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经理人

加油站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2457

加油站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加油站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1、目的

  为对加油站生产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评价、控制,确保生产活动安全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生产事故,识别生产中的所有常规和非常规活动存在的危害,以及所有生产现场使用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害,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加强管理和个体防护等措施,遏止事故,避免人身伤害、死亡、职业病、财产损失和工作环境破坏,特制订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加油站下列活动:

  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2)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

  5)汽油、柴油、卸油、储存、加油过程;

  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7)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8)企业周围坏境;

  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3、引用标准和相关文件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

  4、评价准则

  1)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2)设计规范、技术标准;

  3)本加油站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

  4)本加油站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

  5、评价方法

  1)工作危害分析(JHA);

  2)安全检查表分析(SCL);

  3)预危险性分析(PHA);

  4)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

  5)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

  6)故障树分析(FTA);

  7)事件树分析(ETA);

  8)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等方法。

  本加油站将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和安全检查表分析法等。

  1、工作危害分析法:从作业活动清单选定一项作业活动,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因素,然后通过风险评价,判定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该方法是针对作业活动而进行的评价。

  2、安全检查表分析法:安全检查表分析法是一种经验的分析方法,是分析人员针对分析的对象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再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安全检查表分析可用于对物质、设备、工艺、作业场所或操作规程的分析。

  6、风险评价

  6.1.依据风险评价准则,定期和及时对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应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等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分析。

  6.2.加油站建立风险评价组织,组织成员由本加油站各级管理人员和基层班组长骨干组成。

  6.3职责与任务

  1)负责人负责领导生产活动中危险、有害因素风险识别、评价、更新和控制管理工作。负责审批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结论。

  2)安全生产小组负责组织危险、有害因素风险识别、评价、更新和控制管理;负责编制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表。

  3)班组负责分管区域生产活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评价、更新和控制管理。

  7、风险控制

  7.1 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及经营运行情况等,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并落实控制措施,将风险尤其是重大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

  7.1.1加油站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须考虑: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

  7.1.2加油站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

  7.2 安全生产小组应将风险评价的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培训,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掌握、落实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物业经理人网 www.pmceo.coM

篇2:建设集团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控制程序

  建设集团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控制程序

  1 目的

  辩识公司范围内的职业健康安全相关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评价其风险程度,环境影响大小,确定重要危险源和重要环境因素,为体系建立和运行提供依据,并进行有效控制。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服务管理管理活动中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的管理,包括:

  -- 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

  -- 作业场所内所有人员的活动;

  -- 作业场所内所有的设施、设备;

  -- 能够控制及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因素。

  3 职责

  3.1 工程部是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环境因素控制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和督促公司各部门以及相关供方进行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辩识和评价、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和因素控制的策划。

  3.2 工程部负责工程现场环境因素辩识和评价、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和因素监督与控制。

  3.3 各部门负责公司各自办公区内的环境因素的辩识。

  3.4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职能范围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资料收集整理,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策划和环境因素识别,并统一将相关信息传递到工程部。

  3.5 管理者代表组织对公司重要危险源、不可接受的风险和重要环境因素进行评价,并制定控制措施。

  4 管理内容与方法

  4.1 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辩识、环境因素的识别方法:

  4.1.1 主要通过现场观察、人员活动、设备的运行状况,以及相关方的意见等作为依据。

  4.1.2 辩识和判定时应考虑:

  -- 两种活动: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

  -- 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

  -- 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

  -- 七种职业健康安全危害:机械、电气、化学、辐射、热能、生物、人机工程;

  -- 七种环境因素:大气、水体、土壤、噪音、废物、资源和能源、其他。

  4.1.3 根据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标准,对照公司项目的特点,对可能造成施工现场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等产生影响的所有危害进行分析、辩识,评价,确认其危害,工程部在此基础上,组织公司有关部门、人员编制《危险源清单》、《环境因素清单》,并按各部门情况,汇总后再将《危险源清单》、《环境因素清单》递交各部门确认。

  4.2 职业健康安全风险、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原则、方法:

  4.2.1 重要环境因素评价:

  4.2.1.1 直接评价法:

  -- 超标排放;

  -- 危险废料;

  -- 相关方投诉。

  4.2.1.2 环境影响因素评分法(见表1):

  当Σ=a+b+c+d+e+f+g+h+j≥35时确定为重要环境因素。

  表1 环境影响重要度评价权分数确定准则

  影响的类型 影响的重要度 分值 备注

  a 影响环境的范围 涉及周围地区 10

  本组织管理范围内 5

  本岗位管理范围内 1

  b 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 影响极为严重 10

  影响程度中等 5

  几乎对环境无影响 1

  c 环境影响的持续时间 影响持续持久 10

  影响持续数日 5

  影响持续瞬时(短暂) 1

  d 环境影响的概率 已经或正在发生 10

  较易发生 5

  几乎无发生可能 1

  e 影响企业形象 对企业形象有损 10

  对企业形象稍损 5

  对企业形象无损 1

  f 技术改善难度 难以接受 10

  可以接受 5

  容易解决 1

  G 危险程度 有较大危险 10

  有中等危险 5

  几乎无危险 1

  h 能、资源使用量 超出正常使用量 10

  接近正常使用量 5

  正常使用量 1

  j 可利用程度 几乎不利用 10

  利用率不高 5

  完全不利用 1

  4.2.2 风险评价及风险等级评定准则;

  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D=LEC)对每一项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进行评价,并确定风险等级。

  4.2.2.1 风险评价(见表2)

  表2 风险评价表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分数值 频繁程度 分数值 后果

  10 完全可以预料 10 连续暴露 100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6 相当可能 6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40 灾难,数人死亡

  3 可能,但不经常 3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15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2 每月一次暴露 7 严重,重伤

  0.5 很不可能,可能设想 1 每年几次暴露 3 重大,伤残

  0.2 极不可能 0.5 非常罕见地暴露 1 引人注目,不利于基本的健康安全要求

  0.1 实际不可能

  注:风险值D=L×E×C

  4.2.2.2 危险程度和风险等级划分准则

  表3 危险程度及风险等级划分准则

  D值 等级 危 险 程 度

  >320 Ⅰ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160-320 Ⅱ 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

  70-160 Ⅲ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20-70 Ⅳ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20 Ⅴ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注:Ⅱ级以上确定为重要危险源及不可承受的风险

  4.3 评价人员

  从事危险源辩识、环境因素识别的人员应接受评价准则专项培训,并应具备:

  -- 具备相应的施工管理专业知识和安全、环境管理的基础知识;

  -- 了解GB/T28001标准及GB/T24001标准的内容;

  -- 了解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4.4 辩识步骤

  4.4.1 危险源及环境因素辩识

  各有关部门应对本部门及供方所有施工设备、设施、危险品、服务、作业活动、人员情况、可能产生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进行调查。

  4.4.2 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和重要环境因素评价

  4.4.2.1 工程部组织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和重要环境因素的评价,并形成《危险源清单》、《重大危险源清单》、《环境因素清单》及《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4.4.2.2 《重大危险源清单》、《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将作为公司制定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方针、目标和指标的依据之一,采取相应的措施,实施控制,消除或降低危害。

  4.5 危险源辩识和环境因素的更新

  在下列情况下,《危险源清单》、《重大危险源清单》、《环境因素清单》、《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应进行更新:

  -- 危险源和环境因素或对其的控制发生较大变化;

  -- 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发生较大变化;

  -- 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变化(包括颁发、修订、替代、废止等情况);

  -- 公司经营活动的重大调整和变化;

  -- 新项目、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使用;

  -- 相关方的抱怨明显增多时;

  -- 发生重大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事故、事件和不符合时。

  5 相关文件

  《事故、事件调查、不符合控制程序》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法律法规控制程序》

  《监测和测量控制程序》

  《工程安全管理规定》

  6 相关记录

  《危险源清单》

  《重大危险源清单》

  《环境因素清单》

  《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篇3:项目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

  项目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项目将采用专题会议的形式进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工作,操作程序执行本单位《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程序》。专题会议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安检总监、安全员、现场专业工程师、技术工程师和项目其他相关的管理人员参加,共同完成。项目组织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工作将参考本单位《常见危险源名录》,并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

  一、危险源辩识

  危险源辨识应全面考虑项目的各种活动:

  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作业场所内的所有设备设施(包括相关方提供部分)。

  危险源辨识应全面考虑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和六种类型:

  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

  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

  六种类型:物理性风险因素、化学性风险因素、生物性风险因素、生理及心理性风险因素、行为性风险因素、其他风险因素。

  根据项目危险源辨识的结果,由项目安全环保部负责编制《项目危险源台帐》,

  并报项目经理审核确认。

  二、风险评价

  1. 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评价是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按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定性评价采用直接判断法,定量评价采用作业条件风险性评价法。

  直接判断法的依据主要包括:法律法规的符合性、相关方的合理要求、类似事故的经验教训、直接察觉到的风险等。

  作业条件风险性评价法主要是以与系统风险性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性的大小,其表达式为:D=L*E*C。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D--风险性分值。

  2. 重大风险的判定依据

  凡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危险源均应判定为重大风险:

  不符合法律www.pmceo.com、法规和其他要求的;

  相关方有合理抱怨和要求的;

  曾经发生过事故,且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的;

  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

  通过作业条件风险性评价法,评价总分≥160 分的。

  三、风险控制策划

  项目针对评价出的重大风险采取响应的控制措施,控制措施选定从以下方面考虑:

  首先是消除危险源;

  其次是降低风险级次;

  最后采取个体危险防护措施;

  也可上述三种方式联合使用。

  根据项目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结果,由项目安全环保部负责编制《项目重大风险及其控制计划清单》,报项目经理审核确认。项目对未评价为重大风险的危险源维持本单位现有的运行控制,加强管理。

  四、危险源与重大风险的更新

  当发生下列情况时,项目应组织有关人员重新进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发生变化;

  本单位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发生重大变化;

  项目的产品、活动和服务发生较大变化;

  相关方有合理抱怨和要求。

  危险源与重大风险的更新工作参照上述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要求进行。

篇4:工程项目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

  工程项目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

  (一)策划方式

  本工程将采用专题会议的形式进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工作,操作程序执行我局《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程序》。专题会议由总承包项目经理组织,总承包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部和项目其他相关的管理人员参加,共同完成。项目组织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工作将参考我局《常见危险源名录》,并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

  (二)危险源辨识

  1、危险源辨识应全面考虑项目的各种活动:

  (1)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

  (2)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3)作业场所内的所有设备设施(包括相关方提供部分)。

  2、危险源辨识应全面考虑三种时态、三种状态和六种类型:

  (1)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和将来;

  (2)三种状态:正常、异常和紧急;

  (3)六种类型:物理性风险因素、化学性风险因素、生物性风险因素、生理及心理性风险因素、行为性风险因素、其他风险因素。

  根据项目危险源辨识的结果,由项目安全部负责编制《项目危险源台帐》,并报总承包项目经理审核确认。

  (三)风险评价

  1、风险评价方法

  风险评价是在危险源辨识的基础上,按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定性评价采用直接判断法,定量评价采用作业条件风险性评价法。

  直接判断法的依据主要包括:法律法规的符合性、相关方的合理要求、类似事故的经验教训、直接察觉到的风险等。

  作业条件风险性评价法主要是以与系统风险性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风险性的大小,其表达式为:

  D=L×E×C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D--风险性分值。

  2、重大风险的判定依据

  凡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危险源均应判定为重大风险:

  (1)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

  (2)相关方有合理抱怨和要求的;

  (3)曾经发生过事故,且未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的;

  (4)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

  (5)通过作业条件风险性评价法,评价总分≥160分的。

  (四)风险控制策划

  针对评价出的重大风险采取响应的控制措施,控制措施选定从以下方面考虑:

  1、首先是消除危险源;

  2、其次是降低风险级次;

  3、最后采取个体危险防护措施;

  也可上述三种方式联合使用。

  根据项目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结果,由项目安全部负责编制《项目重大风险及其控制计划清单》,报总承包项目经理审核确认。项目对未评价为重大风险的危险源维持我局已有的运行控制,加强管理。

  (五)危险源与重大风险的更新

  当发生下列情况时,项目应组织有关人员重新进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1、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发生变化;

  2、我局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发生重大变化;

  3、项目的产品、活动和服务发生较大变化;

  4、相关方有合理抱怨和要求。

  危险源与重大风险的更新工作参照上述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要求进行。

篇5:总监办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控制工作程序

  总监办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与控制程序

  根据**公司安全贯标精神,结合zz高速公路总监办工作特点,特制定本程序:

  1. 目的:通过实施本程序对所有工作活动及管理活动中的危险源进行全面的辨识与评价,实现对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全面管理和有效控制。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zz高速公路总监办项目部工作活动及管理活动所产生的与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活动。

  3. 职责

  3. 1 项目部安全小组负责项目所涉及的办公区、项目工作活动及项目管理活动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工作。

  3. 2 项目安全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编制危险源辨识清单和风险管理方案,经项目经理审批并报**公司安全管理办公室备案。

  4. 工作程序

  4. 1 准备

  4. 1. 1 **公司安全管理办公室根据评价情况制定安全目标和风险控制方案。

  4. 1. 2 项目部应首先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小组负责组织对本项目进行危险源辨识与评价工作。小组组长由负有安全生产第一责任的项目经理承担,成员应由各部门负责人组成。小组成员应参加安全知识培训。

  4. 1. 3 项目部专职安全员应对施工全过程所涉及到的活动、设备、设施及办公室、生活区、试验室的危险源编制《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安全领导小组根据《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对危险源做出评审,制定安全目标及管理方案,进行风险控制。

  4. 1. 4 项目部专职安全员将评审记录进行整理和汇总,经项目经理批准,并上报集团公司安全管理部备案。

  4. 2 工作步骤

  4. 2. 1 项目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对办公、生活的设备、设施、作业活动和管理活动进行分类(分阶段)。

  a. 进场阶段。

  b. 临时设施施工阶段。

  c. 基础施工阶段。

  d. 结构施工阶段。

  e. 其它辅助活动。

  4. 2. 2 辨识工作活动和管理活动中的危险源。

  4. 2. 3 进行危险源的定性和定量评价。

  4. 2. 4 确定风险级别。

  4. 2. 5 制定风险控制方案

  4. 3 危险源辨识

  4. 3. 1 危险源辨识范围

  为充分辨识危险源,根据项目的工作活动和管理活动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的特点,对容易导致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坍塌、中毒、火灾、职业病等方面的危险源进行危险源辨识(包括进入作业现场的相关方人员的活动,使用的设备、设施、物资等)。

  4. 3. 2 危险源辨识方法

  (1)询问和交流

  (2)现场观察

  (3)查阅有关记录

  (4)获取外部信息

  (5)工作任务分析

  (6)安全检查表

  (7)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

  (8)事件树分析

  (9)故障树分析

  4. 4 风险评价

  4. 4. 1 采用定量计算的评价方法分析每个危险源导致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确定危险程度的大小。评价方法采用定量计算法进行。

  定量计算法:用与系统危险性有关的三个因素指标之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危险的大小,其简化公式是D=LEC

  式中: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C—发生事故的后果

  D—危险性分值

  ⑴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事故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当用概率来表示时,绝对不可能的事件发生概率为0,而必然发生的事件概率为1。但在考虑系统安全时,绝对不发生的事故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为的将“发生事故可能性小”的分数定为0.1,而必然要发生的事件分数定为10,介于这两种情况之间的情况指定为若干个中间值,如表1所示。

  表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0 完全可以预料

  6 相当可能

  3 可能,但不经常

  1 可能性小,完全意外

  0.5 很不可能,可以设想

  0.2 极不可能

  0.1 实际不可能

  ⑵ E—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人员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多,危险性越大。因此将人员连续出现在危险环境的情况定为10,将非常罕见出现在危险环境中定为0.5,而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分别规定出若干中间值,如表2所示。

  表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分数值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10 连续暴露

  6 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

  3 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

  2 每月一次暴露

  1 每年几次暴露

  0.5 非常罕见暴露

  ⑶ C—发生事故的后果

  在集团公司范围内所有的活动、服务过程中,因各种过失酿成机械设备损坏和安全设施失当造成人身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按其可能产生的后果即人员受到伤害的程度、经济损失额度的变化范围进行界定(本程序中的经济损失系指直接经济损失,泛指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和损坏财产的价值)。由于范围广阔,所以依据(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规定分数值为1—100,如表3所示

  表3发生事故的后果(C)

  分数值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100 10人以上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00~300万元

  40 3-9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0~100万元

  15 1-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0~30万元

  7 伤残/经济损失1~10万元

  3 重伤/经济损失1万元以下

  1 轻伤(损失1~105工日的失能伤害)

  ⑷ D—危险性分值

  根据公式就可以计算作业的危险性程度,但关键是如何确定各分值和总分的评价。根据本集团公司情况,总分在100以下,认为是低度风险,采用加强培训提高意识和能力;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强化安全检查等方法进行管理。如果风险分数值在100

以上,是要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的重大风险,如表4所示。

  表4风险等级划分

  D值 危险程度 风险等级 备注

  >3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操作 5 重大 风险

  200—320 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 4

  100—200 显著危险,需整改  3

  20—100 一般危险,需注意 2

  低度 风险 <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1

  根据经风险评价确定的重大风险,编制重大风险清单。

  4. 5 风险控制

  4. 5. 1风险控制原则

  首先选择能够消除风险的方式,如材料替代、新工艺、新设备引进等。

  然后采取降低风险的措施,如劳动防护、自动报警、连锁装置等。

  最后采取个体防护措施。

  4. 5. 2风险控制方式

  对本项目办公区、生活区及管理活动所涉及的经常性的风险,实施运行控制及应急预案与响应控制。

  对不经常进行(即在一个时间段进行)的运行和活动中的风险或虽有程序能够控制风险,但因种种原因不能确保程序被实施的情况,可采用制定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进行风险控制。

  低度风险—在必要时可通过人员培训,建立、健全相应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安全检查进行控制。

  4. 6危险源/风险评价更新

  4. 6. 1遇下述情况,应考虑及时进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工作:

  (1)组织的活动发生变化;

  (2)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发生变化;

  (3)内审、外审及管理评审提出要求;

  (4)出现事故、事件、不符合;

  (5)工作条件发生变化;

  (6)相关方抱怨或提出要求;

  (7)设备、设施发生较大变化;

  (8)其它情况需要时。

  4. 6. 2当发生上述情况时,应按本程序要求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将结果上报**公司安全管理办公室备案,将更新后的危险源及风险评价结果及时补充到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表和重大风险清单中,并按本程序要求编制控制措施。

  4. 7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年度评审

  项目部对危险源管理和风险控制情况每半年进行总结,形成文件上报**公司安全管理办公室,由安全管理办公室整理汇总上报总经理。

  5.相关文件

  《安全手册》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