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经理人

桥梁工程钢筋施工测量施工技术

3654

桥梁工程钢筋施工测量施工技术

  桥梁工程钢筋施工测量施工技术

  4、 施工测量

  4.1 对控制性桩点应进行现场交桩,并进行控制点复测,保护好其成果。根据具体施工的需要应对控制点进行加密。大桥的控制性桩点应编号绘于标志总图上,并注明各有关标志坐标,相互间的距离、角度、高程等,以便于寻找。桥址中轴线控制桩对于大桥每岸不少于2个,并测定各墩台控制桩。施工过程中,应对控制网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测。当发现控制点稳定性有问题时,应立即进行局部或全面复测。

  4.2 施工测量应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之中,除对桥涵各分项工程进行准确施工放样外,在施工过程中,还应随时进行其监测,并做测量记录和相应的评定。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各分项工程规定值或限差详见相关章节。

  4.3 大桥、特大桥以及结构复杂的桥梁,在施工过程中应对主要墩、台的沉降变形、倾斜度等进行监测。

  4.4 对桥梁结构的安装部分应对安装的位置、相对尺寸以及高程进行复测,其误差须符合相关要求。

  4.5 桥梁在进行施工放样时,应首先对桥梁各墩台控制性里程桩号、基础坐标、设计高程等数据进行复核计算,核对计算结果与设计文件中所提供数据是否相符。

  4.6 涵洞测量放样时,应注意核对设计文件与现场涵洞所处的地形、涵底坡度、斜交角度是否相符。

  4.7 各分项工程完成后的测量,须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要求的检查项目进行。

  4.8 桥梁总体交工测量:

  1)测定桥面中线;

  2)桥宽(车行道、人行道);

  3)桥长;

  4)引道中心线与桥梁中心线的衔接;

  5)桥头高程衔接;

  6)桥面高程;

  7)测量桥跨的挠度变形,以及墩、台(或塔、锚)的沉降、倾斜。

  4.9 为防止差错,施工测量中自行测定的控制性桩点,须由两人进行测量相互检查核对,并作出检查核对记录。施工放样测量,应采用重复测量或闭合测量的方法进行,做到处处有检核。

  1.10施工测量的精度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的要求。并将测量成果资料报送监理工程师,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施工。

编辑:www.pmceo.Com

篇2:办公大楼测量放线施工技术方案

  办公大楼测量放线施工技术方案

  一、总则

  施工测量是整个幕墙施工的基础工作,直接影响着安装质量,因此必须对此项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努力提高测量放线的精度。

  考虑到本工程的难度,现场幕墙施工方法无疑是一项主要的技术方案,我司针对本工程特点,将测量放线技术方案,加以具体说明:

  测量放线,我司将根据总包按土建施工进度书面提供的轴线及水准点进行幕墙放线,由于本工程造型较复杂,放线时要注意经常校核,以避免误差的积累。

  由于幕墙的高精级的特征,所以对土建的要求就相对提高,这就造成了幕墙施工与土建误差的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途径就是幕墙施工单位对结构误差进行调整和吸收,这就需要我们对主体已完成或局部完成的建筑物进行外轮廓测量,根据测量结果确定幕墙的调整处理方法,提供给总包进行处理。

  二、流程说明:

  工艺流程:熟悉了解建筑结构与幕墙设计图→对整个工程进行分区、分面→确定关键点关键轴线→放线→测量→记录原始数据→更换测量立面(或层次)→重复上面程序→整理数据→分类→处理或上报项目部。

  三、基本操作说明:

  熟悉图纸。对于本作业的操作,首先要对有关图纸有全面的了解,不仅是对幕墙施工图,对土建建筑、结构图也需要了解,主要了解立面变化的位置、标高、变化的特点,对图纸全面掌握需对照实际施工进行。

  对整个工程进行分区、分面、分层测量放线。根据本工程特点,由于工作量较大,测量要分类有序的进行,对所测量对象进行分区、分面、分部的计划测量,然后进行综合,测量区域的划分具体为:1--6层作为第一个区段,6--27层作为第二区段,27层以上作为第三区段,全方位进行测量。

  测量:测量从土建提供的基准点开始,先用经纬仪放轴线的控制线,对整个大楼的轴线进行复核。再放水平线,用水准仪和50米的钢卷尺对楼层标高进行复核。

  1.准备工作

  (1)熟悉施工图及有关技术资料。

  (2)检查测量仪器,检验是否有年检合格证,并建立设备台帐(型号、规格、使用年限、精度、生产厂家)。

  (3)拟定测量方法和步骤。

  (4)总包方提供书面水平基准标高点和轴线控制线。

  (5)质安员对参加测量放线人员进行书面和口头技术交底,详细讲解技术要求及允许的误差,并要参加测量放线工作。

  (6)对放线人员进行安全交底,不准违章作业,必须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7)各种工具准备

  ①经纬仪、水准仪(精度>2//级)。

  ②激光垂准仪一台(精度>2//级)。

  ③50米、30米钢卷尺各一把。

  ④5米、3米钢卷尺各3把。

  ⑤红蓝铅笔、角尺、1.5mm钢丝线、50*5角钢、扫帚、冲击钻、膨胀螺栓、花篮螺丝、红油漆、墨线、墨斗等。

  2.测量放线施工的内容

  (1)基准点线、轴线的复核。

  (2)水平标高的布置。

  (3)放内、外控制线。

  (4)弹分格线。

  (5)垂直钢线的布置。

  (6)结构预埋件的检查测量。

  3.测量参照标准

  (1)《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102)

  (2)《城市测量规范》CJJ8-85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4)《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GJ/T139-20**

  4.施工测量的依据

  (1)平面图、立面图、节点大样图。

  (2)工程建筑图、结构图。

  (3)总承包单位提供的内控点布置图。

  5.测量放线施工

  (1)首层基准点、轴线控制线布置

  ①进入工地放线之前请总包方提供基准点线布置图,以及首层原始标高点(参见下图),施工人员依据基准点、轴线控制线布置图,进行复核基准点、线及原始标高点,原始标高点只需要一个(总包单位标高只有复核后符合标准才能用)。

  ②基准点、线的确认

  幕墙测量放线,依据总承包单位提供的基准点布置图,检查总包单位基准点尺寸是否符合尺寸要求,基准点线与轴线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基准点对角线是否在误差范围内。原始标高的位置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结合幕墙设计图、建筑结构图进行认可,经检查确认后,填写轴线、控制线记录表,请总承包单位有关负责人给予认可签字。

  ④首层控制线的布置

  依据总包首层控制轴线,建立幕墙首层内控制网,再由内控制网根据安装需求进行外移形成外控制网,按照图纸设计对控制网进行复核校正,使之符合设计及安装要求。

  (2)投点测量实施的方法

  将铅垂仪架设在底层的基准点上仔细对中、调平(参见图2-1),用向下视准轴十字线投向传递层,在铅垂仪的监控下进行定位,定位点必须牢固可靠,各基准点以此为基础。投点完毕后,进行联线步骤,在经纬仪监控下将墨线分段弹出。

  (3)内控线的布置

  各层投点工作结束后,进行内控线的布控。主控制线,以总包单位提供的主控制线为准,将总承包方的结构控制线进行平移,平移应放在接近结构边缘,但要让开柱位,便于连线的地方,内控线离结构面为1000mm,根据总承包单位内控制线,在此基础上进行内控制的平移,平移弹线过程中,经纬仪进行监控,无重叠现象,检查内控线与放样图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符合后进行外围结构的测量,使整个楼成封闭状态。

  (4)结构外围分隔控制线的测量

  内控线布置后,以总承包单位提供的轴线、基准点、控制线作为一级基准点,在底层投出外围控制线,用钢卷尺测出外控制线的距离,用经纬仪监控作出各外控线延长线的交汇点,通过确定延长线上的交汇点作出二级控制点,各二级控制点之间互相连线成闭合状形成二级控制网。二级控制网建立后,检查建筑结构外围实际尺寸与设计尺寸之间的偏差程度,对大于或小于设计偏差要求的结构区域,由总承包单位进行确认后,交付我司使用。

  (5)层间标高的设置

  层间标高的测量,首先在轴线控制线上使用经纬仪采取直线延伸法,在便于观察的外围做一观察点,由下而上设立垂直线,在仪器的监控下,弹出垂直墨线,依据垂直钢线在楼层外立面上悬挂10kg重物的30m钢卷尺,用大力钳把钢卷尺夹紧,在小于4级风的气候条件下,静置后用等高法分别测量计算出各楼层的实际标高和建筑结构的实际总高度,每层设立1米水平线作为作业时的检查用线,并将各层高度分别用绿色油漆记录在钢柱或剪力墙的同一位置处(与总承包方标识区别),在幕墙施工安装直至施工完毕之前,高度标记、水平标记必须清晰完好,不被消除破坏。标高测量误差,层与层之间<±2mm,总标高<10mm。(参见下图)

  标尺读数的计算(参见下图):

  式一:H=a2-a1+b-A-1000

  式中:

  H-结构标高上移1米的标高标志

  层间标准高度(设计值)

  b-标尺读出的a1,点至±0.000的高度

  a1、a2-水平仪在钢卷尺上的读数

  其它楼层按以下公式计算(参见图2):

  式二:Hn=1=a4-a3+bn-An

  式中:

  H n=1-结构标高上移1米的标高标志

  An-层间标准高度(设计值)

  bn-标尺读出的a3,点至一米处的标志点高度

  a3、a4-水平仪在钢卷尺上的读数

  (6)钢丝线的设定:

  用铅垂仪根据分格定出钢丝固定点位置,钢丝采用Ф1.5mm,钢丝固定支架采用5×50角钢制成,角钢一端钻有Ф1.6~Ф1.8孔眼,所有角钢上孔眼自下而上用铅垂仪十字线中心定位,确保所有孔眼处于垂直状态,而另一端采用M8膨胀螺栓固定在相应楼板立面边缘(见附图2-4),钢丝穿过孔眼,用花篮螺栓绷紧。

  (7)竖向控制线的布置

  在首层转角放置垂准仪,首先进行调平,再调整下视点,使其对准转角点,打开激光开关,使激光点落在施工层角干上,角钢一端钻有¢1.6~¢1.8孔眼,所有角钢孔眼自上而下用铅垂仪十字线中心定位,确保所有孔眼处于垂直状态,而另一端采用M8膨胀螺栓固定在相应楼板立面。由此可投射出所有转角控制点,用¢1.5钢丝线每隔十层拉线绷紧,就构成了竖向控制线。

  (8)外围结构的测量

  连接首层控制线与竖向控制线,就形成了立体控制网,依据控制网测出各面、角的基础结构轮廓线,检查建筑结构外围实际尺寸与设计尺寸之间的偏差程度,对大于或小于设计偏差要求的结构区域,可向总包、监理单位提出修理处理意见及要求,直到符合验收标准,交付使用。

  (9) 幕墙分格线及龙骨线的确定

  转角垂线确定后,就可以根据分格尺寸在两转角点之间进行分格,上下连线,形成整体控制网,同时也可根据图纸面线距离龙骨线的尺寸往内返出龙骨线,以作为安装框架式龙骨的依据。

  (10) 测量放样误差控制标准

  ①标高

  a.±0.000至1米线≤1mm;

  b.层与层之间1米线≤1mm;

  c.总标高±0.000至楼顶层≤±1mm。

  ②控制线

  a. 墙完成面控制线≤±2mm

  b. 到外控线≤±1mm;

  c. 结构封闭线≤±2mm。

  ③投点

  各标准层之间点与点之间垂直度≤±1mm。

  (11)幕墙施工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玻璃幕墙分格轴线的测量应与主体结构测量相配合,其偏差应及时调整,不得积累;应定期对玻璃幕墙的安装定位基准进行校准;对高层建筑的测量应在风力不大于4级时进

行。

  (12)资料汇总;

  ①技术交底记录;

  ②基线复核记录;

  ③结构检查记录;

  ④施工队放线报验单;

  ⑤项目部放线报验单。

  预埋件偏差处理:

  1)预埋件的选择

  我司选用平板式预埋件,因为它与转接件的连接是使用电焊焊接,所以调解范围比较大,可以消除较大范围的误差。

  2)埋件与结构的检查

  (1)埋件上下、左右的检查

  在测量放样过程中,预埋件的检查与结构的检查相继展开,测量人员将埋件标高线、分格线均用墨线弹在结构上,依据十字中心线,施工人员用尺子进行测量,检查出埋件左右、上下的偏差。

  (2)埋件进出检查

  埋件进出时,测量放线人员从首层与顶层用钢线检查,一般在15米左右布置一根钢线,为减少垂直钢线的数量,横向使用鱼丝线进行结构检查,检查尺寸计算:理论尺寸-实际尺寸=偏差尺寸。

  (3)埋件检查的记录

  埋件进场检查过程中,依据埋件编号图进行填写上下、左右进出位记录表。

  注:编号要能清楚的反映出结构或埋件的位置,后置埋件在备注栏内注明锚固质量。

  3)结构偏差的处理

  (1)预埋件检查完毕后,将记录表整理成册,用尺寸计算的方法对每个埋件尺寸进行分析,依据施工各给定的尺寸,检查结构尺寸是否超过设计尺寸偏差。

  (2)依据测量所得的结构偏差表,经计算超过设计尺寸,首先与设计进行沟通,将检查表提交给设计进行分析,若偏差超出设计范围,则要报告业主、监理和总包,共同做出解决方案。推荐以下方案:

  ①土建将偏差结构进行剔凿;

  ②部分剔凿、部分推移。

  (3)如结构偏差太大,土建无法处理,我司将采取以下补救措施:

  a.设计多种规格的连接件。

  b.每个立面取一个分格作为调解尺寸,分格尺寸根据测量结果确定。

  4)预埋件偏差处理

  预埋件若超过偏差要求,应采用与预埋件等厚度、同材质的钢板进行补板。锚板埋件补埋一端采用焊接方式,另一端采用M12*160的化学螺栓固定(生产厂家以甲方确认的厂家为准),平板埋件如图a,

  5)化学锚栓施工步骤和要求

  (1)化学锚栓施工要求

  ①埋件发生偏差,应将结构检查表提供给设计,设计师依据偏差情况制订埋件偏差施工方案,以及补埋的方式,并提供施工图及强度计算书,然后根据施工图进行施工。

  ②埋件补埋施工图及强度计算书应提交给业主、监理认可,待确认后方可施工。

  ③化学锚栓在施工之前应进行拉拔试验,按照各种规格每三件为一组,试验可在现场进行。如图示:

  (2)化学锚栓施工步骤

  ①测量放线人员将打化学锚栓位置用墨线弹在结构上,施工人员依据所弹十字定位线进行打孔。图示:

  ②为确保打孔深度,应在冲击钻上设立标尺,控制打控制深度。冲击钻如下图示:

  打孔深度及打孔直径依据下表进行,混凝土配孔直径(适应ASQ混凝土强度为C25~C60),如下表:

  螺杆直径(mm)钻孔直径(mm)钻孔深度(mm)安全剪力(KN)安全拉力(KN)

  121411018.319.8

  注:[1]由于同一种直径的螺杆长度并不相同,故钻孔深度仅供参考;

  [2]安全剪力和安全拉力是根据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而测定的,不能作为设计施工依据,实际承受能力应以现场的拉拔实验为准。

  ③在混凝土上打孔后,应吹去孔内的灰尘,保持孔内清洁,项目质量员应跟踪监督检查。

  ④打完孔后,将玻璃管药剂放入孔中,再将锚栓进行安装。放入螺杆后高速进行搅拌(手枪钻转速为750转/秒),待洞口有少量混合物外露后即可停止。

  ⑤打孔后各项数据要求,化学锚栓深度一定要达到标准,严禁将锚栓长度割短,化学锚栓与混凝土面应尽量成90度角,即垂直于混凝土面。图示:

  ⑥当化学螺栓施工完毕后,不能立即进行下一步施工,而必须等到螺栓里的化学药剂反应、凝固完成后方可开始下步施工。具体时间见下表示:

  化 学 反 应 时 间

  温度(℃)凝胶时间(分)硬化时间(分)

  -5~060300

  0~103060

  10~20**30

  2~40820

篇3:建筑工程测量定位施工技术方案(7)

  建筑工程测量定位施工技术方案(七)

  建筑工程的测量放线工作是建筑施工的先导工序,要保证建筑的垂直度,几何形状、截面尺寸符合施工规范及设计要求,需要建立较高精度的测量控制网作为施工放样的依据,根据该楼的地理环境测量放线

  由富有经验的技术人员组成测量小组,为本工程提供测量服务。建立测量设备管理制度,所有测量仪器均要经过校验后方可投入使用,采用预放、精放的方法进行多道复核,确定平面控制轴线,依据现场实际情况选取定位基准点,1~2附楼采用“外控法”进行平面网络控制。3~10 层主楼采用“内控法”完成,利用激光铅垂仪测设。测量施工方法如下:

  (1) 根据建设单位提交的轴线控制点和水准点,测定出纵横各轴线,建立测量控制网,设置引桩,并做好引桩的保护工作,以确保轴线控制准确。依据设计图纸对基础施工各条轴线进行复核无误后,进行平面控制轴线的布设,在施工中应加强测量放线工作,严格控制轴线尺寸。

  (2) 主体结构施工测量竖向控制采用“外控”和“内控”两种方

  法并用,相互校核,以保证测量准确无误。外控法施工测量要点如下: 随框架柱主体结构层施工,用经纬仪将建筑大角处的主轴线投测

  到框架柱上,并弹出墨线用红漆标注。每层放线时,由此向楼层投点控制。 圆弧部分轴线测设采用全站仪配合经纬仪进行,找出圆心然后用钢卷尺投放出轴线。

  (3)在±0.000以下施工中,利用已建立的控制网点作为基础施工放样的依据,利用首级控制网点为依据进行核验。

  (4) 主体放线定位,对原轴线位置进行复核、校对,对原坐标轴有水准点进行校对,使原点复位正确,轴线方位闭合,做到允许的误差比规范要求缩小一个级别。

  内控法施工测量要点如下: 地下结构完成后将确定的内控点以钢板标志固定在混凝土上。即在一层底板预埋300mm×300mm×8mm 定位钢板,在距(4) 轴、○ 轴、

  ○K 轴各1m 处设置,将控制点引测至钢板上用钢针刻划“十”字。M轴、○

  作为基准点,首层以上各层在基准点的正上方相应位置预留洞200mm ×200mm (通视孔)用激光铅直仪和经纬仪配合将控制点逐层投递到楼层。在楼外通过原控制桩位将各个轴线打到柱子上,用黑线弹出,逐层上翻,确保轴线尺寸准确。

  (5) 确定方位基准点:在一层底板上选择便于观察,又不受施工影响的四点构成直角四边形且能直视,且直角边长成整数( 便于计算)在该点埋设300mm×300mm×8mm 钢板对准角度,量准距离后在其上刻

  上中心十字线,作为向各层引测的基准点,同时在钢板周围砌砖予以保护。在三个点固定三台铅直仪,在另一个点可移动一台激光铅直仪向上打出激光束,供以上各层使用。二层以上各层楼面留同样四个点的300mm×300mm 洞口,洞边用∟30×3焊接方框预埋,供放置激光接收靶用。(此处洞口下边不能遮挡)。每段二层以上各层楼面所留洞口必须留设在现浇板上,所留洞口待主体施工完后用膨胀细石混凝土进行补洞,洞内钢筋不能断开,且各层支撑不能遮挡激光投测点。

  (6 )垂直测量控制,在四点向上打出垂直激光束,在每段上层洞口处架激光接收靶,接收靶由∟30×3焊成外边长300mm 的正方形框,框内嵌双层玻璃,玻璃间夹接收靶纸,靶纸画同心圆,各半径差为5mm 。当接收靶接受激光点定出每段上层四点后作闭合复查,修正误差,作为该层轴线控制点。

  (7) 根据建设单位提交的水准点,现场选择不易被破坏且又通视的位置建立六个水准点,形成水准控制网,以此引测到基础及各段主体结构上,再用钢尺、水准仪进行高程传递。点间距离为45m 左右,每隔一定的时间,或发现有变动可能时,应进行复测,以查明水准点高程是否有变动。

  (8) 各楼层设四个水准控制点进行高程传递,控制本层标高以便复核。

  (9)基础施工时,将±0.000标高控制点引测至基坑底,校测底标高。结构施工至±0.000后,根据高程控制点用水准仪将±0.50m水平线投测到底层外墙上,用红漆标注,以此作为向上各楼层传递高程的基准点。高程传递用钢尺向上量取,然后将水准仪安置在施工层上,校测由下量取的各点。误差在±5mm以内。高程量取使用的钢尺须经过鉴定,量高差时尺身应垂直并用标准拉力,同时进行尺长和温度校正,

  以确保各层标高的准确性。

  (1 0)各段各楼层标高高程传递可用一根钢尺进行垂直丈量,并用水准仪抄平,施工中使用的水准仪器因使用频繁,观测条件差,很容易产生仪器误差,因此要特别注意定期检测其准确性,每层楼面标高传递起点均应从统一水准点进行丈量。

  (11)依据施工图纸要求,该工程的沉降观测控制网点,在±0.000 以上工程的施工中,依据设计图纸做好该工程沉降点的布点及埋设工作。施工期间每施工完一层进行一次沉降观测,主体封顶后,第一年每季度进行一次,第二年每半年一次,第三年每年一次,直到沉降稳定为止,若发现沉降有异常时,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进行处理。沉降观测应用精密水准仪进行观测,按照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进行观测、记录观测数据,工程竣工后应绘制出建筑物的变形过程曲线,作为竣工资料,竣工后将沉降观测点及有关记录移交给业主继续观测。

  该工程所埋设的控制网点,必须重视,埋设必须准确、牢固、可靠并严格加以保护。所有该工程的测量定位放线、沉降观测每次必须记录在案,作为原始记录必须存档保管,不得丢失。

  (12)误差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 0026-93。轴线允许位移<3m m,混凝土柱垂直度允许偏差<3m m,层高测量允许偏差<3mm。

  (13)仪器选择

  1)采用日产智能型SETBII 全站电子速测仪(简称全站仪),进行定位测量,它具有精度高、速度快、电脑自动计算,自行改正误差等优点。

  2)采用日产索佳CⅡ-2 型精密水准仪进行高程测量及沉降观测。3)采用J2-JD 激光经纬仪进行平面测量及外控垂直投测。 4)采用激光铅垂仪进行内控的垂直投测。 5)采用激光测距仪进行轴线复核等工作。

篇4:大厦钢结构测量施工技术方案

  大厦钢结构测量施工技术方案

  1 控制网布设原则。

  考虑到控制网的形状及控制范围,交叉施工时的抗干扰性,以及竖向贯通性,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资料,运用轴线法在核心筒内设6 个点,外框有钢结构时设6 个点。

  控制点布设详见: B3 层主楼测控点布置图、16 层主楼测控点布置图

  2 控制网布设方法

  根据市政测量导线点,采用轴线法布设建筑方格网,1-3 为轴线,用极坐标法先放样得出4、5、6 三个网格点,并通过这三个点之间的边角关系验证正确后运用轴线法分别放出其余网格。初放结束后,在12 个网格点上分别进行边角测量,角度测量4 测回。

  边长测量4 测回,观测值用秩亏自由网平差的方法进行平差,运算得出归化数据,并在实地钢板上修正至设计位置。本控制网投入使用前,请第三方进行复测检查。观测所使用的仪器为全站仪(1",1+1ppm),测距相对中误差小于l/30000,测角中误差小于2.5",精度符合规范要求。

  为保证高层钢结构安装测量的精度要求,以及便于网格点的长期保存,在网格点处预埋100mm×100mm 钢板,用钢针刻划十字线定点,线宽0.2mm,并在交点上打洋冲眼,钢板以外的混凝土面上放出十字延长线,施工过程中将网格点加上护盖。方格网每安装3 节柱(6 层)进行一次复核、校准。

  3 平面控制网的竖向传递

  底层建筑方格网不断向上投测就是控制网的竖向传递。格网的竖向传递根据它的功能,可划分为阶段性传递和工作层传递两种。

  大厦总高度超过140m,各施工层形状、面积变化不一,框架结构不断调整,光学垂准仪有效施测距离有限,因此选择了地下3 层、首层、16 层作为控制网阶段性传递层,以分别控制B3~1 层、1~15 层、15~30 层。

  使用仪器为TOPC0N V5 一AL 光学垂准仪,精度为1/200000。在首层各控制网点分别架设垂准仪,精密整平对中后向上投测到到16 层,由控制网点点位预留孔(300mm×300mm)处设置的一块有机玻璃光靶接收。每个基点上垂准仪全圆周旋转施测四个点(0。、90。、180。、270。),在光靶上接收四个点组成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即为本基点的投测点。所有控制网点投测完毕,在16层架设全站仪检测控制网点的边角关系,进行平差计算并归化改正后,16 层控制网可投入阶段性使用。

  本工程的首层控制网,依据设在地下室底板上的控制点投测并进行精测平差而得,作为主体施工的基准控制网;其余楼层的阶段性传递及1~16 层的工作层传递均以此为准。其他工作层传递以阶段性传递的控制网为准,严禁用下一楼层的定位轴线向上传递。

  4 高程控制网的竖向传递

  5 标高控制

  标高起算点为市政水准点,在施工围墙内增设一固定水准点,连同B3层50 线采用AL32 型水准仪按三等要求施测并平差。1~30 层标高均以首层50 线为基准进行标高传递。传递方法是采用水准仪配合钢尺施测。

  本工程采用相对标高控制和设计标高控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钢结构安装,每安装一节柱以后,引测实际标高复核设计标高,将标高的误差控制在5mm 以内,逐渐趋近设计标高。

  控制的方法是通过调节柱与柱之间的焊缝间隙来控制,并考虑焊接收缩量。

  柱顶标高及梁的水平度控制,均通过水准测量的方法实施。

  6 钢结构安装测控

  钢结构安装精度的控制,由单节柱的垂直度和总体垂直度两个指标来衡量。钢柱吊装就位后,要求柱中心错位值最好为零,然后对每根柱进行垂直度校正,校正完毕即可做临时固定。安装梁时,对柱垂直度进行全过程监测。当柱垂直度不超标时,可作施工记录。但实际安装时往往由于梁制作长度的偏差或节点孔距的偏差,引起柱的垂直偏差,为了不影响以后的安装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此外,在进行柱垂直度测控时必须预留梁-柱节点焊接收缩量,以避免钢梁焊接后造成柱垂直度超标。梁-柱节点焊接收缩量视梁翼缘板厚度而定,一般为1~2mm。

  安装梁时,临时固定后应进行水平度测控,其水平度应控制在梁长的l/1000 以内,且不大于10mm。

  在同一节钢柱所有的梁-梁、柱-梁节点焊接完成后,应作本节钢柱安装竣工测量(包括垂直度和标高)。

  7 校正工艺

  1)校正的主要内容

  柱的校正是钢结构安装测量的关键技术。在柱吊装到位后,其校正的内容和顺序为:标高调校,扭转调整,垂直度校正,垂直度的跟踪观测。这样进行校正就确保了每根柱垂直度的独立性,梁安装形成框架后不再进行整体校正,提高了工效。

  2)工艺原理

  要求在深化设计时在柱接头的上下临时连接耳板间留有15~20mm 的间隙,以便于安装时插入钢楔;耳板和连接板的栓孔直径要大于螺栓直径4mm,以增加标高的调节量。

  如果未考虑,为实现其控制标准可在现场进行扩孔。

  (1)柱的标高调校:吊装就位后,用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通过连接板固定上下耳板,

  但不夹紧,通过起落吊钩并用撬棍调节柱间间隙。通过上下柱的标高控制线之间的距离

  与设计标高值进行对比,并考虑其焊接收缩量和压缩变量,将标高偏差调整至+5mm 内。

  符合要求后打入钢楔。

  (2)柱的扭转调整:柱的扭转偏差是在其制造、运输、贮存、安装过程中产生的。扭转的存在对钢柱垂直度的校正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垂直度校正前要尽量消除扭转的影响。通过高精度的经纬仪(2"以上)配合30m 钢尺(经过鉴定,并作温度修正),以标准拉力施测,实际操作时应将轴线在钢柱的三面(或四面)标出。假定沿* 方向钢柱一侧偏移值为a,另一侧轴线偏移值为b,实际上钢柱中心沿* 方向的轴线偏移值为

  Δ*=(a 十b)/2,柱顶扭转值为(a 一b)/2。当柱的四面标出轴线时,沿y 方向的轴线偏移值为Δy=(c+d)/2,用同样方法算出扭转值。如果只能施测三面轴线,则Δy可根据y 方向偏移值及柱顶扭转值计算而得。(详见柱扭转分析图)。在柱的上下的耳板在不同侧面夹入垫板(垫板厚度0.5~1.0mm),再上连接板拧紧大六角头螺栓来调整扭转。每次调整扭转在3mm 以内,若

  偏差过大可分2~3 次调整。

  (3)垂直度校正:采用无缆绳校正法在柱的偏斜一侧打入钢楔或用顶升千斤顶,采用三台经纬仪在柱的三个方向同时进行观测控制方法。在保证单节柱垂直度不超标的前提下,注意预留焊缝收缩对垂直度的影响,将柱顶轴线偏移控制到规定范围内。最后拧紧临时连接耳板的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至额定扭矩并将钢楔与耳板接固定。

  (4)垂直度跟踪观测:为保证每一根柱垂直度的独

立性不被破坏,以及安装时如实掌握垂直度的动态,梁安装时用两台经纬仪对柱垂直度进行跟踪观测,保证各项指标受控。

  (5)梁的水平度校正:用水准测量的方法从每一层标高传递点开始,施测本层梁的水平度,并将实际标高与设计值比较,确定校正值及校正方法。当螺栓孔直径余量不满足校正要求时,可采取更换连接板或扩孔的方法处理。

  (6)每节柱所有构件的高强度螺栓终拧完毕且梁-

  梁、柱-梁节点焊接完成后,复测安装精度,满足要求后组织中间验收。

篇5:航站楼改扩建项目测量施工技术方案

  航站楼改扩建项目测量施工技术方案

  1与测量有关的工程概况:

  郑州****机场航站楼扩建部分二层5-28轴总长度273m,A-E轴总宽度48m,现场通视条件良好,地面平整且障碍物较少。

  2施工测量的依据:

  a、《郑州****机场航站楼改扩建项目室内装饰装修工程Ⅰ、Ⅴ标段·施工图》;

  b、《郑州****机场航站楼改扩建项目室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招标文件》的有关要求;

  c、《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d、《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01-21-95);

  3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形式,实测的技术要求,控制网的精度要求:

  a、测量放样准备工作:

  (1)仪器准备:准备本工程所需要的仪器,检定和校正测量仪器,对于所使用的测量仪器,是送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校准合格的仪器。并让测量人员进行试用,熟悉操作过程,掌握操作要领;

  (2)现场准备:熟悉图纸(含其他专业图纸)、现场施工条件、与总包办理交线、验线手续;

  (3)人员培训准备:对本工程专业测量员进行针对性教育、培训,使之掌握每件仪器的操作规程,了解工程特点、熟悉设计图纸和测量规范。

  (4)测量放线进度计划: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的安排,进行测量放线工作,以保证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b、平面控制网布设形式,实测的技术要求,控制网的精度要求:

  (1)平面控制网布设形式:

  由于现场平整、通视条件好,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室内装饰装修施工平面控制网分三级布设,Ⅰ级控制网由总包提供的平面控制线和主要轴线组成平面四边形控制网,在Ⅰ级控制网的基础上根据建筑物每层的功能划分以及建筑物的主要转折点(直线与曲线连接点的径线)对称性的加密布设Ⅱ级控制网,Ⅱ级控制网的控制范围不大于150m(基本上每10个轴线设一道Ⅱ级控制线),考虑到每个功能区范围较大,可根据需要布设Ⅲ级控制网,Ⅲ级控制网的控制范围不大于30m(基本上每3个轴线设一道Ⅱ级控制线),然后以Ⅲ级控制网的为基准进行施工测量放样,并用Ⅱ级控制网或Ⅰ级控制网进行效核,以控制和及时校正测量误差。

  (2)平面控制网的施测技术要求:

  Ⅰ级控制网要用经纬仪逐线进行复测、校核,并对测量结果进行误差修正。

  考虑Ⅱ级控制网的布设特点,根据组成Ⅱ级控制网关键点与Ⅰ级控制网线的相对位置关系,用经纬仪在Ⅰ级控制网的基础上进行加密布设控制线,从而构成Ⅱ级控制网。在Ⅱ级控制网的基础上用经纬仪和钢尺进行加密布设控制线,构成Ⅲ级控制网。

  每级控制线要用不同的标记标识,以便施工测量时应用方便。

  (3)平面控制网的精度要求:

  根据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的规定和标书的有关规定,每层Ⅱ级控制网的测量累计误差不大于±2mm,Ⅲ级控制网的测量累计误差不大于±3mm,施工测量放样累计误差不大于±5mm。

  4施工测量组织和管理:

  a、施工测量管理:

  为了使工程施工顺利进行,放线精度达到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建立完善的施工测量管理体系是必要的,本工程测量实行项目总工负责制,并建立测量管理制度:

  (1)测量管理人员岗位和职责:作业队设置1名测量负责人,全面负责本作业队施工范围内的测量实施和管理工作。包括测量仪器的维护保管,测量方案的落实,施工放线的复测、报验,协助监理进行验线等。

  (2)测量工岗位和职责:作业队设置测量工3人,负责进行各项具体的测量工作。主要包括各细部测量放样的实施。

  (3)测量工放完线后,须由测量管理人员进行复验,然后由测量管理人员申请报验,经监理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b、测量仪器的管理

  测量仪器是施工测量的必备工具,做好测量仪器的管理,使之保持良好的状态及精度等级是非常重要的,为此,制订完善的测量仪器管理制度,确保仪器安全,精度可靠。

  (1)测量仪器必须在鉴定周期内经计量检定部门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2)测量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并严格遵守仪器使用操作规程。

  (3)测量仪器必须有专人负责保管,存放在专门的箱、柜中,并保持通风、干燥、常温。

  (4)测量仪器应由专人进行日常维护保养,使仪器处于最佳状态;发现仪器误差偏大,应立即送有关部门进行检定和维修,防止仪器误差对施工造成影响。

  c、测量记录的基本要求

  测量记录的基本要求:原始记录要真实可靠、数字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计算工作要有理有序、依据正确、方法科学、步步校核、结果可靠。

  5施测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a、施测前认真办理与总包的交线、验线手续;

  b、认真复测结构误差,并做好记录,将结构误差超过10mm的部位在图纸上标注,并汇总雇主征求处理意见;

  c、做好仪器、设备登记台帐,并详细记录每件仪器检测日期及检定情况,对新购置的仪器必须有专业检测机构的检定合格证书,在仪器使用前现场作必要的常规检验和校正工作,并保持记录,做好正确的标识;

  d、观测者操作仪器要规范,读数要准确,观测者不能随意离开仪器,以其观测时禁止在6mm范围内进行震动较大的施工作业;记录者必须回报数字,并记录规范、清晰、错误数据不能涂改,必须将错误数据画掉,重写正确数据,记录者要边记录边记算以便随时演算观测的正确性和误差是否超限,超限时需要重测;扶尺者,立尺必须垂直;长距离用尺量测量时要对最终的测量数字进行尺长改正,以消除尺长误差、温度误差、拉力误差等;

  e、设专人保管仪器,设专地存放仪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