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经理人

医院微生物室实验活动管理制度

6454

医院微生物室实验活动管理制度

  医院微生物室实验活动管理制度

  1.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实行岗位责任制。

  2.保持实验室、仪器室、准备室整洁,做到室内布局合理,设备、家具摆放整齐,桌面、仪器无灰尘,地面无尘土,无积水,无纸屑、香烟头等垃圾,墙面、门窗及管道线路,无积灰、蛛网等杂物。

  3.本室管理人员要对本室仪器设备的种类、数量、主要功能与用途以及运转情况心中有数,每年度工作开始和结束时都要对本室仪器设备进行检查、调试, 并做好仪器的日常维护工作,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4.建立设备、仪器、试剂、材料等帐卡,做到仪器、设备的固定资产帐卡相符率达成100%,低值耐用品的帐物相符率达到90%。

  5.搞好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保持现有仪器设备的完好率不低于90%。

  6.大型仪器设备专人管理,专人负责,技术档案完备,提高使用率。

  7.辐射、剧毒、易燃易爆物品按危险药品管理规定领用,妥善保管好。

  8.实验室仪器 一律不外借,特殊情况经实验室主任批准,方可外借。

  9.使用仪器要小心谨慎,出现仪器设备的损坏、丢失等按院相关制度予以赔偿。

  10.切实加强安全宣传、教育与防范工作,消防器材与设备保持完好、到位,实验室有关人员会使用消防器。实验完毕,下班前就注意检查电源、水源、气源、门窗是否安全可靠,及时排除各种隐患。

物业经理人网-www.Pmceo.com

篇2:医院微生物室消防安全规定

  医院微生物室消防安全规定

  目的

  切实将防火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消除火灾隐患,制定实验室防火管理制度,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范围

  适用于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

  职责

  办公室制定年度消防计划、对实验室防火工作负责,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各项防火管理规定。

  消防安全管理

  1.设施要求

  实验室建筑应符合防火要求,供电系统要有较大容量且布局合理。

  房间、走廊以及过道中应设置显著的火警标志、说明以及紧急疏散标志。

  实验室应定期检测消防系统,确保其正常状态。

  走廊、流通区域必须足够整洁畅通,且不影响人员流动和灭火设备的移动。

  在有潜在火灾危险的实验室区域都备有应急使用的灭火器。

  2.对易燃易爆品、化学品的要求

  a.实验室尽量减少可燃气体和液体的存放量。将可燃气体和液体放置在远离热源或打火源之处,避免阳光直射、通风。须冷藏的可燃液体应存放在防爆的冰箱内。

  b.应在适用的排风罩或排风柜中操作可燃气体和液体,严禁附近有产生火花的设备。

  c.不相容化学品应隔离存放。

  3.对电的要求

  a.严禁供电系统负载运行,一旦供电系统负载时,应立即关闭一些不必要的设施设备电源,防止电路超负荷而引发火灾。

  b.对供电系统和仪器设备电路系统定期检查、保养,防止电路老化破损,短路引起火灾。

  3.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实验室火灾警报系统是否正常。

  定期检查出口通道是否畅通无阻。

  所有的防火设备都有固定的颜色便于识别。

  定期检查便携式灭火器是否在检定合格期内,以及是否在指定位置。

  4.消防安全培训

  定期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消防指导和培训。

  制定减少和避免火情风险的计划。

  定期进行失火消防演练及火灾自救演练。

篇3:医院微生物室化学品安全规定

  医院微生物室化学品安全规定

  目的

  消除化学品对实验室生物安全和人员健康的威胁,以保证实验室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范围

  适用于实验室化学品的使用和管理。

  职责

  1.生物安全负责人负责审定和发布各类化学品的材料安全数据单。

  2.检验科负责各类化学品的领取、标识和使用等的日常管理工作。

  3.工作人员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各种化学药品的性质和用途,安全使用。

  化学品安全管理要求

  1.按化学品的性质或名称分类保存,定点存放,设专人妥善保管,并做好记录。

  2.应按照相关要求在每个化学品储存容器上标明其危害性质和风险性,同时在其使用的各个环节中也应清楚标明。

  3.实验室制定切实可行的化学品操作,并按照要求对涉及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之落实到化学品的存放、处理、使用及处置的各个环节。

  4.实验室制定切实可行的化学品安全事故应急措施,以应对危险化学品泄漏和爆炸意外事件的发生。

  5.实验室工作人员在使用化学品的过程中,应按照相关要求或规程规范操作,即使是在被认为安全的装备或装置中进行,也应按章操作,工作结束后立即洗手。

  6.对实验室内所用的每种化学品的废弃和安全处置程序应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有关要求严格进行。

篇4:医院微生物室实验室安全保卫制度和措施

  医院微生物室实验室安全保卫制度和措施

  为了做好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管理,做到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特制定本制度。

  1、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保卫工作实行责任制,并制定应急预案。

  2、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实验活动应与其生物安全防护等级相适应。

  3、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须经实验室工作人员批准。

  4、菌(毒)株、样本等感染性物质、剧毒物质等实行专人负责,并建立保存清单和领用、销毁记录。当发生上述物质的遗失、被抢等意外情况时,应启动应急预案。

  5、保证生物安全实验室自动烟雾和热量探测及报警系统的正常运行,确保消防器材位于固定位置并能正常使用。

  6、生物安全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定期对重点防火部位、易燃易爆化学品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及时消除隐患,并定期进行火灾紧急事件处置的培训和演练。

  7、实验室内禁止乱拉临时电源线。

  8、定期对实验室电气安全、仪器设备等进行检查,及时发现、排除安全隐患。

  9、生物安全实验室应配备常用工具。

  从实施设备和生物安全体系方面,分析潜在的不符合因素,采取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实验室生物安全负责人、实验室实验负责人和各部门的负责人应经常分析可能存在的不符合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实施计划。

篇5:医院微生物室意外事件处理及报告制度

  医院微生物室意外事件处理及报告制度

  1.目的:

  规定实验室职业暴露处理程序,规范发生职业暴露时处理原则、报告和登记流程。

  2.范围:

  实验室工作人员和涉及处理职业暴露的有关人员。

  3.职责:

  实验室操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须按照本规定进行处理和报告程序;

  实验室负责人按照规定进行组织和控制职业暴露发生后的控制实施;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组织试验人员职业暴露处理的培训和考核,并保存有关记录;

  实验室生物安全检查人员负责督察日常工作中生物安全工作的执行和医学应急样品的检查。

  4.步骤:

  实验室发生职业暴露后按照既往进行的该种污染物的生物安全危害度评估结果,快速有效的对意外暴露人员进行紧急医学处置;对污染区域进行有效的控制,最大限度的清除和控制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扩散;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暴露人员的医学观察等原则和步骤进行处理;

  根据既往进行的生物安全危害度的评估和暴露的程度即时进行现场紧急医学处置,消除或最大程度降低病原微生物对暴露人员的伤害;同时,有效的污染区域进行防控,最大限度的防止污染物对周围人员和环境的污染。

  一般性的小型事故可在紧急医学处置后,要立即向实验室负责人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领导小组报告事故情况和处理方法,以及时发现处理中的疏漏之处,使处理尽量完善妥当。

  当重大事故发生时,在进行紧急医学处置的同时,要立即向实验室负责人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领导小组报告情况;实验室负责人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领导理小组要立即协调现场紧急处理和周围环境污染防控;协调医学专家评估职业暴露的危害性和对暴露人员的伤害程度;对药物可以治疗和预防该污染物感染的,力争在暴露后最短时间内开始预防性用药;留取暴露人员相应的标本备检,并同时进行医学观察。

  评估暴露级别

  建立意外事故登记,详细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式;损伤的具体部位、程度;接触物种类(培养液、血液或其他体液)和含有HIV的情况;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包括赴现场实验室负责人和实验室生物安全领导小组成员以及专家);是否采用药物预防疗法,若是,则详细记录治疗用药情况、首次用药时间(暴露后几小时或几天)、药物毒副作用情况(包括肝、肾功能化验结果);定期检测的日期、检测项目和结果。

  根据评估结果建议育龄妇女发生职业暴露和职业暴露后和进行预防性用药期间,是否需要避免或终止妊娠。

  记录对暴露现场和周围环境防控污染的方法,实施形式,人员、范围,评估防控处理的效果;总结和评估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工作程序中是否存在不当,发生暴露人员试验操作等过程是否存在失误,整改措施和实行。

  意外事故现场处理方法:工作人员发生意外事故时,如针刺损伤、感染性标本溅及体表或口鼻眼内,或污染实验台面等均视为安全事故,应立即进行紧急医学处置(根据事故情况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根据生物安全危害度和暴露程度,现场初步评估职业暴露危害程度和选择处理方式。

  一、化学污染

  1.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被污染部位。

  2.立即到急诊室就诊,根据造成污染的化学物质的不同性质用药。

  3.在发生事件后的48小时内向有关部门汇报(医生报告医务处,护士报告护理部),并报告感染管理科。

  二、针刺伤

  1.被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或其他锐器刺伤后,应立即用力捏住受伤部位,向离心方向挤出伤口的血液,不可来回挤压,同时用流动水冲洗伤口;

  2.用75%酒精或安尔碘消毒伤口,并用防水敷料覆盖;

  3.意外受伤后必须在48小时内报告有关部门(医生报告医务处,护士报告护理部),并报告感染管理科、领取并填写《医疗锐器伤登记表》,必须在72小时内作HIV、HBV等的基础水平检查;

  4.可疑被HB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尽快注射抗乙肝病毒高效价抗体和乙肝疫苗;

  5.可疑被HC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尽快于被刺伤后做HCV抗体检查,并于4-6周后检测HCV的RNA;

  6.可疑被HI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及时找相关专家就诊,根据专家意见预防性用药,并尽快检测HIV抗体,然后根据专科医生建议行周期性复查(如6周、12周、6个月等)。在跟踪期间,特别是在最初的6-12周,绝大部分感染者会出现症状,因此在此期间必须注意不要献血、捐赠器官及母乳喂养,过性生活时要用避孕套。

  三、皮肤、粘膜、角膜被污染

  1.皮肤若意外接触到血液或体液或其他化学物质时,应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冲洗;

  2.若患者的血液、体液意外进入眼睛、口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3.及时到急诊室就诊,请专科医生诊治;48小时内向有关部门报告(医生报告医务处,护士报告护理部),并报告感染管理科领取并填写相关登记表。

  四、标本污染

  1.棉质工作服、衣物有明显污染时,可随时用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60分钟,然后冲洗干净。

  2.各种表面若被明显污染,用1000-2000mg/l有效氯溶液撒于污染表面,并使消毒液浸过污染表面,保持30-60分钟,再擦除,拖把或抹布用后浸于上述消毒液内1小时。

  3.仪器污染应考虑消毒方法对仪器的损伤,和对检测项目的影响,选用适当的方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