士洪树立自信心,增强自尊心,促使富士洪自信地与人交往。

  (二)激励自信,尊重人格

  在辅导过程中,我发现个体的努力才是最重要的。因此,我通过激励的方法,充分发挥富士洪的主观能动性,帮助他树立自信,找回自尊,健全人格。

  1、激励自信。

  教学中他能回答的问题,无论对错我都耐心听取,认真评价,多鼓励:“这是个好看法”、“你的想法很不错”、“你能积极思考问题了”,来使他得到满足感。即使错误的答案,我也要肯定他的积极努力,让他感受到只要努力了就会有收获。重视他的每一点成功,作业本、学习态度、上课发言等一点一滴的进步,我都适当表扬。并认真分析其中的对错,及时肯定他的能力和态度,使他时常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2、尊重人格。

  主动接近,关心他的生活。对他学习上的错误,我循循善诱、耐心指导。这样不仅使他体会到老师对他的信任,领悟师生之间的感情,而且对其自身的缺点也犹如安了一道“紧箍咒”,使他能下定决心,逐步改正缺点,在班级中重新树立自己的形象。在一次排座位中,同学们都提议要按照成绩的好坏来进行排位。那这样的话富士洪肯定会被排在一个最差的座位,我一想这样又会打击他的积极性,让他认为自己确实是学困生了。于是我还是坚持按照高矮来排座位,当我宣布这种方案时,看到富士洪正向我投来感激的目光。其实我们老师一个小小的决定就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让我们还是多关注他们吧。

  (三)培养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我知道学生是由于喜欢教师,进而喜欢他所教的学科。因此平时我多与他接触,多与他交谈,及时了解他的思想和需要。从学生生活经验中引入数学学习,让他觉得数学并不遥远,数学就在身边,增加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在数学问题。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例如:对于6和8的口诀他经常搞错,我就引导他看教室里的四排课桌,竖着数的每组6人背6的口诀,横着数的每排8人背8的口诀。

  (四)降低要求,减轻学习负担。

  富士洪有些知识前后接不上,存在着知识断层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对他采用了小目标训练。例如在教学方位时,我让他先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先记住了,多次强化训练后,再给他一些牵扯实际问题的题目。在小目标训练过程中,我还要求他的家长对其多加监督,多加检查。这一方法,有利于他对概念的理解,收到了立竿见影之效。

  (五)培养习惯,总结学习方法。

  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我们在教学中要改变过去那种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不良倾向,要加强学法指导,教会学困生学会学习。

  我既注重了对富士洪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也注重了对他课后整理习惯的培养。指导富士洪每天晚上都要对第二天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首先要从自学课本开始,想一想这节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题目怎么做,为什么是这样做,还可以怎样做。通过预习使富士洪对新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对知识有困难的地方可注上记号,在课堂上就可带着这些问题投入新课的学习中,使听课更具有目的性、针对性。并要求他每天晚上在做作业前先把白天所学内容复习一遍,最后再把学习内容加以整理。

三、研究效果及分析

  经过近一年的研究实践,我对富士洪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学困生”也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同时也使本人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水平上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升。

  (一)课题研究转变了“学困生”

  富士洪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使其学习有了很大的进步。

  1、变自卑为自信,变厌学为想学。

  富士洪不但逐步改变了不良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变自卑为自信和自尊,变厌学为想学和乐学,同时也使他的行为偏差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可以说,通过对他的研究帮助他走出了学习困境,让他重新扬起了自信的风帆。看到现在的富士洪那每天充满自信的小脸,我真为他感到高兴。

  2、学习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变。

  现在富士洪绝大多数时候都能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每天都能完成家庭作业,上课不再象原来那样低着头,对老师的讲课充耳不闻,现在能认真听讲,并主动起来回答老师的提问,对于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也能起来发表自己的意见了。

  (二)课题研究促进了本人教育理念的提升,促使本人不断的进步。

  1、通过课题研究,本人学习了很多最新的教育观念,提高了我的教科研能力。使我改变了以往凭老经验、老方法做学生思想工作和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做法,而是带着理性的思考意识去关注学生、去探究“学困生”的问题。

  2、课题的研究,也给了我一些思考:面对教育新的征程、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我们要时刻把课堂作为研究阵地,把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置身于研究之中,在问题的发现与解决中重新认识我们的教学价值取向。

四、课题研究中存在的困惑及今后努力方向

  通过对“学困生”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形成学困生的原因有很多,需要我们更深努力地去探索。对“学困生”的研究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既艰巨又富有挑战性。我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功,但回头审视研究的全过程,却还有很多让人不太满意的地方。表现为:

  1、对富士洪成为学困生的家庭原因研究得比较多,但对自身原因研究得比较少。

  2、对富士洪的辅导绝大多数都是采用一对一的方法,费时又费力。怎样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得到这种训练与辅导,让学困生都得以脱困,需要我们老师去深思的。

  3、对富士洪使用鼓励性评价语言很有效,但对所有学困生是否也能达到同等效果?这些都是值得我去深思的问题,我也会带着这些问题继续我的教育教学,使自己更加进步,更加完善。

  对于数学学困生的转变,如何使他们由“厌学”到“乐学”,由“困”到“不困”是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只要我们向他们撒下更多的爱,让我们的每一个善解人意的微笑,每一个鼓励,每一次表扬,都像一股甘泉一样,注入学困生的心田,成为打开他们心智的钥匙。我们要学会经常对学困生说:“你真棒!你是好样的!”这样不仅仅能开启学困生的成长之路,也会改写学困生今后的人生。让我们共同记住,并用自己的心灵去体会——你的关注,就是学困生心中的太阳,哪怕是一束阳光,足以照亮学困生前行的道路。也让我们共同记住:只要给予足够的阳光雨露,每一朵玫瑰都会灿然开放!

参考文献:

  1、《学习困难学生的教学策略》美国瓦恩布雷纳(20**年)

  2、张奠宙等《数学差生问题研究》上海(20**年)

  3、《数学课程标准(20**年版)》

  4、谢明初《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

  5、《教育学》《心理学》

篇4:正确对待课堂教学中学生犯错误个案研究结题报告

  正确对待课堂教学中学生犯的错误个案研究结题报告

  灌云县杨集中心小学

  葛新海

一、课题的提出与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教师在授课的教学中已经不是单纯上知识的传授,而是新课程对人生追求带来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关键要建立自信心。”良好的学习情感与态度是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重要动力,是克服困难和探索创新的力量源泉。

  学生错误的开发与利用丰富了课程,顺应了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对课堂教学改革具有推动作用;错误的提出为教师拓宽了思路,使错误不再荒废,进而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学生学习中生成的错误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课程就存在于教学过程之中,游离于师生之间,而这些正是教育的契机,具有潜在的教育价值和意义。

  还是哲学家黑格尔先生说得好,“错误本身乃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的环节”。正确很有可能只是一种模仿,可错误却绝对不是一种经历,真实而自然。她是通往正确和成功的必经之路。作为老师,认可学生的错误,也允许学生出错。承认教育的差异性,肯定会有差生的存在。因此,任何人也会有错误出现,关键在于让孩子意识到错误,找到原因,以后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有时,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纯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以纠正,而必须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我们能做的,能做好的就是帮学生进行有意义的“自我否定”!

  为此,开发和利用错误是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潜在的、隐性的)的必要条件。通过对错误的研究,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更为全面、深刻地了解学生的优势和不足,根据学生的特点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进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整理和归纳分析能力,参与课题研究的能力,掌握开发的途径,坚定地做好学生的领路者,促进师生共同和谐可持续发展。

  本课题的研究,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教学中错误,对其开展讨论、纠正、反思、领悟,整体的学习能力自然就逐步提高了,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做事认真严谨的态度。这样的课堂真正成为注重综合、注重生成、注重互动的现代型课堂。同时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引导教师学习摸索新的教学模式,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和合作意识。

二、课题界定

  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错误是指课堂学习错误向教学转换的动态演变过程,即在一定观念支配下,课堂学习错误成为支持课堂教学开展有助于课程目标实现的因素,便是达到了化。具体体现为:学生是否敢于敞开,表达自己的错误;是每次都产生新的错误,还是总停留在同一错误上;围绕一个错误,是否能吸引全体师生都参与研讨;对错误的处理,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思考。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研究“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错误”时,教师针对学生群体间有优中差的差别,个体能力中又有强弱项之分,要研究如何面向全体学生,如何使每一个学生都主动的参与其中,在课堂中要研究如何搭建最优化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要克服理论脱离实际,研究脱离教学的现象。教师要自身反思,促进专业的成长。课堂中预料不到的、来不及处理的、带有普遍性的错误,考量着教师的功底。为了更好地解决教学中的失误寻找存在的问题,发现留下的遗憾,反思是教师自我教育、成长的最佳途径。教师要把课题研究与学科组的教学研究活动结合起来,与日常的课堂教学活动结合起来,以研究促进教学,使我校的教学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研究对象分析及变量控制

  本课题研究对象,拟选取本校三(1)、三(2)、三(3)、三(4)、三(5)为普通班。学校均按照学生成绩均衡分班,教师教学业务水平,工作态度相当,比较平衡,具有较强的可比性。确定普通班持续原来的错题分析模式,而在实验班中采用本课题的错题分析模式。

  (二)研究的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相结合,实证研究与专题研究、典型个案研究相结合,强调重点,突出特色,以保证研究的合理性及实践效益。

四、课题研究的成效

  (一)理论成果

  (1)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错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发现和创新意识。通过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错误教学,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极参与课堂交流,小组合作,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2)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错误不仅“省时间”而且“效益高”。利用错题与新题教学比较起来,错题分析是一个及时反思、整理回顾的过程,所以它的省时间。且它所关注的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质量”和“深度”,一旦学生形成习惯后将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从而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二)实践成果

  (1)师资建设上的收获。

  促进了教师教学观的转变,提高了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学必须服务于完整的人的成长。学生在解题中出错是学习活动的必然现象,教师对错例的处理是解题教学的正常业务,并且,错例剖析具有正例示范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两者相辅相成构成完整的解题教学。老师们认识到:“失败是成功之母,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是通向成功的阶梯,是创新火花的闪现。”对“错误”避之唯恐不及的态度彻底得到改善。老师们在体会到重知识更重方法、重结果更重过程的价值追求过程后,摈弃了原先那种亦步亦趋的牵引式教学,更为大胆开放,让学生尝试探究,积极把握课堂中生成的,课堂气氛日益活跃。

  我们确立“问题即课题,教师即研究者,教学即研究,课堂即实验室”的意识,开展行动研究,按“问题——学习——研究——小结——反思——新问题”的流程进行研究,研究设计教学案例,每月组织一次交流研讨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的教科研兴趣更趋强烈,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还影响了一批非课题组成员。

  (2)促进学生良好品质的发展。

  教师在课堂上多给学生提几个“允许”:错了允许重答,答不完整允许再想,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这样的允许能很好的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没有答错题被老师斥责的忧虑,更没有被同学耻笑的苦恼,他们在民主的气氛中学习,思维活跃,敢说、敢做,敢问,勇于大胆创新,以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投入学习。此外,老师的正确引导及鼓励,可以鼓励学生敢于正视错误,锤炼自我,增强战胜困难、学好数学的信心,并做到“亲其师而信其道”,逐渐形成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敢于克服困难的坚毅性格,以及良好的学习品质。

  (3)促进课程发展。构建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错误研究的操作模式:树立正确的错误观;给学生出错的时空,广泛收集学生的学习错误,进行原因分析;将错误化;加强反馈与矫正,培养学生良好的反思习惯等实施策略。

  (4)教学上的收获。

  ①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开发学生创新潜力。

  ②创造交流、合作机会,学生的合作技能得到增强。

  ③学习成绩有显著提高。

五、今后研究设想

  重视深化研究,资料整理和推广应用,使课题研究走向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六、预期应用前景

  逐步扩大实验范围,向全校各年级推广,本模式的基本原理可向其它学科(如科学等)的课堂教学渗透。

七、讨论与思考

  在两年多的课题研究过程中,发展了学生,成长了教师,做了很多研究工作,起到了一个提纲挈领的作用,其成效明显,但随着研究向更深层次推进,也碰到了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一)“有效利用错题”教学对老师专业要求较高

  “有效利用错题”需要教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加重视,在课堂中巧妙地把学生的错误作为一种智力发展的教育,机智、灵活地引导学生从正反不同角度去修正错误,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让错误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亮点,为数学教学添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有效利用错题”教学容易走形式化

  因为对错题的分析不到位,容易把错题当作老师的事,因而将错题分析教学简单化,甚至走向形式化,虽然也实践了错题分析的教学,却缺少思考和挑战,没有真正把握数学“错题分析”教学的真正内涵,意义就不大了。我们的课题研究成果要推广,要发挥辐射作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参考文献:

  1.《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

  2.《新教学方式的实践艺术》作者:靳玉乐

  3.《交流与合作》作者:张奠宙何文忠

篇5:儿童心理社会治疗个案工作计划书格式

  20**个案工作计划书格式[1]

  一、案主资料

  姓名:**

  性别:女

  年龄:10岁

  生理特征:个头较高,肤色偏黑

  性格特征:多愁善感、沉默寡言、言行犹豫徘徊、瞻前顾后,性格内倾、封闭自保

  家庭职业背景:农民,但父母长期在外打工

  家庭感情:较为复杂,由于从小便在姨妈家长大,父母基本没有抚养过她,因此在感情上对姨妈最为深入,甚至一度称呼姨妈为“妈妈”;对亲身父母则感情淡薄。

  二、案例陈述

  主要问题:心理阴影,性格转变,沉默寡言,一定的厌学情绪

  背景材料:小虹家总共有4兄妹,她排老二,上有一个姐姐,下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家里为了逃避计划生育处罚,便将幼小的小虹送往姨妈家抚养。那时姨妈家经济尚且宽裕,欣然接受,便承担起抚养小虹的责任。小虹聪明可爱,再加上得到姨妈(原为一名教师)的精心教育,一直保持着优秀的学习成绩,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都表现活泼,令人喜爱。小虹在姨妈家慢慢成长的过程中,很喜欢姨妈家,也逐渐将姨妈当成自己的妈妈,并一直称呼姨妈为“妈妈”,自己的亲身父母会偶尔过来看望小虹,但小虹和亲身父母的亲热程度显然不如和姨妈亲昵,甚至在姨妈、亲身父母同在的场合下,小虹只是在姨妈那里撒娇,基本和父母感情疏远。为此,有不少亲戚朋友故意开玩笑似的询问小虹,比如,“小虹,你到底是谁的孩子?”,“你又不是你姨妈的亲孩子,应该和你妈更近一些?”……诸如此类的问题,尽管并无恶意,但年幼的小虹无从回答,在多次受到这种问题的困扰下,小虹便拒绝回答这样的问题,以沉默代替回答。某天,一个好事亲戚反复询问这类问题用来逗乐,小虹鼓足勇气回答了一些,后遭到亲戚的大笑,小虹当场情绪低落,终于忍不住流出眼泪,从此表现得沉默寡言、言行犹豫徘徊。抚养小虹的姨妈后期因为家庭负担过重,曾要求小虹的父母将小虹带回家抚养,但由于小虹父母一直忙于在外打工(小虹的兄弟姐妹由爷爷一家照顾),事情一再耽搁,造成姨妈的一些不满与误解,因此对小虹的关爱不如从前。小虹更加情绪失落,因而导致在家和在学校积极性都下降了许多,成绩下降很快,逐渐有厌学情绪,整天无精打采,很少展现笑容。

  三、分析治疗理论模式

  针对小虹的这种状况,社工计划采用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这是因为小虹在成长过程中有未被解决的困扰,以及不好的经历压抑在内心里,给自己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和心理阴影,从而导致不合理的心理状态和处事态度。同时,心理社会治疗理论认为个体成长过程中的生活经历所持有的观念都会有意无意地影响到其现实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因此了解个人早年经历对于了解其现在和将来都有很大帮助,同时,在个体与环境的互动中,家庭和社会角色对超我和理想自我的建立都有重要影响。小虹面对的问题一定程度上与其早期经历的那件事情有关,并且一直被“亲妈”、“姨妈”等问题困扰,一旦能够好这些问题,将会有助于小虹的健康成长。

  四、案主需求

  由案主目前面临的困境可知,案主亟需对一些自己比较敏感的问题的解答,而且这些解答必须具有一定说服力,能够说服自己,还能够说服他人;其次,案主需要一个充满温暖与关爱的成长环境;最终需求是圆满解决两家人之间目前存在的矛盾,营造和谐的亲属关系。

  五、服务过程与计划

  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可按七天为一周期:

  1.建立关系(第一星期):社工开始与案主接触,并进行初次会谈。初次会谈时,工作者要全面了解案主面临的问题和需要,注意案主的心理状态及其变化,运用相关技巧赢得案主的信任,可以通过与小虹玩一些小游戏,增强小虹对工作者的信任,工作者要在多种场合给予案主信心和希望,激励案主的成长动机,并制定治疗计划目标等。

  2.进行心理社会研究(第二星期):社工全面收集和案主的有关资料。需收集的资料包括直接资料和间接资料,直接资料是指直接通过与案主会谈直接获得的资料,可以在与小虹进行初次和二次访谈时,可以使用宣泄治疗法,一方面让小虹不满的情绪和困惑得到宣泄,另一方面获得有用资料,但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要对宣泄进行有效地控制和引导。间接资料是在访视案主家庭,包括案主的姨妈和自己亲身父母家。收集的资料主要包括案主的家庭情况、个人成长经历、个人的心理和生理情况、案主的内心冲突和目前的行为状况等。

  3.对案主及相关问题进行诊断(第三星期):在整理、归纳及分析所得资料的基础上,对问题的本质进行评估和推断。重点包括问题的性质、产生的原因以及发展的过程;家庭环境与家庭心理动力;案主个人生活经历和行为特征等。在这一阶段,可以把握案主的喜好,尤其是案主比较关心的或比较敏感的问题,为下一阶段计划的实施做好铺垫。

  4.治疗(第四星期并持续一个月):工作者与案主进行深入接触,并对案主进行治疗。目标是减轻“人——情境”系统的功能失调,缓解案主郁闷的情绪;改善案主的社会及

  及生活环境,增强案主的自我适应能力,促进成长。

  在治疗过程中,社工要重视案主的成长经历,积累起来的情绪冲突和不愉快等,努力引导案主去发现自己问题的来龙去脉,并帮助案主逐渐忘记过去不愉快的经历,比如那一件令小虹十分伤心的事情。在此可以帮小虹理清事情的过程,认清事件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而亲戚们的玩笑并无恶意。

  同时,社工还要协助当事人修正不良的自我功能和超我功能,克服不良的自我防卫机制,鼓励小虹在面对问题是能够勇于回答,并且社工可以帮助小虹如何有技巧性的回答问题,通过一些情景模拟训练等来提高小虹的应变能力,和有效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

  社工还可以对小虹进行间接治疗,可以与小虹的姨妈及小虹的生父母进行沟通,包括给予小虹更多的关爱,多和小虹谈心,增强小虹的信心;协调好两家关系,并且尊重小虹的选择(愿意在谁家成长),还可以与小虹所在学校联系,通过改善小虹的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来达到小虹不良行为的改变、人格的完善。

  六、成效评估

  主要通过观察和测量小虹的生活态度和性格变化进行评估,比如可以用一些测量表对小虹进行周期性测量,还可通过询问小虹的姨妈、生父母或老师同学了解小虹的近况。要对小虹的一些转变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前后形成对照,吸取转变过程中的经验技巧与教训。

  七、社工反思

  由于该案例尚未实行,只是计划,因此,主要反思是如何将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整套计划中,深深认识到理论知识的不足,在某些方面认识到问题的所在,但缺乏理论的储备而无法表达,因此以后需要加强理论素养。纵观整个计划,认为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具有不少优点,例如效果会较明显,但可能花费的时间会更长,花费的人力物力资源会更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