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经理人

物业管理行业人力资源管理思考展望

2087

物业管理行业人力资源管理思考展望

随着《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企业界惊呼“高成本时代”已然来临。对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物业管理行业来说,由于金融投资风险相对较少,人力资源管理比以往更凸显重要。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如何应对市场环境发生的新变化,是全行业都颇为关心的问题。对此笔者邀请了包括万科、中海、华侨城、万厦居业、长城、北方等深圳数家名牌物业服务企业,就物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进行了专门研讨。结合自己多年来对行业发展的探索,笔者做了几点思考,仅供业内人士参考。


一、当前物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企业内部存在的问题
目前,除少数物业服务企业建立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在人力资源开与发管理方面比较规范、科学外,多数物业服务企业还未真正认识到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在思想上仍没有超出原来传统的劳资人事管理框框,没有转变为对人力资源全面系统的、科学的开发与管理的新模式。虽然大多企业都设立有专门的人力资源部,但在人力规划、招聘、培训、激励等环节上有较大的随意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忽视人力规划的价值,没有形成系统的人力规划体系
人力资源规划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主要功能。人力资源规划可以使企业能够确定它未来所需要的人才组合,然后利用这些信息为其招聘、www.pmceo.com录用以及培训和开发等环节制定计划。人力资源规划具有很大的价值,但许多企业都忽视了这一环节,因而没有形成系统的、长远的人力资源规划体系,普遍采用实用主义,缺什么人才就补什么人才,个别企业即便有所规划,但也与企业的整个经营战略和发展规划相脱节。


2、对人才的招聘录用重视不够,没有科学的招聘管理系统
一些物业服务企业对招聘工作重视不够,认为劳动力供大于求,不愁招不到员工,不建立科学的招聘管理系统,在一些重要职位上招聘工作中,欠缺科学合理的人事测量工具,甚至连预算都没有,招聘录用工作的随意性很大,影响了招聘质量,很难招到合适的人才。


3、尚未真正理解培训的作用,培训工作流于形式
很多物业服务企业只是狭窄地理解培训,并没有把培训和发展放在一起考虑,进行规划和实施。有些企业随大流,看人家有培训,自己也组织一些培训,但根本就没有做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计划等。有些企业把培训看成是员工福利的一部分,大家轮流参加培训,但培训过后没有做任何的评估和分析。更有企业为了包装企业品牌,斥巨资聘请行业内的一些著名顾问公司来对提供顾问培训工作,但结果也只是流于形式。


4、缺乏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有效的激励机制
当前许多物业服务企业都没有健全、完善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很多还处于偏向单纯的物质激励的阶段,没有做到用情留人、用心留人。一个企业没有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很难激发员工的工作潜能和提升他们的进取心。当他们自身的发展愿望长期受挫时,就会导致人才流失严重,也限制了企业的扩张速度。一些企业由于缺乏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有效的激励机制,成了行业内的“黄埔军校”,专为行业内的其他企业“输送”自己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优质人才。


(二)行业整体存在的问题
1、优秀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领头羊”企业为数不多
目前,尽管我国物业服务企业数量不少,但真正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做得非常优秀的企业并不多见,如果要与国外一些同行企业相比,可能更是寥寥无几。导致我国缺乏优秀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领头羊”企业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与我国物业管理发展历史有很大关系。


2、行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大,缺乏保护人才的有力手段
我国物业服务企业普遍小而分散,创利能力低下导致难以提供良好的薪酬待遇,加之外界普遍认为物业管理行业是一个低技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人们更愿意从事待遇较高的酒店服务行业等与物业管理相似的行业,导致行业吸引力不大,也就难以吸引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另外,在实践中涌现的一批对行业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优秀领军人才,由于外部机制、体制的不完善、不健全,缺乏对他们进行保护的有力手段,致使他们无法拓展更大的空间,纷纷退出物业管理行业,这种流失现象对行业的发展影响难以估算。


3、行业整体人力资源素质亟待提高
我国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的知识、技术、经验等素质,大部分还不能适应当前的物业管理发展状况,整体的人力资源素质亟待提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80%左右的物业管理从业人员来自城市企、事业单位下岗分流人员、部队退伍军人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高素质物业管理人才紧缺。以深圳市为例,20**年全市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约16.4万人,在岗位结构方面,管理层员工(包括经营管理人员和房屋及设备维护管理人员)占从业总人数的26.01%;作业层员工(包括保洁人员、秩序维护员和

绿化人员)占63.21%,其中秩序维护员占46.41%;其他人员占10.79%。在学历结构方面,中专、高中及以下的从业人员占总人数的84.1%,本科及以上的从业人员占总人数的5.3%,且高学历人员的比重呈下降趋势。


4、人才分布呈现出区域性失衡
由于物业管理在各地的起步不同,相应整个行业人才分布也就呈现出区域性失衡。深圳作为我国物业管理最早起步的城市,物业管理人才最为集中。随着全国物业管理飞速发展,物业管理高素质人才紧缺,尽管深圳等地大量高层管理人才进入其他省市从事物业管理活动,但大多数地区物业管理人才状况仍不容乐观。


5、 社会供应渠道狭窄,导致人才供求失衡
物业管理行业由于创利能力低下和行业人才培养机制落后,人才的培训工作一直比较滞后。笔者所在单位作为建设部在南方唯一指定的房地产及物业管理行业的专业培训机构,十几年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和学历班1000余期,培养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约8万人。近些年来,各地也纷纷成立了不少物业管理专业的培训机构和大中专院校,如西安物业管理学院、山东物业管理学院、广州珠江管理专修学院等,还有一些高校也先后设立了物业管理专业和培训机构。但由于行业发展过快,而之前的人才培养相对滞后,与全国300多万的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相比,也只是杯水车薪。目前,我国物业管理人才的供应渠道还主要是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社会供应渠道的狭窄导致了整个行业的人才供求仍然失衡。而作为行业最重要的考试制度——物业管理师制度,由于部分配套文件未及时出台,舆论宣传力度不大,以及因外部原因导致两次计划考试未能如期举行,使得不少企业对这一制度无法准确把握,观望气氛较厚。


6、缺少立体化的人才培养方式
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开设了物业管理专业,教学层次多样化,包括大专、本科、专升本、自学考试等层面,授课对象很广,数量也非常巨大,而且质量在逐步提高。但在多数物业管理教学中存在着设置的课程脱离企业运作的实际业务等问题。
培养物业管理人才,除了理论学习外,还需通过实践环节与企业结合起来加深理解和把握所学的知识。再加上随着物业管理的快速发展,高档次的物业管理市场不断的扩张,信息化、智能化、个性化、网络化、零干扰的物业管理服务已成为当前的新趋势,这就要求各大专院校和专业培训机构要转变当前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引进合乎市场需求的立体化人才培养方式。


二、物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应对策略
1、建立系统的人力资源规划体系,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人力资源规划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科技含量最高、技术手段最集中的环节之一,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物业服务企业的要求越来越大,也就对物业服务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这也势必要求企业要建立更具前瞻性、能适应环境变迁、社会发展的人力资源规划体系。物业管理是一个典型的以人力资源及智力输出为特征的服务性行业,其人才结构特征决定了这个行业具有很大的流动性,尤其是基层一线人员的流动。如秩序维护员、保洁员、技术员等的变动在一般企业是很常见的,尽管是基层的员工,但由于他们是与业主(客户)最直接接触提供服务的人员,关系着企业的正常运作,因此,对每一个层次的人力资源规划都不容忽视。


2、建立科学、完善的招聘管理系统
物业管理行业是一个流动性较强的行业,行业的人才结构特点决定了物业服务企业在招聘时必须根据岗位的不同,需要的不同采取合适的招聘渠道和手段。要建立公开招聘、公平竞争的用人机制,完善任职资格标准体系,实现人力资源的使用市场化、社会化,建立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规律的人才流动机制,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体系。


3、提高行业整体素质,改革人才培养方式
鉴于我国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素质整体偏低的现状,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行业各类培训机构和企业领导人,应当以战略眼光多渠道、多形式地培养物业管理人才,使之适应现代化物业管理的需要,为物业管理的持续发展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提高行业整个人员素质要采取有效的途径,做好两个结合,即企业培训与行业培训相结合,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成人教育)相结合。在培训内容上,传统的“大而全”的人才培训方式,已无法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为此,可探索举办主题明确、针对性强的管理人员专题培训,如专门的人力资源培训、财务培训等,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作为授课老师,使培训效果更为显著。
从企业而言,目前不少企业对于员工的培训十分重视,普遍采取分阶层培训,有些还设立独立的培训机构,负责整体的培训指导和监督,并将培训工作列入绩效考核内容。从培训方式来分,一般有入职培训、上岗培训、转岗培训等,从培训内容来分,一般有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培训、应知应会培训、技能提高培训等。不少企业的培训模式颇有特色,如万科物业的“工厂化制造人才”,华侨城物业的“创想训练营”、“主任俱乐部”等,都是对人才内部培训方式的创新。


4、创建合适的企业文化,制定合理、公平的激励机制
从企业管理的发展来看,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柔性管理阶段,在这一阶段,企业必须抛弃传统文化中对人性的错误认识,正确理解人力资源的作用与地位,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知识经济时代,也只有“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物业管理作为新兴的服务行业,更要建立适合企业特点的企业文化和激励机制。激励机制不单单是物质刺激,还包含企业对员工的精神向心力,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等,做到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前景留人。合理的激励机制是人力资源充分开发利用的根本保证。


5、加大人才保护力度,促进人才合理有序流动
对于在实践中涌现的优秀人才,政府和行业协会应当逐步探索建立有效的保护机制,如进一步落实每个物业管理区域管理处主任或项目经理必须具备物业管理师资格,建立行业优秀人才信息库实现人力资源共享等。既为优秀管理人才提供政策保护,加强职业吸引力,增加人才数量,又使得人才可以根据个人职业规划在行业内合理有序

流动,最大程度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从而建立对人才的动态保护机制。


三、物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未来发展趋势
1、集约化、规模化的经营方式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
随着物业管理市场市场化的发展,物业管理招标投标工作的大力推行,物业服务企业将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规模、效益型增长转变物业管理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密切的联系,就我国当前的情况,我国物业管理行业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属于微利行业。在有限的市场资源条件下,物业服务企业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这势必推动物业管理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社会资源配置也将得到进一步的优化,走集约化、规模化的经营之路也必然成为物业服务企业的发展趋势。
走集约化、规模化的经营之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一业为主,多种经营,进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这对企业的人才无疑也提出新的要求,规模扩大了,在人力资源上也并不是单纯的增加,而是要求物业服务企业要拥有更多的专业人才,尤其是高素质、高品质的物业管理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并要使英雄有用武之地。


2、信息化、智能化管理需要高素质人才队伍
伴随着计算机及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信息化、智能化系统纷纷走进了人们的生活,相应,人们对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信息化、智能化管理将成为物业服务企业的新趋势,过去传统的服务方式已无法满足业主的新需求。
随着行业科技含量的不断提高,以及加入WTO后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掌握现代管理和科学技术知识的高素质人才,将成为物业服务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物业服务企业要在巩固现有市场的基础上开拓新的市场,寻求可持续发展,就要向业主提供优质的服务,这也就要求物业服务企业必须拥有掌握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方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3、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部分专业工作将实行外包
随着我国经济逐步融入全球,近年来已经有不少港澳和其他国家地区的一些优秀的物业管理咨询顾问公司进入我国市场。另外,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社会分工日趋细化,专业性公司也与日俱增。
物业服务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工作效率,以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将对部分专业工作实行外包。如将人才诊断、员工素质测评、企业人力规划、人员招聘、人才咨询、员工职业生涯设计、猎头服务等外包给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顾问公司,将清洁卫生、绿化养护和更换等工作外包给专业的清洁公司,将电梯、中央空调等设施和消防系统的保养维护工作外包给专业的机电工程公司。


结束语:
物业管理作为服务型行业,提升人力资源竞争力就是铸造其核心竞争力。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依赖于企业的发展,而企业的发展。
中国物业管理协会 副秘书长
深圳房地产和物业管理进修学院 常务副院长
周心怡

www.pmceO.com 物业经理人网

篇2:《劳动合同法》对物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影响

20**年1月1日生效的《《劳动合同法》》,标志我国劳动关系管理法律化时代的到来,迫使物业管理行业长期潜在的因收入偏低不能支付工资成本而“违法用工”矛盾暴露无遗,物业管理企业、物业管理从业者、业主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面临重大调整,必将对物业管理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产生深远影响。


人才是现代企业发展的一大支柱,而对于劳动密集型的物业管理来说,各种梯次人才的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初具规模的物业管理行业正进入发展过程中的盘整期,但是,纵观全行业,人才缺乏,“用工透支”,发展困难。而《劳动合同法》实施后,随着企业用成本的大幅上升,企业人员包袱的日益沉重,必将加剧“用工透支”现象的恶化。


近年来,保安员待遇偏低造成了他们不安于就业现状,流失率居高不下。目前即使在管理正规、待遇较好的保安企业,保安员年流失率也在20%-50%左右。 现在,物业保安员招不来、留不下,留下的又是人在心不在,不良循环“怪圈”已影响到物业管理企业的健康发展。但与此相反的是, 随着物业管理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业主对物业管理企业及保安员的要求却越来越高。事实上,物业管理是个专业化行业,并不像很多人想像中的那么简单。随着业主对物业管理要求的提高,招聘门槛也逐年提高,这些年物业管理员工已不再是农民工,大专生、本科生是基本要求,研究生做事务助理当房管员已是很平常的现象。但这些高素质人才的加盟,需要物业管理企业付出高昂的成本,收入与支出的极度不平衡的结果就是物业管理人力资源严重的“用工透支”。


保安只是物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做好称职的保安不容易,不仅需具有良好的业务素质,更要有吃苦耐劳、努力进取的精神。但当前保安队伍流动率大,适宜人员市场难以招募,此问题已经成为各物业同行的共性难题。为解决此项问题,各物业同仁登报的登报,上人才市场的上人才市场,参加招聘会的有之,网上招聘的有之,就是物业管理企业长年在人才市场安营扎寨,也难以招募到足够数量、素质的从业人员,形势可谓严峻。再加上小区会有治安案件的发生,特别是业主车辆丢失也要物业管理企业赔,保安的工作压力很大。特别是在一些商业楼盘、高档别墅区,均要求保安年轻力壮、身高腿长、相貌端正和高中以上文化,认为这样才和楼盘的形象匹配;一些涉外商务楼由于有较多的外籍人士出入,还常常要求保安懂简单英语,面对业主日益增长的期望,物业管理企业只能不惜成本满足,结果还是严重的“用工透支”。


令人忧虑的是,以前物业管理企业招收保安员的时候,都要求年龄在30岁以下,身体素质过硬,高中以上文化,最好还是退伍军人。不过,随着保安越来越难招,一些公司放宽了招收条件,高龄保安也慢慢增多。也有的企业延长劳动时间,追加劳务任务,提高劳动强度。但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应当实行每天8小时或每周40小时工作制度,并且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享受星期天和法定节假日,不仅仅是物业保安,物业保洁员、维修工、绿化工、管理员等基层岗位,事实上都是没日没夜的工作,没有享受这些待遇。更有甚者,在保安难招且开支较大的情况下,一些物业管理企业只好采取了降低服务标准牺牲服务品质的“自杀性”变通“办法”,那就是减人减岗。例如,关闭小区的一个门,只设一个门岗,或者该配十个保安只安五个,或者招收年龄稍大一点的人充当保安等等。这样的后果必将陷入服务品质降低、业主不满、收费更难而出现业主炒物业管理企业鱿鱼的恶性循环。
■深圳市万厦居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雄

篇3:论物业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的素质与管理是物业管理企业的重要课题,物业管理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和人才的有效管理,物业管理企业要想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就必须建立一整套符合物业管理企业本身特性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本文就当前物业管理行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在行业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如何建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作了具体阐述。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第一家商业性的物业管理企业在深圳诞生,由于深圳整体商业环境受香港的影响比较大,物业管理模式与管理手段和香港的模式没有太多区别,经过二十几年的市场发展,物业管理这个新兴的第三产业尤如初升的太阳在我国内地和沿海地区喷薄而出,显示了它巨大的生命力,其管理方法与管理手段亦从最初的简单管理发展到今天的专业化、个性化管理,从边缘学科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管理学科,物业管理的法规也在不断完善之中。然而,许多物业管理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许多难言之苦,即物业管理行业中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与产业的快速发展相比有不同程度的滞后和欠缺。


一、物业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问题一直制约着新兴产业——物业管理行业的正常发展,虽然物业管理企业大多都设有专门的人力资源部,www.pmceo.com但多数物业管理企业仍然延续了过去的“人事行政部”的习惯和工作惯性,它与现代管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有着质的差别,非凡是在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训、考核、激励等环节上有着很大的随意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忽视人力资源规划的实际价值,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人力资源规划体系。人力资源规划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主要管理功能,可以使企业确定它未来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组合,然后利用这些信息为其在招聘、录用以及培训和开发等环节制订计划。人力资源规划在相当程度上具有市场潜在的企业竞争价值,但大多企业都忽视了这一重要环节,因而没有形成系统的、长远的、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体系,普遍采用现实主义和实用主义,缺什么人才就补什么人才,个别企业即便有所规划,也与企业的整体经营战略和发展规划相脱节。
2.对人才的招聘、录用重视程度不够。没有一套完整、科学的招聘管理体系和规则,片面、随意、不切合实际需要的事件比较普遍。
3.优秀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典型企业为数太少。不能构成对我国物业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质的影响和改变,缺乏系统的论文研究与指导。
4.行业人才机制落后。在人才机制方面,深圳有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信拓物业的内外部培训体系、长城物业的人才储备管理、金地物业的管理处主任职业化等。但从行业整体来看,行业的人才机制还显得相对落后,缺乏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制度,企业用人“近视病”等问题依然非常严重。
5.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我国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的知识、技术、经验等素质,大部分还不能适应当前的物业管理发展状况,整体的人力资源素质亟待提高。高素质物业管理人才紧缺。相应的高等院校缺乏正规的高等级系统教育和研究,仅有的相关教育大多也与实际脱节或培养人才数量严重不足。
6.物业管理行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大。人们都普遍认为物业管理行业是一个低技术、劳动密集型行业,主要从事的也只是简单的保安、清洁、绿化和维修工作,不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因此也就缺乏良好的用人机制和行业吸引力。行业吸引力不大,主要体现在员工的薪酬待遇方面,尤其是与相近的酒店管理行业相比差别更为明显。


二、物业管理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对策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物业管理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害还是在人才,一流的管理、优质的服务,有赖于一流的人才。要吸引和留住人才,物业管理企业不能光靠社会上的吸收和输送,而要在内部规章制度、体系建设中,把各层次人才的培养、培训作为内部建章立制、完善体系的重要内容,同时要引入竞争机制,优胜劣汰、吐故纳新,吸纳那些具有综合素质能力的、无经验的专业人才,培养成具有专长、勇于奉献的各类人才。


1.企业必须设立独立专职的人力资源管理部。
目前许多小而散的物业管理企业由于受到规模与资源的限制,在公司的组织架构中没有设置人力资源管理部,而是归

篇4:谈物业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一、 人才引进机制的建立
由于物业管理行业属于薄利行业,这使得大部分物业管理企业难以提供高薪和高福利,并且没有房地产开发企业那样会有一种成就感,房地产开发企业做完一个项目,就会有一种很明显的成就感,而物业管理企业每天面对的就是一些平常琐碎的事,和不断重复的事情,使得许多从业人员改行从事其它工作,造成大量的人力资源流失,物业管理人才匮乏。
由于社会和历史的原因,很多企业认为人才的定义就是指高级管理人员或非常专业的人员,其实不然,人才是具有多样性的,物业管理企业经营中需要方方面面的不同的各种各样的人才,应该说,一切有利企业发展的具有特殊技能和才能的人都是人才;并且人才是多层次的,居身于企业的各个部门,他们可以是高层管理人员,也可以是一线的工作人员;“人无完人”,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企业有时候需要一个全能的人才,各方面都能面面俱到,把企业的发展寄托在此人身上,形成了对人才的依赖心理,就如前面所说,只要有利企业发展,具有一技之能的人,就是企业需要的人才。
对于薪金和福利,物业管理企业可以制定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报酬制度,一般可采用“薪金+奖金”的模式,在薪金方面各层次都相差不大,而奖金的多少则根据工作性质和做出的贡献而定,这样可以使员工安心专注本职工作,能够提供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所必需的物质激励,这样的做法,可以增加物业管理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也符合物业管理企业的能力和条件。[[人除了物质上的追求,还要有精神上需求,企业在引进人才过后,还应注重员工精神上的关注,依照企业的目标战略,量体裁衣的给员工设置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和职位,使得员工在工作中不断的锤炼自己,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二、人员的态度
众所周知,物业管理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是——服务,而服务最基本的概念是“通过劳动者的劳动,满足客户的要求”,我们可以从服务的基本概念看出,作为“劳动者”,也就是企业的员工,是直接向业主提供“产品”,由于物业管理的特殊性,生产与消费是同时进行,员工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企业的整体形象和发展;部份企业领导只注重员工的外部形象,而忽视了员工的内心状态,从而只能让领导看见表面上的工作,而观察不出本质上的优劣,使得领导无法依据事实做出正确的判断,导致企业的衰败。记得原国家足球队教练米卢经常说的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事实的确如此,在物业管理企业中,许多一线工作者的工作态度影响着一个企业的形象,员工的工作或对任何事物的态度决定了业主的对物业管理企业的可信度和满意度,很多业主是通过一线工作者的表现而主观的判定物业管理企业的好、坏,并不是通过小区或大厦的各项管理工作而定。
所以,态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如何将员工的态度端正,调动到最高点,就需要我们所有企业深思;很多情况下,当一个新员工进入企业,他所具有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态度是十分良好或优秀的,可当他适应了周边的企业环境和企业氛围,他本人就会产生一种惰性,从而导致工作的积极性和态度下滑,当另一个新员工进入企业,就会被这种企业恶性循环所感染,无论你企业换多少次的“血”,都无济于事。只有当新员工进入企业,由企业把企业的未来发展的前景统输到员工的思想中去,再帮助或协助其制定出一整套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且,作为物业管理企业建立一个稳定、独立的价值观为核心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的一个企业文化,用企业文化去感染和影响员工,创造一个积极、友善、协调的环境和氛围,同时完善企业的人才流动机制,采取优胜劣汰,竞争上岗体制,使员工始终处于被激励的状态。


三、执行力
在世界100本舒畅书中,有一本书叫《致加西亚的一封信》,书中的内容大概是讲,“在美国南北战争中,美国总统交给一个上尉一封信,让他亲手交到一个叫加西亚的人手上,这位上尉接到这个任务后,什么话也没有说,通过爬山涉水,千辛万苦找到了加西亚,把信交到了加西亚的手中,使得这场关键的战争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这个故事的“上尉”在这场战争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的确是一名合格并且优秀的军人,如果当你把这个“上尉”的精神放到企业中来看,我们的企业不是正缺乏这种绝对的“执行力”吗?
现在许多企业正在运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或准备运行这套体系,这套管理体系用八个字来形容“写我所作,做我所写”,面对每天都是枯燥乏味重复、重复再重复的物业管理工作,员工是否能够完全执行体系中的要求,记录下来,实施下去,值得人们深思;在一部电视剧中一位敌军将领这样说道:“在***的最高指挥部,所有下达的命令,都是天才智慧的结晶,而落实到下面,却是变成了一纸空文”,虽然这只是一句电视对白,可想想却很有道理,在现实中,企业管理层所做出的一些决策和方案、制度,为何实施下去,并出现不了料想中的效果,可能还会出现反方向的误差,影响工作的效率,一个没有高效运作机制的企业,一定会影响企业的发展和服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
原因很简单,就是一个执行力度不够!如何加强企业的执行力度,就需要一个合理的组织架构、分工明确、完善的信息沟通渠道、监督的管理方法;首先,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高效的执行程序,并形成一种企业的执行制度,包括:目标的准确性、量化程度、可操作性等,具体的时间安排,概念的次序,执行中分工的合作、及时的信息反馈等,其中领导的作用也很重要,曾经,有位商界名人说过:“人们只会做你监督和检查的事情”,部门主管或经理就应定期检查员工执行过程的完成情况,并做出正确的指导,让员工在执行中形成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只有形成这样一种风气,企业的执行力,才能得到全面的发挥。


四、团队合作
企业中包含着许多部门,而整个物业管理工作由行政

篇5:浅论物业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一、物业管理企业现状
物业管理作为现代化城市管理和房地产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市场上蓬勃发展,被人们视为现代化城市管理的朝阳产业。 20 世纪 80 年代初,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春风,首先吹绿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特区,至今在我国市场经济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以山花烂漫之势遍及全国各大城市。为缓解全国就业压力,提高都市品位,改善城市居民生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从发育、成长到兴盛总要受到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制约其发展速度和产业规模的形成。当前我国物业管理企业现状主要表现如下:
1.物业管理企业多,但实行规模化经营、现代化管理、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物业管理企业少。大多数都是经营规模小、经营手段单一(只局限于物业管理服务)、市场竞争力弱的传统型物业管理企业。而具备开展多种经营、走产业多元化道路的企业却非常少。总之,物业管理企业普遍竞争实力不强 , 随时都有被淘汰的可能。
2.物业管理市场潜力大,但物业管理企业生存困难。其主要原因是物业管理企业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大多数物业管理企业都没有按 《条例》 规定配备相应人才。如一级资质的物业管理企业必须要有物业管理专业人员以及工程师、管理、经济等专业类的专职管理和技术人员30人以上。其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不少于20人,工程、财务等业务负责人具有相应专业中级职称。而目前的物业管理企业有不少达不到以上规定的。正是由于从业人员素质跟不上,www.pmceo.com制约了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因缺乏规范性管理导致服务水平低劣,引起居高不下的业主投诉率。加上业主自主意识逐渐增强,他们明白物业管理公司是他们聘请的“管家”,因而随时可以炒物业管理企业的鱿鱼。再加上房地产中介代理公司,凭借其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人才资源优势涉足物业管理领域 , 使物业管理企业面临巨大的压力,感到举步维艰。
3.纵观湖南省物业管理界,不难发现当前物业管理企业最薄弱的环节是经营,最困惑的是没有创新能力。而经营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创新是企业生存之魂,对一个企业来说失去了创新能力就失去了生命力。物业管理也不例外,没有创新就不会有新的优秀作品问世,就不能扩大企业的知名度,提高美誉度,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为企业带来品牌效应。


二、物业管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从以上物业管理企业现状来看,要使物业管理企业真正按市场化运作,走规模化经营道路 , 实施现代化企业管理 , 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关键是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具体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物业管理不是简单的维修配套设施、打扫环境卫生、搞好院内绿化等工作,而是一门涉及管理学、信息学、营销学、心理学、公共关系等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因此,作为物业管理企业,必须具备一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建立人力资源管理长期的战略规划和科学的管理体系。不仅注重现实需要,还要预测未来需要。既要对本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分析,又要结合考虑本区域的整体人力资源状况。要建立以求才、选才、用才、育才、激才、留才为主要内容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从人才的招聘、培训、岗位设置到使用开发等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通过晋升、提薪、培训、约束、引导、激励等行为,引导职工自觉履行自己的职责,使绩效评估成为有效的管理手段。建立以人为本的沟通交流机制。使员工的想法得到及时反馈,实现将人力资源管理同业务管理的有效整合。避免人力资源政策流于形式,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认真作好学习、培训工作,努力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对人力资源的培训要做到科学有效,采取内培和外送学习相结合方法。内培时要注重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把培养掌握一门专业技术,又善管理懂经营,具有一定的社交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作为当务之急,加速培养。同时注意把那些具有散发性思维和开拓精神又热爱本行业的员工作为重点培养对象。
3.根据人才需求状况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对一些关键岗位要实行公开招聘,开价招聘,真正做到一岗一薪。对引进的人才应大胆放手使用,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用人为贤 , 尽量为他们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
4.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激发人才最大潜能。激励是社会对人们的行为结果给予积极肯定的一种行为,其目的在于激发人们内在的创造力,提高生产效率。激励因素可分功利性激励和象征性激励。采取功利性激励应包括设计岗位等级,提供职位晋升,增加培训以及选择工作的机会。推行参与式管理,使职工感觉自己的自身价值,并激发其集体荣誉感,重视奖励技巧,同时根据按劳分配、效率优先的原则,保持人力成本的经济性,在分配制度上引入激励机制,建立内部的工资激励制度,使绩效考核同分配密切挂钩,对一部分有较强专业技能、在市场开拓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和对提高整个企业服务水平、树立良好形象起到重要作用的个人给予重奖。因为一个先进是一个“点”,它蕴藏着闪光的辐射功

相关文章