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经理人

戴明的管理方法之六要点

5496

戴明的管理方法之六要点

  戴明的管理方法之六要点

  第六点训练再训练

  我们最常听说:员工多半自其它员工身上学到工作,或不得不倚赖语焉不详的操作手册学习。在这种情形下,员工不是极少受过训练,就是根本没受训练。员工同样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做对了工作。但是我们要知道,今天还算过得去的方法,不表示明天过得去。举例来说,今天工头突然发现自己无法达成工作量目标,就必须改变方式。

  戴明博士发现,要把不正确训练的影响清除干净,非常困难。唯有采用全然不同的新方法,或以一套全新的技巧训练当事人从事不同的工作,才有可能消弭。

  用来判定流程是事处于统计控管范围内的管制图,也可以判定员工的绩效表现。(但是当产出量渐趋稳定时,进一步的训练也不会让员工更进步。)这是测试员工是否获得足够训练的有效衡量法。

  这种管制图还有其它用途。例如,物理治疗师可以运用管制图,画下病人学习走路的进步情形。图形显示进入统计控制范围(稳定状态),就表示“不可能再进步”了,此即治疗师应该转而照顾另一名病人的时候。

  反过来说,戴明博士也强调,只要绩效表现尚未进入统计控制范围内,就仍有进步的空间,训练就不应停止。

  所有员工都必须接受若干统计训练,了解变异的重要,同时也必须学习有关管制图的基础知识。引进新设备新流程时,也必须再训练。

  戴明博士说:“有位女士说,她无法认清自己的工作是什么?我问她:‘你应该知道?’她说她是靠同事帮忙的他们教她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然而,这些同事除了知道本身正在用的工作方式外,还能教她什幺?对错教师自己都不知道,学生自然也不会知道。这就好像找一个从未学过琴的人学弹调琴一样。由于弹琴技术完全来自自行摸索,跟着他上课,必定会学到许多错误--当然也会学到一些正确的东西;但师生都无法辨明。”

  “你可知道,这种训练愈训练愈糟?偏偏我们周遭四处可见。就好像大家所熟悉的游戏一般:大家坐成一圈,一个人向旁边的人耳语,再依序传话给下一个人,等到绕一圈回来,原来的意思已经被传到完全走样、认不出来了。由员工训练员工,结果也是如此。”

物业经理人网-www.Pmceo.com

篇2:戴明的管理方法之五要点

  戴明的管理方法之五要点

  第五点持续不断的改善生产与服务系统

  “改善”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工作。

  管理阶层的天职在于持续不断的进行改善。至于“品质”,戴明博士则说:“在设计阶段,就必须植人脑海。”在此过程中,团队合作也是不可或缺的。一旦计划正式付诸实施,任何改变都将所费不赀,而且造成延误。

  公司里的每一个人及每一部门,都要致力于持续不断的改善,不能只限于制造或提供服务的系统--采购、运输、工程、维修、销售、人事、训练,及会计系统统有份,都有各自的任务要达成。

  戴明博士强调,改善必须由管理阶层带头。唯有高层管理人员才能动员改善品质与生产力。单靠生产线上的员工,所为有限。

  去除某个捣乱祸源,或解决某特定问题,都不算是改善流程,而只是单纯的“灭火”。

  戴明讲述自己出席某类奖典礼时的小故事。当天获得最高荣誉的一位男士,得奖原因是因为他发现了一批既将交运的疫苗,瓶底没有贴标签。他当场发现时,还能辨识内容物;再晚几分钟,情况可就完全不同了。这位仁兄就这么为公司省下了二十五万美元。第二奖得奖人获奖的原因,是发现某批货出厂前受到污染。该批货当然被宣告废弃。

  戴明博士说,这些奖项都只是奖励“灭火”而已,不算改善品质或系统。

  改善胜于防堵

  统计型的思考对于改善“系统”非常重要。惟有正确的诠释资料,才有可能做出明智的决定。但是单单倚赖统计,早晚会被“被判出局”。公司必须完全遵循“十四要点”。

  想办法符合规格也无法带来持续的改善,只能确保现状。

  “零缺点”是个容易误导的观念。把它作为一个目标,毫无意义。重要的是“方法”。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面对竞争的观念,戴明博士质疑道:“你认为他人急起直追的同时,日本人会原地踏步吗?”

  戴明博士认为,以下想法比较恰当:检讨贵公司目前的表现,是否较一两年前进步?行销手法是否较有效率?顾客的满意度是否提高?员工的荣誉感与表现是否有所改进?凡遵循“第五要点”的公司,对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应该是肯定的。

  戴明博士说:“灭火不等于改进。发现某个地方失控,或发现某个特殊成因并予排除,不过是将流程推回原始状态而已,流程本身并未改善[戴明博士称,这项结论是另一位品管大师裘兰博士(Dr.JosephM.Juran)多年前的发现].”

  “投宿旅馆时,假设你听到有人高喊失火,并拿起灭火器失火,启动警铃通知消防队,让所有人最后都安全逃出--看来他似乎做对了.但扑灭火焰本身并未改善旅馆.”

  “这不是改善品质的作法,这只是灭火.”

篇3:戴明的管理方法之四要点

  戴明的管理方法之四要点

  第四点不再以价格为采购的单一考量

  价格挂帅的采购模式,在美国相当普遍,但它有三大缺点。第一,这种作法几乎势无可免的会导致供应商泛滥。戴明博士说:“每家供应商都不免有坏毛病。同样的品项,如果供应商同时有两三家以上,很容易让个别厂商习于原有恶习,让它们呈倍数增加。”不仅如此,他还发现,就算只有单一供应商,不同批货之间,也可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同一批货中也可能如此。变异带来生产上的问题,对品质构成损害,并产生滚雪球效应,导致品质日益恶化。(反之,有时好品质也会有滚雪球效应,让品质愈来愈好。)

  “所以说,瑕疵衍生瑕疵,好品质衍生好品质。”

  第二,这种态度会让买主不停的转换卖主。第三,它会造成我们对规格愈来愈倚赖,规格反成为持续改善的障碍。

  戴明博士强调:“价格本身是毫无意义的--如果我们无法用它来衡量进料品质。”

  采购人员与供应商

  采购人员所能对公司作出的最大贡献就是,和单一供应商发展出忠实互信的长期关系,并与工程部门及其它部门合作,藉以削减成本、改善品质。

  戴明博士观察到:“要和单一供应商开发出单一品项,需要投入相当可观的心力与时间。很难想象同时和两个厂商要怎么进行。”

  和最便宜的供应商达成协议,是美国过去普遍可行的生意经。节俭固然是美德,成本也很重要,但若压低成一会使供应源“处处”品质恶劣,最后制成品的成本纵使低廉,品质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事实显示,成品品质不佳往往可溯及当初的进料有问题。

  戴明博士发现,“费用追加”是另一个必须防范的陷阱。玩弄这种手段的供应商,往往提出超低标以取得订单。生产到中途,客户发现必须变动时,供应商虽同意照办,但却要求灌水加价,即使客户想另做安排,也已经太晚了。政府部门最熟悉这种成本暴增的情形。所以戴明坚信:“和单一供应商建立起长期的依赖关系,就不可能发生这种强取豪夺、任人宰割的事情。”

  错误的责任不在采购人员,因为他们只不过是执行公司的政策而已。

  好品质加好价格

  戴明博士发现,认定价格的作法毫不模凌两可,因此深护人心。但判定品质则全然不同,它需要一定程度的知识与技巧。采购人员必须懂得如何判读统计例证,并辅以经验。采购人员也必须了解原料是如何使用的,才能由供应商处取得必要的资讯。有时原始物料虽然符合了规格标准,生产过程中依旧出现问题。举例来说,波士顿有座摩天楼就有扇窗户竟从铜制窗框里进了出来--例子中的窗户与钢制窗框都符合规格,两者却搭配不良。

  与其依手册里规定繁杂的要点审核卖主资格,还不如去看看供应商的管理阶层是否积极实施戴明的“十四要点”;尤其是“第五点:不断改善流程”。戴明博士强调:“‘积极参与’可不能和‘开会定案’相提并论。”

  戴明博士承认自己对于如何选择单一供应商,也没有万全的答案。他说:“这件事要费思量。但无论问题能否弄清,都必须做。”

  “供应商经验够不够?知识够不够?他是否有长久立足的打算?他自己的供应商有几个?”弄清这些问题显然对我们有好处。承诺长期契约关系的供应商,比较可能花精神去承担风险、进行创新或修改生产流程。反之,签下短期契约的供应商,便难以针对买主的需求去量身订制、修改产品。建立长期关系还有其它好处;由于供应商数目减少,交货点减少,会计处理及其它纸上作业都可以跟着简化。

  采购人员或许会担心,假如公司货源全由某公司一手包办,供应商是否会占尽客户便宜、予取予求。其次,他们也同样担心,此种安排是否会导致买主过度倚赖单一货源;万一供应商发生罢工或失火怎么办?戴明博士承认,这些事情可能发生,但客户总有办法找到替代的供应商。

  财务人员喜欢拥有数个卖主,以便相互比价,压低价格。但戴明博士说,这种作法如果不考虑品质与服务,只会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把好的供应商与好的服务赶跑。

  戴明博士说:“‘采购’应该是团队合作。而团队中最重要的一员,就是我们挑选出来的供应商--假定我们能主动选择。挑选的标准一方面根据过去‘改善’的实绩,一方面则要看他学习及奉行‘十四要点’的努力程度。”

  “这个团队的成员要包括产品工程师,以及制造、采购、销售或其它与该产品有关的部门代表。其它重要成员还包括了该设备的使用人。”

  “此外还要有一种长期的关系--一种‘君子协定’。我们所谓的‘长期’,并没有么白纸黑字的定义。为期一年的价格约束就不包括在内。我们所说的这个协定更强而有力。虽然有‘君子协定’的双方只能靠自己,但约束力比法律协定还强;你随时都可以借助律的力量,规避法律合约的束缚。”

  “采纳以上建议建议的公司,影响力将会到达无远弗届的地步。因为能令某家客户满意的供应商,必然也能令其它人满意。它们能提供愈来愈好的品质,带来愈来愈经济的结果。最后大家都能在自己的行业里拔得头筹。”

  “问问采行这套方法的人。他们会告诉你,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篇4:戴明的管理方法之三要点

  戴明的管理方法之三要点

  第三点停止倚赖大量检验

  “因企图找出不良品予以剔除,而进行的检验,总是太慢、太无效率、代价太高昂。”戴明博士说。“从一方面来说,我们根本不可能找出所有不良品。另一方面,这么做费用也太高。”实施检验之后,结局不外乎是抛弃、降级、修改;这种作法不但浪费、效率差,也无助于改善流程。“品质不是来自检验,而是来自于不断的改善流程。”

  “老方法要我们检验出坏品质。”

  “新方法则要我们建立起‘好品质’的观念。”

  戴明博士指出:就实务观点视之,进行某一程度的检验是必要的,它会让我们了解目前的工作进展如何。也就是说:要“先开车灯,再上路。”才看的清楚。当然我们惟有透过检验及复查,才能取得管制图表上所需要的数据--“检验”的确是一种了解工作现况的途径。

  在某些情况下,进行百分之百的检验,是为了保险、为了避免出丑起见;甚至为了要把总成本降至最低。他补充说:“这些情形这所以存在是因为:要完全‘符合要求’,及完全‘无误’是超出人的能力范围之外的。”银行就有必要完全正确无误的比对所有算出的利息与罚款数字。不过,戴明博士提醒我们:“检验必须由专业人士进行,不可只靠三脚猫工夫。”

  其它情况之下,公司应以“不靠检验求品质”为目标。

  无误不代表完美

  即使不在最后才检验,改在不同的生产阶段检验,同样不可取。由于没有人喜欢花力气修改,往往导致瑕疵品堆积如山,除非将就使用。

  品质开始提升,但不良品尚未少到无须检验的时候,不可停止检验。例如,检验或测试进料,以判定供应商提供的品质是否最佳,就可能仍有必要进行--在这个阶段,许多问题都可以及早消除。一般而言,不要拖到成品完成才检验,因为我们很难判定,瑕疵究竟是在哪一个阶段发生的。

  戴明也提醒大家,要求“符合规格”这项常用的生产标准,作法荒谬。因为它所隐含的意义好像是:只要是在规格以内的都对,不合规格的都错。他说:“一九六O年的戴明奖得主田口博士,发现此一假设荒谬,并提出一条重要的改善原则。”这位日本人发现,不断减少变异当然会使总成本下降;但两件同样符合规格的产品,其最大的差异却在于:一件堪用,一件不堪用。

  戴明博士说:“顺着这条路走下去,你会看到一家贩售音乐相关产品的商店。店里可以买到需要一百四十件乐器才能演奏出的乐谱--贝多芬的第五号交响曲。同样的曲目,由伦敦交响乐团演奏起来多么曼妙。再听听地方乐团的演奏,并注意两者间的不同。伦敦交响乐团/地方乐团;相同的音乐/相同的规格。两者都没有失误,两者都很完美。但请听听两者间的差别,请注意倾听,用心体会。

篇5:戴明的管理方法之二要点

  戴明的管理方法之二要点

  第二点采纳新哲学

  品质必须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信仰”。日本人已经为世人开创了一个讲究可靠与作业流畅的经济新纪元了。这些都是新标准。如今我们再也没有本钱容许错误、瑕疵、技术欠佳、原料粗劣、运送伤害、员工恐惧、畏缩、资讯不足、训练不够(或全然没有训练),经理人跳槽成风,也不能容许对顾客漫不经心、态度恶劣了。“缺点”是要付出代价的。

  “同样一笔钱买到的产品与服务愈好,生活开销就愈低。”戴明博士指出:“可靠的服务降低开销,延迟与错误则增加开销。”

  戴明博士以一家啤酒制造商为例,说明这个论点。

  该啤酒商夸称,他的啤酒罐绝对不会有问题,因为供应商会把有瑕疵的换掉。他从来无需支付这些有瑕疵酒罐的费用,因其成本已包含在售价中。

  同样的道理,美国的消费者也认为,如果三哩岛核电厂关闭之类的工业意外发生,最后付费的必然是消费者。他们甚至以此相互取笑:“你知道嘛,谁是最后付钱的大爷!”

  所以,产品与服务发生延迟与错误,最后负担费用的还是消费者--从而降低了他们的生活水准。

  很少有哪家企业主动了解客户的不满。戴明博士说,客户不会抱怨,只会流失。如果我们能反过来,让客户为我们的产品吹虚,带来新生意,不是更好吗?

  类似这些东西出了差错,或是对抱怨充耳不闻的可怕经验,相信每个人都有一大堆苦水可说。

  未雨绸缪迎竞争

  二次世界大战战后,美国本土制造的、符合“规模经济”要求的产品,在市场上称霸。

  一直到日本在一九五O年代末期大举入侵后,企业才遇到“竞争”这个问题。

  那段期间,演员里根(RonaldReaan)打响了奇异电子的一句口号:“‘进步’就是本公司最重要的产品”(Progressisourmostimportantproduct。)早在那个时代,奇异公司所谓的“进步”,其实就是让客户有一大堆他们买得起的产品可挑。价格低廉,而且似乎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电力更是幕后功臣之一。当时每个人都崇尚进步,并认为所谓的进步,就是持续不断的提升生活水准。

  戴明博士认为,我们必须崇尚品质,正如当年我们崇尚进步一样。

  戴明博士说:

  “‘第二要点’在我心目中真正的意义在于,管理架构必须大幅转型。管理阶层必须拆除重组。这套管理架构已经不适用二十年了。其实它们一开始就不对,可是当年的市场持续扩张,怎么做都不会是输家。竞争一出现,弱点就浮显出来了。我们必须全面拆毁美国式的管理架构;但不幸这套模式已经传遍所有西方国家了。事实上,由于美国公司把这套管理模式,强迫推销到加拿大附属公司及其它国家的附属公司,所以‘恶疾’已传遍全球了。真是悲哀!”

  “竞争带来‘挤压’的效果。高层管理人员则提出各种借口。他们什么都说,就是不肯承认美国已被打败的这项残酷事实。其实被打败的是公司最高经营阶层,他们一向只注意帐面结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