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经理人

TS16949程序文件: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232

TS16949程序文件: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TS16949程序文件: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⒈目的:

  消除实际或潜在不合格原因,防止类似问题再发生或预防问题的发生,不断改进质量体系和提高产品质量。

  ⒉范围:

  适用于各部门采取实施、验证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控制。

  ⒊职责:

  3•1管理者代表负责对公司范围内的质量体系不合格(潜在不合格)组织协调并组织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定、检查、跟踪验证。

  3•2生产部负责产品质量不合格(潜在不合格)的处理、跟踪、验证工作。

  3•3各部门、工段负责本部门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

  ⒋工作程序:

  4•1纠正措施信息收集

  4•1•1纠正措施信息收集和分析:

  ①业务部经理负责收集客户投诉信息、产品退货信息,作好相应记录并把信息反馈至全质办;

  ②生产部经理负责收集进货检验、工序检验、成品检验、产品质量不合格信息,作好记录反馈至管理者代表;

  ③管理者代表负责收集质量体系审核时的不合格信息,并作好记录;

  ④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收集本部门质量体系的不合格信息、作好记录反馈至管理者代表;

  ⑤管理者代表将有关信息汇总后报告总经理。

  4•1•2不合格原因的分析和判断。

  4•1•2•1管理者代表负责每季一次召集业务部、技术部、质保部、生产部、采购部等部门人员对客户投诉、质量审核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

  4•1•2•2外购、外协、半成品、成品的不合格由生产部负责组织分析,生产部无法解决时上报总经理,由总经理会同技术部、生产部有关人员共同分析。

  4•1•2•3退货产品须由检验组进行检测并作记录,由总经理组织有关部门分析原因,防止再发生。

  4•1•2•4当出现以下外部不符合时,公司必须按顾客的规定的方法作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并作记录:

  ①第三方对公司质量体系进行认证时出现的不符合;

  ②产品外观、包装出现不合格时。

  4•1•2•5各部门领导负责对本部质量体系不合格原因分析。

  4•1•2•6发生严重不合格时,涉及到质量体系不合格时,由管理者代表组织有关部门人员进行分析;涉及到产品质量不合格时,由生产部经理组织有关部门人员进行分析,并举一反三,以消除其他类似过程和产品中存在的不合格原因。

  4•2预防措施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4•2•1业务部经理负责收集客户服务报告质量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原因归类,技术部做好配合工作。

  4•2•2生产部经理负责收集进货检验、工序检验、成品检验产品质量潜在不合格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原因归类。技术部做好配合工作。

  4•2•3质保部收集审核结果潜在不合格信息,技术部分析。

  4•2•4其他部门负责人负责收集本部门质量体系潜在不合格信息,并将分析结果上报管理者代表。

  4•2•5管理者代表在下列情况下,应组织有关部门研究,采取预防措施:

  ①客户对服务活动提出意见和建议时:

  ②成品的合格率低于质量目标时:

  ③外购、外协件、半成品让步接收影响成品质量时;

  ④生产设备出现系统性误差时;

  ⑤有发生质量事故的隐患时。

  4•3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

  4•3•1外购、外协件的不合格由采购部组织实施;半成品、成品的不合格(潜在不合格)由生产部经理组织实施。

  4•3•2客户的投诉报告及意见、建议、质量体系审核的不合格(潜在不合格)由管理者代表组织实施。

  4•3•3各部门负责人组织实施与本部门质量体系有关的不合格。

  4•3•4各部门负责人必须在信息收集后3天内组织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把不合格(潜在不合格)的分析结果及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填写到纠正和预防措施计划表上,落实措施责任人员,并把书面结果上报管理者代表。

  4•3•5管理者代表督促相关部门必须按不合格的风险程度采用防错方法进行纠正和预防。

  4•4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跟踪和验证。

  4•4•1质量体系不合格(潜在不合格)整改的跟踪和验证。

  4•4•1•1由管理者代表组织与不合格(潜在不合格)无直接责任关系的人员,对纠正和预防措施进行跟踪和验证,并将跟踪和验证结果记入纠正和预防措施计划表上。

  4•4•1•2如纠正和预防措施效果不明显则进入下一个循环,即从本程序控制4•2开始,采取更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4•4•2产品质量的不合格(潜在不合格)的整改由生产部经理组织跟踪和验证,工作程序同本程序4•4•1。

  4•5跟踪验证后,管理者代表将跟踪验证结果整理归档,提交管理评审,以此作为文件更改的依据。

  ⒌相关文件:

  5•1QS/TSB21301-20**《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5•2QS/TSB21701-20**《内部质量审核程序》

  ⒍相关表单:

  见清单。

物业经理人网-www.Pmceo.com

篇2:精工股份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

  精工股份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

  EMS程序文件ISO14000手册

  1 目的

  采取有效的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实现体系的持续改进。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纠正预防和改进措施的制定、实施与验证。

  3 职责

  3.1综合办公室为环境管理体系发出《不符合、预防和纠正措施报告》归口管理负责部门。

  3.2当内部体系审核出现不合格时,由审核员发出《不符合、预防和纠正措施报告》,并进行跟踪验证。

  3.3当管理评审或其他情况出现不符合时,由综合办公室发出《不符合、预防和纠正措施报告》,并进行跟踪验证。

  3.4各部门对发生的不符合情况采取措施减少所产生的影响,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予以完成并验证效果。

  3.5管理者代表在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过程中起监督、协调的作用。

  4 工作程序

  4.1不符合来源

  a与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不符合:如违反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违反有关程序和操作规程,其他出现不符合方针、目标、指标或体系文件要求的情况;

  b活动、产品、环境出现重大问题,造成重大环境污染或环境事故,或超出公司规定的标准;

  c相关方投诉;

  d内、外部审核出现不合格;

  e管理评审出现不合格。

  4.2不符合的分类

  4.2.1一般不符合:对满足环境管理体系要素或体系文件要求而言,是个别的偶然的孤立的性质轻微的问题,不影响体系的运行。

  4.2.2严重不符合

  a体系出现区域性失效,例如某一要素、某一关键过程重复出现的失效现象。即多次重复发生,而又未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加以纠正;

  b体系运行出现区域性失效,例如某一部门中有关要素的全面失效;

  c体系运行后仍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危害,说明体系未能对重要环境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

  4.3各部门针对所发现的各种不符合项或问题,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将结果交综合办公室进行监督管理。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要求如下:

  a查明不符合发生的原因;

  b有效纠正;

  c明确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具体实施办法加以落实,明确实施负责人、完成期限等。

  4.4不符合的处理

  4.4.1对日常运行过程中发现和发生的不符合,由发生不符合部门调查引起不符合原因,制定必要的纠正与预防措施并予以实施。填写《不符合、预防和纠正措施报告》交综合办公室确认对纠正与预防措施的落实。

  4.4.2内部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发现的不符合,由审核组发出《不符合、预防和纠正措施报告》,记录不符合事实,由对应的责任部门进行原因的分析并定出纠正措施,审核员确认后负责跟踪验证。详见《环境管理体系内审程序》。

  4.4.3管理评审中发现的不符合,由综合办公室填写《不符合、预防和纠正措施报告》,交给发生不符合的部门责任者认可并填写在“预防与纠正措施”一栏中,上报并综合办公室,经环境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交给有关责任部门加以整改,综合办公室进行跟踪验证。

  4.4.4当出现紧急情况时,由综合办公室负责按《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的有关规定处理,并分析原因,给发生部门发出《不符合、预防和纠正措施报告》,要求整改,并由综合办公室进行跟踪验证。

  4.4.5当涉及公司环境目标、指标、管理方案,违反环境法律法规不符合时,由综合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原因调查和分析,由各有关部门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实施纠正,综合办公室对效果进行验证。

  4.4.6当出现相关方投诉时,应由相关部门按《信息交流程序》规定接受并交有关部门调查原因,产生的不符合由各有关部门填写《不符合、预防和纠正措施报告》,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实施纠正,综合办公室对效果进行验证。

  4.5预防措施

  4.5.1综合办公室应召集有关人员召开研讨会,依据有关记录、相关意见、审核结果,对潜在的重大环境因素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作会议纪要,填写《环境会议记录》,以便明确问题、责任、完成日期,并进行跟踪确认。

  4.5.1对采取的预防措施,也要和纠正措施同样地进行观察,如条件许可应采取针对性的检查和试验,对其效果进行验证,以确保其有效。

  4.5.3将采取的预防措施和取得的试验结果提交环境管理者代表最终决定,并以此方案作为管理评审的内容之一。

  4.5.4不断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敬业精神和环境意识。

  4.6环境问题记录及保管

  发生不符合的部门和综合办公室进行记录、保存和管理。

  4.7工作流程简图

  5相关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

  《环境监测与测量程序》

  《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

  《环境管理体系内审程序》

  《管理评审程序》

  6相关记录

  《不符合纠正预防报告(内审通用)》

篇3:三标体系文件: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集团三标体系文件

  事故、事件、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20**年9月**日生效

  0 目的

  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和环境管理中实际存在或潜在的事故、事件、不符合进行控制,进而采取有效措施纠正和预防,减少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或环境污染。

  1 范围

  适用于集团公司所管项目和办公、生活场所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和环境管理。

  2 术语和定义

  2.1 采用GB/T28001-20**标准、GB/T24001-1996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

  2.2 事故: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环境污染的意外情况。

  2.3 不符合:任何与工作标准、惯例、程序、法规、管理体系绩效等的偏离,其结果能够直接或间接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环境(含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的组合。

  2.4 四不放过: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责任者和员工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责任人没有处理不放过。

  2.5 本程序中的“各业务归口部门”指安质处、工程部、设物部。

  3 职责

  3.1 安质处

  3.1.1负责员工伤亡事故、事件的统计、调查、处理;

  3.1.2负责收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事件、不符合信息;

  3.1.3负责制定伤亡事故、事件、不符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对实施效果验证和评价;

  3.1.4安质处为伤亡事故、事件调查和处理的业务归口部门;

  3.1.5负责督促有可能导致职业病的相关信息和资料的收集、统计、调查、处理;

  3.1.6负责督导制定职业病相关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并督促对实施效果验证和评价;

  3.1.7负责督促爆破物品、火灾事故、事件、不符合收集,调查、处理;

  3.1.8负责督促制定爆破物品、火灾事故、事件、不符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并督促对实施效果验证和评价;

  3.1.9负责拟制并督导该程序的执行。

  3.2 工程部

  3.2.1负责工程环境污染、防洪事故、事件、不符合的调查和处理。

  3.2.2负责收集环境污染、防洪方面的信息.

  3.2.3负责制定环境污染、防洪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对实施效果验证和评价。

  3.2.4工程部为污染、防洪事故、事件调查和处理的业务归口部门。

  3.3 设物部

  3.3.1负责机械事故,物资不符合统计、调查、处理和信息的收集,

  3.3.2负责制定机械事故,物资不符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对实施效果验证和评价。

  3.3.3设物部为机械事故,物资不符合情况调查和处理的业务归口部门。

  3.4 事务处

  3.4.1负责公司机关及其所管单位的事故、事件、不符合信息的收集。

  3.4.2 按照规定的权限,负责公司机关及其所管单位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3.4.3 负责公司机关及其所管单位的事故、不符合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对实施效果验证。

  3.5 项目部

  3.5.1 负责本项目的事故、事件、不符合信息的收集。并按照规定报至各业务归口部门。

  3.5.2按照规定的权限,负责本项目发生事故的调查、处理。

  3.5.3 负责对本项目的事故、不符合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对实施效果验证。

  4 工作程序

  4.1 事件管理

  4.1.1 执行《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程序》。

  4.2 不符合管理

  4.2.1 项目部/事务处接到不符合的报告或信息后,按照规定报告至各业务归口部门。

  4.2.2 各业务归口部门对不符合进行判定,提出书面纠正措施,下发“不符合通知”给项目部/事务处。

  4.2.3项目部/事务处按照“不符合通知”进行纠正实施,并将实施结果反馈到各业务归口部门。

  4.2.4项目部/事务处对本项目/公司机关的不符合进行记录。

  4.2.5各业务归口部门对实施结果进行验证、确认。

  4.3 事故管理

  4.3.1事故处理规定:

  安质处、工程部、设物部根据业务分工分别制定相应的事故处理规定。

  4.3.2事故处理规定中,要体现“四不放过”的原则。

  4.3.3事故发生后,由事故发生单位(项目部/事务处)按照“3职责”中规定的权限,报告各业务归口部门。按事故处理规定的事故级别,由各业务归口部门或事故发生的单位组织调查处理。

  4.4 纠正措施

  4.4.1各业务归口部门和项目部/事务处根据“3职责”中规定的事故处理权限,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纠正措施,经主管领导/负责人审批,分发到需要实施措施的部门/单位。

  4.4.2各业务归口部门、项目部/事务处对收集到的事件、不符合定期进行分析,确定是否采取纠正措施,若需要采取纠正措施,应分别制定纠正措施,经主管领导/负责人审批后,分发到需要实施措施的部门/单位。

  4.4.3各业务归口部门、项目部/事务处实施纠正措施后,对效果进行验证,并将结果反馈到制定措施的部门,制定措施的部门进行确认。

  4.5 预防措施

  4.5.1各业务归口部门、项目部/事务处收集“3职责”中权限范围内预防措施的信息,信息来源可以从政府部门、顾客、新闻媒体等相关方及施工管理现场报告等多方面获取。

  4.5.2各业务归口部门、项目部/事务处定期对收集到的信息分析,确定是否采取预防措施,当需要采取预防措施时,应分析造成潜在事故的原因,并制定预防措施。

  4.5.3各业务归口部门、项目部/事务处制定的预防措施,经主管领导/负责人审批后,分发到需要实施措施的部门/单位。

  4.5.4各业务归口部门、项目部/事务处实施预防措施后,对效果进行验证,并将结果反馈到制定措施的部门,制定措施的部门进行确认。

  4.5.5各业务归口部门、项目部/事务处在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前,应先通过风险评价过程进行评审。

  4.6 为消除造成潜在事故的原因,各业务归口部门/项目部/事务处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应与问题的严重性和安全风险相适应。

  4.7 各业务归口部门/项目部/事务处在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时,对形成文件的程序引起更改时,应将更改内容通知到文件管理部门,文件管理部门进行更改。记录并报告职责部门。

  4.8 各业务归口部门、项目部/事务处应定期对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以确认是否正确并得到保持,同时应将评价结果提交管理评审。

  5 相关/支持性文件

  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

  6 相关记录

  6.1 事故调查处理资料(一级)

  6.2 事件、不符合改正资料(二级)

  6.3 纠正措施及验证资料(二级)

  6.4 预防措施及验证资料(二级)

  7 附表/附录

篇4:三标体系文件:不合格品、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物业集团三标体系文件

  不合格品、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20**年9月**日生效

  0 目的

  0.1 对不合格品进行控制,防止不合格品转序或交付;

  0.2 消除实际/潜在不合格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发生。

  1 适用范围

  1.1 工程/工序不合格品的控制;

  1.2 实际/潜在不合格原因的控制。

  2 术语和定义

  2.1 采用GB/T19001-2000标准中的术语。

  2.2 重大不合格品: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上的不合格品。

  2.3 一般不合格品:直接经济损失在5千元以上的,不满10万元的不合格品。

  2.4 不合格品的处置:包括返修、返工、降级使用、报废、请求顾客让步接收等形式。

  2.5 相关部门:指集团公司工程部、设物部。

  2.6 质量报表:在本程序中指“工程质量事故情况统计表”、“工程质量事故件名表”、“竣工验收单位工程件名表”、“工程质量统计表”、“工程试验资料统计表”。

  2.7 质量信息:包括质量报表,安全质量周报,影响工程质量的施工过程/作业的质量记录,顾客意见,外部质量信息等。

  3 职责

  3.1 总经理:

  主持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万元以上的或对社会有较大影响的重大不合格品的评审。

  3.2 总工程师:主持重大不合格品的评审,审批重大不合格品的处置方案/纠正措施。

  3.3 生产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审批各自负责范围内的预防措施。

  3.4 安质处

  3.4.1接收重大不合格品、一般不合格品报告;

  3.4.2组织、参加重大不合格品的评审;

  3.4.3制作分发重大不合格品报告的审批意见;

  3.4.4确认重大不合格品的验证记录。

  3.5 相关部门

  3.5.1收集质量信息,分析、制定本系统范围内实施的预防措施,并督导实施。

  3.5.2验证预防措施实施效果。

  3.6 项目部

  3.6.1对不合格品进行评价;

  3.6.2对一般不合格品进行评审,审批处置方案,验证处置结果;

  3.6.3上报重大不合格品报告;

  3.6.4制定所辖范围内的纠正/预防措施,并批准实施;

  3.6.5验证纠正/预防措施实施效果;

  3.6.6收集质量信息,并将质量信息及时反馈相关部门。

  4 工作程序

  4.1 不合格品的标识、记录、隔离

  4.1.1工程/工序不合格品,由项目部负责记录,填写“不合格品报告”,项目部工区实施标识、隔离;

  4.1.2标识的方法:挂牌或写字标识,红色写明“不合格”,并注明范围/数量等。当不会发生误用时,也可以记录标识。

  4.2 不合格品的评价

  由项目部对不合格品进行评价,判定损失金额。

  4.3 不合格品的评审

  4.3.1一般不合格品由项目部组织评审,确定处置方案;当需要采取纠正措施时,同时制

  定纠正措施,并批复实施。

  4.3.2发生重大不合格品时,项目部24小时内报告安质处,安质处接报告后二日内组织相关部门、项目部进行原因调查;在总工程师主持下进行不合格品评审(需要时,邀请有关部门、专家参加), 确定处置方案和纠正措施。由安质处将总工程师的审批意见下达到项目部。当发生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万元以上的或对社会有较大影响的重大不合格品时,由总经理主持重大不合格品的评审事宜。

  4.4 不合格品的处置/纠正措施

  4.4.1工程/工序不合格品的处置/纠正措施,由项目部负责实施;

  4.4.2项目部对不合格品的处置/纠正措施实施结果进行验证,验证当日填写“不合格品验证记录”。当验证结果未达到预期要求时,重新执行本程序的4.3;

  4.4.3重大不合格品的“验证记录”于验证后的次日报送安质处,安质处对“不合格品验证记录”进行确认。一般不合格品的“验证记录”,由项目部进行确认。并于3日内,将确认后的“不合格品报告”报安质处一份。

  4.5 不足5千元的不合格品,由项目部安排专人负责评价、处置、验证、记录等。当需要采取预防措施时,执行本程序4.8。

  4.6 产品交付以后发现不合格品时的评价/评审及处置/纠正措施

  4.6.1相关产品交付以后,经营部得到发现不合格品的信息后及时向总工程师报告,同时通报给工程部、安质处和原施工单位。

  4.6.2 由安质处组织工程部、经营部对交付以后的不合格品进行评价,判定损失金额。

  4.6.3 如属一般不合格品由安质处组织工程部、经营部进行评审,确定处置方案;当需要采取纠正措施时,同时制定纠正措施。

  4.6.4 如属重大不合格品时,安质处获得信息后二日内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原因调查;在总工程师主持下进行不合格品评审(需要时,邀请有关部门、专家参加), 由工程部确定处置方案和纠正措施。如属直接经济损失在100万元以上的或对社会有较大影响的重大不合格品时,由总经理主持重大不合格品的评审。

  4.6.5 产品交付以后发现的不合格品的处置/纠正措施,由指定的施工单位负责实施。

  4.6.6安质处组织工程部、经营部对产品交付以后发现的不合格品的处置/纠正措施实施结果进行验证,验证当日填写“不合格品验证记录”。当验证结果未达到预期要求时,重新执行本程序的4.6。

  4.7 质量信息的收集、分析与整理

  4.7.1相关部门、项目部分别收集质量信息,并进行分析、整理。

  4.7.2项目部将整理后的质量信息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并按本程序的2.6、2.7向安质处定期上报质量报表、质量信息。

  4.7.3相关部门、项目部充分考虑潜在不合格的重要性以及消除其原因所承受的风险程度,确定是否采取预防措施,需要在本系统/所辖范围内采取预防措施时,执行本程序4.8;不需要时执行《记录控制程序》。

  4.8 当决定采取预防措施时:

  4.8.1 相关部门、项目部组织对潜在不合格进行原因分析,并做好记录;

  4.8.2 相关部门、项目部针对原因分析,制定预防措施,经主管领导批准后,制作分发,并督导实施;

  4.8.3实施预防措施的部门、项目部应指定专人负责组织实施,并做好实施过程的相关记录。

  4.8.4 制定预防措施的部门、项目部应按要求验证实施效果, 并形成记录;

  4.8.5 预防措施涉及到管理体系文件更改时,措施的制定部门/项目部应提醒审批人,并通知文件拟制部门加以修改,执行《文件控制程序》;

  4.8.6 当预防措施验证无效或未达到预期的基本要求时,重新执行本程序的4.8。

  4.9 安质处每年检查一次本程序的执行情况,并形成记录。

  4.10 本程序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质量记录执行《记录控制程序》

  5 相关/支持性文件

  5.1 信息交流程序(ZS/C*/SB03)

  5.2 文件控制程序(ZS/C*/SB01)

  5.3 记录控制程序(ZS/C*/SB02)

  6 相关记录

  6.1 质量报表(二级)

  6.2 不合格品报告(二级)

  6.3 质量信息(二级)

  6.4 预防措施(二级)

  6.5 预防措施效果验证报告(一级)

  7 附表/附录

  7.1 不合格品报告

  7.2 工程质量事故情况统计表

  7.3 工程质量事故件名表

篇5:必需的六个程序文件: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文 件 名:必需的六个程序文件

  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0目的

  识别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消除潜在的不合格原因,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促进持续改进活动。

  2.0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企业所有部门对潜在不合格原因所采取的预防改进措施的制订、实施与验证。

  3.0职责

  ●总经理办公室负责预防措施的管理。

  ●各部门负责与本部门有关的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管理者代表负责预防措施计划的审批。

  4.0工作程序

  ●识别潜在不合格及原因

  总经理办公室及时、重点分析以下信息:顾客投诉、月营业情况汇总表、服务质量通报、供方供货质量汇总表、外审报告以及管理评审报告、以往的纠正/预防措施执行情况记录等,以便及时了解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识别产品、过程和体系中潜在的不合格,了解顾客的满意程度和潜在的需求。

  (1)总经理办公室及时收集质量管理体系各过程输出的信息,如顾客的投诉、不合格报告、过程和产品的测量结果、顾客满意度、管理数据和信息、审核报告、管理评审的输出、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市场分析、操作条件失控的早期警示,以及本组织的自我评价结果等。

  (2)在管理者代表的主持下,总经理办公室每半年组织相关部门对质量趋势进行综合分析,利用本组织的经验、统计技术或其他适用的方法,识别体系、产品过程实现中潜在不合格项及主要原因。

  (3)根据潜在不合格对体系和服务实现过程影响的程度汇总排序,以便优先解决顾客提出的问题和服务实现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4)总经理办公室将潜在的不合格进行汇总,并提出预防措施,初步解决方案的建议,报管理者代表审批。

  ●预防措施的制订

  (1)预防措施的制订以利于体系的持续改进和提高顾客满意度为目的。

  (2)总经理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针对不合格原因,在权衡风险、利益和成本的基础上,确定适当的预防措施,并按先后次序编制“预防措施计划表”。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纳入计划,下发实施。

  ●预防措施的实施

  (1)责任部门应严格按计划实施预防措施。

  (2)总经理办公室负责记录实施的效果。对预防措施实施的进展情况进行跟踪,督促检查及协调。

  (3)在实施过程中,若出现意料之外的新情况或产生更有效的措施时,责任部门应向总经理办公室提出改进计划,积极地寻找体系持续改进的机会,确定需要改进的方面,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实施,并调配适当的资源,满足和超越顾客的需求和期望,为社会及相关方创造更多价值。

  ●预防措施有效性评价

  (1)预防措施实施后,在管理者代表主持下,总经理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对实施后的效果进行评价或验证。将评价结果记录在“预防措施处理单”上。

  (2)对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结果,凡涉及文件修改时,由工程部或总经理办公室按规定作出永久性更改,或进一步采取措施,以保持其后续有效性。

  (3)对确认结果未能达到计划要求的项目,重复以上工作程序,直至结果确认有效为止。

  (4)预防措施实施的结果,是管理评审的输入。

  ●考核

  总经理办公室于年终对未完成预防措施计划和完成预防措施计划并确认结果有效的责

  任部门,分别进行适当处罚和奖励。

  5.0支持性文件

  ●《不合格的控制程序》

  ●《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6.0相关记录

  ●《预防措施计划表》

  ●《预防措施处理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