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经理人

大厦物业管理质量检验控制程序(1)

7508

大厦物业管理质量检验控制程序(1)

  大厦物业管理质量检验控制程序

  1.目的

  规范服务过程和服务结果的检验,确保公司所提供服务的质量能够符合要求。

  2.范围

  适用于项目执行部对服务质量的管理和控制。

  3.职责

  3.1公司质量保证部负责按《质量检验程序》规定,对全公司的服务质量进行管理和控制。

  3.2项目执行部所属质量控制部负责对项目执行部各部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

  3.3项目执行部所属各对客服务部门和人员,负有服务质量的直接责任,必须认真自检。

  3.4项目执行部各级管理人员负责职权内日常服务过程的检查和有效控制。

  3.5各部门质量检验员负责本部门提供服务过程及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及时对不合格项采取的纠正措施进行跟踪验证。

  4.程序

  4.1直接为用户提供服务的部门/人员,必须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进行自检,及时纠正不合格项。

  4.2各部门管理人员负责对所辖范围内服务质量的日检和周检,对发现的不合格项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规定,及时对不合格项进行纠正和记录。

  4.2.1各部门主管级人员,每天不少于一次对所管辖范围内作业人员的服务质量及服务过程和物业维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2.2部门经理每天不少于一次对本部门主管人员的工作进行抽查,每次抽查内容不少于总工作量的20%或每周不少于一次对本部门工作的全面检查。

  4.2.3项目执行部总经理每周不少于一次对服务工作进行抽查。

  4.2.4各部门质量检验员负责本部门服务质量的监督和检查,并对发生的不合格项采取的纠正措施进行跟踪检查和验证,并负责本部门质量记录的统计工作,并将《月质量检查统计表》报质量控制部。

  4.3项目执行部所属质量控制部每月负责对项目执行部的各部门进行一次服务质量抽查,并填写《质量检查记录表》。每月对各部门的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并将《质量工作综合分析表》报公司质量保证部。

  4.4公司质量保证部负责公司《质量检验程序》的实施和控制,每月对公司各级部门的质量检验结果进行抽查和验证。并根据各部门的质量检查结果进行评价分析,及时对存在的不合格项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4.5为用户提供的特殊服务应由用户在服务记录上签字确认或签署意见,以此作为服务质量的验证依据。

  5.监督执行

  各部门经理监督执行。

  6.支持性和相关性文件

  JC/C*4。13-01-1998(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物业经理人网 www.pmceo.coM

篇2:物业管理质量检验控制程序

  物业管理质量检验控制程序

  1.目的

  规范服务过程和服务结果的检验,确保公司所提供服务的质量能够符合要求。

  2.范围

  适用于项目执行部对服务质量的管理和控制。

  3.职责

  3.1公司质量保证部负责按《质量检验程序》规定,对全公司的服务质量进行管理和控制。

  3.2项目执行部所属质量控制部负责对项目执行部各部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

  3.3项目执行部所属各对客服务部门和人员,负有服务质量的直接责任,必须认真自检。

  3.4项目执行部各级管理人员负责职权内日常服务过程的检查和有效控制。

  3.5各部门质量检验员负责本部门提供服务过程及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及时对不合格项采取的纠正措施进行跟踪验证。

  4.程序

  4.1直接为用户提供服务的部门/人员,必须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进行自检,及时纠正不合格项。

  4.2各部门管理人员负责对所辖范围内服务质量的日检和周检,对发现的不合格项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规定,及时对不合格项进行纠正和记录。

  4.2.1各部门主管级人员,每天不少于一次对所管辖范围内作业人员的服务质量及服务过程和物业维护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2.2部门经理每天不少于一次对本部门主管人员的工作进行抽查,每次抽查内容不少于总工作量的20%或每周不少于一次对本部门工作的全面检查。

  4.2.3项目执行部总经理每周不少于一次对服务工作进行抽查。

  4.2.4各部门质量检验员负责本部门服务质量的监督和检查,并对发生的不合格项采取的纠正措施进行跟踪检查和验证,并负责本部门质量记录的统计工作,并将《月质量检查统计表》报质量控制部。

  4.3项目执行部所属质量控制部每月负责对项目执行部的各部门进行一次服务质量抽查,并填写《质量检查记录表》。每月对各部门的检查结果进行汇总,并将《质量工作综合分析表》报公司质量保证部。

  4.4公司质量保证部负责公司《质量检验程序》的实施和控制,每月对公司各级部门的质量检验结果进行抽查和验证。并根据各部门的质量检查结果进行评价分析,及时对存在的不合格项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4.5为用户提供的特殊服务应由用户在服务记录上签字确认或签署意见,以此作为服务质量的验证依据。

  5.监督执行

  各部门经理监督执行。

  6.支持性和相关性文件

  JC/C*4。13-01-1998(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篇3:铝合金门窗质量检验标准

  为保证项目设计、采购、施工过程中明确外门窗的技术要求,达到抗风压、水密性、气密性、保温、隔声、采光、安全等方面的性能要求,避免外门窗工程常见问题的反复发生,小编整理了十大门窗质量控制关键点,您值得一看!

  第一部分:外门窗质量控制性能要求

  一、密闭性要求

  1. 角部密封条(胶角):密封条应避免转角拼接,应将转角处密封条设计成90度整体式胶角。

  2. 框扇密封条:开启扇部位宜设计三道密封胶条,分别为主密封胶条、扇压边胶条和框压边胶条。

  二、防渗漏要求

  1.外窗必须设置排水通道、排水口、排气孔(气压平衡孔),排出窗框扇内积水。排水口外侧应设扣盖,防止强风将雨水、灰尘吹入窗扇。

图片

  2. 隔热条应采用C型构造,与内外铝型材复合后在同一个水平面上,避免隔热条处积水造成渗漏、腐蚀隐患。同时可增加隔热条长度,提高热工性能。

  3.门窗洞口尺寸:结构洞口预留不应过大,避免封堵困难造成渗漏隐患。

  4. 企口:窗洞因为特殊原因,如外墙为石材幕墙,洞口预留尺寸大,结构洞口建议做企口,企口应与混凝土墙同时浇筑。

  5. 外窗台板:外墙材料为涂料的建筑,建议采用金属窗台板。金属窗台板内侧应压入窗框,外侧突出墙面做滴水。

  6. 窗框与结构洞口:窗框宜立中安装,如靠外侧安装,应向内收进20mm,防止结构施工误差导致窗框安装在结构外皮以外,造成雨水渗漏。

  三、 框扇结构要求

  1. 组角:组角是关系到门窗整体性的重要工序。

  抹胶工艺:一般情况下应采用角码 抹组角胶工艺,窗角禁止未抹胶即挤压成型。

图片

  注胶工艺:组角亦可采用角码 导胶槽 注胶孔 双组份注胶 角片工艺,保证角部强度要求,确保门窗成品在运输、安装后无变形移位现象的出现。

  四、保温隔热要求

图片

  1. 型材的腔体设计:型材应采用多腔体结构,减少热量的流失,同时应使外窗隔热构件上下共面,形成整体隔热面,消除冷桥,阻断热量流失通道。

  2. 玻璃安装槽内宜安装隔热胶条:增加空气腔室的数量,降低中空玻璃四周与型材之间的热量损失,提高整窗的保温效果。

  3. 窗扇应采用T型隔热条设计:窗扇隔热条设计为T型,与中间胶条搭接,实现扇框连接处冷热分区。禁止将中间胶条直接搭在扇的铝型材上。

  4. 隔热条应采用聚酰胺66(即Polyamide66,俗称尼龙66)。

  5. 玻璃暖边条:双层中空玻璃空腔四周宜设置暖边条,阻断玻璃空腔散热通道。

  6.在传热系数要求高的地域,可根据项目定位,在型材隔热腔体内增加保温隔热材料,满足K值要求。

  7. 外门:住宅首层住户通向花园的外平开门应设门槛,禁止不设门槛,门底部用毛刷封闭。住宅首层住户通向花园的双扇平开外门,关闭后两扇应咬合搭接,禁止中间留缝用毛刷封闭。

  五、安全技术要求

图片

  1. 玻璃扣条:玻璃扣条应安装在室内一侧,禁止将内开窗翻转成外开窗使扣条安装在室外一侧,保证防盗、安全、玻璃更换的要求,不留渗漏隐患。

  错误做法:内开窗翻转成外开窗,扣条安装在室外一侧。

图片

  正确做法:外开窗,扣条在内侧

  2. 锁点:为提高外窗抗风压强度及防盗性能,外窗应采用多点锁。锁点设置应满足五金厂家设计安装手册要求。

  3. 单元入口外门尺寸不应过大,以保证合页等五金配件的可靠性,避免产生安全事故。

  第二部分:建筑外门窗质量控制施工要求

  六、附框施工

  1.附框外侧与墙体间的缝隙应均匀,宜控制在10~15 mm。附框采用固定安装位置应满足:角部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其余部位的固定片中心距不应大于500mm,固定点与墙体固定点的中心位置至墙体边缘距离不应小于50mm。

  2.附框塞口:钢副框与主体结构之间缝隙应采用干硬性水泥砂浆填塞,确保密实、严禁采用发泡剂填充。外侧做“α角(八字)”。涂刷1.2厚防水涂料。

  七、主框扇安装施工

  主框与窗扇在工厂加工完成并组装,可以提高加工精度,从而提升整窗的气密性、水密性。

  1.塞口完成后,按设计图纸检查核对窗规格、型号开启形式、开启方向、安装孔方位及组合附件等,如发现有变形者严禁安装上墙。

  2.用规整的垫片保证铝合金窗框与钢副框之间间隙≤10,并使周边间隙均匀。

  3.校核铝合金窗框的正侧面的垂直度、水平度对角线,合格后及时进行报验及评定。

  4.主框清理和打外框胶

  4.1.按规定领用指定颜色的中性硅酮耐厚密封胶将墙与门窗连接部位10mm范围用毛刷、干布清扫干净,贴好美纹纸,打胶,并用手或工具抹平,撕下美纹纸,进行局部调整。

  4.2.注意:外墙为涂料饰面时,外框胶应与涂料基层粘结;外墙饰面为石材、墙砖、铝板材料时,外墙饰面材料不能与窗框顶死,易预留2-3mm缝隙后打窗框胶。

  八、玻璃安装

  1.玻璃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1玻璃不得与玻璃槽直接接触,并应在玻璃四边垫上不同厚度的垫块。

  1.2将玻璃装入框扇内,然后用金属扣条将其固定。

  1.3铝合金窗扣条两端90°(或45°)拼接,安装要保证平整、均匀。

  2.玻璃固定采用双面打胶方式,应将扣条、外框打胶面、玻璃表面用干布擦拭干净再打胶,打胶后静置48小时。

  3.采用成品胶条:先安装胶角,胶条的长度比实际长度长2~3mm,以防胶条老化后收缩。用专用胶水将胶角与胶条黏贴成整体;严禁选用将胶条剪出45°角(不断开)粘结的方式。

  九、五金安装

  1.传动部分应在工厂安装完成。

  2.五金和辅料:安装传动执手锁;安装平开门锁;安装完毕应将钥匙按序号做上标记。

  3.作业标准和检验方法:固定牢固,开关灵活,位置正确。

  十、成品保护:

  1.产品出厂时对铝材表面应覆膜保护,框扇上应绑满保护带。

  2.铝合金门窗框扇在安装时拆除原包装纸,一旦安装校正固定后,应及时在下口部分安装保护扣盖(能起到抗砸、抗冲击作用,材料项目自定),重新将铝合金主框、窗扇框用保护带保护好,以防溅射的砂浆腐蚀和室外雨水及污物污染。

  3.安装玻璃前拆除原有保护扣盖及保护带,玻璃安装完毕后对玻璃进行贴膜保护,如果外立面还涉及焊接施工玻璃外侧宜采用涂刷水溶性大白涂料。

  4.铝合金门(推拉、内外开),门扇安装应安排在最后施工,施工过程期间,门下口必须进行硬质防护,防止施工过程中对门下口破坏变形。

  5.铝合金覆膜保护层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夏天为3个月,冬天为6个月(或以产品性能为准),超过此期限应更换保护膜。

篇4:质量检验的主要管理制度

  一、三检制

  所谓三检制就是实行操作者的自检、工人之间的互检和专职检验人员的专检相结合的一种检验制度。

  1.自检

  自检就是生产者对自己所生产的产品,按照作业指导书规定的技术标准自行进行检验,并作出是否合格的判断。这种检验充分体现了生产工人必须对自己生产产品的质量负责。通过自我检验,使生产者了解自己生产的产品在质量上存在的问题,并开动脑筋,寻找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而采取改进的措施,这也是工人参与质量管理的重要形式。

  2.互检

  互检就是生产工人相互之间进行检验。互检主要有: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流转过来的产品进行检验;小组质量员或班组长对本小组工人加工出来的产品进行抽检等。这种检验不仅有利于保证加工质量,防止疏忽大意而造成成批地出现废品,而已有利于搞好班组团结,加强工人之间良好的群体关系。

  3.专检

  专检就是由专业检验人员进行的检验。专业检验是现代化大生产劳动分工的客观要求,它是互检和自检不能取代的。而且三检制必须以专业检验为主导,这是由于现代生产中,专职检验人员无论对产品的技术要求,工艺知识和检验技能,都比生产工人熟练,所用检测量仪也比较精密,检验结果比较可靠,检验效率也比较高;

  其次,由于生产工人有严格的生产定额,定额又同奖金挂钩,所以容易产生错检和漏检,有时,操作者的情绪也有影响。

  二、签名制

  签名制是一种重要的技术责任制,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入库和出厂,每完成一道工序,改变产品的一种状态,包括进行检验和交接、存放和运输,责任者都应该在相关记录文件上签名,以示负责。特别是在成品出厂检验单上,检验员必须签名或加盖印章。操作者签名表示按规定要求完成了这套工序,检验者签名,表示该工序达到了规定的质量标准,签名后的记录文件应妥为保存,以便以后参考。

  三、质量复查制

  我国有些生产重要产品(特别是军工产品)的企业,为了保证交付产品的质量或参加试验的产品稳妥可靠,不带隐患,在产品检验入库后的出厂前,

  要请与产品有关的设计、生产、试验及技术部门的人员进行复查。查图纸、技术文件是否有错,查检查结果是否正确,查有关技术或质量问题的处理是否合适。这种做法,对质量体系还不够健全的企业,还是十分有效的。

  四、追溯制

  在生产过程中,每完成一个工序或一项工作,都要记录其检验结果及存在问题,记录操作者及检验者的姓名、时间、地点及情况分析,在适当的产品部位做出相应的质量状态标志。这些记录与带标志的产品同步流转。产品标志和留名制都是可追溯性的依据,在必要时,都可搞清责任者的姓名、时间和地点。职责分明,查处有据,可以大大加强员工的责任感。产品出厂时还同时附有跟踪卡,随产品一起流通,以便用户把产品在使用时所出现的问题,

  能及时反馈给生产者,这是企业进行质量改进的重要依据。

  追溯制有三种管理办法:批次管理法根据零件、材料或特种工艺过程分别组成批次,记录批次号或序号,以及相应的工艺状态。在加工和组装过程中,要将批次号逐步依次传递或存档。

  日期管理法对于连续性生产过程、工艺稳定、价格较低的产品,可采用记录日历日期来追溯质量状态。

  连续序号管理法这种方法就是根据连续序号追溯产品的质量档案。

  1.质量统计

  质量的统计和分析是质量报告和信息反馈的基础,也是进行质量考核的依据。根据上级要求和企业质量状况,质量检验可提出质量考核指标建议,上级考核指标亦可由上级直接规定。车间生产计划部门应按月提供完成工时、产品数量、品种规格、零部件半成品完成数量等统计资料;质量检验部门负责质量检验结果及数据的统计、汇总,并按期向厂部和上级主管部门上报质量月报、季报和年报。质量检验部门还要提供其它各种质量情况的统计资料,质量统计资料一定要数据准确,分类整理,按规定项目和格式填写。

  2.质量指标

  质量指标由于企业的产品和生产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本书主要以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电子工厂为例,说明通常应予考核的质量指标体系。

  1)一次合格率/直通率:其公式为:

  直通率=(直通合格数/投入总数)×100%

  由于许多电子工厂流水线生产特点(每日清理拉线),导致开工时的直通率为0或很小(机器尚未流到拉尾),而清拉时的直通率又大于100%或非常高,非常脱离生产的实际情况,因此生产直通率往往采用如下公式的合格率代替计算(比较真实反应生产的不良状况)

  直通率≈合格率=(检验合格总数/检验合格总数+不良总数)×100%

  2.一次交收检验合格率:其计算公式为:

  一次交收检验合格率=(一次交检合格批次/产品交检总批数)×100%

  3.开箱合格率:其计算公式为:

  开箱合格率=(开箱检验合格数/开箱检验总数)×100%

  4.退机率:其计算公式为:

  退机率=(退回机器总数/出货总数)×100%

  一般在许多企业而言,由于销售渠道的滞后和售后服务政策要求,出货总数往往应减去最近三个月的出货数量。

  五、不合格品管理

  不合格品管理不只是质量检验也是整个质量管理工作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为了区别不合格品和废品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不合格品(或称不良品),其中包括废品、返修品和回用品三类。

  在不合格品管理中,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三不放过”的原则,一旦出现不合格品,则应:

  不查清不合格的原因不放过。因为不查清原因,就无法进行预防和纠正,不能防止再现或重复发生。

  不查清责任者不放过。这样做,不只是为了惩罚,而主要是为了预防,

  提醒责任者提高全面素质,改善工作方法和态度,以保证产品质量。

  不落实改进的措施不放过。不管是查清不合格的原因,还是查清责任者,其目的都是为了落实改进的措施。

  “三不放过”原则,是质量检验工作中的重要指导思想,坚持这种指导思想,才能真正发挥检验工作的把关和预防的职能。

  2.两种“判别”职能:

  检验管理工作中有两种“判别”职能:

  符合性判别:符合性判别是指判别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否符合技术标准,即是否合格,

  这种判别的职能是由检验员或检验部门来承担。

  适用性判别:适用性和符合性有密切联系,但不能等同。符合性是相对于质量技术标准来说的,具有比较的性质;而适用性是指适合用户要求而言的,一般说,

  两者是统一的,但也不尽然。人们可能有过这样的经验,一个完全合格的产品,用起来不一定好用,甚至完全不适用;反之,有的产品,检验指标虽不完全合格,但用起来却能使人满意。可能是由于用户的需求不同,也可能是技术标准的制定本身就不合理,或者有过剩质量。所以不合格品不一定等同于废品,它可以判为返修后再用,或者直接回用。这类判别称为适用性判别。由于这类判别是一件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和要求,因此检验部门难于胜任,而应由不合格品审理委员会来审理决定。这类审理委员会在国外称为MRB(MateriaI Review Board),应由设计、工艺、质量、检验、计划、销售和用户代表共同组成,重要产品应有严格的审查程序和制度,比如我们常用的特采审批程序,就是采用MRB来完成这一审批过程的。

  分类处理:对于不合格品可以有以下处理方法:

  报废,对于不能使用,如影响人身财产安全或经济上产生严重损失的不合格品,应予报废处理。

  返工,返工是一个程序,它可以完全消除不合格,并使质量特性完全符合要求,通常返工决定是相当简单的,检验人员就可以决定,而不必提交MRB审查。

  返修,返修与返工的区别在于返修不能完全消除不合格品,而只能减轻不合格品的程度,使不合格品尚能达到基本满足使用要求而被接收的目的。

  原样使用,原样使用也称为直接回用,就是不加返工和返修。直接交给用户。这种情况必须有严格的申请和审批制度,特别是要把情况告诉用户,

  得到用户的认可。

  不合格品的现场管理:

  不合格品的现场管理主要做好以下两项工作:

  (1)不合格品的标记凡经检验为不合格品的产品、半成品或零部件,应当根据不合格品的类别,分别涂以不同的颜色或做出特殊的标志。例如,有的企业在废品的致废部位涂上红漆,在返修品上涂以黄漆,在回用品上打上“回用”的印章等办法,以示区别。

  (2)不合格品的隔离对各种不合格品在涂上(或打上)标记后应立即分区进行隔离存放,避免在生产中发生混乱。废品在填写废品单后,应及时放于废品箱或废品库,严加保管和监视,任何人不准乱拿和错用。一旦发现动用废品,以假充真,

  检验人员有权制止、追查或上报。隔离区的废品应及时清除和处理,在检验人员参与下及时送废品库,由专人负责保管,定期处理消毁。

  对不合格品要严加管理和控制,关键在于:

  (1).对己完工的产品,严格检查,严格把关,防止漏检和错检。

  (2).对查出的不合格品,严加管理,及时处理,以防乱用和错用。

  (3).对不合格的原因,应及时分析和查清,防止重复发生。

  1.检验误差及其分类:

  在质量检验中,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产生检验误差是很难避免的,

  甚至是经常发生的。据国外资料介绍,检验员对缺陷的漏检率有时可以高达15%一20%。目前许多企业对检验人员的检验误差,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缺乏“检验误差”的概念,迷信100%检验的可靠性。认为只要通过检验合格的产品,一定就是百分之百的合格品,实际上这是不符合事实的,因为这里面还存在检验误差。检验误差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技术性误差技术性误差,是指检验人员缺乏检验技能造成的误差。例如,未经培训的新上岗检验员,最容易发生这种误差。这往往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工艺知识,

  检验技术不熟练,对检测工具或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不掌握,或在视力上有生理缺陷(如近视、视力不足或色盲),也可能由于缺乏检验经验等原因所造成。

  (2)情绪性误差由于检验员马虎大意、工作不细心造成的检验误差。如检验人员思想不集中、心情紧张、家庭不和、有烦恼心事;或由于工资奖金等问题,思想闹情绪;或生产任务紧、时间急等原因引起情绪波动所造成的检验误差。

  (3)程序性误差由于生产不均衡、加班突击及管理混乱所造成的误差。如生产不均衡,

  月初松、月末紧,加班加点,精力疲累,加之待检产品过于集中,存放混乱,

  标志不清,或工艺、图纸有临时改变,而检验人员又不知道等原因造成的检验误差。

  (4)明知故犯误差由于检验人员动机不良造成的检验误差。如有意报复,迫于生产部门的压力,工检关系不和,或为了多拿奖金等原因所造成;少数情况下可能有意破坏。

  2.检验误差的指标及考核方法

  (1)检验误差的两个主要指标不论哪类原因造成的误差,均可概括为以下两类:

  漏检,漏检就是有的不合格品没有被检查出来,当成了合格品,这当然使用户遭受损失。这里所指的用户是广义的,下道工序也可以认为是上道工序的用户。

  错检,错检就是把合格品当成了不合格品,在检验员检查出来不合格品中还有的是合格品,这当然使生产者遭受损失。

  (2)测定和评价检验误差的方法

  重复检查,由检验人员对自己检查过的产品再检查一到二次。查明合格品中有多少不合格品,及不合格品中有多少合格品。

  复核检查,由技术水平较高的检验人员或技术人员,复核检验已检查过的一批合格品和不合格品。

  改变检验条件,为了解检验是否正确,当检验员检查一批产品后,可以用精度更高的检测手段进行重检,以发现检测工具造成检验误差的大小。

  建立标准品,用标准品进行比较,以便发现被检查过的产品所存在的缺陷或误差。

  3.质量检验的方式:

  质量检验的方式可以按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

  (一)按检验数量划分

  1、全数检验

  全数检验使指对一批待检产品进行检验。这种方式,一般来说比较可靠。同时能够提供较全面的质量信息。如果希望检查得到百分之百的合格品,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进行全检,甚至一次以上的全检。但是还要考虑漏检和错检的可能。

  全数检验有它固有的缺点:

  第一,检验的工作量大;

  第二,检验周期长;

  第三,检验成本高;

  第四,要求检验人员和检验设备较多;

  第五,较大的漏检率和错检率;

  由于检验人员长期重复检验的疲劳,工作枯燥,检验人员技术检验水平的限制,检验工具的迅速磨损,可能导致较大的漏检率和错检率。具国外统计,这种漏检率和错检率有时可能会达到10%到15%。

  第六,全检不适合破坏性的检验项目。

  通常全检适用于以下几种场合:

  第一,精度要求高的产品和零部件;

  第二,对下道或后续工序影响较大的尺寸部位;

  第三,手工操作比重大,质量不稳定的工序;

  第四,一些批量不大,质量方面无可靠保证的产品(包括零部件)和工序

  第五,采用挑选型抽样方案时,对于不合格的交验批,要进行100%的重检和筛选。

  2、抽样检验

  抽样检验是指根据数理统计原理所预先制定的抽样方案。从交验的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部分样品进行检验,根据检验结果,按照规定的判断准则,判定整批产品是否合格,并决定是接收还是拒收该批产品,或采取其它吃力方式。

  抽样检验的主要优点是,明显节约了检验工作量和检验费用,缩短了检验周期,减少了检验人员和设备。特别是属于破坏性检验时,只能采取抽样检验的方式。抽样检验的主要缺点,是有一定的错判风险。例如将合格判为不合格,或把不合格错判为合格。虽然运用数理统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风险,提高了可靠性,但只要使用抽检方式,这种风险就不可能绝对避免的。

  抽样检验适用于一下几种场合:

  第一,生产批量大,自动化程度高,产品质量比较稳定的产品或工序;

  第二,带有破坏性检验的产品和工序;

  第三,外协件、外购件成批的验收检验;

  第四,某些生产效率高,检验时间长的产品和工序;

  第五,检验成本太高的产品和工序;

  第六,产品漏检少量不合格不会引起重大损失的产品。

  (二)按质量特性值划分

  1、计数检验

  计数检验包括检查和计点检查,只记录不合格数(或点),不记录检测后的具体测量数值,特别是有些质量特性本身很难用数值表示,如产品的外形是否美观,食物的味道是否可口等等,它们只能通过感官判断是否合格,还有一类质量特点,如产品的尺寸等虽然可以用数值表示,也可以进行测量,但在大批量生产中,为了提高效率、节约人力和费用,常常只用“过端”和“不过端”的卡规检查是否在上下公差范围以内,也就是只区分合格与不合格品,而不测量实际的尺寸大小。

  2、计量检验

  计量检验就是测量和记录质量特性的数值,并根据数值与表准对比,判断是否合格。这种检验在工业生产中是大量而广泛存在的。

  (三)按检验性质划分

  1、理化检验

  理化检验是借助物理、化学的方法,使用某种测量工具或仪器设备,如千分尺、游标卡尺、显微镜等等所进行检验,理化检验的特点通常都是能够得到具体的数值,人为误差小因而有条件时,要尽可能的采用理化检验。

  2、官能检验

  管能检验时靠人的感觉器官来对产品的质量进行评价和判断的。如对产品的形状、颜色、味道、气味、伤痕、老化程度等,通常时依靠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等感觉器官进行检查的,并判断质量的好坏或是否合格。官能检验又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嗜好形官能检验,如美不美、香不香,这类由人的感觉本身作为判断对象的检验,这种检验往往因人而异,因为每个人的嗜好可能不同,如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审美观,对同一事物,其判断的结果可能由所不同。也就是说,这类检验往往由较强的主观意愿。

  第二类、分析型官能检验,通过人的感觉器官进而分析判断被检测对象的特性。如要检测某一设备运转后主轴的发热的程度,如过没有适用的温度计,就要通过检验人员用手抚摸的触觉来判断大致的温。这就不是凭人的嗜好,而是凭人的经验来做出的判断。

  (四)按检验后检验对象的完整性划分

  1、破坏性检验

  有些产品的检验带有破坏性,就是产品检验后本身不复存在或是被破坏的不能再使用了。如炮弹等军工用品、热处理后零件的性能、电子管或其它元件的寿命试验、布匹的材料的强度试验等等,都是属于破坏性检验。破坏性检验只能采用抽检的形式,其主要矛盾是如何实现可靠性和经济性的统一,也就是寻求一定可靠又使检验数量最少的抽检方案。

  2、非破坏性检验

  顾名思义,非破坏性检验就是检查对象被检查后仍然完整无缺,丝毫不影响其使用性能,如机械零件的尺寸等大多数检验,都属于非破坏性检验。现在由于无损检查的发展,非破坏性检验的范围在扩大。

  (五)按检验的地点划分

  1、固定检验

  所谓的固定检验,在生产车间内设立固定的检验站。这种检验站可以是车间公共的检验站,个工段、小组或工作地上的产品加工后,都依次送到检验站进行检验,也可以设立流动或自动线的工序之间或“线”或线的终端。这种检验站属则属于专门的,并构成生产线的有机组成部分,只固定某种专门的检验。

  在车间内设立固定的检验站又有点也有缺点。固定的检验,适用于某些不便搬动或精密的仪器,有利于建立较好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检验工具或设备的使用和管理,但固定的检验站,从心里学的观点看,容易造成检验人员与生产工人之间的对立情绪,生产工人把产品送去检验看成“过关”。同时检验站内,容易造成待检和待检、待检和完检、完检和完检零件的存放混乱,占用较大的空间。所以采用固定检验,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处理。

  2、流动检验

  流动检验也是临床检查,就是由检验人员到工作地区检查。流动检查有以下优点:

  (1):有利于搞好检验人员与生产工人之间的关系。因为检验人员到工作地区检查,如果态度好,并指出工作操作中的问题,减少不合格的产生,生产工人体会到检验人员不只是检查自己的工作,而是为自己服务,体现了同志式的合作关系,并减少了出现废品而造成自己的经济损失;

  (2):有预防作用,检验人员按加工时间顺序到工作地上区检查,容易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变化,预防成批废品的出现;

  (3):可以节省被检零件的搬运和取送,防止磕碰、划伤等损坏现象的发生;

  (4):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节省操作者在检验站的排队待检的时间;

  (5):检验人员当着生产工人的面进行检查,操作者容易了解出现的质量问题,并容易相信和接受检验人员的检查结果,减少相互之间的矛盾和不信任感。

  (六)时间的目的划分

  1、验收性质的检验

  验收性质的检验是为了判断产品是否合格,从而决定是否接收该批或该件产品。验收检查是广泛存在的形式,如原材料、外协件、外购件的的进厂检验,半成品入库前的检验,产成品出厂前检验,都是属于验收检验。

  2、监督性质的检验

  监督性质的检查的目的不是为了判定产品是否合格,从而是接受还是拒收该批产品。而是为了控制生产过程的状态,也就是检定生产过程是否处于稳定的状态。所以,这种检查也称为过程检查,以预防大批不合格的产生。如生产过程中的巡回检验,使用控制图时的定时检验,都属于这类检验。其抽查的结果只是作为一个监控和反映生产过程状态的信号,以便决定是继续生产还是要对生产过程采取纠正调整的措施。

篇5:化工企业质量检验部门安全生产职责

  化工企业质量检验部门安全生产职责

  (一)组织制、修订并监督执行分析(化验)系统的安全技术和操作规程。

  (二)负责各种化工原料、生产中间体和产品的质量分析,提供准确的分析数据。把好质量关。

  (三)妥善保管化学试剂,按规定处理废弃药液,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四)负责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参加其它事故有关数据的分析和测定。

  (五)负责本企业动火分析及尘毒监测,并建立相应的台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